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氏鲟鱼苗驯养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金 王洪波 +1 位作者 朱翥 周长海 《水产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提高施氏鲟的开食率和苗种成活率,在流水条件下,选取刚孵化出膜、体质健壮的施氏鲟仔鱼1 0 0 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 6~2 5℃水温条件下,经1 0 0d饲养,平均全长达2... 为提高施氏鲟的开食率和苗种成活率,在流水条件下,选取刚孵化出膜、体质健壮的施氏鲟仔鱼1 0 0 0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强化开口试验,观察其摄食习性、生长与形态发育变化。结果表明:在1 6~2 5℃水温条件下,经1 0 0d饲养,平均全长达2 8 3cm ,平均体重达69 .7g ,并获得了的86 .7%开口成活率和73 .4%的最终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鱼 人工饲料 苗种培育 成活率 摄食习性 生长速度
下载PDF
人工养殖施氏鲟鱼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户业丽 程波 +3 位作者 吕中 钱创建 陈筱 蓝泽桥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7-229,共3页
采用比色法对人工养殖施氏鲟鱼组织中羟脯氨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氏鲟鱼皮、鳍、肉及肝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68%、0.301%、0.028%、和0.012%,其中施氏鲟鱼皮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最高,这与其胶原蛋白含量高一致。
关键词 施氏鲟鱼 羟脯氨酸 比色法 胶原蛋白
原文传递
施氏鲟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研究——对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1 位作者 赵晓勤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3-419,共7页
在20~24℃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d(对照组)、7d、14d和21d,然后恢复投喂30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 在20~24℃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d(对照组)、7d、14d和21d,然后恢复投喂30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减少,变浅,肝脏出现萎缩现象,饥饿组与对照组鱼的比肝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饥饿组幼鱼的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腺细胞缩小,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至饥饿后期,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和脊断裂现象,部分肝细胞核仁解体。恢复投喂30d后,除饥饿21d组外,饥饿7d和14d幼鱼的胃、肠和肝脏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饥饿对施氏鲟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饥饿7d时,所测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有明显下降,但随饥饿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消化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胃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只是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它们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如胃蛋白酶重要,肝脏中则始终没检测到淀粉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饥饿 再投喂 消化器官 形态结构 组织结构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施氏鲟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最适水温 被引量:48
4
作者 李大鹏 庄平 +1 位作者 严安生 章龙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4-299,共6页
实验用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幼鱼为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经人工繁殖、培育所得,8月龄,体长(32 63±1 80)cm,实验周期35d。实验设计了4个水温处理组,实验水温分别为17℃、20℃、23℃和26℃,实验观察到,生活在不同水温... 实验用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幼鱼为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经人工繁殖、培育所得,8月龄,体长(32 63±1 80)cm,实验周期35d。实验设计了4个水温处理组,实验水温分别为17℃、20℃、23℃和26℃,实验观察到,生活在不同水温环境中的幼鱼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特性,养殖在23℃温度环境中的施氏鲟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幼鱼,水温对施氏鲟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增重(DWG)、食物转化率(FCR)和摄食率(FR)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参数与水温(T)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回归曲线来描述,生长率与水温的回归方程式为:SGR=-12 933+1 418T+(-0 033)T2,摄食率与水温的关系式为:FR=-5 324+0 719T+(-0 016)T2。根据回归方程,求得施氏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为21 53℃,最大摄食率的水温为22 33℃。结论认为,施氏鲟在水温17~26℃都可摄食生长,但在20℃时最适宜;同时证实,施氏鲟最适生长温度要低于其最适摄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温度 生长率 摄食率
下载PDF
变温条件下不同投喂水平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志刚 李晋南 +3 位作者 徐奇友 罗亮 王常安 王连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变温条件下不同投喂水平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水温设恒温[(22.0±0.1)℃]和变温[(22±2)℃]2种模式,并根据投喂水平分为6组,分别为恒温100%饱食组(HW-100组)、变温100%饱食组(BW... 本试验旨在研究变温条件下不同投喂水平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水温设恒温[(22.0±0.1)℃]和变温[(22±2)℃]2种模式,并根据投喂水平分为6组,分别为恒温100%饱食组(HW-100组)、变温100%饱食组(BW-100组)、变温90%饱食组(BW-90组)、变温80%饱食组(BW-80组)、变温70%饱食组(BW-70组)、变温60%饱食组(BW-60组)。将平均体重为(34.9±0.8)g的施氏鲟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养殖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变温条件下,在60%~80%范围内,随着投喂水平的降低,胃及瓣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与HW-100组相比,BW-60组与BW-70组的胃和瓣肠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变温条件下,十二指肠和瓣肠淀粉酶活性及瓣肠脂肪酶活性均随投喂水平的降低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BW-80组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HW-100组及BW-100组(P<0.05),BW-80组和BW-90组瓣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所有变温投喂组瓣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低于HW-100组(P<0.05)。除BW-70组外,各变温投喂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均显著高于HW-100组(P<0.05)。与HW-100组相比,BW-60组、BW-70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变温条件下,在60%~90%范围内,鱼体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均随着投喂水平的降低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投喂水平为80%时降至最低值。与HW-100组相比,BW-60组、BW-70组及BW-100组血清T-AOC显著升高(P<0.05),且BW-60组和BW-90组血清X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周期性变温条件下,施氏鲟幼鱼可通过提高蛋白酶活性,即提高对饲料蛋白质消化效率的方式来补偿其对饲料蛋白质摄入的不足。与恒温100%饱食相比,变温条件下各投喂水平均可提高施氏鲟幼鱼血清ALT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投喂水平 施氏鲟 消化酶 代谢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施氏鲟仔鱼眼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念民 刘建丽 +2 位作者 王炳谦 曲秋芝 孙大江 《水产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0-25,共6页
对施氏鲟仔鱼的眼球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眼球结构由外至内分为角膜—巩膜层、虹膜—脉络膜层、晶状体及视网膜层。其未发现脉络腺,且有眼柄;未发现参与晶状体调节的平滑肌,并有类似镰状突的特殊结构;同时施氏鲟仔鱼的视网膜中只有... 对施氏鲟仔鱼的眼球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其眼球结构由外至内分为角膜—巩膜层、虹膜—脉络膜层、晶状体及视网膜层。其未发现脉络腺,且有眼柄;未发现参与晶状体调节的平滑肌,并有类似镰状突的特殊结构;同时施氏鲟仔鱼的视网膜中只有视杆细胞和单视锥细胞,这些结构特征不同于软骨鱼,也与大部分硬骨鱼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眼球 施氏鲟
下载PDF
人工养殖鲟鱼鳍中胶原蛋白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程波 户业丽 +4 位作者 吕中 丁强 赵鸿雁 付芬芬 蓝泽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4期126-129,共4页
本文采用比色法对人工养殖鲟鱼鳍中胶原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鲟鱼鳍的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鲟鱼鳍中羟脯氨酸含量为0.303%,胶原蛋白的含量为3.363%;鲟鱼鳍水解的最佳工艺为:6mol/LHC、110℃、24h。
关键词 施氏鲟鱼 比色法 胶原蛋白 羟脯氨酸
下载PDF
人工养殖鲟鱼皮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8
作者 户业丽 程波 +4 位作者 吕中 陈飞 李智涛 丁强 蓝泽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采用比色法对人工养殖鲟鱼皮中羟脯氨酸进行测定,并对鲟鱼皮的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鲟鱼皮中羟脯氨酸含量为0.693%;鲟鱼皮水解的最佳工艺为:6 mol/LHCl、110℃、24 h。
关键词 施氏鲟鱼 比色法 羟脯氨酸 胶原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