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申优17”不同机插密度及不同施氮总量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蒋李健 郁海金 +3 位作者 盛海安 陈雪阳 茅一平 夏孝勤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58-59,共2页
为摸清不同机插密度及不同施氮总量对杂交水稻"申优17"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及肥料运筹对"申优17"的农艺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在机插密度一定时,产量随施氮总量的增加而明显... 为摸清不同机插密度及不同施氮总量对杂交水稻"申优17"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插密度及肥料运筹对"申优17"的农艺性状基本没有影响;在机插密度一定时,产量随施氮总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该品种每667m2适宜的施氮总量为24-26kg,此时的株距以16-18cm为宜,行距统一为3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密度 施氮总量 申优17 产量
下载PDF
水稻不同施氮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叶永印 张时龙 +1 位作者 杨远平 陆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33-36,共4页
8个基、蘖、穗肥施氮数量与比例处理对毕粳 37号的试验结果表明 :将蘖肥提前作基肥深施比其表施效果好。以适宜施氮总量的 70 %~ 80 %作基肥深施 ,2 0 %~ 30 %视苗情作穗肥施用为最佳施氮模式 ,既能显著提高水稻单产和氮素利用率 ,又... 8个基、蘖、穗肥施氮数量与比例处理对毕粳 37号的试验结果表明 :将蘖肥提前作基肥深施比其表施效果好。以适宜施氮总量的 70 %~ 80 %作基肥深施 ,2 0 %~ 30 %视苗情作穗肥施用为最佳施氮模式 ,既能显著提高水稻单产和氮素利用率 ,又减少损失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实现稳产 ;增加施氮量不能显著提高水稻单产 ,而氮素损失却更加严重。于 1997~ 1998年利用该模式在贵州织金、纳雍、毕节三县 (市 )共示范 1985.75hm2 ,每 hm2增产稻谷 718.0 5kg,增产 9.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总量 方式 水稻 产量 肥技术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及氮肥运筹对“沪香粳106”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健 顾盈 +6 位作者 曹磊 朱雷鹰 黄亮 吴培清 苏瑞芳 金秀华 吴书俊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给"沪香粳106"示范推广提供丰产栽培技术支撑,2015~201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量、不同施氮量及前后期施氮比例对"沪香粳106"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沪香粳106"作单季稻人工直播栽培,在播种量67.5 kg/h... 为给"沪香粳106"示范推广提供丰产栽培技术支撑,2015~2016年进行了不同播种量、不同施氮量及前后期施氮比例对"沪香粳106"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沪香粳106"作单季稻人工直播栽培,在播种量67.5 kg/hm^2、施氮总量270 kg/hm^2、基蘖肥∶穗肥为8∶2的情况下,单株发育良好,群体协调适宜,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香粳106 播种量 施氮总量 前后期比例 产量
下载PDF
生产绿色甘蓝的肥料与农药组配施用技术研究
4
作者 满润 《甘肃农业》 2006年第5期285-286,共2页
在AM菌剂建立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优势群和施氮总量一致的限定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生产绿色甘蓝的肥料与农药组配施用技术。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可使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密度较化肥对照降低52.2%和36.9%;叶球... 在AM菌剂建立根际土壤有益微生物优势群和施氮总量一致的限定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生产绿色甘蓝的肥料与农药组配施用技术。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可使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密度较化肥对照降低52.2%和36.9%;叶球产量由于养分供需矛盾较化肥对照减产504.2kg/亩,减产率8.1%;产品净产值减值167.0元/亩.减值率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技术 甘蓝 组配 农药 肥料 生产 土壤有益微生物 限定条件 施氮总量 随机区组
下载PDF
乳苗抛栽水稻高产高效密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建明 谢正荣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5期29-30,62,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 ,建立了乳苗抛栽水稻产量 ,氮肥纯收益受抛播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在产量≥ 6 0 0kg/ 6 6 7m2 ,纯收益≥ 80 0元 / 6 6 7m2的双重目标下 ,三因素的适宜范围值分别为 :7 0 3± 0 31...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 ,建立了乳苗抛栽水稻产量 ,氮肥纯收益受抛播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在产量≥ 6 0 0kg/ 6 6 7m2 ,纯收益≥ 80 0元 / 6 6 7m2的双重目标下 ,三因素的适宜范围值分别为 :7 0 3± 0 31万kg/ 6 6 7m2 ,13 6 6± 1 12kg/ 6 6 7m2 ,49 4± 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苗抛栽水稻 高产高效栽培 密度 施氮总量 追肥比例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乳苗抛直播水稻栽培密肥互作效应的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汤留弟 吴建明 +1 位作者 谢正荣 朱小明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S期85-86,共2页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与试验,建立了乳苗抛直播水稻产量,氮肥纯收益受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分析与互作分析,获得了高产高效的优化密肥综合措施与分类指导密肥措施,并应用于实际栽培中,取得了显著...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与试验,建立了乳苗抛直播水稻产量,氮肥纯收益受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分析与互作分析,获得了高产高效的优化密肥综合措施与分类指导密肥措施,并应用于实际栽培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 密度 施氮总量 追肥比例 密肥互作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