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联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目标精准治疗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郑育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86-88,共3页
评价和分析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联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目标精准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粤北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随机分... 评价和分析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联合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目标精准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粤北人民医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单用PICCO监测技术组(对照组)和联合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和PICCO监测技术组(联合组)各40例,观察联合组、对照组治疗后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评估两组脏器功能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对照组2组治疗6h时的HR、CVP、MAP和APACHEⅡ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6h,两组氧合指数、乳酸,治疗前ScvO2、24小时液体出入量比较(P>0.05);治疗后24h,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氧合指数、ScvO2升高,乳酸、24小时液体出入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减少;与对照组的15.0%相比,联合组28d 内死亡率为5.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联合PICCO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循环目标精准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视野成像技术 PICCO 感染性休克 精准治疗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舌下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慧 王国林 +3 位作者 李佩铂 谢克亮 刘玲玲 于泳浩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深度对舌下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20例行甲状腺手术且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持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3.0 mg·L^(-1...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深度对舌下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20例行甲状腺手术且ASA分级Ⅰ~Ⅱ级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罗库溴铵0.6 mg·kg^(-1),持续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3.0 mg·L^(-1)进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目标靶浓度每隔4 min增加0.5 mg·L^(-1)进行BIS值调节。分别在T1[脑电双频指数(BIS)基础值]、T2(50<BIS≤60)、T3(40<BIS≤50)和T4(30<BIS≤40)4个时点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测定患者舌下微循环状态,选择舌下微血管(直径≤25μm)灌注血管密度(PVD)、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比例(PPV)和微血管流动指数(MFI)作为评价指标。同时考察4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体温和动脉血气情况。结果与T1比较,T2时PVD、TVD和PPV下降(P<0.01),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PVD、TVD、PPV和MFI均下降(P<0.05);T4时PVD、TVD、PPV和MFI下降明显(P<0.01);T2和T3相比,PVD、TVD、PPV和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BIS值控制在≤40~50范围,能在较好地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的同时,对微循环影响较小,且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应激 麻醉深度 脑电双频指数 旁流暗视野技术
下载PDF
脓毒症猪舌下微循环与肠系膜微循环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威 段美丽 +4 位作者 翁以炳 沈佳伟 张雷 甄根深 李昂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7-983,I0002,共8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时舌下微循环与肠系膜微循环的关系,以及舌下、肠系膜微循环与整体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12头五指山近交系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脓毒症组(n=6)。采用自体粪便注入腹腔方法制备腹膜炎脓毒... 目的探究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时舌下微循环与肠系膜微循环的关系,以及舌下、肠系膜微循环与整体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12头五指山近交系小型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脓毒症组(n=6)。采用自体粪便注入腹腔方法制备腹膜炎脓毒症模型。对照组仅做肠扰动。两组皆连续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每小时尿量。实验组猪模型制备完成后,分别于0、4、8、12h采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idestream dark field imaging techniques,SDF)采集舌下及肠系膜微循环图像,猪休克后[平均动脉压(MAP)≤65mmHg]分别采集0、2、4h舌下及肠系膜微循环图像,微循环采用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作为观察指标,微循环指标由AVA3.0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留取动脉血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乳酸(Lac),相同时间点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结果①脓毒症模型制备8h后实验组猪舌下微循环和肠系膜微循环PPV和MFI与基线比较明显下降(〉30%,P〈0.05),实验组猪在出现感染性休克时舌下和肠系膜微循环PPV和MFI下降更为明显(〉50%,P〈0.05)。PVD较晚出现明显差异,舌下微循环和肠系膜微循环分别在制模12h及休克后0h出现;舌下微循环和肠系膜微循环TVD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猪舌下微循环和肠系膜微循环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MFI:r=0.60,P〈0.01;TVD:r=0.284,P〈0.01;PVD:r=0.492,P〈0.01;PPV:r=0.705,P〈0.01)。③实验组猪休克前,CI与舌下微循环及肠系膜微循环PPV、MFI均存在相关性。休克后CI与舌下微循环及肠系膜微循环各指标均无相关性。休克前后舌下微循环及肠系膜微循环与MAP均无相关性。在脓毒症模型制备后12h,MAP〉100mmHg,舌下微循环及肠系膜微循环PPV、MFI均在模型制备后8h出现明显下降。微循环改变发生在MAP下降之前。结论①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猪存在微循环改变,且在感染性休克时微循环障碍更严重;②舌下微循环与肠系膜微循环存在相关性,可以通过SDF技术监测舌下微循环间接反映脏器微循环的变化;③微循环的改变发生在MAP下降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旁流暗视野技术(SDF) 微循环 整体血动力学
下载PDF
舌色联合舌下微循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高伟 朱启勇 +7 位作者 倪海滨 张家留 周丹丹 殷丽萍 张丰 陈浩 张蓓蓓 李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舌色联合舌下微循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5例,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5例)及死亡组(30例)。观察... 目的探讨舌色联合舌下微循环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5例,根据患者28天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35例)及死亡组(30例)。观察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色、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 O2)、中心静脉压(CVP)、去甲肾上腺素用量(NE)及动脉乳酸(Lac)变化;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测定患者舌下微循环的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记录患者入院当日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项指标变化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复苏后MAP、ScvO_2、CVP及NE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Lac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 <0. 05),TVD、PVD、PPV和MFI明显升高(P <0. 01,P <0. 05);存活组红舌出现几率较高,死亡组白舌及紫舌出现频率明显增多(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舌色及PPV是感染性休克患者28天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 <0. 05)。以舌色及PPV作为联合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血Lac、APACHEⅡ评分及舌色联合PPV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均有预测价值,其中舌色联合PP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 795;当截断值为紫舌及PPV <67%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的敏感度为76. 67%,特异度为71. 43%。结论舌色联合舌下微循环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相关性较好,可作为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28天生存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舌色 舌下微循环 旁流暗视野技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脓毒性休克患者舌色与舌下微循环及预后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高伟 曹鹏 +5 位作者 倪海滨 张家留 周丹丹 殷丽萍 张丰 朱启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舌色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差异以及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色... 目的探讨不同舌色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差异以及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色将患者分为红舌组及紫舌组,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SDF)测定患者舌下微循环的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记录患者28 d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复苏6 h后舌下微循环及预后差异。结果共入选5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红舌组34例,紫舌组25例。与红舌组比较,紫舌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动脉乳酸(Lac)明显升高,28 d死亡率更高。舌下微循环指标TVD、PVD、PPV和MFI明显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紫舌和乳酸水平是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紫舌组患者的累计28 d生存率明显低于红舌组(P<0.001)。结论舌色与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28 d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舌色 舌下微循环 旁流暗视野技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前列腺素E_1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月奔 虞意华 +2 位作者 刘秉宇 颜默磊 严静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应用旁流暗视野仪观察前列腺素E_1(PGE_1)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感染患者34例遵照SSC 2012指南,早期目标导向复苏后,在常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 目的应用旁流暗视野仪观察前列腺素E_1(PGE_1)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感染患者34例遵照SSC 2012指南,早期目标导向复苏后,在常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GE_1组,各17例。应用旁流暗视野技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舌下微循环的变化。观察指标包括: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血管比例(PPV)和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宏循环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APACHEⅡ评分和28 d病死率。结果 PGE_1组患者舌下微循环在给药后第1天PPV较入组时明显增加(77.21±2.72vs 75.5±7.67,P<0.05);治疗第7天,PPV、MFI较常规治疗组增加明显(86.60±6.74 vs 80.20±8.55,2.51±0.45 vs 2.19±0.46,P均<0.0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乳酸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 O2)及28 d死亡率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E_1可改善老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舌下微循环状况。舌下微循环指标可作为评估及指导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优化血流动力学治疗的重要方法,临床仍需更多的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舌下微循环 暗视野成像技术 前列腺素E1
原文传递
舌下微循环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陈星月 陈新龙 +2 位作者 王逸平 刘向新 赵宏胜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5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使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观察其0、6、24 h舌下微循环图像... 目的探讨舌下微循环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连续收治的5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使用旁流暗视野成像技术(SDF)观察其0、6、24 h舌下微循环图像,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29例)和非AKI组(26例)。比较2组间体循环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舌下微循环指标包括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小血管总密度(TVDs)、灌注小血管密度(PVDs)、小血管灌注比例(PPVs)、变异指数(HI)的变化,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并发AKI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舌下微循环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在0、6、24 h,与非AKI组相比,AKI组Lac、HI均明显高于非AKI组,PPVs低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0 h HI、PPVs是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HI=0.8为临界值时,其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的敏感度为86.21%,特异度为96.15%,AUC为0.917(95%CI:0.811~0.974,P<0.001),以PPVs=81.2%为临界值时,敏感度为72.42%,特异度为96.15%,AUC为0.902(95%CI:0.791~0.966,P<0.001),HI联合PPVs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的AUC为0.928(95%CI:0.827~0.981,P<0.001)。结论舌下微循环指标HI联合PPVs对于脓毒症休克患者并发AKI的早期预测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急性肾损伤 舌下微循环 暗视野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