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青海湖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圈建设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方协邦 金文轩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74,77,共3页
环青海湖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圈建设研究课题,由作者于2002年提出基本设想及发展思路,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以此确定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发展意向。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作为我国民族体育... 环青海湖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圈建设研究课题,由作者于2002年提出基本设想及发展思路,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以此确定了"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发展意向。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作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要使该地区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家级旅游品牌,成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的金色名片,其研究与建设仍需在深度、广度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笔者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深入实地多次考察,使研究成果成为规划建设实施的良好导向,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开发思路和可行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民族民俗体育 体育文化 旅游圈建设
下载PDF
加强大桂林旅游圈建设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如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3-85,共3页
加强大桂林旅游圈建设赵如海桂林是举世闻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广西的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住。而桂林附近各县的各类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因此深入开发桂林周围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完善大桂林旅游目的建设,对于促... 加强大桂林旅游圈建设赵如海桂林是举世闻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广西的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住。而桂林附近各县的各类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因此深入开发桂林周围地区的风景名胜资源,完善大桂林旅游目的建设,对于促进广西乃至全国旅游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桂林 旅游圈建设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 地下河 丹霞地貌 八角寨 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从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的先在性价值来谈
3
作者 杨名 《理论界》 2014年第8期34-38,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有各自的价值前提又具备一致的价值目的,汉中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主要从形象、建设战略的理念定位,建设整体目标与所破解难题以及具体建设项目与所关联产业等方面对二者融合起具体推进作用。这些方面之所以能...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有各自的价值前提又具备一致的价值目的,汉中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主要从形象、建设战略的理念定位,建设整体目标与所破解难题以及具体建设项目与所关联产业等方面对二者融合起具体推进作用。这些方面之所以能够推进二者融合,不仅在于其具备融合的价值前提特征,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与彼此相互整合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价值前提,这体现出汉中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方面具有先在性价值。这种先在性价值的实质正是主体在生存世界多样性价值空间所创造的不同价值事物相互协调发展的机会——价值边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建设 融合 环秦巴生态旅游圈建设 先在性价值 价值 边缘效应
原文传递
整合区域资源 构建苏北旅游圈
4
作者 胡利民 《江苏经济》 2002年第2期22-23,共2页
2000年9月,云南、四川、重庆等西南6省7市正式签署了《西南6省7市旅游合作协议》;2001年10月,上海、苏州、无锡、宁波、南京等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成立了南京区域旅游协作会。旅游业走向区域合作,已 是时代潮流。各地旅游业要想在激... 2000年9月,云南、四川、重庆等西南6省7市正式签署了《西南6省7市旅游合作协议》;2001年10月,上海、苏州、无锡、宁波、南京等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成立了南京区域旅游协作会。旅游业走向区域合作,已 是时代潮流。各地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必须加强区域作,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发挥资源内涵的张力,才能分享共赢带来的整体效益。我省苏北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能加以整合,构建旅游圈,可以打响苏北旅游品牌,实现苏北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地区 旅游 旅游资源 资源整合 旅游圈建设
下载PDF
罗平的韵律
5
作者 何兴泽 《创造》 1997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鲁布革电站 风景区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布依族 锥状喀斯特 旅游圈建设 云南省 西双版纳 罗平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