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纪之交旅美文学华人家园观的变化
1
作者 孙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世纪之交,大陆旅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国"与作者的家园想象联系在一起。它是流放者所追逐的家园,但在作品中"失家"意象的频繁出现,又说明它并非作者理想的企求,而只是激发流放者对理想家园深沉思考的媒介。这种"... 世纪之交,大陆旅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国"与作者的家园想象联系在一起。它是流放者所追逐的家园,但在作品中"失家"意象的频繁出现,又说明它并非作者理想的企求,而只是激发流放者对理想家园深沉思考的媒介。这种"家园"观的出现,表明新世纪前后国人走向世界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之交 旅美文学 家园观 变化
下载PDF
阿拉伯旅美文学对多元文化的借鉴和融会
2
作者 林哲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7-53,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活跃于文坛的阿拉伯旅美文学是阿拉伯文学大花园中不可多得的奇花异卉。以纪伯伦、米哈伊尔·努埃曼等为代表的旅美作家大多本着扬弃的原则,在广泛汲取、吸收东西方多元文化有益养分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多元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活跃于文坛的阿拉伯旅美文学是阿拉伯文学大花园中不可多得的奇花异卉。以纪伯伦、米哈伊尔·努埃曼等为代表的旅美作家大多本着扬弃的原则,在广泛汲取、吸收东西方多元文化有益养分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多元融会、不拘一家的文学作品,有力地推动了阿拉伯文学复兴运动。本文试图追溯旅美吸收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根源,分析其对不同文化成果与文学作品的接受,归纳旅美文学作品融会多元文化的特点,总结其对阿拉伯文学复兴运动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旅美文学 多元文化 融会
下载PDF
论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建构
3
作者 向忆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12-21,共10页
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论文勾勒了20世纪两岸旅美华人作家美国形象建构的完整脉络,论述了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建构的动态变化及其所折射的“自我”形象。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建构模式多样,正话语、反话语、“异... 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论文勾勒了20世纪两岸旅美华人作家美国形象建构的完整脉络,论述了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建构的动态变化及其所折射的“自我”形象。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建构模式多样,正话语、反话语、“异”及矛盾的美国形象,是百年两岸旅美华人作家美国形象建构的基本模式,但这些模式所包容的内涵是动态变化的,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所建构的美国形象是“活态”的形象。百年两岸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建构及其动态变化,既投射出中美两国社会文化空间的百年变迁及中美关系的动态变化,也反映了旅美华人身份、命运和文化心态的百年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美华人文学 美国形象 他者 自我
下载PDF
晚清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和中国形象 被引量:2
4
作者 向忆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美华人文学 晚清 美国形象 中国形象
下载PDF
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美国华人文学·旅美华人文学
5
作者 向忆秋 《华文文学》 2008年第5期54-59,共6页
文章提出了"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在对学界认可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进行概念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华人文学",重点对"旅美华人文学"进行了意义界定.
关键词 华裔美国文学 华文文学 美国华文文学 美国华人文学 旅美华人文学
下载PDF
惠特曼与阿拉伯旅美诗人纪伯伦 被引量:4
6
作者 林丰民 《阿拉伯世界》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阿拉伯旅美诗人和作家中,纪伯伦受美国文学特别是惠特曼散文诗的影响较深。两人的文学创作在语言创新、韵律感、色彩运用、叛逆精神和神秘主义思考等方面极为相似,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共性,特别是近代以来东方文学对... 在阿拉伯旅美诗人和作家中,纪伯伦受美国文学特别是惠特曼散文诗的影响较深。两人的文学创作在语言创新、韵律感、色彩运用、叛逆精神和神秘主义思考等方面极为相似,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共性,特别是近代以来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特曼 纪伯伦 阿拉伯旅美文学 散文诗 诗歌 东方文学 西方文学 文学接受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美国形象”建构之异同 被引量:1
7
作者 向忆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61-68,共8页
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略分为正面、负面、"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以及复杂、立体的美国形象等几种基本模式。就正面美国形象而言,大陆旅美作... 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略分为正面、负面、"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以及复杂、立体的美国形象等几种基本模式。就正面美国形象而言,大陆旅美作家从多重维度进行建构,台湾旅美作家更重视精神维度的美国形象。与大陆旅美作家主要从道德、政治、法律、种族等维度建构美国形象不同,台湾旅美作家主要从美学、艺术的维度加以建构,较少直接突出意识形态性。大陆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更多彰显了弱国子民的异国想象和国族想象;台湾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反映了漂泊失根的"精神游子"对美国的想象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旅美华人文学 美国形象 比较研究
下载PDF
1950年代与1970年代吴鲁芹散文中的美国人形象研究
8
作者 邹丰楠 《华文文学》 2022年第3期39-44,共6页
1950年代到1970年代吴鲁芹经历了从访美学者到工作定居的美国生活,此期间他笔下的美国人形象各有侧重点,具有差异性,呈现出五十年代认同肯定,七十年代更为中肯客观的特点。这与他身份视角转变、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华文化身份的认... 1950年代到1970年代吴鲁芹经历了从访美学者到工作定居的美国生活,此期间他笔下的美国人形象各有侧重点,具有差异性,呈现出五十年代认同肯定,七十年代更为中肯客观的特点。这与他身份视角转变、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密切相关。吴鲁芹始终以“自我”为出发点,通过对“他者”进行观察去感知美国人的民俗文化,从而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美国人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美华人文学 吴鲁芹 美国人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