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1
作者 陈建龙 郑辉 +4 位作者 成重玉 黄俊杰 江晖 邓春雷 李海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6期91-93,9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踝关节骨折按Lauge-Hansen分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行传统后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踝关节骨折按Lauge-Hansen分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行传统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入路相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参照组,行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结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足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足踝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踝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结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踝关节活动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踝关节骨折 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对比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张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对比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的效果。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计算机法划分对照组、观察组,每... 目的 对比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的效果。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计算机法划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经腓骨入路、观察组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是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理想的手术方式,相较于经腓骨入路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经腓骨入路 内固定术 旋后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Buttress与空心钉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浩宇 钱钧 吴盼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1期1999-2002,共4页
目的比较Buttress与空心钉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90例旋后外旋Ⅳ度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40)、B组(n=50)。A组给予空心钉固定治疗,B组给予But... 目的比较Buttress与空心钉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90例旋后外旋Ⅳ度A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40)、B组(n=50)。A组给予空心钉固定治疗,B组给予Buttress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3个月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优良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AOFAS评分。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A组(P<0.05),住院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AOFA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B组AOFAS评分及其优良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空心钉与Buttress治疗旋后外旋Ⅳ度AF患者,在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方面的效果相当;与空心钉治疗比较,Buttress治疗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恢复患者正常关节功能,但后者具有手术操作时间长、出血量大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TRESS 空心钉 旋后踝关节骨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晋平 夏智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0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资料,依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即选择经腓骨入路(TA)... 目的:探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3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资料,依照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即选择经腓骨入路(TA)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为TA组,另选择TPA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为TPA组。记录两组临床手术相关指标、总体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功能(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总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Total-PⅠNP)水平]。结果:TP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T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A组(P<0.05)。TPA组术后3个月后临床优良率高于TA组(87.88%vs 66.67%,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较术前高,TPA组均高于TA组(P<0.05)。TP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TA组低(3.03%vs 20.00%,P<0.05)。术后3个月,两组血清BGP、PⅠCP水平均较术前高,TPA组均高于TA组;两组血清Total-PⅠNP水平较术前低,TPA组低于TA组(P<0.05)。结论:相比TA内固定术,TPA内固定术能明显缩短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踝关节功能,并能减少并发症,促进骨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踝关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 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5
作者 季磊 汪玉海 +3 位作者 李卫华 施辉 钱文彬 冯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经腓骨入路(TA)组和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每组60例。TA组年龄42.50±6.58...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经腓骨入路(TA)组和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每组60例。TA组年龄42.50±6.58岁,男女比例为38/22,给予TA内固定术;TPA组年龄42.82±6.61岁,男女比例为36/24,给予TP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术后康复、踝功能、并发症、骨折愈合等情况。结果:TP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A组骨折愈合、踝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腓骨入路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入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旋后踝关节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自拟活血消肿汤配合跟骨牵引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肿胀30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光 王晓桐 +2 位作者 朱康 马胡晶 杜海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6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消肿汤结合跟骨牵引在治疗L-H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住院的60例患者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跟骨牵引制动、抬高患肢、冰敷...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消肿汤结合跟骨牵引在治疗L-H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前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住院的60例患者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跟骨牵引制动、抬高患肢、冰敷等处理。观察组给予我科自拟中药活血消肿汤内服,对照组给予迈之灵片口服。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第一天给予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三个时间点患处的消肿情况以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消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肿胀程度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至手术的时间为(6.25±1.56天),对照组则为(8.42±1.35天),两组间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自拟活血消肿汤并配合跟骨牵引可有效的改善L-H旋后外旋IV度踝关节骨折伤后肿胀,并缩短手术前的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踝关节骨折 围手术期 肿胀 自拟活血消肿汤 跟骨牵引
下载PDF
后侧双入路治疗内踝后丘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邹运璇 朱永展 +1 位作者 沈国栋 尹航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目的:分析后侧双入路治疗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后外侧及后内侧双入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后侧双入... 目的:分析后侧双入路治疗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后外侧及后内侧双入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后侧双入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侧双入路治疗涉及内踝后丘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并发症相对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侧双入路 旋后踝关节骨折 科手术
下载PDF
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 被引量:2
8
作者 韦山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4期61-63,67,共4页
目的观察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患者50例,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腓骨入路展开切开... 目的观察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患者50例,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腓骨入路展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统计两组患者复位内固定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后踝复位次数以及住院时间,采用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随访6月后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观察组复位内固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571,P<0.05),术后6月随访后两组AOFAS评分各分项和总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腓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较传统后外侧入路术复位内固定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少,临床疗效更高,而长期随访评分两者并无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旋后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明启 张葆鑫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2期156-157,共2页
目的对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以治疗方式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用胫腓骨入路治疗,研... 目的对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对象为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以治疗方式均分为两组参照组用胫腓骨入路治疗,研究组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短,踝与后足功能恢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入路 后外侧入路 旋后型Ⅲ、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10
作者 吕松 魏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8-20,共3页
探讨针对旋后外旋型Ⅳ度AF(踝关节骨折)来说,对于实施内固定术期间,不同入路所产生的疗效。方法 共纳入患者86例(2019.5~2020.3),TA组:TA(胫骨前肌)入路内固定术,TPA组:TPA(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各43例,对疗效观察。结果 并发症... 探讨针对旋后外旋型Ⅳ度AF(踝关节骨折)来说,对于实施内固定术期间,不同入路所产生的疗效。方法 共纳入患者86例(2019.5~2020.3),TA组:TA(胫骨前肌)入路内固定术,TPA组:TPA(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各43例,对疗效观察。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TA组>TPA组,(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TA组<TPA组,(P<0.05);骨折愈合、住院与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TA组>TPA组,(P<0.05)。结论 在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当中,不同的入路内固定术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有着一定的差异性,TPA入路内固定术较TA入路内固定术的安全性更高,且病情恢复更快,出血更量少,且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 旋后踝关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探究后外侧入路内固定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斌 李朝旭 覃雄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4期2223-2225,共3页
目的:探究应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按照投掷硬币的方法分组,每组35例,试验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对照... 目的:探究应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按照投掷硬币的方法分组,每组35例,试验组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侧+前侧入路进行固定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后外侧入路内固定应用于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踝关节骨折 后外侧入路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伟珑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6期232-234,共3页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每组40...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每组40例。手术组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法组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在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方面,手术组优良率分别为100%、100%,手法组分别为66.7%、78.9%,手术组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患者生存质量,包括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指标得分均明显优于手法组(P<0.05)。手术组治疗满意度(100%)明显比手法组(80%)高。结论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均较显著,但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患者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明显增高,且患者生存质量状况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 旋后型Ⅲ、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中药分期治疗联合后外侧入路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查华荣 胡意 +1 位作者 袁玉龙 黄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6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分期治疗联合后外侧入路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胫腓骨入路术式,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后外侧入路术式... 目的探讨中药分期治疗联合后外侧入路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胫腓骨入路术式,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后外侧入路术式,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分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痛时间、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情况、踝-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痛、消肿、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5.32±0.84)、(5.87±0.95)、(51.23±6.74)、(62.67±7.82)d,均短于对照组的(7.13±1.05)、(7.54±1.18)、(73.86±9.59)、(80.33±10.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后足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分期治疗联合后外侧入路能显著缩短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及肿胀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加速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中药分期治疗 旋后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评价
下载PDF
一盘珠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国洪立 王尚全 《光明中医》 2020年第9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探讨一盘珠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确诊为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一盘珠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4月确诊为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一盘珠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3.33%(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一盘珠汤加味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缩短疼痛消失时间、消肿时间、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盘珠汤 切开复位内固定 旋后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郝玉彬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对比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均采用外侧入路... 目的:对比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均采用外侧入路手术方法展开治疗,观察组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方法展开治疗,对比2组手术过程中时间和失血量,评估术后第3天疼痛情况,以及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VAS评分以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指标对比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40.96±1.09分,骨折恢复优良率为71.43%,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为44.85±1.57分,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4.29%,并发症发生率为5.71%,2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后外侧入路效果优于外侧入路,可有效提高踝关节骨折功能恢复,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 旋后踝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殿琪 孙旭明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19期156-157,共2页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的收治2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该次实验,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后外侧入路组、经腓骨入路组。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经腓骨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的收治20例旋后外旋型Ⅲ、Ⅳ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该次实验,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后外侧入路组、经腓骨入路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后外侧入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经腓骨入路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经腓骨入路,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周期短,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入路 经腓骨入路 旋后型Ⅲ、踝关节骨折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白仲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30-231,共2页
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项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项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 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项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项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各个维度的AOFAS 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有所增加,差异明显(P<0.05)。术后12月后对100例患者进行随访,总优良率为98%;100例患者中出现切口红肿、以及切口渗液的病例数比例分别为5(5.00)、3(3.00),总发生率为8%。结论: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效果理想,骨折愈合情况较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后侧多项锁定钢板 旋后踝关节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文杰 陆大明 +1 位作者 徐雪平 张振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6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为腓骨入路组,2019年11... 目的: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6例,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为腓骨入路组,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为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康复情况,术后6个月的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低于腓骨入路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腓骨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腓骨后外侧入路组高于腓骨入路组(P<0.05)。腓骨后外侧入路组踝关节伸、屈、旋前、旋后活动度高于腓骨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腓骨后外侧入路组骨折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腓骨入路组(93.4%vs.86.0%,P=0.025;88.2%vs.76.0%,P=0.034),腓骨后外侧入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腓骨入路组(3.9%vs.22.0%,P=0.004)。结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踝关节活动度及踝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踝关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 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后踝骨折块不同固定方式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蒋志刚 韩雪昆 +2 位作者 方玮 杨文贵 刘锋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70-1472,共3页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块不同固定方式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3例。按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分为两组,A组33例(后踝骨折块<25%),其中由前向后固定骨折块16例,由后向前固定骨折块17例;B组30例...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块不同固定方式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3例。按后踝骨折块的大小分为两组,A组33例(后踝骨折块<25%),其中由前向后固定骨折块16例,由后向前固定骨折块17例;B组30例(后踝骨折块≥25%),由前向后固定、由后向前固定骨折块各15例。观察两组不同固定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d,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疼痛情况;术后6个月,应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功能。结果 63例患者术后获12~2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块复位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A、B两组中,选择由前向后固定术式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VAS疼痛评分低,与同组由后向前固定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选择由前向后固定术式患者的AOFAS评分低于由后向前固定术式[(91.56±2.58)分vs.(93.47±2.15)分,P<0.05];B组两种术式患者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折块<25%时,推荐选择由后向前固定术式以获得更佳骨折预后;后踝骨折块≥25%时,推荐由前向后固定术式以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外旋ⅳ度骨折 踝关节骨折 骨折内固定
原文传递
漂浮体位下不同复位顺序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昆 周游 +3 位作者 袁炜庆 惠桂生 雷云 廖俊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不同复位顺序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因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且术中采用漂浮体位的7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骨折复位顺序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漂浮体位下不同复位顺序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因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且术中采用漂浮体位的73例患者资料,根据术中骨折复位顺序分为观察组39例(按照外踝-后踝-内踝顺序复位)和对照组34例(按照后踝-外踝-内踝顺序复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后踝复位次数、临床愈合时间、AOFAS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程顺利,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骨不连、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松脱等现象。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后踝复位次数等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漂浮体位下采用外踝-后踝-内踝的复位顺序对于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而言,其疗效确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后踝骨折复位次数,降低了手术难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骨折 漂浮体位 复位顺序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