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旋外旋韦伯C型踝关节骨折伴踝内髁上骨折使用或不使用韧带联合螺钉治疗的效果
1
作者 顾悦 钱骧 +1 位作者 袁晓东 祝伟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438-2441,共4页
目的:探究前旋外旋韦伯C型踝关节骨折伴踝内髁上骨折使用或不使用韧带联合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旋前-外旋(PER)-Weber-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膝上内侧踝(SMM)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术中进行骨固定前、后两次压力测试... 目的:探究前旋外旋韦伯C型踝关节骨折伴踝内髁上骨折使用或不使用韧带联合螺钉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旋前-外旋(PER)-Weber-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膝上内侧踝(SMM)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术中进行骨固定前、后两次压力测试。根据骨固定后的术中应力试验阴性结果,29例(对照组)患者未行韧带联合螺钉辅助固定;根据骨固定前的术中应力试验阳性结果,32例(观察组)患者行韧带联合螺钉辅助固定。记录人口学资料、骨折形态资料、随访时间间隔、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关节-后足评分(AOFAS)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等统计指标。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术后6个月,用Weber法观察,未发现联合明显复位不良。此外,无患者因韧带联合分离或复位不良等并发症而再次手术。两组术后3年平均AOFAS评分均满意。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有更好的功能预后的可能性和趋势,AOFAS和VAS评分均提高。此外,对照组疼痛风险较低,而肿胀风险略高。然而,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OFAS和VAS与两种策略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PER-WeberC型踝关节骨折合并SMM骨折的患者中,经随访,使用韧带联合螺钉与未固定的患者在功能预后方面无差异。在踝关节骨折中,应更多地注意固定前后的术中应力试验和踝内侧踝骨骨折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C型关节骨折 内髁上骨折 韧带 螺钉
下载PDF
mippo微创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
作者 任冬 李伟 +2 位作者 杨正刚 刘忠鑫 黄楠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对比mippo技术微创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ppo技术微创入路组(A组)和后外侧... 目的对比mippo技术微创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Lauge-Hansen旋后外旋Ⅲ~Ⅳ度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mippo技术微创入路组(A组)和后外侧入路组(B组)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踝关节功能、骨愈合等情况。结果两组随访时间14~24月[(22±3)月]。A组切口长度、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小于B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多于B组(P<0.05);术后3月A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且无畸形愈合;术后12个月两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内固定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结论mippo技术对比后外侧入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Ⅲ~Ⅳ度骨折均能较好恢复踝关节功能,但前者手术侵袭性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疼痛持续时间更短,骨折愈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PPO技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关节旋后骨折
下载PDF
Lauge-Hansen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周慧敏 陈琴芬 +1 位作者 闵华 丁晓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8期1095-1098,共4页
踝关节承担着人体轴向的大部分重量,同时兼具着运动、维持平衡、吸收冲击等重要作用[1]。但由于踝关节周围韧带较为松弛、肌肉力量薄弱等原因,外界给予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力时,极易造成踝关节骨折[2-3]。临床根据踝关节骨折时足踝所处的... 踝关节承担着人体轴向的大部分重量,同时兼具着运动、维持平衡、吸收冲击等重要作用[1]。但由于踝关节周围韧带较为松弛、肌肉力量薄弱等原因,外界给予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力时,极易造成踝关节骨折[2-3]。临床根据踝关节骨折时足踝所处的位置及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外力作用的方向,将踝关节骨折分为5种类型。Lauge-Hansen旋前外旋(PER)型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处于旋前位时,距骨受到外旋应力所致的骨折。同时或伴有内踝撕脱骨折、三角韧带断裂等[4-5]。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PER型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多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关节不稳等症状,预后效果欠佳[6]。目前临床对于PER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尚未定论[7]。本研究拟分析影响PER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不稳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Lauge-Hansen 关节不稳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桃红加味饮联合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江冬福 彭利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3期6-9,20,共5页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桃红加味饮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桃红加味饮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加味饮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踝-后足功能优良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踝关节肿胀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4周踝-后足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周外周血D-二聚体(D-D)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加味饮联合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踝关节肿胀,改善踝关节功能,起到显著止痛、消肿的作用,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度关节骨折 旋后 桃红加味饮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载PDF
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刘保军 周文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78-0081,共4页
探讨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8例病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134例,常规石膏外固定治疗,2组34例,比较两组疗效,踝关节功能,踝-后足功能,并发症发生率... 探讨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8例病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134例,常规石膏外固定治疗,2组34例,比较两组疗效,踝关节功能,踝-后足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踝-后足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于旋前外旋的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多因素分析
6
作者 黄春桂 马亚飞 王军全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910-916,共7页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 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20例旋后外旋型Ⅱ度及以上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后踝评分分为优组(90~100分)73例,良组(75~89分)35例,可组(<50分)12例。比较3组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影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优组与良、可组术后关节ROM(背伸、跖屈、内翻、外翻)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3组年龄≥50岁、旋后外旋型骨折Ⅳ度、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螺钉内固定、合并后踝骨折“T”形钢板固定、未放置引流管、存在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7 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829,95%CI(1.049,7.628),P=0.040]、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OR=6.13,95%CI(1.153,32.593),P=0.033],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螺钉内固定[OR=10.785,95%CI(3.338,3.894),P=0.000]、合并后踝骨折“T”形钢板固定[OR=6.349,95%CI(1.869,21.560),P=0.003]是影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结局为优者其ROM恢复较佳;年龄≥50岁、旋后外旋型骨折Ⅳ度、合并下胫腓韧带损伤螺钉内固定、合并后踝骨折“T”形钢板固定均影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临床可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改善其术后功能恢复,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旋后 骨折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诱导因素的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构建及分析
7
作者 何金徽 熊晨 李文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13-18,共6页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诱导因素,构建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予以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骨科收治的102例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LEDVT诊断... 目的探究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诱导因素,构建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予以评价。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骨科收治的102例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患者,依据LEDVT诊断标准及术前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发生组11例、未发生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社会学资料及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影响因素,构建术前LEDVT发生的回归方程,对模型总体、模型拟合优度进行验证。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吸烟史、饮酒史、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术前D-二聚体水平、术前白蛋白(ALB)水平、术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血管及神经损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2.063(95%CI:1.402,3.03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O^R=1.964(95%CI:1.296,2.976)]、术前D-二聚体≥0.3 mg/L[O^R=2.147(95%CI:1.352,3.409)]、术前ALB<35 g/L[O^R=2.184(95%CI:1.320,3.614)]、术前FIB≥6.0 g/L[O^R=2.230(95%CI:1.205,4.127)]、术前PLR≥300×10^(9)/L[O^R=2.214(95%CI:1.277,3.841)]、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O^R=2.517(95%CI:1.073,5.904)]均是术前LEDV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回归方程为Logit(P)=2.125+0.724×年龄≥65岁+0.675×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0.764×术前D-二聚体≥0.3 mg/L+0.781×术前ALB水平<35 g/L+0.802×术前FIB水平≥6.0 g/L+0.795×术前PLR水平≥300×109/L+0.923×合并血管及神经损伤,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敏感性为90.9%(95%CI:0.587,0.998),特异性为92.3%(95%CI:0.848,0.969),曲线下面积为0.955(95%CI:0.899,1.000)。结论存在上述诱导因素的旋后-外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前发生LEDVT的风险性较大,骨科医护人员应引起重视,可针对以上诱导因素于患者术前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LEDV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关节骨折 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 诱导因素 Logistic回归方程
下载PDF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杨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 目的:观察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水平,骨折愈合优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50%(33/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可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型Ⅳ度 关节骨折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 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陈建龙 郑辉 +4 位作者 成重玉 黄俊杰 江晖 邓春雷 李海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6期91-93,9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踝关节骨折按Lauge-Hansen分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行传统后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踝关节骨折按Lauge-Hansen分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行传统后外侧入路与内侧入路相结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参照组,行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结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术后足踝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踝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足踝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踝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踝关节活动度(跖屈、背伸)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结合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踝关节活动度,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Ⅳ度关节骨折 改良后外侧“L”型入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李佳琪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收治的86例旋后外旋型Ⅳ...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收治的86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ERAS理念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7,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3.600,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躯体、综合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0、4.867,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5)。结论:ERAS理念联合个性化功能锻炼应用于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踝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 Ⅳ度关节骨折 加速康复科理念 个性化功能锻炼
下载PDF
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陈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5-0028,共4页
评定对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程度类型为旋后外旋型Ⅳ度,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开始,完成于2024年1月,本院总计纳入患者100例,分组模式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50例对照组完成复位内固定,50例研究组进行... 评定对接收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程度类型为旋后外旋型Ⅳ度,采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治疗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开始,完成于2024年1月,本院总计纳入患者100例,分组模式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50例对照组完成复位内固定,50例研究组进行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治疗,评定研究组、对照组手术治疗后的指标调节状态。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整体优良率具有更高占比,两组比较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完成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固定处理,可稳定不良症状,提升舒适度,加速骨折的愈合速度,提升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后 关节骨折 多向锁定钢板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后前位中空螺钉、经腓骨后缘入路联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刘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后前位中空螺钉与经腓骨后缘入路手术联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骨科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接诊的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按照纳排标准纳入86例作为试验对象,在对照组纳入抽签为蓝色卡片的4... 探讨后前位中空螺钉与经腓骨后缘入路手术联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从我院骨科在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接诊的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按照纳排标准纳入86例作为试验对象,在对照组纳入抽签为蓝色卡片的43例患者,在观察组纳入抽签为红色卡片的43例患者,两组均开展内固定治疗,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选择胫腓骨入路、后前位中空螺钉联合胫腓骨后缘入路。观察指标: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效果、术后并发症。结果 ①围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远少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即差值较大且有意义。②骨折愈合效果: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97.67%远高于对照组83.72%,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即差值较大且有意义。③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65%远低于对照组20.93%,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即差值较大且有意义。结论 后前位中空螺钉与经腓骨后缘入路手术联合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促进骨折尽快愈合并降低并发症风险,保证手术效果及安全性,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螺钉 经腓骨后缘入路 旋后关节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对比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和经腓骨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
13
作者 张骁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 对比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的效果。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计算机法划分对照组、观察组,每... 目的 对比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经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入路的效果。方法 筛选2014年1月—2022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并按照计算机法划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经腓骨入路、观察组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是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病人理想的手术方式,相较于经腓骨入路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经腓骨入路 内固定术 旋后型Ⅳ度关节骨折
下载PDF
提拉旋翻法治疗旋后外旋IV型老年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14
作者 张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80-83,共4页
探讨与分析提拉旋翻法治疗旋后外旋IV型老年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86例旋后外旋IV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提拉旋翻组与对照组各43例。提拉旋翻组给予提拉旋翻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 探讨与分析提拉旋翻法治疗旋后外旋IV型老年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86例旋后外旋IV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1:1简单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提拉旋翻组与对照组各43例。提拉旋翻组给予提拉旋翻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治疗6个月后测评骨折对位Leeds解剖评分显示两组的变化情况是均减少的(P0.05),并且其中的提拉旋翻组减少更多(P0.05)。两组治疗前的伤肢周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提拉旋翻组的伤肢周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提拉旋翻组的踝关节活动优良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结论 拉旋翻法治疗旋后外旋IV型老年踝关节骨折能促进骨折复位、愈合,缩小伤肢周径,持续提高踝关节活动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法 旋后iv 老年人 关节骨折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4
15
作者 季磊 汪玉海 +3 位作者 李卫华 施辉 钱文彬 冯爽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经腓骨入路(TA)组和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每组60例。TA组年龄42.50±6.58...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A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旋后外旋型Ⅳ度AF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经腓骨入路(TA)组和经腓骨后外侧入路(TPA)组,每组60例。TA组年龄42.50±6.58岁,男女比例为38/22,给予TA内固定术;TPA组年龄42.82±6.61岁,男女比例为36/24,给予TP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术后康复、踝功能、并发症、骨折愈合等情况。结果:TP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A组骨折愈合、踝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腓骨入路比较,经腓骨后外侧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更佳,有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和踝功能恢复,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腓骨入路 经腓骨后外侧入路 旋后型Ⅳ度关节骨折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9
16
作者 陈京峰 仝晓明 李治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所有入选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对症处理后行手术切开复位,然后采用钢板及...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所有入选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对症处理后行手术切开复位,然后采用钢板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于术后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对照组术后口服伤科接骨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并随访3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平均肿痛消失时间及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程度评分在第4周、6周和8周时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补阳还五汤配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肿痛消失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旋后 补阳还五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永耀 关继超 金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评价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其中内踝骨质完整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三角韧带手术治疗组(治疗组)和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组(对照组)各23例,均行外踝骨折切... 目的:评价手术修补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其中内踝骨质完整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三角韧带手术治疗组(治疗组)和术后内翻位石膏固定组(对照组)各23例,均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下胫腓关节以螺钉固定8周;治疗组同时行三角韧带修补,对照组术后行内翻位石膏固定治疗;随访11~3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获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6%和6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旋前外旋型Ⅲ度踝关节骨折中三角韧带损伤,有必要同时进行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型Ⅲ度 三角韧带 手术方法
下载PDF
手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 被引量:17
18
作者 汤样华 曾林如 +3 位作者 岳振双 辛大伟 胡中青 徐灿达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8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后外侧及内侧切口入路,根据骨折块大小和形态选择固定方法。结果 3例失访;35例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35例患者骨... 目的探讨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技巧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8例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通过后外侧及内侧切口入路,根据骨折块大小和形态选择固定方法。结果 3例失访;35例获得随访,时间8-36个月。35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7.6分±11.2分,其中优14例,良20例,可1例。踝关节活动度:背伸8°-18°,跖屈28°-47°。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必须根据骨折块形态及移位方向合理选择切口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才能最大程度提高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旋后型Ⅳ度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被引量:7
19
作者 陆圣君 廖全明 +2 位作者 王克军 裴洪 陈顺广 《骨科》 CAS 201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度大。在人们日常行走、体育锻炼以及工作中,踝关节损伤时有发生。随着对踝关节骨折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踝关节损伤后遗留慢性...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复杂、关节活动度大。在人们日常行走、体育锻炼以及工作中,踝关节损伤时有发生。随着对踝关节骨折研究的深入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踝关节损伤后遗留慢性疼痛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并最终出现功能障碍的病例并不少见,除了踝关节本身结构精细、关节灵活和周围韧带结构复杂的原因外,医生对于踝关节损伤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刻以及忽视病史及体格检查的重要性也是部分病人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不满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治疗效果 关节损伤 诊断 创伤性关节 韧带结构 关节活动度 内固定技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明斌 李统 陈广先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100-1101,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切口的手术方式,复位固定的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内踝、胫腓联合进行,观察疗效.结果 对24例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腓骨后外侧切口的手术方式,复位固定的顺序按照外踝、后踝、内踝、胫腓联合进行,观察疗效.结果 对24例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周;优21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结论 可以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将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到正常解剖关系,使踝关节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显著提高患者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Ⅳ度 关节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