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阻塞与旋流扩散复合式内消能泄洪洞的水力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牛争鸣 杨健 +3 位作者 丁浩铎 南军虎 徐威 鲍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0,共7页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后期3#导流洞和大渡河猴子岩1#导流洞的改建,在研究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基础上,对该类型复合式旋流内消能泄洪洞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开敞式进口、起旋器、阻塞与旋流渐变扩...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后期3#导流洞和大渡河猴子岩1#导流洞的改建,在研究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消能泄洪洞的水力特性基础上,对该类型复合式旋流内消能泄洪洞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和开敞式进口、起旋器、阻塞与旋流渐变扩散段的体型进行了设计与计算,为1000 m3/s以上泄流量、150 m作用水头量级的导流洞改建为旋流内消能泄洪洞工程水力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阻塞 旋流扩散 复合内消能泄洪洞 水力设计原理与方法
下载PDF
旋流扩散燃烧中旋流数对热NO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兴隆 周力行 张健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1-514,共4页
本文对旋流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旋流数对热NO生成的影响,其中对湍流采用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对燃烧采用EBU-Arrhenius模型,对热NO生成采用设定PDF的模型。预报了不同旋流数下轴向和切向的平... 本文对旋流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旋流数对热NO生成的影响,其中对湍流采用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对燃烧采用EBU-Arrhenius模型,对热NO生成采用设定PDF的模型。预报了不同旋流数下轴向和切向的平均和脉动速度、温度和NO浓度,指出随着旋流数的增大,计算得到的出口平均NO浓度首先升高然后下降。这一趋势和本文作者最近的实验结果的趋势一致.随着旋流数的增大,湍流脉动首先下阵然后升高,而进口附近的温度上升,二者综合效果造成上述趋势、因此在实际燃烧器中,完全靠改变族流数来控制NO生成是不现实的。应该采取其他方法来降低NO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扩散燃烧 概率密度模拟 旋流 一氧化氮
下载PDF
旋流阻塞与旋流扩散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牛争鸣 曹双利 +4 位作者 丁浩铎 杨健 余挺 鲍莉 陈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新型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堰流流态时,壁面压强在进口的堰面、竖井段和旋流洞段因阻塞的顶托作用整体增大;在起旋器出口下... 结合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3#导流洞改建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新型旋流阻塞和旋流扩散复合内消能泄洪洞的壁面压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淹没堰流流态时,壁面压强在进口的堰面、竖井段和旋流洞段因阻塞的顶托作用整体增大;在起旋器出口下游侧的旋流洞的顶部仍然存在局部范围的低压区或负压区;在旋流阻塞段,流速增大,壁面压强减小,水流空化数降低;在旋流扩散段,壁面压强略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河口水电站 旋流阻塞 旋流扩散 内消能泄洪洞 压强特性
下载PDF
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火焰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生 王岳 +5 位作者 张哲巅 穆克进 惠鑫 张文兴 杨伟鹏 肖云汉 《燃气轮机技术》 2007年第3期29-34,共6页
通过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燃烧特性。研究了空气、燃料旋流强度及它们相互配合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燃料空气反向旋流情况中在扩张段出口上方具有较高的OH浓度,说明这种流动组织方式加强了初始阶... 通过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燃烧特性。研究了空气、燃料旋流强度及它们相互配合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燃料空气反向旋流情况中在扩张段出口上方具有较高的OH浓度,说明这种流动组织方式加强了初始阶段的混合,强化了化学反应,从而有利于燃烧的稳定;在所实验的范围内,强化空气旋流和燃料旋流都起到稳定燃烧的作用;在燃料和空气出口附加扩张段能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扩张段张角对火焰形态影响较大,扩张段张角小,火焰细长,扩张段张角大,火焰粗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稀释 旋流扩散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小型预燃室周向燃油喷射旋流扩散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谢超 王力军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时的高温贫氧空气来源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周向燃油喷射扩散旋流燃烧的新概念小型预燃室,并就周向燃油喷管的布置方式对小型预燃室内旋流燃烧状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针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时的高温贫氧空气来源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周向燃油喷射扩散旋流燃烧的新概念小型预燃室,并就周向燃油喷管的布置方式对小型预燃室内旋流燃烧状态的影响进行了数值研究。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燃油喷管与法向夹角为30°-45°、余气系数为1-1.23时,小型燃烧室内产生稳定、壁面温度分布合理的旋流扩散燃烧。获得了具有合理出口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和氧浓度分布的高温贫氧空气。该预燃室为发动机燃烧室使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预燃室 周向旋流扩散燃烧 燃油喷射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湍流旋流扩散性燃烧温度脉动的数值模拟
6
作者 杨炜平 张健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8-751,共4页
气体温度的脉动直接影响到湍流中的化学反应,基于气体焓脉动均方值输运方程,给出了一种计算气体温度脉动均方值的方法。采用此方法对旋流燃烧室内湍流扩散燃烧的温度脉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气体温度脉动特性 数值模拟 湍流旋流扩散燃烧
下载PDF
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在医学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徐兆颖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1年第8期98-103,共6页
以某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实测采用不同类型送风口的室内风速和温度,并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从速度场、温度场、氨气浓度场以及空气龄的分布情况,重点对比研究了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和小孔板扩散风口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的适用性... 以某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实测采用不同类型送风口的室内风速和温度,并采用CFD数值模拟技术,从速度场、温度场、氨气浓度场以及空气龄的分布情况,重点对比研究了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和小孔板扩散风口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旋流扩散孔板风口和小孔板扩散风口均适用于实验动物屏障设施,而从严格控制局部气流速度来看,旋流扩散孔板风口甚至比小孔板扩散风口更适宜在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屏障设施 数值模拟 旋流扩散孔板风口 小孔板扩散风口
下载PDF
等离子体助燃旋流扩散火焰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凌元 李钢 +5 位作者 赵丽娜 邢双喜 胡宏斌 徐燕骥 杜薇 朱俊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6-400,共5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辅助燃烧是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途径.本文利用CCD相机及光谱仪记录并分析甲烷-空气旋流扩散燃烧火焰形态及特征光谱,研究了等离子体激励的助燃、稳燃机理,分析了不同激励方式对等离子激励效果的影响。... 介质阻挡放电(DBD)辅助燃烧是等离子体技术领域发展起来的新的应用途径.本文利用CCD相机及光谱仪记录并分析甲烷-空气旋流扩散燃烧火焰形态及特征光谱,研究了等离子体激励的助燃、稳燃机理,分析了不同激励方式对等离子激励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激励放电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及活性基团,如CH,OH,O^+,O原子的各激发态能级及N_2第一正带系等谱线,其中重点分析了加电前后及不同激励方式下O原子(3s^3S^0→3p^5P,λ=777.5 nm)及氮气第一正带系B^3Π_g→A^3∑_u^+粒子(振动带波长为λ=891.2 nm)发射光谱变化,由于氮原子与氧原子均为加速燃烧的重要活性粒子,这些基团的产生使得甲烷更容易发生一系列链式氧化反应。定常激励产生的活性粒子浓度大于未经过等离子体激励及非定常激励下所产生的活性粒子浓度;经过等离子体激励后火焰根部更靠近燃烧器喷嘴底部,说明等离子体激励产生的活性粒子加速了链式反应的进行,缩短了点火迟滞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旋流扩散燃烧 光谱
原文传递
利用等离子体旋流器调控旋流扩散火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钢 邵卫卫 +4 位作者 徐燕骥 胡宏彬 刘艳 聂超群 朱俊强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84-1089,共6页
阐述了等离子体旋流器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等离子体旋流器调控旋流扩散火焰的可行性.等离子体旋流器由多对交错布置在燃烧器扩张段两侧的电极组成,通过电离空气产生活性自由基,同时能够促进空气旋流,可以起到增强燃烧稳定性作... 阐述了等离子体旋流器的设计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利用等离子体旋流器调控旋流扩散火焰的可行性.等离子体旋流器由多对交错布置在燃烧器扩张段两侧的电极组成,通过电离空气产生活性自由基,同时能够促进空气旋流,可以起到增强燃烧稳定性作用.实验中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试系统观测到随着等离子激励功率的增强,火焰反应区逐步变宽,这表明等离子体旋流器起到了调控旋流扩散火焰的作用,等离子体旋流器的设计思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旋流 燃烧调控 旋流扩散火焰
原文传递
基于反扩散火焰的低NO_(x)旋流燃烧器数值模拟
10
作者 徐传义 邵亚丽 +1 位作者 卢平 宋涛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178,共9页
采用非预混稳态小火焰模型(Steady Flamelet Model,SFM)耦合110步甲烷燃烧简化机理和Realizable k-ε模型对反扩散-旋流低氮燃烧器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旋流角度(30°,45°和60°)及过量空气系数(1.05,1.10,1.15和1.20)... 采用非预混稳态小火焰模型(Steady Flamelet Model,SFM)耦合110步甲烷燃烧简化机理和Realizable k-ε模型对反扩散-旋流低氮燃烧器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旋流角度(30°,45°和60°)及过量空气系数(1.05,1.10,1.15和1.20)下燃烧时燃烧室内各截面轴向速度分布、中心截面温度及NO_(x)质量浓度分布。详细研究了燃烧室内天然气与空气的燃烧特性及NO_(x)的排放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旋流叶片角度逐渐增大,燃烧室内回流作用逐渐增强,导致火焰长度变短、燃烧室内最高温度及出口NO质量浓度逐渐降低;在旋流叶片角度为60°时,出口NO质量浓度仅为114 mg/m^(3);随着过量空气系数逐渐增大,火焰末端温度逐渐提高,导致燃烧室出口NO排放量逐渐增大;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出口NO质量浓度达到294 mg/m^(3),相比于过量空气系数为1.05时,其NO排放量增加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旋流燃烧器 天然气燃烧 过量空气系数 数值模拟 旋流角度
原文传递
一种可起到值班火焰作用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钢 徐燕骥 +3 位作者 邵卫卫 刘艳 胡宏斌 杨凌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89-94,15,共7页
为了增强燃烧的稳定性,提出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来实现值班火焰的思路。通过布置在燃烧器出口扩张段上的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等离子体,并在燃烧过程中一直保持等离子体激励器处于工作状态,这样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起到类似值... 为了增强燃烧的稳定性,提出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来实现值班火焰的思路。通过布置在燃烧器出口扩张段上的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等离子体,并在燃烧过程中一直保持等离子体激励器处于工作状态,这样产生的等离子体可以起到类似值班火焰的作用——稳定燃烧、防止熄火。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功耗低、激励参数可以在线调节且不影响燃烧器结构设计等优点。基于实验研究考察了该装置对旋流扩散燃烧中不稳定抬升火焰的作用效果。火焰结构的观测通过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试系统来实现。实验中观测到随等离子体激励功率增大,火焰高度逐步降低向喷嘴出口位置靠近,且反应更趋紧凑,这初步验证了该装置可以稳定燃烧、防止熄火,表明通过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装置来实现值班火焰的设计思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值班火焰 旋流扩散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谈多功能混合燃烧器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梁怡芳 耿林 +1 位作者 张昌建 张永信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3期-,共2页
多功能混合燃烧器是针对天然气、煤层气(瓦斯)、煤气互为利用而研发的非标专用燃烧装置,它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加热设备中,它可使煤气、煤层气(瓦斯)、天然气单独使用这一燃烧器,也可使在可燃气体在混合炬中完成煤气、煤层气和天然气中各... 多功能混合燃烧器是针对天然气、煤层气(瓦斯)、煤气互为利用而研发的非标专用燃烧装置,它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加热设备中,它可使煤气、煤层气(瓦斯)、天然气单独使用这一燃烧器,也可使在可燃气体在混合炬中完成煤气、煤层气和天然气中各种成分的混合得到一维均相流模型,使用这一燃烧器,做到一机多用,节约了成本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混合燃烧器 旋流扩散燃烧头 混合比 移动式侍服装置 点火装置
下载PDF
功率对空气分级NH_(3)、NH_(3)/CH_(4)火焰排放的影响
13
作者 咸国礼 孔雨晗 +2 位作者 姜磊 胡宏斌 张永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4-1642,共9页
NH_(3)作为氢能载体,可实现氢能远距离输运。针对NH_(3)燃烧的反应性低、稳定性差、高燃料型NO_(x)排放问题,设计旋流燃烧器和空气分级燃烧室,实验研究功率为5~23 k W的NH_(3)、NH_(3)/CH_(4)扩散火焰NO_(x)排放特性。并采用化学反应器... NH_(3)作为氢能载体,可实现氢能远距离输运。针对NH_(3)燃烧的反应性低、稳定性差、高燃料型NO_(x)排放问题,设计旋流燃烧器和空气分级燃烧室,实验研究功率为5~23 k W的NH_(3)、NH_(3)/CH_(4)扩散火焰NO_(x)排放特性。并采用化学反应器网络(CRN)进行化学动力学模拟,分析排放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5 kW、Ф_(pri)=1.05的条件下,NH_(3)火焰NO_(x)测量排放最低为114.4×10^(-6)@15%O_(2);随着功率升高,NO_(x)排放增加,且导致燃烧不充分、火焰延长,此时最佳Ф_(pri)提前、燃烧范围减少、NO_(x)进一步增加;本文的CRN更适合模拟预混燃烧的NO_(x)排放,而不是扩散燃烧;功率升高不会改变反应路径,但生成NO的基元反应速率的升高幅度略大于消耗NO的基元反应速率,从而导致NO排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NH_(3)/CH_(4)火焰 NO_(x)排放 旋流扩散燃烧 空气分级 CRN模拟
原文传递
应用于臭氧消毒系统的新型静态混合器结构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胡珊 毛澍洲 +2 位作者 邱光宇 许小红 张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201-3207,共7页
臭氧水消毒过程中,液液混合均匀性是关键。为提高臭氧水消毒过程的混合均匀性,优化设计了一种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中臭氧水浓度及压力分布,以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前后的不均匀系数及压损系数作为评... 臭氧水消毒过程中,液液混合均匀性是关键。为提高臭氧水消毒过程的混合均匀性,优化设计了一种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中臭氧水浓度及压力分布,以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前后的不均匀系数及压损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探究混合元件间距、夹角等因素对臭氧水混合均匀性及压力损失的影响,从而优化混合器结构设计,并与传统SK型混合器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最优结构布局参数为相邻蘑菇头间距40 mm,交错角0°,十字交叉板夹角120°。在此情况下,不均匀系数由1.92降至0.074,压力损失系数为4.96%。新型混合器相比传统混合器具有更好的混合效果,且十字交叉板夹角大小对不均匀系数、压力损失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扩散静态混合器 数值模拟 不均匀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原文传递
多气源混合燃烧装置的研发
15
作者 侯立泉 石磊 +4 位作者 张昌建 侯焙然 熊楚超 刘欢 罗景辉 《煤气与热力》 2019年第3期25-28,J0043,J0044,共6页
焦炉煤气、矿井气、天然气因压力、低热值不同,难以在一台锅炉上同时取得好的燃烧效果,鉴于此,研发了多气源混合燃烧装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气源混合燃烧装置主要由可燃气体混合装置、扩散燃烧器、送风机、可燃气体和空气配比... 焦炉煤气、矿井气、天然气因压力、低热值不同,难以在一台锅炉上同时取得好的燃烧效果,鉴于此,研发了多气源混合燃烧装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气源混合燃烧装置主要由可燃气体混合装置、扩散燃烧器、送风机、可燃气体和空气配比控制装置、点火枪、火检装置、阀组、主控制柜等组成。在常规的结构设计上增加了一台缓冲罐,配备了一台专用变频风机和电动球阀,在吹扫、点火、气风比例、燃烧、负荷调节及熄火过程中均由程序自动控制,使焦炉煤气、矿井气、天然气既可以单独燃烧,也可以两种或3种气源同时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气源 混合燃烧装置 旋流扩散燃烧器 移动式侍服装置 点火装置
下载PDF
Impact of eddies on ocean diapycnal mixing in Gulf Stream region 被引量:4
16
作者 LI Min XIE LingLing +1 位作者 YANG QingXuan TIAN JiWe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1407-1414,共8页
Based on high-resolution,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Argo)profiles and Sea Level Anomaly(SLA)data,this study statistically analyzes and compares turbulent diapycnal mixing profiles inside and outside ... Based on high-resolution,Array for Real-time Geostrophic Oceanography(Argo)profiles and Sea Level Anomaly(SLA)data,this study statistically analyzes and compares turbulent diapycnal mixing profiles inside and outside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Gulf Stream region.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average diapycnal diffusivity at 300–540 m depths in anticyclonic eddies reaches4.0×10-5 m2 s-1.Thi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1.6×10-5 m2 s-1 outside eddies and 0.8×10-5 m2 s-1 in cyclonic eddies.Probabilities of diapycnal diffusivity greater than 10-4 m2 s-1 within anticyclonic and cyclonic eddies and outside eddies are29%,5%and 12%,respectively.However,magnitudes of average diapycnal diffusivity at 540–900 m depths in these three cases are of the same order,10-5 m2 s-1.Twenty-four of a total 38 anticyclonic eddies had enhanced mixing in the ocean interior,and 22 were observed during or shortly after strong winds.The coincidence between enhanced mixing and strong wind stress indicates that more wind-induced,near-inertial wave energy propagates downward in anticyclonic eddies.The deeper part of 12 profiles(below 540 m)in anticyclonic eddies had vertical overturns with Thorpe scale exceeding 5 m,among which three profiles had overturns reaching 20 m.Enhanced mixing may have occurred in deep layers of some profiles,although it was not evident in averag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 EDDIES MIXING Gulf Stream region wind stress overturn
原文传递
A regional simulation study on dispersion of nuclear pollution from the damaged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被引量:1
17
作者 FEI JianFang WANG PengFei +2 位作者 CHENG XiaoPing HUANG XiaoGang WANG YiBa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1513-1524,共12页
A nuclear accident involving the leaking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occurred at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Japan,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tsunami on March 11,2011. Using official Japanese data ... A nuclear accident involving the leaking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occurred at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Japan,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tsunami on March 11,2011. Using official Japanese data on pollutant emissions during the accident, this study simulates the dispersion of nuclear pollutants. The source term of the nuclear leakag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 is designed using PM2.5 as the tracer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and the study considers dry and wet deposition processes. A coupled-model system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air-quality model Models-3/CMAQ and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atmospheric model. The transport path and distribution of radioactive pollutants over long and short distances are simulated with different model horizontal resolutions of 30 and 4 km respectively. The long-distance simulation shows that, following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under the effect of westerly winds, radioactive pollutants are transported generally towards the eastern Pacific and reach the American continent after 5 days, but their concentration is only about 10-7 times the concentration near the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 The time required for pollutants to reach the United States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measurements made in California on March 18. Because the upper westerly wind is faster than the lower westerly wi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tilts eastward in terms of its vertical structure. The short-distance (local) highresolution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strong winds and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a cyclone can accelerate the deposition, dif- fusion and transport of pollutions, and local cyclonic circulation can change the transport path of pollutants, even resulting in repeated effects of pollution in some areas. Pollutants disperse to southeastern Honshu, Japan, on March 14, 2011, agreeing well with the timing of local observations of increases in the absorbed dose rat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radioactive pollutants from 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are mainly transported and diffuse eastward, resulting in a relatively short-term impact on the Japanese mainland eve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yclone system. Therefore, in terms of atmospheric conditions, the location of the Fukusbima Nuclear Power Plant is appropriate and could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site selection and protection of other nuclear fac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oactive pollutant FUKUSHIMA dispersion and transport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Swirl diffusion flame control by the plasma swirler
18
作者 LI Gang SHAO WeiWei +4 位作者 XU YanJi HU HongBin LIU Yan NIE ChaoQun ZHU Jun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7期1820-1825,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plasma swirler is present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plasma swirler to control diffusion flame. The plasma swider consists of multiple ...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plasma swirler is present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ded out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plasma swirler to control diffusion flame. The plasma swider consists of multiple electrodes with staggered arrangement on both sides of combustor's expansion section. The plasma swirler can enhance combustion stability through ionizing the air to produce active free radical and promoting the swirling air. In the experiments, the flame response to the plasma swider was examined with OH distribution by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PLI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ame reaction zone was broade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sma exciting, and 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sma swirler could be used to control diffusion flame. The design of plasma swirler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swirler combustion control swirl diffusion flam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