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不同桨尖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俊豪
夏品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9-618,共10页
直升机旋翼桨尖形状可以有效提高旋翼气动性能,但可能会降低旋翼气弹稳定性.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不同桨尖形状的旋翼气动性能、孤立旋翼气弹稳定性、无铰式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不同桨尖形状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研究...
直升机旋翼桨尖形状可以有效提高旋翼气动性能,但可能会降低旋翼气弹稳定性.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不同桨尖形状的旋翼气动性能、孤立旋翼气弹稳定性、无铰式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不同桨尖形状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研究还未见到报道.研究了含不同桨尖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基于哈密顿原理和中等变形梁理论,并通过桨尖形状引起的非线性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含不同桨尖形状的无轴承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气动机械动力学模型.计算的ITR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稳定性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建立的气动机械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计算了桨尖前掠、后掠、上反、下反、尖削和形状组合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桨尖形状能有效改变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机体耦合系统
无轴承
旋翼
桨尖形状
地面共振
空中共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不同桨尖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俊豪
夏品奇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9-61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7215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42252)
文摘
直升机旋翼桨尖形状可以有效提高旋翼气动性能,但可能会降低旋翼气弹稳定性.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不同桨尖形状的旋翼气动性能、孤立旋翼气弹稳定性、无铰式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不同桨尖形状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研究还未见到报道.研究了含不同桨尖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基于哈密顿原理和中等变形梁理论,并通过桨尖形状引起的非线性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含不同桨尖形状的无轴承旋翼/机体耦合系统的气动机械动力学模型.计算的ITR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的稳定性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建立的气动机械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计算了桨尖前掠、后掠、上反、下反、尖削和形状组合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地面共振和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桨尖形状能有效改变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
关键词
旋翼/机体耦合系统
无轴承
旋翼
桨尖形状
地面共振
空中共振
Keywords
rotor/fuselage coupled system
bearingless rotor
blade tip shape
ground resonance
air resonance
分类号
V211.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14.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不同桨尖的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
张俊豪
夏品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