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电子-核子双自旋固体量子计算机实现方案
1
作者 龙桂鲁 马英俊 陈皓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43-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核子自旋的半导体固体量子计算机实现方案,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实现单个比特的寻址、操作以及任意两个比特之间的受控非门操作,方案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是目前已有的或者是接近于现有的技术水平,所提出的方案...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核子自旋的半导体固体量子计算机实现方案,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针尖实现单个比特的寻址、操作以及任意两个比特之间的受控非门操作,方案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是目前已有的或者是接近于现有的技术水平,所提出的方案有可能利用现有的技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核子自量子计算机 扫描隧道显微镜 硅基半导体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斑块成像在冠心病临床分型的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晓洁 韩丹 牛慧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采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CCTA)与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斑块形态学及成分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5例冠心病患者行CCTA与IV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测量的病变部位血管面积、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局部面积狭窄率... 目的采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CCTA)与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斑块形态学及成分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35例冠心病患者行CCTA与IVUS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测量的病变部位血管面积、斑块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局部面积狭窄率、血管重构指数(RI)、斑块偏心指数(EI);以IVUS检查为标准分析斑块的性质;根据临床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比较两组斑块的性质及血管RI、斑块EI。结果 35例患者共59支为病变血管,其中病变节段200段,以DSCT与IVUS共同测量146个病变节段的血管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狭窄程度、RI及E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及SAP组脂质斑块、钙化斑块节段数目(χ2=20.527、14.582,P<0.05)、斑块偏心性(χ2=42.575,P<0.05)及血管重构(χ2=21.489、1.724、14.184,P<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与IVUS在冠状动脉斑块的检测方面具有一致性,ACS多为脂质斑块,斑块多呈偏心性分布,病变血管存在正性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绞痛 冠状动脉斑块 体层摄影术 旋计算机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对比研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戎健 于长青 +3 位作者 陈静 杨沛 陈金华 王毅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DR的其他危险闪素。方法确诊为DR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DR组),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非DR2刿糖尿病患者120例(非DR组)及健康正常者86名(对照组... 目的观察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DR的其他危险闪素。方法确诊为DR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DR组),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非DR2刿糖尿病患者120例(非DR组)及健康正常者86名(对照组)纳入研究。测定所有受检者的体重指数(BMI)和血压,禁食12h后查静脉血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同醇、甘油二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和肌酐。计算肾小球虑过率估计值。在无尿路感染情况下收集受检者24h尿液,测定尿白蛋白排泌率(UAER)。同时行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检查,观察3组受检者CAS发生率。以是否并发DR为应变量,各项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关危险冈素;进一步再以CAS为应变量,DR为因素变量,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行协方差分析,观察DR与CAS的相关性。结果DR组cA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R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9、35.5,,P〈0.05)。Logistic同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BMI、CAS、心肌梗塞和UAER是DR主要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2、0.89、4.50、3.89、1.34,P〈0.05),其中BMI与DR呈负相关。进一步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DR与CAS呈显著相关(OR=5.3l,95%可信区间2.62~10.6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DR与CAS呈独立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其他危险凶素包括收缩压、BMI、心肌梗塞及UA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因学 冠状动脉疾病 糖尿病 2型j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茂华 陆川 孙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38例患者,全部经全脑DSA证实有单侧脑供血动脉狭窄(≥65%)。所有患者于血管内支架术前及术后48h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及脑CT灌注成像(CTP)检...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本研究纳入38例患者,全部经全脑DSA证实有单侧脑供血动脉狭窄(≥65%)。所有患者于血管内支架术前及术后48h内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及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测量Vp、Vm、RI及CBV、CBF、MTT。结果38例患者行脑供血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前后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峰值,由术前的(226±27)cm/s降至术后的(135±1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1)。其中38个直接供血区术后rMTF较术前降低(t=3.987,P=0.001),37个直接供血区rCBF较术前增高(t=-2.027,P:0.029),38个直接供血区术后rCBV较术前无明显改变(t=-0.901,P=0.329)。结论经颅彩色多普勒(TCD)联合脑CT灌注成像是评估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内支架成形术后脑灌注改善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体层摄影术 旋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