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并列旋转双圆柱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成健
苏中地
+1 位作者
张洪军
邵传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71,共9页
该文基于k-ε湍流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的绕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的雷诺数为1550。为了考查两圆柱旋转和间距的相互作用,文中采用三种间距比分别是T/D=1.2,1.6和3.0(T为两圆柱中心之间的距离,D为圆柱直径)和...
该文基于k-ε湍流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的绕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的雷诺数为1550。为了考查两圆柱旋转和间距的相互作用,文中采用三种间距比分别是T/D=1.2,1.6和3.0(T为两圆柱中心之间的距离,D为圆柱直径)和一系列不同的旋转速度比(|α|≤2)。计算显示,当|α|=0,即圆柱不转动时,对应三种间距有三种典型的流型,单钝体流型对应小间距、偏流对应中等间距和对称流对应大间距;当|α|达到临界值时,涡脱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流动趋于稳定,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脉动值趋于零;平均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着|α|的增大分别增大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
旋转双圆柱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叶煜航
凃程旭
+1 位作者
林仁勇
葛贤福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研究圆柱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的影响。方法:利用PIV技术和热线风速仪对雷诺数Re为950、间距比T/D为1.6的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间距比T/D=1.6时,第一类旋转是对尾迹漩涡消减效果最优的旋转方向,此时相对...
目的:研究圆柱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的影响。方法:利用PIV技术和热线风速仪对雷诺数Re为950、间距比T/D为1.6的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间距比T/D=1.6时,第一类旋转是对尾迹漩涡消减效果最优的旋转方向,此时相对速度|α|(圆柱壁上的线速度与自由流速度的比值)的提高能迅速消减尾迹中的涡量和湍流强度,使时均速度场更趋均匀,且最优转速|α|≈2.18。第二类旋转方向反而扩大了漩涡的分布范围,|α|的增加能一定程度消减尾迹的漩涡结构和湍流强度。对第三类旋转而言,|α|的增大只能使尾迹中主要的时均速度降、大湍流度(≥20%)以及漩涡的分布区域一起向下偏移,但不能消减尾迹的漩涡和湍流强度。结论: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存在影响,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列
旋转双圆柱
绕流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热线风速仪
速度场
涡量场
湍流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串列双旋转圆柱群绕流特性及互扰效应研究
3
作者
涂佳黄
黄林茜
+3 位作者
肖毅凡
吴苏莉
彭世中
吴楷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5-1326,共12页
本文基于Fluent计算软件,对Re=200条件下,串列双旋转圆柱三维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间距比(L/D=1.5-5.0)和旋转速率(α=0.0-4.0)对旋转圆柱流体力系数、表面压力系数、流场特性以及涡脱落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向涡主要由下...
本文基于Fluent计算软件,对Re=200条件下,串列双旋转圆柱三维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间距比(L/D=1.5-5.0)和旋转速率(α=0.0-4.0)对旋转圆柱流体力系数、表面压力系数、流场特性以及涡脱落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向涡主要由下游圆柱产生,当旋转速率较小(α<2)时为大涡结构,当α≥2时则转变为混合交错排列的小尺度结构;展向涡则主要由上游圆柱产生将下游圆柱包裹在内;圆柱旋转会导致尾流呈现不对称模态,尾涡向下侧发生偏移,随着转速的增加,圆柱表面以负压为主,吸力会增大从而抑制尾流的产生;随着α增大,上、下游圆柱阻力系数平均值变化规律相反,而升力系数均方根值变化规律相同;旋转速率对上游圆柱的阻力系数成分的影响较大,导致阻力系数平均值发生异号;仅在小间距比工况下下游圆柱阻力系数平均值会发生异号;当旋转速率较大时,上、下游圆柱的斯托罗哈尔数均会趋于0,随L/D增大其变化速度会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列
双
旋转
圆柱
间距比
旋转
速率
尾流结构
流体力系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转方式对并列双圆柱绕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新
邹志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5,共5页
基于层流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首先计算雷诺数为100时静止单圆柱绕流与旋转单圆柱绕流的流动性能,并与参考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两圆柱在中心间距比为3.0时圆柱不同旋...
基于层流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首先计算雷诺数为100时静止单圆柱绕流与旋转单圆柱绕流的流动性能,并与参考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两圆柱在中心间距比为3.0时圆柱不同旋转方式与旋转速度比对双圆柱绕流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流向旋转比顺流向旋转的临界转速更小,对涡旋脱落的抑制效果更好;两种旋转方式下时均升力系数绝对值均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而增大;逆流向旋转下时均阻力系数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而减小,顺流向旋转下时均阻力系数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系数
阻力系数
临界转速
旋转
方式
旋转双圆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列旋转双圆柱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成健
苏中地
张洪军
邵传平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
出处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3-4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2188/A020414)
文摘
该文基于k-ε湍流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的绕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的雷诺数为1550。为了考查两圆柱旋转和间距的相互作用,文中采用三种间距比分别是T/D=1.2,1.6和3.0(T为两圆柱中心之间的距离,D为圆柱直径)和一系列不同的旋转速度比(|α|≤2)。计算显示,当|α|=0,即圆柱不转动时,对应三种间距有三种典型的流型,单钝体流型对应小间距、偏流对应中等间距和对称流对应大间距;当|α|达到临界值时,涡脱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流动趋于稳定,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脉动值趋于零;平均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着|α|的增大分别增大和减小。
关键词
并列
旋转双圆柱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Keywords
two rotating side-by-side circular cylinders
flow control,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TV131.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叶煜航
凃程旭
林仁勇
葛贤福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浙江利欧泵业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B0603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1972334,11872217)。
文摘
目的:研究圆柱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的影响。方法:利用PIV技术和热线风速仪对雷诺数Re为950、间距比T/D为1.6的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间距比T/D=1.6时,第一类旋转是对尾迹漩涡消减效果最优的旋转方向,此时相对速度|α|(圆柱壁上的线速度与自由流速度的比值)的提高能迅速消减尾迹中的涡量和湍流强度,使时均速度场更趋均匀,且最优转速|α|≈2.18。第二类旋转方向反而扩大了漩涡的分布范围,|α|的增加能一定程度消减尾迹的漩涡结构和湍流强度。对第三类旋转而言,|α|的增大只能使尾迹中主要的时均速度降、大湍流度(≥20%)以及漩涡的分布区域一起向下偏移,但不能消减尾迹的漩涡和湍流强度。结论: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存在影响,可作为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
并列
旋转双圆柱
绕流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热线风速仪
速度场
涡量场
湍流度
Keywords
flow around two rotating side-by-side circular cylinders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hot-wire anemometry
velocity field
vortex field
turbulence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串列双旋转圆柱群绕流特性及互扰效应研究
3
作者
涂佳黄
黄林茜
肖毅凡
吴苏莉
彭世中
吴楷
机构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长沙市无线电监测站
湖南省无线电监测站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15-1326,共12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4568
2021JJ50027)
+1 种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1A0103)
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2019RS1059)。
文摘
本文基于Fluent计算软件,对Re=200条件下,串列双旋转圆柱三维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间距比(L/D=1.5-5.0)和旋转速率(α=0.0-4.0)对旋转圆柱流体力系数、表面压力系数、流场特性以及涡脱落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向涡主要由下游圆柱产生,当旋转速率较小(α<2)时为大涡结构,当α≥2时则转变为混合交错排列的小尺度结构;展向涡则主要由上游圆柱产生将下游圆柱包裹在内;圆柱旋转会导致尾流呈现不对称模态,尾涡向下侧发生偏移,随着转速的增加,圆柱表面以负压为主,吸力会增大从而抑制尾流的产生;随着α增大,上、下游圆柱阻力系数平均值变化规律相反,而升力系数均方根值变化规律相同;旋转速率对上游圆柱的阻力系数成分的影响较大,导致阻力系数平均值发生异号;仅在小间距比工况下下游圆柱阻力系数平均值会发生异号;当旋转速率较大时,上、下游圆柱的斯托罗哈尔数均会趋于0,随L/D增大其变化速度会加快。
关键词
串列
双
旋转
圆柱
间距比
旋转
速率
尾流结构
流体力系数
Keywords
tandem double-rotating cylinder
space ratio
rotation rate
wake structure
fluid force coefficient
分类号
O357.1 [理学—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转方式对并列双圆柱绕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新
邹志风
机构
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1190102)
文摘
基于层流模型,使用有限体积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绕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首先计算雷诺数为100时静止单圆柱绕流与旋转单圆柱绕流的流动性能,并与参考文献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的可靠性;然后,分析了两圆柱在中心间距比为3.0时圆柱不同旋转方式与旋转速度比对双圆柱绕流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逆流向旋转比顺流向旋转的临界转速更小,对涡旋脱落的抑制效果更好;两种旋转方式下时均升力系数绝对值均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而增大;逆流向旋转下时均阻力系数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而减小,顺流向旋转下时均阻力系数随旋转速度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
升力系数
阻力系数
临界转速
旋转
方式
旋转双圆柱
Keywords
lift coefficent
drag coefficent
critical speed
rotational modes
two rotating circular cylinders
分类号
TV13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并列旋转双圆柱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张成健
苏中地
张洪军
邵传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速对并列旋转双圆柱尾流的影响研究
叶煜航
凃程旭
林仁勇
葛贤福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串列双旋转圆柱群绕流特性及互扰效应研究
涂佳黄
黄林茜
肖毅凡
吴苏莉
彭世中
吴楷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旋转方式对并列双圆柱绕流特性的影响
吴新
邹志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