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52例病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闫明 王超 王圣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82-790,共9页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dislocation,AARF/AAR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dislocation,AARF/AAR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29例,发病年龄5~17岁,平均11.04±2.73岁;32例有明确发病诱因,其中18例有过颈部轻微外伤史;46例有明确记载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时间,为2~18个月,平均6.0±3.2个月;患者均有斜颈、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3例有轻微神经损害。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DI)并观察寰枢侧块关节旋转和脱位的移位方向。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探讨不同分类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三种类型。A类:ADI<5mm,一侧寰椎侧块向前移位,另一侧后移位,共7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固定(atlanto-axial rotatory fixation,AARF);B类:ADI>5mm,寰椎侧块出现旋转移位,矢状位和水平位可见寰枢侧块关节面之间失去接触,共44例,称之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AARD),其中11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1类),24例一侧寰椎侧块向前脱位,另一侧向后脱位(B2类),9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性向前脱位,两侧轻重有别(B3类);C类:ADI>5mm,寰枢关节旋转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旋转脱位,共1例,称之为枕寰枢关节旋转脱位(occipital-atlanto-axial rotatory dislocation,OAARD)。4例A类患者通过牵引治愈,3例A类患者经保守治疗失败后来我院行寰枢椎间植骨融合术,A类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左右。26例B类患者颅骨牵引复位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18例B类患者需要经口咽入路松解复位寰枢关节后行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钛板固定融合术。B类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左右。1例C类患者病程4个月,经颅骨牵引复位失败,放弃治疗。手术患者术后随访均获骨性融合。结论:AARF/AARD多发生于儿童,无明显性别差异;颈部轻微创伤是常见诱因;A类患者病程短,保守治疗有治愈的可能性,B类患者病程长,需要手术复位和融合寰枢关节。目前还没有C类患者的治疗经验。本文观察到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旋转固定 旋转半脱位 Grisel综合征
下载PDF
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的CT研究与旋转固定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郁万江 王志业 徐爱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的变化并与旋转固定的患者比较分析 ,为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82例正常人组与 18例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患者组行中立位CT扫描 ,然后行左、右旋转 2 5°~ 4 5°功... 目的 :研究正常人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的变化并与旋转固定的患者比较分析 ,为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82例正常人组与 18例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患者组行中立位CT扫描 ,然后行左、右旋转 2 5°~ 4 5°功能位扫描 ,测量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 ,同时对比观察寰齿前间隙与齿突与环椎侧块间隙变化情况。结果 :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在正常人组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差异 ,4 0岁以前与 4 0岁以后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旋转固定患者组与正常人组各年龄段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正常人组与旋转固定患者组功能位比较 ,寰齿前间隙的改变有意义 (P <0 0 5 ) ,齿突与环椎侧块间隙的改变无意义 (P >0 .0 5 )。结论 :测量功能位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 ,分析寰齿前间隙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 寰枢椎 相对旋转 CT 旋转固定 对照分析
下载PDF
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复位前后寰枕关节影像学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闫明 王圣林 张有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寰枕关节在寰枢旋转或脱位复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9年6月间因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在我院诊治的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17岁,平均11.2±2.8岁,病程... 目的:总结慢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的寰枕关节在寰枢旋转或脱位复位前后的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9年6月间因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在我院诊治的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5~17岁,平均11.2±2.8岁,病程2~36个月,平均6.0±5.7个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7±3.1个月。其中A类(3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B类(36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性脱位(其中B1类10例,一侧寰椎侧块前脱位,另一侧原位;B2类21例,一侧寰椎侧块前脱位,另一侧后脱位;B3类5例,双侧寰椎侧块不对称前脱位);C类(1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性脱位合并寰枕关节反向脱位。A类病例中1例牵引治愈、2例做了Halovest外固定下寰枢间植骨融合术;36例B类和1例C类患者都做了寰枢复位内固定植骨术。利用CT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观察治疗前后寰枕关节面对合情况和关节间隙的变化。结果:大部分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患者寰枕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向旋转移位、对合异常的现象,不同分类间其旋转程度有差异,寰枢关节旋转复位后,寰枕关节的旋转和关节面的对合关系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复位前、后都有寰枕关节自发骨性融合的现象。本次治疗前寰枕关节的情况:(1)除1例A类、3例B1类和5例B3类病例的寰枕关节对合正常外;其余病例的寰枕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旋转移位,对合不正常;1例C类双侧寰枕关节脱位;(2)2例出现寰枕关节自发融合,B1类和B3类各有1例。剩余38例经过治疗寰枢关节旋转矫正后寰枕关节的情况:(1)22例寰枕关节正常(包括A类3例,B1类6例,B2类10例和B3类3例);(2)寰枕关节自发骨性融合8例(包括B1类1例,B2类6例和B3类1例);(3)寰枕关节残留旋转移位、对合不正常4例(包括B2类3例,C类1例);(4)寰枕关节间隙变窄、模糊4例(包括B1类和B2类各2例)。结论:大部分A类和B1类患者以及全部B2类患者在治疗前出现寰枕关节反向旋转移位,其中个别B类患者在治疗前有寰枕关节自发融合的现象。复位后A类、B1类和B3类患者的寰枕关节恢复正常对合关系,但B类患者中有近一半出现寰枕关节对合不正常、关节间隙狭窄模糊、关节自发融合等不良问题,多见于B2类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旋转固定 寰枢旋转半脱位 Grisel综合征 寰枕关节脱位
下载PDF
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多排螺旋CT影像诊断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宏伟 胡佰文 王维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6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和临床证实的8例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以及双侧寰齿侧间隙(odontoid latera... 目的研究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和临床证实的8例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以及双侧寰齿侧间隙(odontoid lateral mass interval,OLMI)不对称值。另随机选取因颈部外伤来院经影像和临床证实的无寰枢关节异常及颈椎骨折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测量对照组的ADI、OLMI不对称值。结果 8例外伤性旋转固定中,发现FieldingⅠ型4例,Ⅱ型4例;ADI为(3.3±1.3)mm,其中Ⅰ型ADI(2.3±0.5)mm,Ⅱ型ADI(4.3±0.8)mm;双侧OLMI不对称值(odontoid lateral mass interval asymmetry,OLMIA)为(2.7±2.0)mm。对照组ADI为(1.5±0.4)mm,OLMIA为(0.8±0.7)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及其伴有的寰枢椎骨折。OLMI不对称现象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诊断外伤性寰枢关节旋转固定需结合其他影像征象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旋转固定 半脱位 不对称
下载PDF
1例寰枢椎旋转固定并椎动脉发育畸形的临床治疗
5
作者 王松 谢明忠 +1 位作者 钟德君 王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寰枢椎旋转固定并右侧椎动脉发育畸形的诊治经验。[方法]1例13岁男孩寰枢椎旋转固定,右侧椎动脉由寰椎右侧块内侧入颅。术前经eFilm软件个体化钉道设计后,从颈后路切开复位、VER-TEX系统内固定,右侧寰椎螺钉由椎动... [目的]总结1例罕见的寰枢椎旋转固定并右侧椎动脉发育畸形的诊治经验。[方法]1例13岁男孩寰枢椎旋转固定,右侧椎动脉由寰椎右侧块内侧入颅。术前经eFilm软件个体化钉道设计后,从颈后路切开复位、VER-TEX系统内固定,右侧寰椎螺钉由椎动脉外侧,经C1侧块,向内倾斜40°植入。[结果]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症状好转,术后第2 d在支具保护下直立行走,术后随访,恢复良好。[结论]颈椎椎动脉发育畸形给手术螺钉植入带来挑战,术前须周密计划,尽可能短节段固定以保留其运动功能。本例治疗满意,为临床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固定 椎动脉 畸形 治疗
下载PDF
新型头环石膏固定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6
作者 张功林 葛宝丰 +2 位作者 张军华 王清 曾述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头环石膏背心固定器 ,并报告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用这种技术治疗 8例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根据临床需要 ,此固定器可行屈曲、伸展、侧屈和中立位撑开固定。结果 本组没有...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头环石膏背心固定器 ,并报告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的疗效。方法 用这种技术治疗 8例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根据临床需要 ,此固定器可行屈曲、伸展、侧屈和中立位撑开固定。结果 本组没有明显的手术并发症 ,经临床观察和随访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是颈椎外科中很有效的一种外固定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和易于调整的优点。适宜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固定性半脱位 儿童 头环石膏固术
下载PDF
26例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段宗强 胡明宗 曹跃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在不同旋转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6例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患者组)及46例寰枢关节正常者(对照组)行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和功能左、右旋转位的多层螺旋CT扫描,各组扫... 目的探讨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在不同旋转状态下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6例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患者组)及46例寰枢关节正常者(对照组)行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和功能左、右旋转位的多层螺旋CT扫描,各组扫描图像均做表面遮盖SSD法重建图像。测量两组寰齿前间隙(ADI)和寰齿侧间隙(LADS),并进行比较。结果ADI变化:对照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差别不大,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1)。LADS变化:对照组和患者组静态中立位与功能左、右旋转位比较,均无规律性。结论寰枢关节静态中立位横断CT扫描对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的准确诊断意义不大。对临床怀疑有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者,应在常规横断CT扫描后,加做功能左、右旋转位状态下的多层螺旋CT扫描,有利于诊断Ⅰ型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CT 旋转固定
下载PDF
全麻下CT扫描对排除可疑性寰枢椎旋转固定半脱位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顾晓民(译)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儿童的“知更鸟”畸形临床上以疼痛性的寰枢椎旋转强直为特点。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在X线片上观察齿突脱位的程度以及齿突与两侧寰枢关节的对称关系。虽然近年来动态CT以及MRI被用于该病的诊断,但是当患者在没有麻醉状态时强直的寰枢椎位... 儿童的“知更鸟”畸形临床上以疼痛性的寰枢椎旋转强直为特点。传统的诊断方法是在X线片上观察齿突脱位的程度以及齿突与两侧寰枢关节的对称关系。虽然近年来动态CT以及MRI被用于该病的诊断,但是当患者在没有麻醉状态时强直的寰枢椎位置会误导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旋转 诊断价值 半脱位 旋转固定 CT扫描 全麻 寰枢关节 诊断方法
下载PDF
一种用于旋转固定式起重机的拆解方案设计
9
作者 秦向阳 江新梁 杨骁 《中外船舶科技》 2022年第2期23-29,共7页
具体介绍了63旋转固定式起重机的拆解方案,其步骤如下:利用两台汽车起重机配合,将63t旋转固定式超重机自上而下从臂架系统3大件拆除至圆筒门架及固定底座,所有解体构件拆解落地后用平板车和叉车驳运至厂区平台区域放置。结果表明:使用... 具体介绍了63旋转固定式起重机的拆解方案,其步骤如下:利用两台汽车起重机配合,将63t旋转固定式超重机自上而下从臂架系统3大件拆除至圆筒门架及固定底座,所有解体构件拆解落地后用平板车和叉车驳运至厂区平台区域放置。结果表明:使用此方案可安全、高效地进行拆解作业,并可为相关设备的拆解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固定式起重机 拆解方案 臂架系统
下载PDF
具有内阻的旋转锥形复合材料刀杆铣削过程稳定性的仿真分析
10
作者 任勇生 张玉环 张金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9-248,共20页
研究考虑材料内阻的旋转圆锥形复合材料刀杆铣削系统的再生颤振稳定性。基于复合材料粘弹性本构关系、Hamilton原理和Rayleigh梁理论,结合再生时滞铣削力模型,分别导出旋转坐标以及惯性坐标表示的颤振偏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法对颤振... 研究考虑材料内阻的旋转圆锥形复合材料刀杆铣削系统的再生颤振稳定性。基于复合材料粘弹性本构关系、Hamilton原理和Rayleigh梁理论,结合再生时滞铣削力模型,分别导出旋转坐标以及惯性坐标表示的颤振偏微分方程。采用Galerkin法对颤振偏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化。基于自由振动分析和能量法计算复合材料刀杆的模态损耗因子;基于特征值分析技术计算旋转复合材料刀杆的临界速度和失稳阈。采用时域半离散法和频域零阶近似解法,预测切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锥度比、长径比、铺层角、铺层方式,以及内、外阻对切削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轴对称旋转刀杆铣削过程在两种坐标系下的稳定性预测结果是一致的。研究发现,在高转速下,由于旋转复合材料刀杆内阻的作用,切削系统出现新的不稳定区域。这些新的不稳定区域的起始转速等于旋转复合材料刀杆的失稳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复合材料刀杆 材料内阻 铣削颤振 对称刀杆 固定旋转坐标系
下载PDF
环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的X线诊断(附55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增忠 严震 《青海医药杂志》 1992年第5期21-22,67,共3页
颈椎环枢关节旋转性固定是一种环枢间的关节异常。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了55例,主要讨论了发病机理及x线诊断,其表现是:(1)张口正位及头颈左右旋转15°位均示齿状突偏一侧且枢椎棘突偏向另一侧(或居中),而始终不回至中线;(2)齿突偏... 颈椎环枢关节旋转性固定是一种环枢间的关节异常。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分析了55例,主要讨论了发病机理及x线诊断,其表现是:(1)张口正位及头颈左右旋转15°位均示齿状突偏一侧且枢椎棘突偏向另一侧(或居中),而始终不回至中线;(2)齿突偏移侧之侧块内移或合并序列错位;(3)侧位环齿关节间隙正常。临床治疗以牵引、按摩为主,症状可消失或减轻,但x线上的异常是持久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枢关节 旋转固定 X线诊断
下载PDF
寰枢关节旋转固定脱位后路手术一例
12
作者 张建锋 虞和君 +1 位作者 范顺武 秦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623-1623,共1页
关键词 寰枢关节脱位 后路手术 旋转固定 齿状突骨折 CT检查 GCS评分 高处坠落 头皮裂伤 神经症状 颈部疼痛
原文传递
旋转控制固定鸭舵的导航初始化与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衍儒 肖练刚 +2 位作者 张继生 田丰 陈昌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9,共6页
针对制导迫击炮弹的固定翼鸭舵导航初始化,设计了基于GPS信息的衰减记忆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实时求解固定翼鸭舵的气动力合成矢量,然后结合固定翼鸭舵的气动数学模型,设计了固定翼鸭舵的导航初始化算法。并在直流电子负载系统的... 针对制导迫击炮弹的固定翼鸭舵导航初始化,设计了基于GPS信息的衰减记忆法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用于实时求解固定翼鸭舵的气动力合成矢量,然后结合固定翼鸭舵的气动数学模型,设计了固定翼鸭舵的导航初始化算法。并在直流电子负载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鸭舵的旋转控制算法,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依靠GPS提供的位置速度信息和鸭舵滚转角速度信息可以快速实现固定翼鸭舵的导航初始化,为旋转控制固定翼鸭舵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控制固定翼鸭舵 导航初始化 直流电子负载系统 控制算法
下载PDF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在新鲜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潘显明 权毅 +7 位作者 谭映军 张波 王元山 黄钢 马泽辉 廖冬发 李延 刘金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anti- rotatio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ors,ARRIF)对 76例不同节段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观察复位固定效果及并发症等。 方法  1999年 8月~ 2 0 0 3年3月应用抗旋转复位...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 (anti- rotatio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ors,ARRIF)对 76例不同节段的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观察复位固定效果及并发症等。 方法  1999年 8月~ 2 0 0 3年3月应用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共治疗胸腰椎骨折 76例 ,男 4 8例 ,女 2 8例。年龄 2 2~ 5 9岁 ,平均 34.1岁。按骨折部位分类 :T1 1 8例 ,T1 2 2 9例 ,L1 31例 ,L2 8例。按骨折类型分类 :屈曲压缩骨折 2 7例 ,爆裂型骨折 4 2例 ,屈曲牵张型损伤 3例 ,屈曲旋转型骨折脱位 2例 ,剪力型脱位 2例。按 Frankel神经功能分类 :A级 16例 ,B级 15例 ,C级 2 7例 ,D级 10例 ,E级 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对 ARRIF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1.2 h,术中出血量 2 0 0 ml。术后 76例获 6~ 2 1个月随访 ,平均 15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 Frankel分级 ,有 1级以上改善者如下 :A级 8例 (5 0 % ) ,B级 11例 (73.3% ) ,C级 2 0例 (74 .1% ) ,D级 3例 (30 % ) ;E级 2例神经功能无明显变化。全组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 ,未出现断钉、断杆等并发症。Cobb角术后较术前平均矫正 2 2°,脱位的椎体在矢状面水平位移平均矫正 2 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旋转复位内固定 胸腰段 脊柱骨折 骨折复位
下载PDF
应用膝关节旋转半月板解剖型和固定半月板解剖型假体手术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健 彭剑 胡伟文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3-26,33,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旋转半月板解剖型和固定半月板解剖型假体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3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旋转半月板解剖型和固定半月板解剖型假体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13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分别将旋转膝关节假体和固定膝关节假体进行人工植入固定,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的评分系统(KSS)对患膝在术后当日与术后3个月进行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3.9%和8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髌骨不稳、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当天的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时评分都明显上升,同时评分在组内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预后,而旋转假体的应用能更加有效改善患膝屈伸活动和功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退行性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置换术 假体 旋转固定平台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旭华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9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寰枢关节旋转固定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与4种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差异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显明 权毅 +4 位作者 谭映军 张波 刘金标 邓少林 李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8期1570-1571,共2页
目的:观察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与其他4种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应用获取实验依据。方法:10具新鲜健康成人T11~L3脊柱标本,分为5组,分别使用AR-RIF,AF,RF,Dick钉、Steffee钢板在屈曲压缩骨折模型、屈曲牵张型损伤模型上... 目的:观察抗旋转复位内固定器与其他4种经椎弓根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差异,为临床应用获取实验依据。方法:10具新鲜健康成人T11~L3脊柱标本,分为5组,分别使用AR-RIF,AF,RF,Dick钉、Steffee钢板在屈曲压缩骨折模型、屈曲牵张型损伤模型上测试内固定器的抗压缩、抗屈伸、抗侧弯、抗旋转能力。结果:ARRIF,AF,RF抗轴压较强(F=373,P<0.01),ARRIF,AF抗屈伸较强(F=244,440;P<0.01),ARRIF,AF,Steffee钢板抗侧弯能力较强(F=436,P<0.01),ARRIF,RF,Steffee钢板抗扭转能力较强(F=107~1253,P<0.01)。结论:ARRIF在不同脊柱骨折模型中具有确实的三维固定作用,其他经椎弓根内固定器以AF,RF三维固定作用较为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复位内固定 经椎弓根内固定 生物力学 比较 脊柱骨折
下载PDF
高速高精度固定角度旋转CORDIC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朝柱 韩吉南 燕慧智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90,共6页
固定角度旋转的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机器人学等领域.针对固定角度旋转CORDIC算法在相位旋转过程中,存在数据吞吐率较高、占用硬件资源较多且资源消耗量大等... 固定角度旋转的CORDIC(Coordinate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机器人学等领域.针对固定角度旋转CORDIC算法在相位旋转过程中,存在数据吞吐率较高、占用硬件资源较多且资源消耗量大等缺点,提出了利用混合CORDIC算法,将角度旋转分为单向角度旋转和一次角度估计旋转两部分.本文根据欠阻尼理论,将固定角度旋转采用单向旋转CORDIC算法实现,减少了流水线的级数和迭代符号位的判决,然后通过对角度估计旋转的二进制表示,修正常数因子,再根据角度映射关系进行相关处理,完成高速高精度坐标旋转.最后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范围一定的前提下,混合算法进一步的减少了迭代次数,并且资源消耗较低,提高了数据吞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旋转数字算法 固定角度旋转 流水线结构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下载PDF
非定长吊臂非定长系物绳固定旋转起重机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红亮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建立非定长吊臂非定长系物绳固定旋转起重机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利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二自由度系统的通用运动非线性微分方程。利用软件MATLAB6.5,详细分析活动支座沿径向作加速运动时的响应相轨迹和吊臂作旋转运动时的响应相... 建立非定长吊臂非定长系物绳固定旋转起重机的三维动力学模型。利用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二自由度系统的通用运动非线性微分方程。利用软件MATLAB6.5,详细分析活动支座沿径向作加速运动时的响应相轨迹和吊臂作旋转运动时的响应相轨迹。对于第一种情况,系统总机械能和哈密顿函数都不守恒,但角动量守恒,简化后的系统可积分。对于第二种情况,角动量不守恒,但哈密顿函数守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长约束 固定旋转起重机 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 哈密顿函数 相轨迹 混沌
下载PDF
寰枢旋转性固定继发腰椎侧弯的机理探讨(附10例报告)
20
作者 孙其斌 许福明 +2 位作者 周生芳 熊冶鑫 宋敏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23-24,共2页
本文以牛顿第一、三定律在脊柱生物力学当中的应用,探讨了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的发病机理——寰枢关节旋转性固定症继发于腰椎侧弯.是对腰椎侧弯的病理性代偿。
关键词 寰枢关节 旋转固定 腰椎侧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