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算法计划统计不确定度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1
作者 叶为镪 李博 +5 位作者 张伟 韦珍珍 于超俊 张大伟 苏世达 覃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18-22,45,共6页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XVMC)算法中计划统计不确定度(SUpC)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优化与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患者放...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XVMC)算法中计划统计不确定度(SUpC)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优化与剂量计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资料,在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采用XVMC算法,分别设置SUpC为0.25、0.50、0.75、1.00、1.25和1.50,设计6种VMAT计划(SUpC_(0.25)、SUpC_(0.50)、SUpC_(0.75)、SUpC_(1.00)、SUpC_(1.25)和SUpC_(1.50))进行优化和计算,比较6种不同VMAT计划中靶区最大剂量(D_(max))、平均剂量(D_(mean))、均匀性(HI)和适形度(CI)的差异,以及危及器官(OAR)的膀胱、小肠、股骨头和正常组织剂量差异,分析SUpC值对VMAT计划的控制点SUpC(SUpCP)、损失值loss、历史密度(HD)、优化计算时间(Time)、子野数(Segment)、机器跳数(MU)、出束时间(DT)等参数的影响。结果:随着SUpC增大,与SUpCP_(0.25)相比,其余5种计划靶区D_(max)、D_(mean)及HI分别增大,CI分别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2、13.83、24.94、15.79,P<0.05),OAR膀胱的D_(max)、D_(mean)和正常组织的D_(max)、50 Gy剂量体积百分比(V_(50))分别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54、0.87、45.52、7.05,P<0.05)。与SUpCP_(0.25)相比,其余5种计划优化计算时间Time随SUpC增大分别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29.69,P<0.05)。SUpC≤1时,靶区D_(max)相比于SUpC_(0.25)时剂量偏差≤3%;SUpC≥1时,优化计算时间<10 min。结论:随着SUpC值增大,高剂量区域的D_(max)增多,靶区剂量被高估,靶区HI和CI变差,加速优化计算效率。针对Monaco计划系统进行直肠癌VMAT计划设计时推荐使用SUpC值为1,可以在保证计划质量最好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直肠癌VMAT计划的优化效率,为直肠癌VMAT临床计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体元蒙特卡罗(XVMC)算法 不确定度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下载PDF
中间剂量计算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2
作者 刘卫东 张燕慧 +2 位作者 孙力军 叶书成 魏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15-17,22,共4页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 目的探讨中间剂量计算(IDC)模式对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8例食管癌患者,在Eclipse15.6治疗计划系统上重新设计VMAT计划,分为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和应用IDC模式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靶区的D_(98)、D_(2)、D_(mean)、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等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双肺的V_(5)、V_(10)、V_(20)、V_(30)和D_(mean)及脊髓D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应用IDC模式计划的心脏V_(30)、V_(40)、D_(mean)均低于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DC模式计划较未应用IDC模式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同时降低了OARs剂量,因此,应用IDC模式计划可以提高食管癌VMAT计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中间剂量计算 剂量学
下载PDF
脑胶质瘤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CT模拟定位技术确定治疗等中心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博 陈星宇 庞得全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13-18,共6页
目的:通过对CT模拟(CT-Sim)定位阶段确定的治疗等中心与治疗计划系统(TPS)阶段确定的治疗等中心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剂量学比较,探讨在CT-Sim阶段确定脑胶质瘤治疗等中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例脑胶质瘤术后... 目的:通过对CT模拟(CT-Sim)定位阶段确定的治疗等中心与治疗计划系统(TPS)阶段确定的治疗等中心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剂量学比较,探讨在CT-Sim阶段确定脑胶质瘤治疗等中心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例脑胶质瘤术后患者,按治疗等中心选择位置的不同,将TPS自动放置等中心(TPS-AUTO)纳入TPS-AUTO组,将CT-Sim定位技术确定的术后靶区中心(Sim-AUTO)纳入Sim-AUTO组,将CT-Sim定位技术确定的听眉线上5 cm层面为全脑中心(Sim-RML)纳入Sim-RML组,将TPS放置的基于靶区几何中心的等中心(TPS-GEOM)纳入TPSGEOM组共计4组。放射治疗设计的等中心进行VMAT计划设计,以TPS自动放置等中心(TPS-AUTO)计划为基准,比较4组方案的靶区20%、50%、98%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2)、D_(50)、D_(98))、适形度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等剂量参数。结果:4组计划的靶区近似最大剂量(D2)、平均剂量(D_(50))、最小剂量(D_(98))、CI和HI剂量学参数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通过比较靶区计划肿瘤体积(PGTV)64靶区剂量学参数,以CT-Sim定位技术确定的治疗等中心在CI上优于TPS确定的治疗等中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GTV58靶区剂量学参数,D98在TPS确定的等中心计划中高于CT-Sim定位技术确定的全脑中心(t=2.128,P<0.05),但CI值低于CT-Sim定位技术确定的全脑中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8,P<0.05),TPS放置的基于几何中心的等中心的全脑低剂量区V10和总MU更小。Sim-AUTO组脑干外扩3 mm的1cc体积所受照剂量(D1cc)优于TPS-AUT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37,P<0.05)。结论:通过CT-Sim定位技术确定的放射治疗等中心进行计划设计能够满足临床所需的靶区要求,并减少复位过程中误差的引入,避免潜在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脑胶质瘤 治疗等中心 CT模拟(CT-Sim)
下载PDF
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的影响
4
作者 金子川 陈长建 +4 位作者 郗会珍 葛双 朱培军 马俊丽 魏敏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31-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VMAT的18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 目的探讨不同准直器角度对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动态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时剂量的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VMAT的18例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在其他治疗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置准直器角度为0°、5°、10°、15°、20°、25°、30°、35°、40°、45°、50°,设计11个计划。以准直器角度0°为参考,比较各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PTV)评价指标[D_(98)、D_(2)、D_(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性指数(CI)及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危及器官评价指标[双肺V_(5)、V_(15)、V_(20),心脏V_(30)、V_(40),脊髓D_(max)和脊髓规划风险量(PRV)(脊髓外扩0.40 cm得到)D_(max)]。结果准直器角度为15°时,靶区的HI、CI均最接近1,表明此时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最佳。准直器角度为20°时,靶区的HI相比0°时变化明显(t=2.406,P<0.05),双肺的V_(5)、V_(15)相比0°时变化明显(t=2.959、3.003,P<0.05)。准直器角度为45°时,MU相比0°时明显增大(t=-3.444,P<0.05)。结论局部中晚期中上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行VMAT时,15°为相对合适的准直器角度,可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提高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器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 放射治疗 剂量
下载PDF
三维与四维锥形束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刘欣 仇好 +5 位作者 杨荣邦 周大伟 张菲菲 韩洋 李威 段诗苗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36-41,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三维锥形束CT(3D-CBCT)与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VAMT放射治疗的101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中扫描模式的不同,将使用3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3D-CBCT... 目的:比较研究三维锥形束CT(3D-CBCT)与四维锥形束CT(4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精确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VAMT放射治疗的101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中扫描模式的不同,将使用3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3D-CBCT组(45例),将使用4D-CBCT成像的患者纳入4D-CBCT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CT图像校正后分次间摆位误差、肿瘤靶区外放边界、肿瘤内靶区(ITV)体积、靶区计划靶体积(PTV)剂量和危及器官(OAR)心脏受照剂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中CT图像校正后左右(X轴)方向、前后(Z轴)方向摆位误差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5,Z=-2.047;P<0.05),上下(Y轴)方向摆位误差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TV外放范围均在Y轴方向最大;两组肺上叶肿瘤ITV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D-CBCT组肺中下叶ITV体积明显低于3D-CB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5,P<0.05);4D-CBCT组靶区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平均剂量(Dmeam)及靶区95%受照剂量(D_(95))Gy均大于3D-CBCT组,且D_(min)、D_(mean)及D_(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7,Z=-4.872,Z=-4.405;P<0.05);4D-CBCT组OAR心脏V_(20)、V_(30)、D_(mean)测量值均低于3D-CBCT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7,Z=-2.208,Z=2.071;P<0.05)。结论:4D-CBCT与3D-CBCT相比,可减少摆位误差并提高摆位的精确性,缩小PTV的外放距离,提高靶区剂量,减少周围OAR的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图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 锥形束CT(CBCT)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剂量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剂量预测的研究
6
作者 何钰 邓春娥 刘润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29-33,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深度残差网络(3D Res-Unet)模型深度学习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剂量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VMAT放疗计划,将数据集按7...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深度残差网络(3D Res-Unet)模型深度学习对子宫内膜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剂量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2021年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治疗的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VMAT放疗计划,将数据集按7∶1∶2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108例,验证集15例和测试集31例,以临床批准的剂量作为“金标准”,对3D Res-UNet预测的放疗剂量与临床的放疗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深度学习与临床“金标准”之间的靶区适型度指数(CI)和平均剂量(D_(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0.124,P<0.05)。危及器官(OAR)膀胱40%处方剂量所覆盖的靶区体积(V_(4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0.510,P<0.05),直肠V5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121,P<0.05)。左股骨头V_(3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t=0.415,P<0.05)。右股骨头V_(30)预测剂量小于临床剂量(t=-3.102,P<0.05)。骨盆D_(mean)预测剂量高于临床剂量(t=1.224,P<0.05)。小肠V_(40)预测剂量高于临床剂量(t=0.461,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剂量差异图显示,预测结果与临床结果差异很小,预测与临床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基本重合。结论:3D Res-UNet模型可有效预测子宫内膜癌术后VMAT计划三维空间剂量,可指导临床放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 三维剂量 深度学习 剂量预测
下载PDF
不同靶区边缘参数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刘晓翔 吴慧 王磊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22-25,3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靶区边缘参数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VMAT的1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onaco计划系统设计Tight组、Narrow组、N... 目的探讨不同靶区边缘参数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VMAT的1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Monaco计划系统设计Tight组、Narrow组、Normal组3组不同靶区边缘参数的VMAT计划,并比较3组靶区剂量学指标[PTV的平均剂量(D_(mean))、最大剂量(D_(max)),2%PTV体积受照射剂量(D_(2%))、98%PTV体积受照射剂量(D_(98%))、50%PTV体积受照射剂量(D_(50%)),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剂量梯度指标(GI)]、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指标[患侧肺体积百分比(V_(5)、V_(20)、V_(30))和平均剂量(D_(mean)),健侧肺体积百分比(V_(5))和平均剂量(D_(mean)),心脏体积百分比(V_(5))和平均剂量(D_(mean)),脊髓最大剂量(D_(max))及健侧乳腺平均剂量(D_(mean))]及计划参数[计划控制点数(CP)、机器跳数(MU)和出束时间(T)]。结果Tight组的D_(mean)、D_(max)、D_(2%)、D_(50%)、HI、GI均低于Narrow组和Normal组,且Narrow组的D_(mean)、D_(2%)、D_(50%)、HI、GI均低于Norm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rrow组和Normal组的D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ght组的D_(98%)和CI均高于Narrow组和Normal组,且Narrow组的D_(98%)高于Norm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rrow组和Normal组的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ght组的心脏V_(5)、D_(mean)和脊髓D_(max)均低于Narrow组和Normal组,且Narrow组低于Norm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ght组和Narrow组的健侧乳腺D_(mean)均低于Narr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其他OARs剂量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ight组的CP、MU和T均高于Narrow组和Normal组,且Narrow组高于Norm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ght组的MU高于Narrow组和Norm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rrow组和Normal组的M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计乳腺癌根治术后VMAT计划时,合理设置靶区边缘参数可改善剂量学特性,有助于提高放射治疗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乳腺癌根治术 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 靶区边缘参数 剂量学
下载PDF
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剂量学差异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壬峰 曾越灿 +2 位作者 赵娜 戢楠楠 吴文玲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446-451,共6页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各57例,A组采用VMAT放疗,B组采用IMRT放... 目的:比较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以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1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各57例,A组采用VMAT放疗,B组采用IMRT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靶区剂量、风险器官(OAR)受量、治疗效率(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缓解率、靶区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视神经、晶体、腮腺、下颌骨受量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中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IMRT治疗鼻咽癌患者效果相当,但应用VMAT可减少病灶周围正常器官的受量,对提升治疗效率及安全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容积调强技术 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姜庆丰 柏森 +5 位作者 傅玉川 李光俊 张洪 艾平 李贤富 谭榜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探索VMAT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拟放疗患者行CT扫描,照射靶区包括... 目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探索VMAT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拟放疗患者行CT扫描,照射靶区包括胸壁及锁骨上淋巴引流区,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ADAC Pinnacle9.0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设计切线野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VMAT计划,Elekta公司Synergy直线加速器执行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及重要危及器官(肺、心脏、对侧乳腺、甲状腺、肱骨头等)剂量学参数及计划执行效率。结果:切线野适形计划及VMA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双90°弧段VMAT计划较单240°弧段或单360°弧段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VMAT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优于CRT,分别为0.63:0.44和1.11:1.15,差异具有显著性。VMAT分别降低患侧肺平均V20、V30、V40体积8%、10%、11%;但VMAT组患侧肺低剂量区V5平均增加16%,V10则差异无显著性。心脏平均剂量VMAT和CRT分别为5.2 Gy和4.1 Gy。心脏高于20 Gy、30 Gy的体积VMAT:CRT分别为3%:5%、1%:3%。心脏、全肺及除靶区以外的正常组织平均受照射低剂量区(≤10 Gy)体积VMAT高于CRT组,高剂量区(≥20 Gy)体积VMAT低于CRT组。VMAT治疗时间平均为152(107~214)s,CRT治疗时间平均为231(152~43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分次治疗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VMAT(450 MU)、CRT(489 M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放疗是可行的,VMAT较CRT有更优的靶区剂量分布和更小的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对类似乳腺的偏人体中心的放疗靶区,采用两段小角度VMAT治疗弧,可以改善靶区的剂量分布。VMAT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舒适性和放疗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 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 乳腺癌 剂量学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三维剂量验证定量分析
10
作者 郭静钰 齐宏亮 +2 位作者 翟贺争 王伟 赵向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定量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二维和三维剂量验证结果,探讨患者放射治疗中基于CT图像的三维验证定量参考标准。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脑部肿瘤术的31例患者资料,统一放射治疗计划可变因素,对Monaco计算的VMAT计划行二维... 目的:定量分析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二维和三维剂量验证结果,探讨患者放射治疗中基于CT图像的三维验证定量参考标准。方法:选取在医院行脑部肿瘤术的31例患者资料,统一放射治疗计划可变因素,对Monaco计算的VMAT计划行二维和三维剂量验证。Compass三维剂量验证系统是基于患者CT的剂量和γ值分布的结果分析,统计不同剂量差异和(或)距离一致性标准(3%/3 mm,3%/2 mm,2%/2 mm)处方剂量10%(R_(10%))与处方剂量50%(R_(50%))区域、计划靶区体积(PTV)和肿瘤靶区体积(GTV)的γ通过率,R_(10%)和R_(50%)的平均γ值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PTV和GTV的99%体积接受到的剂量(D99%)、平均剂量(D_(mean))、1%体积接受到的剂量(D1%)差异。对同电离室测量的与模体计算的二维剂量分布在不同标准的γ通过率和平均γ值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患者CT的三维剂量验证分布定量分析中,R_(10%)、R_(50%)和GTV在3%/3 mm、3%/2 mm、2%/2 mm不同标准时的γ通过率均>90%,PTV在3%/3 mm、3%/2 mm时γ通过率>90%,而在2%/2 mm时γ通过率均值为85.56%,R_(10%)和R_(50%)平均γ值均<0.6。DVH统计PTV和GTV的D_(99%)、D_(mean)及D_(1%)剂量差异<3%。二维剂量验证以处方量10%为阈值,γ通过率均>95%,平均γ值<0.4。结论:对基于CT图像的VMAT计划三维剂量验证以3%/2 mm、全局归一定量评价时,将R_(10%)的γ通过率>95%或平均γ值<0.4作为计划验证通过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三维(3D)剂量验证 二维(2D)剂量验证 γ分析
下载PDF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行全骨髓照射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解传滨 徐寿平 +6 位作者 俞伟 曲宝林 鞠忠建 葛瑞刚 巩汉顺 徐伟 丛小虎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Rapid Arc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行全骨髓照射(TMI)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身扫描的患者,照射靶区包括除前臂和手以外的全身骨髓,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外放3 mm生... 目的:探讨Rapid Arc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MAT)行全骨髓照射(TMI)的可行性及其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8例已行全身扫描的患者,照射靶区包括除前臂和手以外的全身骨髓,采用Eclipse 10.0计划系统自动勾画模块进行靶区勾画并外放3 mm生成PTV,处方剂量为12 Gy/10 F,采用单弧多中心衔接的方法设计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治疗计划的剂量验证采用Arc CHECK验证系统,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并评估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U)和治疗时间,通过分析各部位剂量验证的通过率评估其临床实施的安全性及准确性。结果:容积旋转调强全骨髓照射计划的靶区平均Dmean、Dmax分别为12.85 Gy和14.85 Gy,平均D1、D99分别为11.25 Gy和13.77 Gy,除脑、眼球、口腔及腮腺等头颈部器官外,其他器官Dmean均<6 Gy,平均机器跳数和计划实施时间为2608 MU、30 min,头颈、胸腹及盆腔3部分的计划验证通过率分别为(98.9±1.9)%、(98.4±1.8)%及(97.4±2.1)%。结论:Rapid Arc技术能较好地实现全骨髓照射且实现射野间的无缝衔接,具有较高的射线利用率,可以应用于全骨髓的临床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全骨髓照射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最小子野宽度对直肠癌短程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鹏 刘岩海 +2 位作者 陈川 耿明英 罗佳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8期12-18,共7页
目的:探究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放射治疗中最小子野宽度(MSW)设置对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和质量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在医院完成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放射治疗的29例患者,采用Monaco治疗... 目的:探究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放射治疗中最小子野宽度(MSW)设置对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和质量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在医院完成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放射治疗的29例患者,采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TPS),依据调强放射治疗逆向计划优化中最小子野宽度参数设置,为每例患者设计MSW0.5、MSW1.0、MSW1.5和MSW2.0的4种VMAT计划,MSW分别设置为0.5 cm、1.0 cm、1.5 cm和2.0 cm,在相同优化函数限制条件下进行计算,并采用三维剂量验证系统进行计划验证,分析比较4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2%、50%和98%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2)、D_(50)、D_(98))、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D_(min))、平均剂量(D_(mean))、107%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V_(107%))、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差异;通过机器跳数和γ通过率结果分析MSW对计划执行质量的影响。结果:计划靶区中4种计划之间D_(98)、D_(2)、D_(min)及V_(107%)具有统计学差异,而D_(50)、D_(max)和D_(mean)则无统计学差异;4种计划的靶区剂量HI、CI和机器跳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61,x^(2)=32.298,x^(2)=85.841;P<0.05)。在OAR中,MSW0.5和MSW1.0对股骨头、膀胱和小肠的保护能力优于MSW1.5和MSW2.0,4种VMAT计划之间机器跳数随MSW设置增加而依次减小,MSW2.0的机器跳数显著小于其余3种计划,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841,P<0.05);γ通过率方面,在2mm/2%和1mm/1%标准下,MSW0.5的γ通过率低于其余3种计划;在3mm/3%标准下,MSW0.5与MSW1.0相当,且均低于其余2种计划,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_(3mm/3%)^(2)=64.959;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VMAT计划中,MSW设置为0.5 cm和1.0 cm时,能够获得略好的靶区处方剂量覆盖和OAR保护,MSW设置为2.0 cm时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的同时具有更小的机器跳数和更好的计划验证通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子野宽度(MSW)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 短程放射治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下载PDF
发泡胶体位固定技术在鼻咽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章桂 黄家文 +1 位作者 张梅芳 傅万凯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评价标准化橡胶头枕与发泡胶头枕固定技术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8例,按照放射治疗时所采用的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评价标准化橡胶头枕与发泡胶头枕固定技术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8例,按照放射治疗时所采用的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头枕联合热塑网膜进行固定,试验组采用个体化发泡胶垫联合执塑网膜进行固定,于放射治疗前行CBCT扫描验证摆位误差,每周扫描1次,采集三维方向上摆位误差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间摆位重复性,然后分别计算靶区内外扩边界。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误差结果显示,试验组摆位误差在X、Y、Z轴位上线性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摆位误差仅Rx轴方向上旋转误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Ry、Rz轴位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次间摆位误差结果显示,5个分次摆位误差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摆位误差重复性结果显示,试验组残留差值均数及重复性标准差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靶区内外扩边界结果比较显示,试验组靶区内外扩边界小于对照组,分别缩减了1.56 mm、2.18 mm、0.42 mm。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时使用发泡胶体位固定技术其摆位重复性明显优于标准化橡胶头枕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发泡胶枕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时BMI及治疗体位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方坚强 张青春 +4 位作者 刘裕 俞跃东 江婷 王家莉 李夏东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8期1943-1947,1965,I0006,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时BMI及治疗体位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37例和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67例共104例宫颈癌患者,按照纳排标准最终入组96例患者。按...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时BMI及治疗体位与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肿瘤医院37例和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67例共104例宫颈癌患者,按照纳排标准最终入组96例患者。按患者的BMI分为正常及以下组(<24 kg/m^(2))和偏胖及以上组(≥24 kg/m^(2)),再按治疗体位分为俯卧位与仰卧位;交叉组合分为4个亚组,A组为BMI≥24 kg/m^(2)且俯卧位20例,B组为BMI<24 kg/m^(2)且仰卧位40例,C组为BMI<24 kg/m^(2)且俯卧位23例,D组为BMI≥24 kg/m^(2)且仰卧位13例。采用智能勾画软件勾画小肠和直肠等危及器官,确认靶区后由放射物理师进行计划设计优化,分别记录4组患者小肠和直肠的放射剂量体积关系,统计并分析4组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40_R(40 Gy等剂量线包绕的直肠体积占比)是发生Ⅱ级及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V40_R预测发生Ⅱ级及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UC为0.927,最佳截断值为45%,灵敏度为0.926,特异度为0.826。V40_R<45%组Ⅱ级及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3.4%,V40_R≥45%组发生率为67.6%。V40_R<45%组中不同BMI、治疗体位的亚组间Ⅱ级及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V40_R≥45%组中4个亚组Ⅱ级及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D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仰卧位优于俯卧位。结论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下急性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和患者治疗体位相关,应该尽量采用仰卧位体位。同时尽量将直肠V40_R控制在45%以下以降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BMI≥24 kg/m^(2)患者建议采用仰卧位可显著降低Ⅱ级及Ⅱ级以上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体重指数 急性放射性肠炎
下载PDF
Monaco计划系统Inc参数对全脑同步局部加量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影响
15
作者 徐珊 方志祥 +2 位作者 刘丽丽 牟艳红 刘强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7期15-21,共7页
目的:研究Monaco计划系统中不同机架角度增量(Inc)参数对多发脑转移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9例多发脑转移患者,基于Monaco 5.11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制定有不同机架角度(10°、20°、30°和4... 目的:研究Monaco计划系统中不同机架角度增量(Inc)参数对多发脑转移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计划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9例多发脑转移患者,基于Monaco 5.11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制定有不同机架角度(10°、20°、30°和40°)的4组VMAT放射治疗计划,分别设为Inc10组、Inc20组、Inc30组和Inc40组。比较各组计划靶区剂量、危机器官(OAR)剂量、机器跳数、控制点数、计划执行时间以及计划验证γ通过率。结果:在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GTV)、计划靶区体积(PTV)和计划靶区PTV减去PGTV外扩2 cm后的剩余部分(PWP)中,Inc20组与Inc30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Inc40组与Inc30组2%、50%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2)、D_(50))、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参数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PGTV)=-3.873,t=3.046,t=2.417,t=4.304;t_(PTV)=-3.564,t=4.789,t=2.324,t=4.002;t_(PWP)=-4.779,t=-4.639,t=2.138,t=-4.272;P<0.05)。脑干、脊髓、视神经、视交叉的均值均在Inc20组最低,分别为44.71 Gy、41.11 Gy、41.25Gy和41.36Gy。Inc40组与Inc30组的视交叉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6,P<0.05),Inc10组、Inc40组与Inc30组的眼晶状体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3,t=-2.143;P<0.05)。机器跳数、控制点和执行时间均值随着Inc数值的增大而减小。计划验证结果显示,Inc30组与Inc10组的PGTV在标准2%/2mm和3%/2mm下、PTV在标准3%/2mm和3%/3mm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PGTV)=-2.177,t=-2.914;t_(PTV)=2.969,t=5.226;P<0.05)。对于PGTV和PTV分析结果γ通过率最高的分别是Inc40组和Inc10组。结论:对于多发脑转移患者行全脑同步局部加量的VMAT放射治疗计划,综合考虑临床要求、计划执行效率和计划验证分析结果,优化参数Inc值建议采用默认的30°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脑转移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 机架角度增量(Inc)
下载PDF
Eclipse计划系统MU Objective工具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陈宗友 曾华驱 +5 位作者 汤树奎 林启富 梁柱 赖春任 赵善辉 温尊北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53-60,共8页
目的:探讨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MU Objective工具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中的应用,旨在保证治疗计划质量的同时降低治疗计划的机器跳数(MU)。方法:选取已接受容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21例鼻咽癌患者,在未使用MU Objective... 目的:探讨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MU Objective工具在鼻咽癌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中的应用,旨在保证治疗计划质量的同时降低治疗计划的机器跳数(MU)。方法:选取已接受容积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21例鼻咽癌患者,在未使用MU Objective工具的情况下给每例患者设计治疗参考计划(MU_(ref));将使用MU Objective工具对MU_(ref)进行重新优化,分别设置MU_(ref)的MU的30%、50%、70%、90%和120%,分别命名为MU_(30%)、MU_(50%)、MU_(70%)、MU_(90%)和MU_(120%)。将治疗计划MU_(30%)、MU_(50%)、MU_(70%)、MU_(90%)和MU_(120%)分别与MU_(ref)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OAR)剂量分布和计划的MU。结果:使用MU Objective工具对参考计划优化MU后,与参考计划相比部分靶区和OAR剂量体积参数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治疗计划参数为MU_(30%)、MU_(50%)、MU_(70%)和MU_(90%)时,与MU_(ref)比较计划MU平均分别减少21.5%、19.5%、16.6%和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52,t=8.843,t=8.963,t=11.323;P<0.05)。在MU_(120%)时,治疗计划MU平均增加1.7%,但未显著提高靶区剂量覆盖。结论:对于鼻咽癌VMAT计划,使用Eclipse计划系统的MU Objective工具在减少计划MU的同时可获得与参考计划相似的剂量分布。MU Objective工具可作为鼻咽癌或其他部位VMAT计划的常规使用工具,以保证计划质量同时减少放射治疗计划的M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 Eclispe计划系统 MU Objective工具 机器跳数(MU)
下载PDF
铅门跟随技术和铅门固定技术在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17
作者 崔恩萍 王景 +1 位作者 裴曦 汪志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9期69-74,共6页
目的探究铅门跟随技术(Jaw Tracking Technique,JTT)和铅门固定技术(Static Jaw Technique,SJT)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在3种治疗模式[动态调强适形放射治疗(Dynamic IntensityModulate... 目的探究铅门跟随技术(Jaw Tracking Technique,JTT)和铅门固定技术(Static Jaw Technique,SJT)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剂量学的差异。方法选取25例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在3种治疗模式[动态调强适形放射治疗(Dynamic 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dIMRT)、静态IMRT(StaticIMRT,s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下采用两种铅门技术共设计出75组治疗计划,在满足靶区处方总剂量为50Gy下,比较两组治疗计划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出束时间。结果3种治疗技术的治疗计划靶区剂量均能满足临床处方剂量要求,3种治疗模式中JTT计划与SJT计划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适形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IMRT组JTT计划的OAR剂量除膀胱V_(50)其他参数均显著低于SJT计划(P<0.05)。sIMRT组的JTT计划的OAR剂量除小肠V_(50)其他参数均显著低于SJT计划(P<0.05)。VMAT组OAR剂量两种计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MRT组和sIMRT组JTT计划的机器跳数显著高于SJT计划,当剂量率相同时dIMRT组JTT计划的出束时间较SJT计划显著增加(P<0.05),而sIMRT组JTT计划的出束时间显著短于SJT(P<0.05),VMAT组JTT计划和SJT计划的机器跳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JTT计划的出束时间显著高于SJT计划(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中运用JTT和SJT对靶区和OAR受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但dIMRT和sIMRT组JTT能更好地降低OAR受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VMAT组JTT技术则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铅门跟随技术 铅门固定技术 剂量学
下载PDF
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陈建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11-1314,1319,共5页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1年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EGFR基因未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1年收治的EGFR基因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EGFR基因未突变宫颈癌患者5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生长因子水平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较高,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较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高,CD8^(+)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低(P<0.05)。治疗后,2组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低(P<0.05)。结论EGFR基因突变可提升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且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升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宫颈癌 治疗结果 预后
下载PDF
调强放疗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分次内位移误差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黄文峥 林海涛 +3 位作者 孙航标 贺旭伟 李凤 胡群超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8期44-48,共5页
目的比较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在应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中的分次内位移误差大小,并研究体位固定时增加腹部热塑膜能否减少分次内位移... 目的比较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在应用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技术中的分次内位移误差大小,并研究体位固定时增加腹部热塑膜能否减少分次内位移误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乳腺癌保乳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的6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技术不同将其随机分为IMRT组(n=30)和VMAT组(n=30);在2组中各随机选取15例患者在体位固定时增加腹部热塑膜,按照固定附件是否采用腹部热塑膜分为常规组和腹膜组;以计划靶区为主要配准区域,应用锥形束CT灰度配准算法分别比较IMRT组与VMAT组、常规组与腹膜组的分次内位移误差大小。结果经独立样本t检验,VMAT组的治疗时长显著小于IMRT组[(4.17±0.86)min vs.(9.69±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Wilcoxon秩和检验,VMAT组的患者在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分次内位移误差均小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独立样本t检验,常规组的治疗时长与腹膜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Wilcoxon秩和检验,腹膜组患者在x、y方向分次内位移误差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z方向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使用VMAT相比于IMRT,患者的分次内位移误差更小,在体位固定环节增加腹部热塑膜可减少患者x和y方向的分次内位移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分次内位移误差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3D打印乳腺癌补偿膜厚度对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青 罗志辉 +3 位作者 陈小君 唐冉 张罗生 曹小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厚度的3D打印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浅表皮肤剂量、机器跳数(MU)、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区别。方法:运用Monaco计划设计系统,对在医院行乳癌根治术后的10例乳腺... 目的:研究讨论不同厚度的3D打印补偿膜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靶区剂量均匀性、浅表皮肤剂量、机器跳数(MU)、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区别。方法:运用Monaco计划设计系统,对在医院行乳癌根治术后的1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设计补偿膜厚度为0 mm组、5 mm组、10 mm组和15 mm组的4组计划;将补偿膜电子密度设定为1.24,用PMT3D打印机打出补偿膜,采用Elekta直线加速器行放射治疗。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在相同的优化函数标准下开展逆向计算,比较4组计划的剂量HI值、靶区CI值、机器跳数(MU)、靶区、心脏和患侧肺的受量。结果:补偿膜为0 mm、5mm、10 mm和15 mm的4组计划中机器跳数(MU)随补偿膜厚度的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在补偿膜厚度为5 mm组的机器跳数(MU)最少;而CI随着补偿膜厚度的增加不断减少,4组计划的机器跳数(MU)、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36,F=8.125;P<0.05)。10例患者4组计划中心脏的V20、V30和Dmean的剂量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13.254,F=8.112,F=9.023;P<0.05)。剂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5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高,V_(20)在0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小,V_(30)在10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小,Dmean在0 mm组计划所受剂量最小。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治疗中,组织补偿膜的厚度对乳腺癌靶区的机器跳数(MU)影响较大,在补偿膜厚度为5 mm的时候,机器跳数(MU)最少。随着组织补偿膜厚度的不断增加导致心脏的受量增加,但补偿膜厚度对患侧肺的剂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 补偿膜厚度 3D打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