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林拥华 章宝燕 +5 位作者 李新丰 刘德鑫 周志平 洪本祖 叶超平 黄启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显示患者的血管和病灶,并与常规DSA图像对比。结果:52例患者中,旋转DSA配合三维重建技术均能够较清晰地显示肿瘤和供血血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角度;而常规DSA检查结果中,有12例患者无法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其中2例患者在主病灶周围还存在较小子病灶,但是常规DSA检查无法清晰显示子病灶的供血动脉,两种方法肿瘤和供血血管显示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和供血动脉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的角度,是对常规DSA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平板数字旋转心室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向太 唐向周 +3 位作者 崔燕海 成佛金 谈文开 王绍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96-4099,共4页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包括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分支畸形)、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PDA及侧枝血管八个方面评价显示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心室形态、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方面旋转造影和常规造影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旋转造影在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主动及肺动脉位置上显示良好的病例百分比超过了常规造影。而在判断肺动脉形态、冠状动脉走行及开口方面上旋转造影要优于常规造影,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心室造影相比心室旋转造影更易于发现PDA及侧支血管。各种病例对比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平均减少造影次数1~2次。结论: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不但能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并减少了造影次数和对比剂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平板数字旋转造影 图像处理 介入性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评估作用(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力扬 李京雨 +2 位作者 张强 刘明 陈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450-5451,F003,共3页
背景: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存在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重叠问题,应用旋转DSA(rotational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RDSA)及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edim-agesbyuseofrotationaldig... 背景: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存在病变血管与周围血管重叠问题,应用旋转DSA(rotational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RDSA)及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edim-agesbyuseofrotational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3D-DSA)是否能解决这一问题?目的:评价RDSA及3D-DSA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诊断的应用意义。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2002-05/2002-07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8~70岁,平均43岁。干预:所有患者均应用传统DSA,RDSA及3D-DSA技术进行检查。血管造影机使用GE公司AdventxLC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及MarkVProvis高压注射器。用于图像后处理的计算机为采用SunSpareUNIX系统的AW4.0三维处理工作站。图像的采集和处理通过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e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连接。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技术方法获得的血管造影图像质量、颅内病变血管位置及病变结构显示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常规正侧位DSA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或可疑存在动脉瘤,仅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形态(2/8)和载瘤动脉与瘤体的关系(1/8)。RDSA显示病变复杂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脑血管疾病 诊断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建达 陈世唏 尹国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旋转DSA技术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肺癌患者应用常规DSA检查,支气管动脉解剖情况显示不明确,进一步行旋转DSA进行检查,观察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旋转DSA显示支气管动脉解... 目的:评价旋转DSA技术在肺癌支气管动脉造影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肺癌患者应用常规DSA检查,支气管动脉解剖情况显示不明确,进一步行旋转DSA进行检查,观察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脊髓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旋转DSA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优于常规DSA。8例旋转DSA图像清晰地显示脊髓动脉。20例中,右侧支气管造影中有12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其中有5例通过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左侧支气管动脉造影中有8例与肋间动脉共干,其中有3例通过肋间动脉与脊髓动脉吻合。结论:旋转DSA技术对支气管动脉的结构显示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肺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新华 《医疗装备》 2022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SA、旋转DSA三维重建,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动脉与病灶... 目的探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DSA、旋转DSA三维重建,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查的图像质量、动脉与病灶显示情况、肝动脉分级检测情况。结果旋转DSA三维重建甲级片多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小病灶侧支循环、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与侧支循环血管显示率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DSA三维重建3/4级肝动脉检出率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DSA三维重建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图像质量和检测精准度,便于医务人员进一步观察与分析,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6
作者 周卫国 陈义雄 +1 位作者 周国英 梁卫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84-585,共2页
目的:分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通过对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和旋转DSA检查;对经旋转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56例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获得一系列图... 目的:分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通过对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和旋转DSA检查;对经旋转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56例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获得一系列图像,评价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65例SAH患者经旋转DS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56例,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发现48例。全部确诊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其中43例完全栓塞,9例80%90%栓塞,4例失败。结论:旋转DSA可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及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庄华庆 蒋华 杨怡静 《肝脏》 2021年第12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维组(行旋转DSA三维重建)和常规组(常规DSA),...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维组(行旋转DSA三维重建)和常规组(常规DSA),对两种检查方法下病灶的显示效果及手术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三维组的碘油沉积完全率、超选择动脉插管成功率更高(96.30%vs 72.00%,94.44%vs 76.00%),手术时间更短[(32.62±5.42)min vs(44.24±6.53)min],P<0.05。两组的造影剂用量、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常规组,三维组的甲级片占比更高(92.59%vs 68.00%),肿瘤侧支循环显示率(50.00%vs 24.00%)、小病灶显示率(25.93%vs 6.00%),小病灶供血动脉显示率(25.93%vs 6.00%、小病灶侧支循环显示率(31.48%vs 0)和肝动脉3/4级检出率更高(96.30%vs 6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组的总缓解率为70.3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4.00%,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提高图像质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肝癌 介入治疗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内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敬丹涛 刘海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9期148-149,共2页
目的研究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内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DSA检查和旋转DSA检查。统计两种DSA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 目的研究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内脏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DSA检查和旋转DSA检查。统计两种DSA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常规DSA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33%,低于旋转DSA的98.33%(P<0.05);旋转DSA病灶检出率为97.48%,高于常规DSA的86.55%,其中旋转DSA对≤1 cm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DSA(P<0.05);旋转DSA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DSA(P<0.05)。结论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优势明显,有助于临床医师明确肿瘤形态、肿瘤与供血动脉关系以及供血动脉角度等,早期检出微小的隐匿性病灶,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内脏恶性肿瘤 检出率
下载PDF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1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分析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种检查测... 目的:分析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种检查测量动脉瘤解剖参数(瘤体、瘤颈、圆顶瘤颈比)差异。结果:3D-DSA测量瘤体大小、瘤颈大小较常规DSA小(P<0.05);3D-DSA检查诊断不同颅内动脉瘤位置准确率高于常规DSA(P<0.05)。结论:3D-DSA检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检出微小动脉瘤、定位动脉瘤位置、实施对症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技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白金平 张振帅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8期972-973,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与治疗的2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3D-DSA检查与3.0T... 目的:探讨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与治疗的2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3D-DSA检查与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诊断率。结果:选择性3D-DSA对颅内未脑动脉瘤诊断率为96.2%(25/26),3.0T磁共振MRA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断率为69.2%(18/26),两组患者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3D-DSA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诊断率较高,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过程具有对动脉瘤测量大小精准、操作路径清晰、多角度观察瘤体形态等多个优点,为进一步血管内介入诊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提供了方便,介入手术操作中路径更清晰,微导管、弹簧圈到位更精准,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破裂动脉瘤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旋转DS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徐力扬 李京雨 +2 位作者 张强 刘明 陈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 评价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传统DSA、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进行检查 ,对比不同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 目的 评价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传统DSA、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进行检查 ,对比不同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常规正侧位DSA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或可疑存在动脉瘤 ,仅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形态 (2 / 8)和载瘤动脉与瘤体的关系 (1/ 8)。旋转DSA显示病变复杂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 8例血管三维重建处理的图像都清晰显示了脑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结论 旋转DSA及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病变结构显示极佳 ,明显有助于提高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内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智平 戚跃勇 +1 位作者 梁开运 姜纯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4-934,937,共2页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颅内血管造影
下载PDF
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唐林 史红梅 张晓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旋转DS... 目的探讨旋转血管造影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旋转DSA检查,比较DSA和旋转DSA对动脉瘤瘤体、瘤颈和载瘤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①21例患者共发现动脉瘤23个,常规DSA仅清晰显示16个,旋转DSA清晰显示23个。②DSA清晰显示瘤颈4个,载瘤血管11个,旋转DSA清晰显示瘤颈17个,载瘤血管21个。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旋转DSA比常规DSA更容易发现动脉瘤,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是常规DSA不可缺少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旋转血管造影技术 临床诊断
下载PDF
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代军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7期5957-5958,共2页
目的:探讨RDSA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应用旋转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RDSA)技术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RDSA时可获得最佳显示效果,患者配合较好,可一次性成功,检查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且RDSA的动态图... 目的:探讨RDSA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应用旋转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RDSA)技术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RDSA时可获得最佳显示效果,患者配合较好,可一次性成功,检查中未发生不良反应,且RDSA的动态图像足够满足诊断要求。结论:RDSA可在脑血管造影中发挥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疾病 常规DSA
下载PDF
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锦州 陈玉双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6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 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8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DSA技术,观察组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对比两组图像质量、动脉和病灶显示情况、门静脉分支检出率、肝动脉分支检出率、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侧支循环血管、小病灶、小病灶供血动脉、小病灶侧支循环血管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动脉分支3/4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门静脉分支1级、2级、3/4级检出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中应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动脉显示率,利于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与3D-DSA对囊状未破裂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宁显宾 罗祺 +6 位作者 许侃 王育波 陈浩 李炳伟 逄锦峰 丁照义 赵长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0-793,共4页
目的评估静脉注入造影剂的CTA与3D-DSA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的对比评价。方法 13例通过血管造影偶然发现的15个颅内囊性动脉瘤。对于每个患者,我们均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和传统的血管造影包括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评估静脉注入造影剂的CTA与3D-DSA对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准确性的对比评价。方法 13例通过血管造影偶然发现的15个颅内囊性动脉瘤。对于每个患者,我们均进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和传统的血管造影包括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后处理过程中,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每个动脉瘤的最大直径、瘤颈直径、动脉瘤高度、最大宽度、凸起高度、载瘤动脉直径和载瘤动脉与动脉瘤顶端之间的夹角进行仔细测量。结果 3D-DSA和静脉注射造影剂的CT血管造影都能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而没有运动伪像。所有参数的测量表明二者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相似性(P≤0.001)。结论 CTA是一种可行的、可视的、无创性的诊断囊状脑动脉瘤的手段并且通过评估动脉瘤的大小和几何形态可以提供与传统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相媲美的可靠的诊断信息。此初步结果提示CTA可能成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前取代DSA的一个有前途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囊状动脉瘤 无创性
下载PDF
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靖 李永东 +5 位作者 李明华 孙贞魁 谭华桥 王武 顾斌贤 陈元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1-717,共7页
目的评估无对比剂3.0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前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D-TOF-MRA)检查。对每枚动脉瘤,用3D-TOF-MRA决... 目的评估无对比剂3.0T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前行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造影术(3D-TOF-MRA)检查。对每枚动脉瘤,用3D-TOF-MRA决定患者适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或不经球囊/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治疗、外科夹闭、保守治疗。3D-TOF-MRA术前治疗计划与DSA最终决策的动脉瘤实际治疗方式相比较判定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以动脉瘤为基础评估对颅内动脉瘤检测的准确性为96.9%,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PPV)为98.8%,阴性预测值(NPV)为87.1%。依椐3D-TOF-MRA工作位上动脉瘤的解剖特点可以准确地制定术前治疗计划,其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9%、94.0%、100%、100%、74.4%。结论无对比剂3D-TOF-MRA在检测颅内破裂动脉瘤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可以有效、准确地制定适合的动脉瘤术前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旋转DSA在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兴明 赵张平 +3 位作者 陈世沛 滕红 周炜 谢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旋转数字血管造影在产后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5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栓塞病例。采用常规采集方法20例,术中使用三维旋转数字血管造影采集方法15例,并对比两种造影采集模式下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时间。结... 目的探讨三维旋转数字血管造影在产后大出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5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栓塞病例。采用常规采集方法20例,术中使用三维旋转数字血管造影采集方法15例,并对比两种造影采集模式下的手术时间及射线曝光时间。结果采用三维旋转采集方法较常规采集方法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射线使用明显减少。结论我们认为在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中采用三维旋转采集方法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大出血 放射介入治疗 三维旋转数字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轴向旋转DSA在肢体血管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启龙 孙晓敏 鲁爱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多轴向旋转DSA在肢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V5000数字成像系统对58例四肢血管行多轴向旋转DSA检查,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旋转DSA影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的相互重叠,较好地显示病变处血管的起源、走向、... 目的:探讨多轴向旋转DSA在肢体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V5000数字成像系统对58例四肢血管行多轴向旋转DSA检查,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旋转DSA影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的相互重叠,较好地显示病变处血管的起源、走向、分布、轮廓及假性动脉瘤的瘘口。结论:多轴向旋转DSA技术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供血血管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迂曲血管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向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肢体血管 参数选择
下载PDF
旋转DSA与常规DSA在吸收剂量与临床价值上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波 耿丽莉 孙划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6期719-719,共1页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旋转 吸收剂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