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旋转对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畸形置钉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铀 崔赓 +4 位作者 任宁涛 王博 张恒 齐鹏 董天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畸形过程中不同椎体旋转度对置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9月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63例脊柱畸形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3~63(18.87±12.04)岁。... 目的探讨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畸形过程中不同椎体旋转度对置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9月于我院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的63例脊柱畸形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5例,年龄3~63(18.87±12.04)岁。在术中椎弓根螺钉置钉全部完成后及矫形前,应用术中CT扫描重建影像,测量椎体旋转角度(R),根据旋转角度分组(1组:R=0°;2组:0°~10°;3组:11°~20°;4组:R〉20°),各组螺钉评估位置并行准确性分级。计算每组不同准确性等级的螺钉数目,评级结果为Ⅱ级和Ⅲ级的螺钉评定为误置螺钉且需重新置入;并对在不同的椎体旋转条件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3例置入椎弓根螺钉共1 072枚,其中1组206枚,2组534枚,3组252枚,4组80枚;置钉破出率分别为4.4%(9枚)、5.8%(31枚)、20.6%(52枚)、40%(32枚);螺钉误置率分别为1.9%(4枚)、2.6%(14枚)、9.9%(25枚)、27.5%(22枚)。和1、2组相比,3、4组的置钉破出率及误置率较高(P〈0.01);但3组螺钉破出率及误置率均低于4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畸形的手术过程中,椎体旋转程度较高时,置钉准确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 脊柱畸形 旋转
下载PDF
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在椎体轴向旋转角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凯 王以朋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利用基于双平面X线的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定量测量椎体轴向旋转角(Vertebral Axial Rotation,VAR)。并初步判断立位三维重建下测量VAR的精度。方法对一位主诉为腰痛的病人,加用标定装置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标定装置上有数个小钢... 目的利用基于双平面X线的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定量测量椎体轴向旋转角(Vertebral Axial Rotation,VAR)。并初步判断立位三维重建下测量VAR的精度。方法对一位主诉为腰痛的病人,加用标定装置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标定装置上有数个小钢珠做成的已知三维坐标的标定点。依据Nash-Moe法,在平片上寻找出存在轴向旋转的椎体,运用相关软件,提取旋转椎体的VAR测量相关点在正侧位平片上投影点的二维坐标和平片上正侧位成像各自标定点的二维坐标。根据立位三维重建的基本原理,重建出VAR测量相关点的三维坐标。定量测量VAR,并和Nash-Moe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初步判断测量精度。结果发现1个存在轴向旋转的椎体,位于第3腰椎(Lumber vertebrae,L),Nash-Moe分度为1度,测量VAR为+2.3°。方向与双侧椎弓根形状变化一致,但数值不在Nash-Moe法(L_2-L_4,1度)相对应的旋转范围5-15°之内。结论本实验在国内率先利用基于双平面X线的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定量测量出VAR,但测量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位脊柱三维重建技术 轴向旋转 Nash—Moe法
下载PDF
重力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体旋转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鲍虹达 施健 +7 位作者 刘树楠 闫鹏 舒诗斌 胡安宁 刘臻 朱泽章 钱邦平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 :通过比较站立位EOS全脊柱三维重建和平卧位CT平扫得到的不同的椎体旋转,探讨重力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椎体旋转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7年5月前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 目的 :通过比较站立位EOS全脊柱三维重建和平卧位CT平扫得到的不同的椎体旋转,探讨重力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椎体旋转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7年5月前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术的Lenke 1A型及Lenke 5C型女性AIS患者2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分别进行EOS全脊柱成像、CT平扫及三维重建。通过ster EOS软件测量得到患者站立位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l rotation,AVR)、上下端椎的旋转以及每个椎体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CT平扫的图像得到平卧位的AVR以及每个椎体之间的相对旋转。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体位下各轴状面的旋转参数的差异。结果 :共有15例胸椎AIS(T-AIS)患者和10例腰椎AIS(L-AIS)患者纳入本次研究,T-AIS患者的站立位AVR为22.3°±6.4°,显著大于平卧位状态下的18.7°±6.1°(P<0.05),两者之间差值平均为3.6°。L-AIS患者的AVR在站立位和平卧位时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28.4°±7.5°vs.22.6°±7.2°)(P<0.05),两组之间的差值平均为5.8°。T-AIS和L-AIS患者的端椎旋转同样在站立位上显著大于平卧位,且T-AIS的下端椎选择及L-AIS患者的上端椎旋转变化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在T-AIS和L-AIS患者中,所有椎体旋转参数在站立位和平卧位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重力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椎体旋转有一定影响,从站立位到平卧位时,所有椎体的旋转均减小而邻椎间的相对椎体旋转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旋转 EOS影像系统 站立位 平卧位
下载PDF
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术在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小威 崔赓 王铀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术在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于解放军某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矫形手术的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患者100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CT导航辅助分为导航组(n=37)及非导航组... 目的:探讨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术在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于解放军某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矫形手术的椎体旋转型脊柱畸形患者100例,根据术中是否采用CT导航辅助分为导航组(n=37)及非导航组(n=63);根据椎体旋转程度的不同,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G1、G2、G3、G4组)。置钉完毕后,行术中CT扫描三维重建,并进行置钉准确性分级(Ⅰ级螺钉:位置良好;Ⅱ、Ⅲ级螺钉:误置螺钉,需重新置入),分析并比较两组存在椎体旋转时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结果:导航组总置钉破出率及误置返修率均低于非导航组(P<0.01)。两组的G1、G2亚组置钉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导航组G3、G4亚组置钉准确率明显高于非导航组(P<0.01)。结论:当椎体旋转角度>10°时,术中CT导航辅助下椎弓根置钉技术可提高脊柱矫形手术的置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矫形 术中CT导航 弓根置钉术 旋转
下载PDF
Chiari畸形合并脊柱侧凸患者的胸椎后凸与椎体旋转有关
5
作者 顾琦 舒诗斌 +5 位作者 张原诚 刘臻 钱邦平 邱勇 鲍虹达 朱泽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后凸角(TK)与椎体旋转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OS脊柱影像摄片的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30例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34例。根...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柱侧凸患者胸椎后凸角(TK)与椎体旋转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EOS脊柱影像摄片的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30例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34例。根据冠状面主胸弯Cobb角、顶椎节段等进行配对,AIS患者中TK≤20°者入组,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中TK≥30°者入组。选择入组患者的EOS脊柱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利用三维重建图像测量患者的冠状面主胸弯Cobb角、顶椎节段、椎体旋转角度及TK,计算主胸弯平均椎体旋转角度(MT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AIS患者及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TK和主弯区MTR的相关性。结果共24例(12对)患者入组,AIS组男4例、女8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组男5例、女7例,两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12~18(15.25±2.00)岁、11~18(14.42±2.43)岁,冠状面主胸弯Cobb角分别为(58.13±11.45)°和(55.35±12.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IS组和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组患者的TK分别为(13.89±6.35)°、(37.11±9.40)°,MTR(绝对值)分别为(24.62±2.78)°和(21.53±1.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8、3.94,P<0.01、P=0.00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IS组和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组患者TK均与MTR呈负相关(r=-0.667、-0.645,P=0.018、0.024)。结论在冠状面形态相同的条件下,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较大的TK可能是由椎体旋转造成,提示脊柱外科医师在关注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冠状面矫形的同时须注意矢状面的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S影像系统 脊柱侧凸 CHIARI畸形 脊柱后凸 旋转
下载PDF
脊柱侧凸上、下终椎和顶椎椎骨旋转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池永龙 李仲荣 +1 位作者 徐华梓 毛方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193-195,共3页
对2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侧卧位CT扫描正位定像法,测量上终推、顶推和下终椎椎骨旋转角度与Cobb’s角的关系、棘突轴心线与两侧椎弓根轴心线所夹角的关系、椎骨旋转与棘突移位分级的关系。结果显示,上终推椎体旋转角度与Cobb’s... 对2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侧卧位CT扫描正位定像法,测量上终推、顶推和下终椎椎骨旋转角度与Cobb’s角的关系、棘突轴心线与两侧椎弓根轴心线所夹角的关系、椎骨旋转与棘突移位分级的关系。结果显示,上终推椎体旋转角度与Cobb’s角无相关性(P>0.2);顶推和下终推与Cobb’s角均有相关性(P<0.01);上终椎、顶推和下终难的凹侧和凸侧椎弓根轴心线与棘突轴心线所夹角度有显著差异,凹侧明显增大,凸侧明显减少;椎体旋转与棘突移位分级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旋转 病因 CT
下载PDF
以椎弓根螺钉进钉点测量脊椎旋转度:来自实验与临床的双向结果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殷海东 黄明光 +3 位作者 赵洪斌 彭焰 杜开利 黄东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3-608,共6页
背景:脊椎的轴向旋转是脊柱侧凸的基本畸形之一,由于受后路矫形术野的限制,如何测量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患者的脊椎旋转度一直是困扰脊柱外科的难题。目前对脊柱侧凸患者的脊椎旋转度测量多根据患者矫形术前的X射线片或CT进行,而有关... 背景:脊椎的轴向旋转是脊柱侧凸的基本畸形之一,由于受后路矫形术野的限制,如何测量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患者的脊椎旋转度一直是困扰脊柱外科的难题。目前对脊柱侧凸患者的脊椎旋转度测量多根据患者矫形术前的X射线片或CT进行,而有关矫形术中测量脊椎旋转度的报道甚少。目的:探讨根据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测量脊椎旋转度的可行性。方法:在经椎弓根中部的CT横切面上测量两侧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连线之垂直平分线与矢状面的夹角(EPPsag角),将EPPsag角与脊椎标本的实际旋转度、Ho’s法测量结果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利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EPPsag角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的差异。利用脊椎旋转测量仪测量9具腰椎标本在不同位置时的脊椎旋转度,并将上述结果与EPPsag角行配对t检验。结果及结论:EPPsag角与脊椎标本的实际旋转度、Ho’s法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EPPsag角的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根据EPPsag角来表示脊椎旋转度具有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好的优点。当脊椎旋转度不超过30°时,脊椎旋转测量仪可准确反映旋转脊椎的EPPsag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旋转 弓根 内固定 螺旋CT
下载PDF
腰椎旋转角度对骨密度测量值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臧渊 雷伟 +5 位作者 吴子祥 刘峙辰 李阳 张扬 赵雄 孔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定量分析腰椎旋转角度对双能X线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并提出校正方法。方法模拟腰椎BMD标准测量方法,将5具成年男性腰椎标本放于特制的可旋转模具上。以5... 目的定量分析腰椎旋转角度对双能X线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腰椎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并提出校正方法。方法模拟腰椎BMD标准测量方法,将5具成年男性腰椎标本放于特制的可旋转模具上。以5°为增加量,将标本从0°(标准前后位)逐渐旋转至45°,测量不同旋转角度状态下的腰椎BMD。同时,对标本进行X线摄片,根据Nash-Moe法评估椎体的旋转程度,并与DXA获得的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随着腰椎旋转角度增加,腰椎的投射面积逐渐增加,骨矿含量无显著性变化,骨密度值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腰椎旋转角度与投射面积呈正性相关,与BMD呈负性相关。当旋转度数至15°时,测量BMD值与0°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旋转至45°时,BMD降低达21%。根据Nash-Moe法判断腰椎旋转程度,DXA法与X线法的符合率为90%。结论椎体旋转角度对腰椎骨密度值具有显著性影响,可以导致测量值较真实值偏低。对于存在腰椎旋转畸形患者,应当根据旋转角度校正骨密度,以避免过高估计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脊柱侧凸 旋转 双能X线骨密度仪 骨质疏松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立民 姚猛 +2 位作者 张承敏 董华 王长纯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7期490-491,共2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畸形之间的内在规律。方法 对 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脊柱正位X线摄片和顶椎CT扫描 ,测量Cobb′s角、顶椎骨旋转角度RAsag。结果 在 38°~12 4°内 ,侧凸Cobb′s角每增加 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畸形之间的内在规律。方法 对 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脊柱正位X线摄片和顶椎CT扫描 ,测量Cobb′s角、顶椎骨旋转角度RAsag。结果 在 38°~12 4°内 ,侧凸Cobb′s角每增加 1° ,顶椎旋转增加 0 39°。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之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和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 脊柱侧凸 旋转畸形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多变量旋转畸形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陈立民 姚猛 +4 位作者 王长纯 董华 张承敏 刘庆鹏 董大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09-310,315,共3页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多变量旋转畸形之间的内在规律。方法 对 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脊柱正位X线摄片和顶椎CT扫描 ,测量Cobb’s角、顶椎骨旋转角度及双侧椎弓根与椎体轴心角度。结果 在 38°~ 12 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多变量旋转畸形之间的内在规律。方法 对 37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采用脊柱正位X线摄片和顶椎CT扫描 ,测量Cobb’s角、顶椎骨旋转角度及双侧椎弓根与椎体轴心角度。结果 在 38°~ 12 4°内 ,侧凸Cobb’s角每增加 1°,顶椎旋转增加 0 .39°。凸凹侧顶椎椎弓根轴心线与椎体轴心线夹角分别为 (4 .36± 5 .0 8)°、(14.30± 5 .11)°,P <0 .0 0 1。结论 特发性脊柱侧凸Cobb’s角与顶椎旋转之间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和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Cobb's角 相关性 旋转 弓根 多变量旋转畸形
下载PDF
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AIS的矫形效果比较
11
作者 肖斌 阎凯 +4 位作者 张延斌 行勇刚 何达 刘波 田伟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矫形效果。方法选择Lenke 5型AIS患者52例,其中采取单纯凸侧去旋转矫形固定融合术28例(单侧组)、采取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矫形固定融合术24例(双侧组)... 目的比较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矫形效果。方法选择Lenke 5型AIS患者52例,其中采取单纯凸侧去旋转矫形固定融合术28例(单侧组)、采取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矫形固定融合术24例(双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量),影像学测量指标(冠状位、矢状位、轴位影像学指标和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角度及腰骶影像学指标),脊柱侧凸学会-22r(SRS-22r)评分(包括疼痛、功能状况、自我形象、心理状况、对治疗的满意度五个维度)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影像学测量指标中,两组术前及术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相关影像学指标及上下固定椎邻近椎间盘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侧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冠状位上固定椎近端椎间盘角度变化值较大。两组治疗前后SRS-22r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中均无电生理监测异常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凸侧去旋转与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对Lenke 5型AIS的矫形效果相当,顶椎去旋转效果相似。单纯凸侧去旋转可避免凹侧螺钉切割等并发症发生,若行凸凹双侧同时去旋转术后随访时需密切观察融合节段近端椎间盘退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直接旋转 矫形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矫形力加载肋骨施力区对胸椎段位移及旋转角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东 朱晔 +1 位作者 雷蕾 王玉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812-2816,共5页
背景:脊柱侧弯不但使椎体在冠状面上发生偏移,还会带来椎体的旋转。人们对脊柱侧弯的矫形很少考虑到对椎体旋转的影响,使得矫形效果不佳。目的:建立有限元模型,在矫形力加载情况,三维层面分析规范施力区、释放区、矫形力大小及施力面积... 背景:脊柱侧弯不但使椎体在冠状面上发生偏移,还会带来椎体的旋转。人们对脊柱侧弯的矫形很少考虑到对椎体旋转的影响,使得矫形效果不佳。目的:建立有限元模型,在矫形力加载情况,三维层面分析规范施力区、释放区、矫形力大小及施力面积等要素。方法:基于1例14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CT数据,建立胸椎段椎体与顶椎凸侧上下3条肋骨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在肋骨的背部区域、侧身区域、前侧区域施加不同面积的20,40,60,100 N的均布矫形力,在椎体上选取参考点记录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及旋转角度。结果与结论:①在侧身区域施加矫形力对于侧弯矫形效果最明显;②在小面积60 N的矫形力加载下,Cobb角从29°矫正到了19°,在冠状面矫形了4.5 mm;③背部区域施力对于椎体的旋转矫形效果最为明显,大面积施加力使得相邻椎体旋转的矫形更加平缓,在背部大面积施加100 N矫形力时,顶椎旋转矫形了76.9%,而前侧区域施力会加重椎体的旋转畸变;④结果说明,对于冠状面的矫形宜采用小面积施加,对于椎体旋转的矫形宜采用大面积施加;冠状面的矫形施力区域宜选择侧身区域;对于凸侧背部区域施力有助于椎体旋转的矫形,前侧区域不利于椎体旋转的矫正且对椎体旋转影响较小;因此胸椎段的三维矫形,可将凸侧侧身与背部区域、凹侧前侧区域设为施力区,其余区域宜设为释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旋转 逆向工程 生物力学 矫形力 特发性脊柱侧弯 三维矫形 有限元
下载PDF
颈椎棘突偏歪评估颈椎“骨错缝、筋出槽”价值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开勇 庄园 +2 位作者 詹红生 张明才 石印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根据影像学资料客观分析颈椎棘突偏歪评估颈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2例门诊颈椎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应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nmunication systems,PACS)软件进行椎体... 目的根据影像学资料客观分析颈椎棘突偏歪评估颈椎"骨错缝、筋出槽"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2例门诊颈椎病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应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nmunication systems,PACS)软件进行椎体旋转及棘突偏歪的测量。结果颈椎上颈段椎体旋转角度明显大于下颈段椎体旋转角度,且以左旋者较多;颈椎椎体的旋转发生率自C2至C7逐渐减小;颈椎棘突偏歪率自C2至C7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各棘突偏歪角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就单个椎体而言,C6、C7椎体旋转角度和棘突偏歪角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触诊或X线平片发现的颈椎棘突偏歪,需要结合CT等影像学资料,才能更为客观准确地评估颈椎"骨错缝、筋出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棘突偏歪 触诊 影像学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辉 丁文元 +3 位作者 马雷 张为 申勇 张英泽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05-2012-05于我院治疗的78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T12-S1范围内的椎间盘为研究对象,发生真空现象的椎间盘为真空组,未发生真快...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和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05-2012-05于我院治疗的78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T12-S1范围内的椎间盘为研究对象,发生真空现象的椎间盘为真空组,未发生真快现象的椎间盘为非真空组,比较真空组与非真空组椎间隙变窄、椎间不对称、上位椎体旋转、侧方滑移、Modic改变的发生情况,分析侧弯范围内及侧弯范围以外椎间盘真空现象产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真空征组与侧凸组比较,椎间不对称、侧方滑移、上位椎体旋转的发生率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两组椎间隙变窄及Modic改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出现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椎间隙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顶椎下位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率最高,与椎体旋转及侧方移位有关;端椎下位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与椎间不对称有关,侧弯范围以外椎间盘真空现象的发生与椎间隙变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真空现象 间隙变窄与不对称 旋转与侧方滑移 MODIC改变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穿越胸椎管无神经并发症2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清华 朱泽章 +3 位作者 邱勇 乔军 蒋军 毛赛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9-880,共2页
椎弓根螺钉凶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在治疗脊柱侧凸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内固定相比,后路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更大,并能有效地矫正侧凸和椎体的旋转。但由于脊柱侧凸患者存在椎体旋转及椎弓根变形,使得胸椎... 椎弓根螺钉凶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临床疗效在治疗脊柱侧凸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内固定相比,后路胸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更大,并能有效地矫正侧凸和椎体的旋转。但由于脊柱侧凸患者存在椎体旋转及椎弓根变形,使得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存在一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螺钉置入 神经并发症 脊柱侧凸 生物力学性能 旋转 临床疗效 固定强度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近端融合椎的选择:原则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邦平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3-675,共3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手术治疗策略复杂。当患者脊柱侧凸较重、畸形进行性进展,并存胸腰椎后凸畸形,或矢状、冠状面躯干倾斜明...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手术治疗策略复杂。当患者脊柱侧凸较重、畸形进行性进展,并存胸腰椎后凸畸形,或矢状、冠状面躯干倾斜明显时,常需脊柱矫形融合术以恢复脊柱序列及躯干整体力线,减轻患者症状,并控制畸形的进展[1]。对此类患者,近端融合椎(UIV)的选择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经验,对DS患者UIV的选择原则进行阐述,并分析相关争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近端 胸腰后凸畸形 神经根管狭窄 旋转 病理改变 手术治疗 脊柱矫形
下载PDF
功能性训练结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艳萍 姚娜 +5 位作者 沈效平 王荣 陈红波 祁应虎 刘晓婧 陈奇刚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7期924-926,共3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的无明确病因的脊柱畸形,女性发生率大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和椎体旋转。临床上检查,可明显看到脊柱三维弯曲的同时伴有骨盆倾斜、脊柱...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在青少年生长发育高峰期出现的无明确病因的脊柱畸形,女性发生率大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脊柱侧弯和椎体旋转。临床上检查,可明显看到脊柱三维弯曲的同时伴有骨盆倾斜、脊柱两侧肌肉不平衡、形体不对称、功能失衡等病理现象[1,2]。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3%[3]。AIS病因众多复杂,并不是由某单一因素决定,其具隐蔽性,早期不易被察觉,直到出现显著症状时才可能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脊柱畸形 骨盆倾斜 旋转 功能失衡 功能性训练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病理现象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经椎弓根固定三维矫形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萍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1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弓根固定 三维矫形 围术期 护理 脊柱畸形 旋转 原因不明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封闭疗法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庆 王杰 陈一鸣 《甘肃中医》 2008年第7期18-19,共2页
目的:评估骶管封闭治疗疗效与腰椎稳定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定经骶管治疗(Sacral Canal Bloc-kage,SCB)后有效的30例和无效30例患者的相关节段(L4~5,L5~S1)腰椎椎体位移值(Lumbar Displacement Data LDD)、腰椎椎体轴向旋转角(Lumbar... 目的:评估骶管封闭治疗疗效与腰椎稳定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测定经骶管治疗(Sacral Canal Bloc-kage,SCB)后有效的30例和无效30例患者的相关节段(L4~5,L5~S1)腰椎椎体位移值(Lumbar Displacement Data LDD)、腰椎椎体轴向旋转角(Lumbar Axial Rotation Angle,ARA),经数理统计配对t检验,求证疗效与腰椎稳定的相关性。结果:30例骶管治疗有效的患者过伸位LDD=1.71±0.56,过屈位LDDLDD=1.21±0.86,腰椎椎体轴向旋转角(Lumbar Axial Rotation Angle,ARA),ARA=2.41±0.60。统计结果表明,LDD和LARA值和腰椎稳定性相关,并且和骶管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可以对治疗预后有前瞻性的预判。结论:骶管治疗疗效与腰椎椎体位移值(LDD)、腰椎椎体轴向旋转角(LARA)密切相关,其值越小,骶管治疗疗效越有效,反之,则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盘移位 骶管治疗(ST) 位移值 轴向旋转
下载PDF
基于椭圆形状约束的Snake模型分割X线图像椎弓根影
20
作者 张俊华 LOU Edmond 汪源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0,共5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梯度矢量流(GVF)Snake模型算法用于分割脊椎X线图像中的椎弓根影,并根据分割结果测量脊椎旋转度,以减少手工测量的误差。根据椎弓根影近似椭圆形状的特点,将采用距离函数表示的椭圆形状先验信息作为约束力对Snake的形变... 提出一种改进的梯度矢量流(GVF)Snake模型算法用于分割脊椎X线图像中的椎弓根影,并根据分割结果测量脊椎旋转度,以减少手工测量的误差。根据椎弓根影近似椭圆形状的特点,将采用距离函数表示的椭圆形状先验信息作为约束力对Snake的形变过程进行约束,其中的约束椭圆通过对初始分割结果进行拟合获得。迭代进行Snake形变过程和椭圆拟合过程,直到分割结果收敛。基于分割所得椎弓根影边界,计算其中心,进而完成脊椎旋转角度的测量。对208个脊椎X线图像,采用本方法均可准确实现原GVF Snake模型难以完成的对椎弓根影的分割。对手工测量和计算机测量结果分别进行观察者间的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机测量减少了观察者间误差,本方法将有助于医生更可靠地测量脊椎旋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矢量流Snake模型 椭圆形状先验 弓根 旋转 X线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