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钠在旋转盘环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龙怀中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8,共3页
采用旋转盘环铂电极研究了硫化钠氧化的电化学过程。硫化钠解离产生的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氧化 ,而在环电极上被还原。实验结果表明 ,当圆环电极的旋转频率为 2 0Hz、圆盘电极上的电压大于 -0 .15V时 ,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通过一系列... 采用旋转盘环铂电极研究了硫化钠氧化的电化学过程。硫化钠解离产生的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氧化 ,而在环电极上被还原。实验结果表明 ,当圆环电极的旋转频率为 2 0Hz、圆盘电极上的电压大于 -0 .15V时 ,HS- 离子在圆盘电极上通过一系列电化学反应氧化生成S0 ,其中间产物包括Sx2 - 或S22 - ;在环电极上施加 -0 .8V电压后 ,S0 在环电极上被还原。旋转圆环铂电极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表明 ,硫化钠的氧化过程产生了中间产物S2 - x ,进一步氧化形成元素S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钠 旋转盘环电极 电化学氧化 电极过程
下载PDF
用旋转盘环电极研究锌电积过程中杂质钴的行为
2
作者 胡国荣 黄振谦 《湖南有色金属》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3-36,共4页
盘电极进行动电位扫描,环电极恒电位控制在某一正电位。实验测得了在盘电极上含钴时的锌电积循环伏安曲线和环电极上氢气阳极氧化电流相对扫描电位的变化曲线,以及添加少量锑盐和铜盐对曲线形状的影响。实验发现:锌电积时,钴的析出对氢... 盘电极进行动电位扫描,环电极恒电位控制在某一正电位。实验测得了在盘电极上含钴时的锌电积循环伏安曲线和环电极上氢气阳极氧化电流相对扫描电位的变化曲线,以及添加少量锑盐和铜盐对曲线形状的影响。实验发现:锌电积时,钴的析出对氢气析出有很大的催化作用,且少量锑盐和铜盐的加入能大大加快钴的析出,从而也使 H_2析出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环电极 锌电积 氢析出
下载PDF
旋转环盘电极法研究亚硒酸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东 张瀛洲 周绍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亚硒酸在玻碳电极上的阴极行为。在4 mmol/l H_2SeO_3+0.2 mol/l H_2SO_4溶液中,电位比-0.39V稍负,亚硒酸可电化学还原至Se,而当电位比-0.45 V负时,则有H_2Se生成。结果表明,H_2SeO_3电化学还原经历中间历程。电化学还原生成的蓝色硒为电惰性品种,可化学反应生成的红色硒具有电活性。根据电极转速与环、盘电流比值关系导出H_2Se与H_2SeO_1之间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为3.2×10~4 l/mol·ε~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 旋转电极 电化学还原
下载PDF
旋转环-盘电极研究MnO_2还原机理 被引量:4
4
作者 田建华 谷林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46-450,共5页
The cathodic reduction mechanism of MnO2 electrod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 The mass transport process in the s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uction process of MnO2 electrode... The cathodic reduction mechanism of MnO2 electrode i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 The mass transport process in the s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uction process of MnO2 electrode. The relation between IR-1 and ω-1/2 is deduced as a diagnostic criterion of the reduction medianism. Th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and the electron-proton mechanism occur simultaneously bu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are qulte different in various pH value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极 阴极还原 二氧化锰
下载PDF
旋转环盘电极研究氧在PolyCoPP膜上的电催化还原
5
作者 肖少荣 王颖 王宝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用旋转环(Au)-盘(热解石墨,PG)电极研究了氧在聚钴原卟啉二甲酯膜(PolyCoPP)上的电催化还原.实验发现在0.1mol·L-1NaOH,O2饱和的溶液中,当盘电位在低极化区时,氧的还原主要是二电子还原过程,HO2-为主要产物,不会... 用旋转环(Au)-盘(热解石墨,PG)电极研究了氧在聚钴原卟啉二甲酯膜(PolyCoPP)上的电催化还原.实验发现在0.1mol·L-1NaOH,O2饱和的溶液中,当盘电位在低极化区时,氧的还原主要是二电子还原过程,HO2-为主要产物,不会再进一步还原为OH-;而在高极化区时,氧既有四电子的直接还原,也有HO2-的进一步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CoPP膜 氧气 旋转电极 电催化还原
下载PDF
铁镍合金异常共沉积的旋转环盘电极研究
6
作者 张国栋 《华东冶金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58-62,共5页
应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Fe-Ni合金的电沉积过程,通过镀层动电位或恒电流溶解时盘,环电流的测量,可以求得镀层成份、电流效率与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证实在Fe-Ni合金沉积过程中Fe^(2+)的沉积被活化,而Ni^(2+)的沉积被阻碍。讨论了铁镍合金... 应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Fe-Ni合金的电沉积过程,通过镀层动电位或恒电流溶解时盘,环电流的测量,可以求得镀层成份、电流效率与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证实在Fe-Ni合金沉积过程中Fe^(2+)的沉积被活化,而Ni^(2+)的沉积被阻碍。讨论了铁镍合金异常共沉积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镍合金 异常共沉积 旋转电极
下载PDF
旋转环盘电极在研究氧还原机理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3期244-251,共8页
本文从应用的角度叙述了旋转环盘电极的基本原理以及在研究氧的还原反应动力学规律中所采用的方法。同时对氧的还原模式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设计新的反应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旋转电极 氧还原机理 反应模式 收集系数
下载PDF
环-盘电极恒电流阶跃法研究二氧化锰阴极过程
8
作者 田建华 傅虹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745-749,共5页
采用旋转环-盘电极及恒电流阶跃的实验技术研究二氧化锰阴极还原机理.在较负电位下,可溶性二价锰离子是二氧化锰还原的初级反应的主要产物,说明溶解-沉积机理的重要地位.在溶液pH值逐渐增大时。
关键词 旋转-电极 恒电流阶跃 二氧化锰 阴极过程
下载PDF
铅锑合金和铅钙合金电极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刘黎 杨兰生 《电池》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03-205,共3页
目前使用的铅蓄电池板栅合金主要是铅锑合金和铅钙合金。板栅合金的腐蚀常常导致电池失效。本文采用旋转环盘电极(RRDE)技术,研究在Pb/PbSO_4电位和PbSO_4/PbO_2电位区间内,铅锑合金和铅钙合金在1.285g/ml硫酸中的电极过程。讨论了盘电... 目前使用的铅蓄电池板栅合金主要是铅锑合金和铅钙合金。板栅合金的腐蚀常常导致电池失效。本文采用旋转环盘电极(RRDE)技术,研究在Pb/PbSO_4电位和PbSO_4/PbO_2电位区间内,铅锑合金和铅钙合金在1.285g/ml硫酸中的电极过程。讨论了盘电极、环电极伏安曲线上出现的各个峰反应,着重分析了与锑有关的反应峰。将两种合金的曲线加以比较,分析造成曲线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锑合金 铅钙合金 旋转电极
下载PDF
铁离子电还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琳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1期51-57,共7页
用电位扫描法和旋转电极技术,研究了铁离子在铂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还原行为.结果表明该还原反应的可逆性明显地依赖于相伴阴离子的本性,在含SO_4^(2-)、NO_3^-、阴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并非完全可逆,当溶液合Cl^-、CN^-离子时,电极反应是... 用电位扫描法和旋转电极技术,研究了铁离子在铂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还原行为.结果表明该还原反应的可逆性明显地依赖于相伴阴离子的本性,在含SO_4^(2-)、NO_3^-、阴离子的溶液中,反应并非完全可逆,当溶液合Cl^-、CN^-离子时,电极反应是可逆的,而在F^-、C_2O_4^(2-)、Cit^(3-)、CNS^-、P_2O_7^(2-)等离子存在时,反应是不可逆的.实验证明,Fe^(2+)离子还原时,电极表面有吸附膜生成,此膜对H^+的放电析出有催化作用.从旋转电极实验求得1.0mol·dm^(-3)KCl溶液中,Fe^(3+)离子的扩散系数D_(Fe^(3+))=(7.9±0.1)×10^(-6)cm^2·s^(-1),标准速度常数k=(2.5±0.2)×10^(-3)c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电还原 电位扫描 旋转盘环电极
下载PDF
钒(V)化合物在硫酸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洋 刘洪涛 夏熙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6,共7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环盘电极法研究了H2 SO4 溶液中五价钒化合物 (NH4 VO3和V2 O5)的电化学行为 .由光滑Pt电极测得其CV图 ,两者的基本峰位和峰形都很相似 ,通常出现三个还原峰和三个氧化峰 ,但NH4 VO3多一个氧化峰 ,RRDE测定也出现...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旋转环盘电极法研究了H2 SO4 溶液中五价钒化合物 (NH4 VO3和V2 O5)的电化学行为 .由光滑Pt电极测得其CV图 ,两者的基本峰位和峰形都很相似 ,通常出现三个还原峰和三个氧化峰 ,但NH4 VO3多一个氧化峰 ,RRDE测定也出现了四个氧化峰 ,本文分析了这些对应峰的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安 旋转电极 钒(V)化合物 电化学行为 电极 硫酸
下载PDF
聚次甲基蓝膜的生长及性质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金翠 穆绍林 李永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9-233,共5页
The in situ spectro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 shows that an absorption peak at 580.5 nm attributable to poly(methylene blue) grows slow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lectrolysis of methylene blue, and then this peak grow... The in situ spectroelectrochemical experiment shows that an absorption peak at 580.5 nm attributable to poly(methylene blue) grows slow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lectrolysis of methylene blue, and then this peak grows more quickly. The visible spectra prove that there are two absorption peaks at 580.5 and 690.2 nm respectively for the mixture solution after electrolysis. The former one indicates that poly(methylene blue)polymerized on the ITO electrode is partly soluble; the latter one is attributed to a water-soluble polymer since it completely dissolves in the aqueous solution. The result from the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 identifies that an intermediate is produced at the disk electrode, which is collected at the ring electrode. The ring current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he ring potential and with increasing the rotation rate. Thus, the intermediate is a species carrying a positive charge and not too stable.The result from the XPS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anions can be doped into poly(methylene blue) film and dedoped from it during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processes. The results from the impedance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 charge transfer impedance of poly(methylene blue) decreases with decreasing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次甲基蓝 现场光谱电化学 旋转-电极 XPS 交流阻抗 薄膜生长 薄膜性质
下载PDF
ZnI_(2)溶液中I离子电化学反应过程
13
作者 王毅然 童新 +2 位作者 熊大元 王连卫 徐少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7-624,共8页
采用旋转环盘电极的循环伏安(CV)与计时电流分析(CA)测试,研究了碘化物水溶液中I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在理想情况下,以KI水溶液为例,随着电压的增加每个I^(-)的传输电子数从2/3变为1,证明I^(-)先在溶液中通过I_(2)形成溶于水的I_(3)... 采用旋转环盘电极的循环伏安(CV)与计时电流分析(CA)测试,研究了碘化物水溶液中I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在理想情况下,以KI水溶液为例,随着电压的增加每个I^(-)的传输电子数从2/3变为1,证明I^(-)先在溶液中通过I_(2)形成溶于水的I_(3)^(-),而后在碳电极表面形成I_(2)。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对ZnI_(2)水溶液测试和计算,发现每个I^(-)的传输电子数从2/3渐增为1,ZnI_(2)溶液中由于锌与碘的络合作用阻碍了I^(-)的氧化过程。最终通过在ZnI_(2)溶液中加入有机溶剂(乙醇),可使传输电子数迅速从0上升为1(甚至超过1),表明I^(-)在低电压下便可形成I_(2),因此通过诱导Zn^(2+)与有机溶剂形成大分子络合物,能够释放I^(-),缓解锌碘络合作用,增加其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电极 碘化锌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 锌碘络合物 反应活性
下载PDF
金属离子杂质对电镀锡过程的动力学影响研究
14
作者 陈世宏 任浩文 +4 位作者 杨柏斌 陈思源 郭勇 罗春晖 赵强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3,20,共4页
锡镀层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及可焊性,被广泛用作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性和可焊接性镀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镀锡镀层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镀锡过程中,镀液成分及含量是保证镀层质量的关键。随着镀液使用时间的推移,镀液中... 锡镀层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及可焊性,被广泛用作电子元器件的保护性和可焊接性镀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电镀锡镀层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镀锡过程中,镀液成分及含量是保证镀层质量的关键。随着镀液使用时间的推移,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杂质浓度会逐渐增大,当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杂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对镀层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采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在电镀过程中两种主要的金属离子杂质(Fe2+、Ni2+)对锡离子还原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解释了金属离子杂质导致锡镀层质量差的原因,研究结果对电镀锡工艺开发以及过程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锡 金属离子杂质 旋转电极 线性扫描伏安法 伏安法 动力学影响研究
下载PDF
曝气气氛对镀铜电化学行为及填盲孔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路路 宗高亮 +1 位作者 许昕莹 肖宁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3-73,共11页
通过计时电位法、循环伏安联合旋转环盘电极技术和印制电路板(PCB)盲孔电镀实验,对比分析了氮气、空气和氧气3种不同的曝气气氛对盲孔电镀过程中铜沉积电化学行为及填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的填盲孔效果最好,氧气会参与铜... 通过计时电位法、循环伏安联合旋转环盘电极技术和印制电路板(PCB)盲孔电镀实验,对比分析了氮气、空气和氧气3种不同的曝气气氛对盲孔电镀过程中铜沉积电化学行为及填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气氛下的填盲孔效果最好,氧气会参与铜沉积的反应过程,并抑制铜沉积。曝气气氛会影响镀铜层的晶粒尺寸,进而影响其微观形貌、拉伸强度及硬度。氧气气氛下所得镀铜层最平整细致,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综合性能最佳。采用先曝氮气1.0 h、再曝氧气0.5 h的阶梯曝气方式在1.5 A/dm^(2)的电流密度下电镀时,能够在保证盲孔填孔率合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薄面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铜 盲孔 曝气 氮气 氧气 旋转电极 填孔率 电化学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plasma-treated cobalt oxide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alkaline media 被引量:2
16
作者 Lisa M.Uhlig Gustav Sievers +2 位作者 Volker Brüser Alexander Dyck Gunther Wittstock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12-618,共7页
Plasma-synthesized cobalt oxide supported on carbon has been analyzed for its use for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in alkali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AEMFC). This work presents the... Plasma-synthesized cobalt oxide supported on carbon has been analyzed for its use for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 in alkaline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AEMFC). This work presents the ORR activity in 0.1 mol L-1 KOH and 0.1 tool L-1 K2CO3 at 25 ℃. Cyclic voltammetry (CV)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tentials at which the ORR occurs an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catalyst. Moreover, a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 (RRD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y-product hydroperoxide anion (HO2-) as well as to identify the preferred pathway of the ORR. Calculated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ORR for the cobalt catalysts are shown in this work together with a comparison to a commercial platinum catalyst. However, the cobalt oxide produced more by-products which could lead to damage of the membrane in a fuel cell through a radical attack of the polymer backb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lkalinemedia -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RRDE Cobaltcatalyst Alkaline fuel cel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