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体位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的重测信度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丛卉
周谋望
+1 位作者
杨延砚
王剑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利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研究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在不同测试体位下的重测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8名健康受试者,选择向心/向心收缩模式,在60°/s和180°/s速度下分别进行坐位(肩关节外展4...
目的:利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研究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在不同测试体位下的重测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8名健康受试者,选择向心/向心收缩模式,在60°/s和180°/s速度下分别进行坐位(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肩胛骨平面)与仰卧位(肩关节外展45°)肩关节旋转肌群的等速肌力评定,并于1周后由同一操作人员复测。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测量标准误(SEM)比较不同体位重复测试的相对信度及绝对信度。结果: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以及平均峰力矩在坐位与仰卧位测试中均显示了中度至高度的相对重测信度(ICC:0.83—0.98);相对峰力矩(ICC:0.71—0.94)及外旋与内旋肌群肌力比值(ICC:0.29—0.84)的相对重测信度为低度至高度。总体绝对信度良好(SEM:6.8%—27.0%),其中仰卧位的数值(SEM:6.8%—23.1%)较坐位的数值(SEM:7.2%—27.0%)更佳。结论:坐位(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肩胛骨平面)及仰卧位(肩关节外展45°)两种体位进行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其中仰卧位测试的信度较坐位更佳;在使用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结果评价受试者指标变化时,可能需要将测量标准误差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度
肩关节
旋转肌
群
等速
肌
力评定
坐位
仰卧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标枪运动员上肢旋转肌群力量训练的实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树国
孙元红
+2 位作者
王明燕
于学清
于均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1-82,共2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 ,针对标枪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的训练特点 ,对上肢内旋肌群重点训练。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对内旋肌群的训练 ,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且肘部损伤的病例减少。
关键词
标枪运动员
上肢
旋转肌
群
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成绩
肘部损伤
最后用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投掷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等速肌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桂海荣
蒲继涛
乔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铅球、标枪运动项目中躯干旋转肌群的肌力特征,以期为田径投掷项目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德国生产的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测试实验对象躯干旋转肌群相关指标。结果:实验得到在60°/s、90°/s、120...
目的:通过探讨铅球、标枪运动项目中躯干旋转肌群的肌力特征,以期为田径投掷项目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德国生产的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测试实验对象躯干旋转肌群相关指标。结果:实验得到在60°/s、90°/s、120°/s、150°/s、180°/s五种速度下主要指标如LROT-Maximum Torque、RROT-Maximum Torque、LROT-Maximum Torque/Weight、RROT-Maximum Torque/Weight、LROT-Mean Power、RROT-Mean Power、L/R数据。结论:1)躯干左右旋转肌最大力矩值普遍相差几乎近20%,在高速情况下相差达到34%;躯干左右旋转肌平均最大功率值普遍相差几乎近10%左右,在高速情况下相差达到18%;这些差别也均反映出投掷项目躯干肌群专项化力量特征;2)田径投掷运动项目:标枪项目、铅球项目躯干旋转肌群最大力矩、最大功率等动力量训练最佳速度为15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径项目
躯干
旋转肌
群
等动测试
力量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卒中躯干肌旋转肌群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槐洪波
刘世文
+1 位作者
陈颖
魏英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本实验利用表面肌电图收集躯干旋转肌群的肌电信号,加以处理分析,具体研究偏瘫患者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躯干等轴旋转动作中的改变,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重偏瘫患者10例,轻偏瘫患者8...
目的:本实验利用表面肌电图收集躯干旋转肌群的肌电信号,加以处理分析,具体研究偏瘫患者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躯干等轴旋转动作中的改变,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重偏瘫患者10例,轻偏瘫患者8例,正常人7例,收集双侧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放松坐位、左旋45°位、右旋45°的肌电信号。结果: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背阔肌三组之间比较重偏瘫患者健侧肌肉向健侧旋转(GRG)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偏瘫患者患侧肌肉向患侧旋转(BRB)有较正常人减少的倾向(P=0.229)。三组之间腹内斜肌比较重偏瘫患者与正常人的GRG、BRB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重偏瘫患者、轻偏瘫患者的双侧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的GRG、BRB等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人背阔肌及腹内斜肌在躯干向同侧旋转时表现出较大的主动性,腹外斜肌及胸大肌、腰竖脊肌及胸竖脊肌在旋转中未表现出方向上的主动性。与正常人比,重偏瘫患者双侧背阔肌及腹内斜肌肌电活动降低,且均未表现出方向上的主动性。轻偏瘫患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重偏瘫患者与轻偏瘫患者腹外斜肌、腰竖脊肌及胸竖脊肌在旋转中的表现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躯干
旋转肌
肌
电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投掷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等速训练肌力与积分肌电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明运
王国伟
乔柱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联特征及各肌肉活动贡献度大小。研究方法:选取某省田径投掷项目9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美国产Noraxon Telemyo 2400T 16通道表面肌电无线遥测系统进行同步测试。运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显...
联特征及各肌肉活动贡献度大小。研究方法:选取某省田径投掷项目9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美国产Noraxon Telemyo 2400T 16通道表面肌电无线遥测系统进行同步测试。运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研究结果:等动测试中,分别得到躯干左旋或右旋峰值力矩、平均峰值功率值、平均积分肌电值、肌肉活动贡献度相关数据。躯干左旋肌肉峰值力矩和功率值均高于右旋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等动训练中,不同速度下积分肌电值和峰值力矩变化趋势不一致,单一积分肌电值指标不能反映峰值力矩变化特征。(2)等动训练中,躯干旋转肌群表面肌电时序一致,各肌肉活动贡献度大小不同,斜方肌肌肉活动贡献度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等动测试
躯干
旋转肌
群
投掷运动员
表面
肌
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颈阔肌旋转肌瓣在先天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泉
李恭才
郭正团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996年第1期30-31,共2页
作者设计了颈阔肌旋转肌瓣加胸锁乳突肌离断术矫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29例临床总结,认为此手术方式采用单纯性胸锁乳突肌离断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年龄偏大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肌
性斜颈
颈阔
肌
旋转肌
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邢立峰
周玲玲
+2 位作者
于沛林
刘玉江
常峰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用于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12 cm×11 cm^17 cm×15 cm,皮瓣面积12 cm×10 cm^16 cm×...
目的:探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用于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12 cm×11 cm^17 cm×15 cm,皮瓣面积12 cm×10 cm^16 cm×15 cm。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供区创面不愈合者。随访6个月~3 a,6例双臀部对称外形满意,无复发者。结论:改良臀大肌肌皮瓣蒂部长,覆盖范围大,血运丰富,供区可直接缝合,避免了供区再次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部软组织缺损
臀大
肌
旋转肌
皮瓣
改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掷铁饼训练中的腰部旋转肌群的训练手段
8
作者
彭钦
《体育风尚》
2019年第1期56-56,共1页
在掷铁饼项目训练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大肌肉群的参与性功能训练的手段来发展力量,却忽略了一些小肌肉群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腰部旋转肌群的练习有待提升。本文笔者就将首先对掷铁饼训练及其中的腰部旋转肌群做出简要介绍,接着笔者将提出...
在掷铁饼项目训练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大肌肉群的参与性功能训练的手段来发展力量,却忽略了一些小肌肉群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腰部旋转肌群的练习有待提升。本文笔者就将首先对掷铁饼训练及其中的腰部旋转肌群做出简要介绍,接着笔者将提出一系列实用的训练手段来加强制铁饼训练中腰部旋转肌的训练,以期为我国掷铁饼训练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掷铁饼
腰部
旋转肌
群
训练手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旋转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陆
刘超
+6 位作者
张永刚
郑国权
唐翔宇
张国莹
付君
郭鸿飞
毛克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矢状位旋转程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参数包括:肺活量(lung v...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矢状位旋转程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参数包括:肺活量(lung volume capacity,VC)、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MVV)、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maximum expiratory flow volume,PEF)、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和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根据肺功能实测值计算所有肺功能指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对其躯干进行术前三维CT重建,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膈肌旋转角(diaphragm rotation angle,DA)和T1-S1 Cobb角,应用相关软件对正中矢状面上测量的DA和术前T1-S1 Cobb角及肺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前30例患者的VC为(68.26±6.78)%,MVV为(56.71±6.90)%,FVC为(69.10±6.34)%,FEV1为(43.24±5.67)%,FEV1/FVC为(46.48±3.81)%,PEF为(78.07±11.91)%,IRV为(54.85±6.37)%,ERV为(63.37±19.73)%;DA为-28.18°±9.67°,T1-S1 Cobb角为49.17°±7.43°。DA与T1-S1 Cobb角呈负相关(r=-0.5337,P〈0.05),与VC和FVC、PEF、IRV、ERV呈正相关(r=0.6184、0.3893、0.4966、0.3732、0.3633,P〈0.05),与FEV1、FEV1/FVC和MVV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在矢状位上的旋转程度随后凸程度的增加而加重,肺功能随膈肌旋转程度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后凸
肺功能
膈
肌
旋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部褥疮体会
10
作者
朴显达
张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旋转
臀大
肌
肌
皮瓣
骶部褥疮
治疗
骶尾部压疮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腮腺切除联合胸锁乳突肌肌瓣旋转修复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段炼
杨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545,548,共2页
关键词
腮腺切除
胸锁乳突
肌
肌
瓣
旋转
修复术
腮腺混合瘤
腺淋巴瘤
血管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重度褥疮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王吉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445-445,共1页
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综合病房,长期卧床病人约占60%以上,一旦发生褥疮,将给治疗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褥疮的预防和治疗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褥疮的预防上我们主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综合病房,长期卧床病人约占60%以上,一旦发生褥疮,将给治疗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褥疮的预防和治疗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褥疮的预防上我们主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通过加强护理,杜绝了褥疮的发生.对于入院时已经发生Ⅰ°、Ⅱ°褥疮的病人主要采用局部烤电、换药、定时翻身的治疗措施.对于Ⅳ°褥疮的患者,我们通过采用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和防止感染,使创面一期愈合,疗程短,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且挽救了病人生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臀大
肌
肌
皮瓣
治疗
褥疮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旋转额部复合肌瓣修补前颅底脑脊液鼻漏1例
13
作者
方文旭
蔡志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前颅底脑脊液鼻漏
旋转
额部复合
肌
瓣
修补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石新
巩翠玲
+1 位作者
任风云
孙昌荣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7A期1808-1809,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
下肢软组织缺损
岛状皮瓣修复
临床研究
逆行岛状皮瓣
周围组织
脑血管意外
医务工作者
周围软组织
肌
皮瓣
现代生活
交通事故
关节周围
覆盖创面
旋转肌
瓣
吻合血管
旋转
皮瓣
皮瓣坏死
肌
腱外露
心理负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带蒂皮瓣移植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张建春
胡孝贞
+2 位作者
陈海棠
王再林
温贤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542-543,55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移植术式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5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面积、深度分别选择腓肠神经营养皮(肌)瓣、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局部旋转皮(肌)瓣修复...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移植术式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5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面积、深度分别选择腓肠神经营养皮(肌)瓣、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局部旋转皮(肌)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移植皮瓣中,1处移植失败(坏死面积>1/2),2处皮瓣远端1-2.5cm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余患者皮瓣均成活。从皮瓣成活的优良率和出血量上对比,三组间无明显差别,从手术时间上对比,局部旋转皮(肌)瓣组优于另两组(P<0.05)。结论: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根据皮损形态选择适当的皮瓣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皮瓣移植
腓肠神经营养皮(
肌
)瓣
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
局部
旋转
皮(
肌
)瓣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体位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的重测信度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丛卉
周谋望
杨延砚
王剑雄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1,共6页
文摘
目的:利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研究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在不同测试体位下的重测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8名健康受试者,选择向心/向心收缩模式,在60°/s和180°/s速度下分别进行坐位(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肩胛骨平面)与仰卧位(肩关节外展45°)肩关节旋转肌群的等速肌力评定,并于1周后由同一操作人员复测。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测量标准误(SEM)比较不同体位重复测试的相对信度及绝对信度。结果: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以及平均峰力矩在坐位与仰卧位测试中均显示了中度至高度的相对重测信度(ICC:0.83—0.98);相对峰力矩(ICC:0.71—0.94)及外旋与内旋肌群肌力比值(ICC:0.29—0.84)的相对重测信度为低度至高度。总体绝对信度良好(SEM:6.8%—27.0%),其中仰卧位的数值(SEM:6.8%—23.1%)较坐位的数值(SEM:7.2%—27.0%)更佳。结论:坐位(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肩胛骨平面)及仰卧位(肩关节外展45°)两种体位进行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其中仰卧位测试的信度较坐位更佳;在使用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结果评价受试者指标变化时,可能需要将测量标准误差考虑在内。
关键词
信度
肩关节
旋转肌
群
等速
肌
力评定
坐位
仰卧位
Keywords
reliability
shoulder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ors
isokinetic assessment
seated position
supine position
分类号
R323.4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标枪运动员上肢旋转肌群力量训练的实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树国
孙元红
王明燕
于学清
于均刚
机构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公安专科学院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1-82,共2页
文摘
在实验的基础上 ,针对标枪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的训练特点 ,对上肢内旋肌群重点训练。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对内旋肌群的训练 ,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且肘部损伤的病例减少。
关键词
标枪运动员
上肢
旋转肌
群
专项力量训练
专项成绩
肘部损伤
最后用力
分类号
G824.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投掷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等速肌力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桂海荣
蒲继涛
乔柱
机构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重点田径项目技术及力量训练的肌电研究(102102310095)
文摘
目的:通过探讨铅球、标枪运动项目中躯干旋转肌群的肌力特征,以期为田径投掷项目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德国生产的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测试实验对象躯干旋转肌群相关指标。结果:实验得到在60°/s、90°/s、120°/s、150°/s、180°/s五种速度下主要指标如LROT-Maximum Torque、RROT-Maximum Torque、LROT-Maximum Torque/Weight、RROT-Maximum Torque/Weight、LROT-Mean Power、RROT-Mean Power、L/R数据。结论:1)躯干左右旋转肌最大力矩值普遍相差几乎近20%,在高速情况下相差达到34%;躯干左右旋转肌平均最大功率值普遍相差几乎近10%左右,在高速情况下相差达到18%;这些差别也均反映出投掷项目躯干肌群专项化力量特征;2)田径投掷运动项目:标枪项目、铅球项目躯干旋转肌群最大力矩、最大功率等动力量训练最佳速度为150°/s。
关键词
田径项目
躯干
旋转肌
群
等动测试
力量特征
Keywords
track and field
trunk rotation muscles
Isokinetic test
characteristics of strength
分类号
G804.22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卒中躯干肌旋转肌群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槐洪波
刘世文
陈颖
魏英玲
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镇痛科
大连市船舶神经康复医院
长春汽车厂职工总院神经科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0-233,共4页
文摘
目的:本实验利用表面肌电图收集躯干旋转肌群的肌电信号,加以处理分析,具体研究偏瘫患者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躯干等轴旋转动作中的改变,揭示其改变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重偏瘫患者10例,轻偏瘫患者8例,正常人7例,收集双侧腹内斜肌、背阔肌、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在放松坐位、左旋45°位、右旋45°的肌电信号。结果: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背阔肌三组之间比较重偏瘫患者健侧肌肉向健侧旋转(GRG)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偏瘫患者患侧肌肉向患侧旋转(BRB)有较正常人减少的倾向(P=0.229)。三组之间腹内斜肌比较重偏瘫患者与正常人的GRG、BRB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重偏瘫患者、轻偏瘫患者的双侧腹外斜肌、腰竖脊肌、胸竖脊肌的GRG、BRB等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人背阔肌及腹内斜肌在躯干向同侧旋转时表现出较大的主动性,腹外斜肌及胸大肌、腰竖脊肌及胸竖脊肌在旋转中未表现出方向上的主动性。与正常人比,重偏瘫患者双侧背阔肌及腹内斜肌肌电活动降低,且均未表现出方向上的主动性。轻偏瘫患者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重偏瘫患者与轻偏瘫患者腹外斜肌、腰竖脊肌及胸竖脊肌在旋转中的表现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脑卒中
躯干
旋转肌
肌
电图
Keywords
stroke
trunk
rotatory muscles
EMG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投掷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等速训练肌力与积分肌电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明运
王国伟
乔柱
机构
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02102310095)
安庆师范学院科研启动资金(编号:K05000130036)资助
文摘
联特征及各肌肉活动贡献度大小。研究方法:选取某省田径投掷项目9名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应用德国产ISOMED2000等动测试系统、美国产Noraxon Telemyo 2400T 16通道表面肌电无线遥测系统进行同步测试。运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显著性水平设为P<0.05。研究结果:等动测试中,分别得到躯干左旋或右旋峰值力矩、平均峰值功率值、平均积分肌电值、肌肉活动贡献度相关数据。躯干左旋肌肉峰值力矩和功率值均高于右旋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等动训练中,不同速度下积分肌电值和峰值力矩变化趋势不一致,单一积分肌电值指标不能反映峰值力矩变化特征。(2)等动训练中,躯干旋转肌群表面肌电时序一致,各肌肉活动贡献度大小不同,斜方肌肌肉活动贡献度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等动测试
躯干
旋转肌
群
投掷运动员
表面
肌
电
Keywords
sports biomechanics
isokinetic testing.
trunk rotation muscles
throwing athletes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分类号
G82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阔肌旋转肌瓣在先天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徐泉
李恭才
郭正团
机构
西安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小儿外科
出处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996年第1期30-31,共2页
文摘
作者设计了颈阔肌旋转肌瓣加胸锁乳突肌离断术矫正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通过29例临床总结,认为此手术方式采用单纯性胸锁乳突肌离断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年龄偏大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肌
性斜颈
颈阔
肌
旋转肌
瓣
分类号
R6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
7
作者
邢立峰
周玲玲
于沛林
刘玉江
常峰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骨伤科
青岛市肿瘤医院
出处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4期273-27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用于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1999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软组织缺损7例,缺损范围12 cm×11 cm^17 cm×15 cm,皮瓣面积12 cm×10 cm^16 cm×15 cm。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无供区创面不愈合者。随访6个月~3 a,6例双臀部对称外形满意,无复发者。结论:改良臀大肌肌皮瓣蒂部长,覆盖范围大,血运丰富,供区可直接缝合,避免了供区再次出现创面不愈合的情况,是治疗骶尾部难治性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关键词
骶部软组织缺损
臀大
肌
旋转肌
皮瓣
改良
分类号
R657.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掷铁饼训练中的腰部旋转肌群的训练手段
8
作者
彭钦
机构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体育风尚》
2019年第1期56-56,共1页
文摘
在掷铁饼项目训练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大肌肉群的参与性功能训练的手段来发展力量,却忽略了一些小肌肉群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腰部旋转肌群的练习有待提升。本文笔者就将首先对掷铁饼训练及其中的腰部旋转肌群做出简要介绍,接着笔者将提出一系列实用的训练手段来加强制铁饼训练中腰部旋转肌的训练,以期为我国掷铁饼训练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
掷铁饼
腰部
旋转肌
群
训练手段
分类号
G82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旋转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赵陆
刘超
张永刚
郑国权
唐翔宇
张国莹
付君
郭鸿飞
毛克亚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1-814,共4页
文摘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矢状位旋转程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1年6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截骨矫形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参数包括:肺活量(lung volume capacity,VC)、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MVV)、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maximum expiratory flow volume,PEF)、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和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根据肺功能实测值计算所有肺功能指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对其躯干进行术前三维CT重建,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膈肌旋转角(diaphragm rotation angle,DA)和T1-S1 Cobb角,应用相关软件对正中矢状面上测量的DA和术前T1-S1 Cobb角及肺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前30例患者的VC为(68.26±6.78)%,MVV为(56.71±6.90)%,FVC为(69.10±6.34)%,FEV1为(43.24±5.67)%,FEV1/FVC为(46.48±3.81)%,PEF为(78.07±11.91)%,IRV为(54.85±6.37)%,ERV为(63.37±19.73)%;DA为-28.18°±9.67°,T1-S1 Cobb角为49.17°±7.43°。DA与T1-S1 Cobb角呈负相关(r=-0.5337,P〈0.05),与VC和FVC、PEF、IRV、ERV呈正相关(r=0.6184、0.3893、0.4966、0.3732、0.3633,P〈0.05),与FEV1、FEV1/FVC和MVV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在矢状位上的旋转程度随后凸程度的增加而加重,肺功能随膈肌旋转程度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后凸
肺功能
膈
肌
旋转
Keyword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Thotacolumbar kyphosis
Pulmonary function
Diaphragm rotation
分类号
R682-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593.23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部褥疮体会
10
作者
朴显达
张静
机构
吉林市中心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0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旋转
臀大
肌
肌
皮瓣
骶部褥疮
治疗
骶尾部压疮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腮腺切除联合胸锁乳突肌肌瓣旋转修复术
被引量:
2
11
作者
段炼
杨凯
机构
重庆合川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重庆市医科大学附一院颌面外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5-545,548,共2页
关键词
腮腺切除
胸锁乳突
肌
肌
瓣
旋转
修复术
腮腺混合瘤
腺淋巴瘤
血管瘤
分类号
R65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重度褥疮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王吉
机构
黑龙江省佳木斯铁路医院护理部
出处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445-445,共1页
文摘
骨科、泌尿外科、脑外科综合病房,长期卧床病人约占60%以上,一旦发生褥疮,将给治疗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在褥疮的预防和治疗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褥疮的预防上我们主要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通过加强护理,杜绝了褥疮的发生.对于入院时已经发生Ⅰ°、Ⅱ°褥疮的病人主要采用局部烤电、换药、定时翻身的治疗措施.对于Ⅳ°褥疮的患者,我们通过采用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和防止感染,使创面一期愈合,疗程短,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并且挽救了病人生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旋转
臀大
肌
肌
皮瓣
治疗
褥疮
护理
分类号
R632.1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转额部复合肌瓣修补前颅底脑脊液鼻漏1例
13
作者
方文旭
蔡志福
机构
莆田县医院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117-117,共1页
关键词
前颅底脑脊液鼻漏
旋转
额部复合
肌
瓣
修补术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石新
巩翠玲
任风云
孙昌荣
机构
桓台县人民医院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7A期1808-1809,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
下肢软组织缺损
岛状皮瓣修复
临床研究
逆行岛状皮瓣
周围组织
脑血管意外
医务工作者
周围软组织
肌
皮瓣
现代生活
交通事故
关节周围
覆盖创面
旋转肌
瓣
吻合血管
旋转
皮瓣
皮瓣坏死
肌
腱外露
心理负担
分类号
R6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带蒂皮瓣移植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张建春
胡孝贞
陈海棠
王再林
温贤聪
机构
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
解放军第三零三医院
出处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542-543,55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带蒂皮瓣移植术式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5例小腿开放性骨折患者,完善术前准备后,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面积、深度分别选择腓肠神经营养皮(肌)瓣、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局部旋转皮(肌)瓣修复创面。结果:所有移植皮瓣中,1处移植失败(坏死面积>1/2),2处皮瓣远端1-2.5cm坏死,经清创换药后愈合,余患者皮瓣均成活。从皮瓣成活的优良率和出血量上对比,三组间无明显差别,从手术时间上对比,局部旋转皮(肌)瓣组优于另两组(P<0.05)。结论: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中,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根据皮损形态选择适当的皮瓣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关键词
带蒂皮瓣移植
腓肠神经营养皮(
肌
)瓣
隐神经营养逆行皮瓣
局部
旋转
皮(
肌
)瓣
Keywords
pedicled skin flap
Sural skin(muscle)flap
saphenous neurocutaneous flap
partial rotation skin(muscle)flap
分类号
R658.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体位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的重测信度研究
丛卉
周谋望
杨延砚
王剑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标枪运动员上肢旋转肌群力量训练的实验
宋树国
孙元红
王明燕
于学清
于均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投掷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等速肌力研究
桂海荣
蒲继涛
乔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脑卒中躯干肌旋转肌群电生理研究
槐洪波
刘世文
陈颖
魏英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投掷运动员躯干旋转肌群等速训练肌力与积分肌电关系研究
孙明运
王国伟
乔柱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颈阔肌旋转肌瓣在先天性斜颈治疗中的应用
徐泉
李恭才
郭正团
《中国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改良臀大肌旋转肌皮瓣治疗难治性骶尾部软组织缺损
邢立峰
周玲玲
于沛林
刘玉江
常峰
《解剖与临床》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掷铁饼训练中的腰部旋转肌群的训练手段
彭钦
《体育风尚》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膈肌旋转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赵陆
刘超
张永刚
郑国权
唐翔宇
张国莹
付君
郭鸿飞
毛克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骶部褥疮体会
朴显达
张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腮腺切除联合胸锁乳突肌肌瓣旋转修复术
段炼
杨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旋转臀大肌肌皮瓣治疗重度褥疮的护理体会
王吉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旋转额部复合肌瓣修补前颅底脑脊液鼻漏1例
方文旭
蔡志福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石新
巩翠玲
任风云
孙昌荣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带蒂皮瓣移植在小腿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研究
张建春
胡孝贞
陈海棠
王再林
温贤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