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垦与族群属性:台湾客家史新证 被引量:1
1
作者 谢重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50-355,共6页
在台湾,汀州客家人是一个易被忽略的族群,而漳州籍移民多被等同于福佬人,潮州籍移民则往往被等同于粤东客家人。通过史料钩沉与考辩,论证了汀州客家人对台湾开发的贡献,辩证了台湾漳州籍移民中有较高比率的客家人,认为不能将台湾潮州籍... 在台湾,汀州客家人是一个易被忽略的族群,而漳州籍移民多被等同于福佬人,潮州籍移民则往往被等同于粤东客家人。通过史料钩沉与考辩,论证了汀州客家人对台湾开发的贡献,辩证了台湾漳州籍移民中有较高比率的客家人,认为不能将台湾潮州籍移民简单地等同于粤东客家人,从而澄清了台湾客家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移民史 汀州客家人 漳州籍移民 潮州籍移民 族群属性
下载PDF
流散研究的兴起及其基本动向 被引量:9
2
作者 朱敬才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4-213,共20页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跨境人口急速流动,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乃至冲突在深度与广度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流散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兴起和发展的。目前,流散研究虽然涉及了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学研...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跨境人口急速流动,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乃至冲突在深度与广度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流散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兴起和发展的。目前,流散研究虽然涉及了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且在各领域中其相关研究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但从根本上说流散研究具有社会学的学科特征,种种流散问题研究的分支领域都离不开社会学的视角,其主要概念如族群、移民、族群特性、跨国主义以及多元文化理论等,向来为社会学所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流散研究产生的渊源和基本概念变化的辨析及其发展史的梳理,勾勒出流散研究的历史轮廓和现实流变,把握其当前的具体动向并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散 族群 移民 族群属性 跨国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下载PDF
边缘的声音:美华家族叙事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永胜 《华文文学》 2004年第3期13-16,共4页
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 ,大多采用了家族叙事的叙述策略。他们对祖居国的史述 ,带有极大的想象性成份 ,客观上迎合了西方对中国的猎奇心理。他们对家族移民历史的追溯 ,去除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历史的遮蔽 ,重构了历史存在。而对家族内“... 美国华裔作家的创作 ,大多采用了家族叙事的叙述策略。他们对祖居国的史述 ,带有极大的想象性成份 ,客观上迎合了西方对中国的猎奇心理。他们对家族移民历史的追溯 ,去除了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历史的遮蔽 ,重构了历史存在。而对家族内“代沟”的叙述 ,揭示了华裔家庭存在的种族歧视和文化冲突 ,并致力于族群属性的界定。他们对中国文化创造性的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华作家 家族叙事 想象 历史去蔽 文化冲突 族群属性
下载PDF
白马藏族文化的军事体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第7期21-23,26,共4页
研究白马藏族文化的军事体育特征,为白马藏族的族群属性、族群性格形成研究提供帮助。通过田野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及访谈法等,从民间故事、兵器与军事装备及民俗活动三个方面,分析白马藏族文化的军事体育特征。发现:长期的动乱及游牧、... 研究白马藏族文化的军事体育特征,为白马藏族的族群属性、族群性格形成研究提供帮助。通过田野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及访谈法等,从民间故事、兵器与军事装备及民俗活动三个方面,分析白马藏族文化的军事体育特征。发现:长期的动乱及游牧、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使得白马藏族在民间故事与民俗活动等文化形式上,有着清晰的军事体育烙印。同时残酷战争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塑造出白马藏族坚韧、尚武的性格与精神。但由于兵器的落后及周边民族不断的挤压,白马藏族的势力范围逐渐缩小。随着藏文化影响的深入,白马藏族的原始文化日益消减。其族群属性已由原先相对独立的族群演变成为受藏文化支配的一个特殊部落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藏族 军事体育 族群属性 特征
下载PDF
牛樟天然林组成与结构之调查
5
作者 黃松根(Son-Gen Huang) 何坤益(Kuen-Yih Ho) +2 位作者 吳國伍(Kuo-Woo Wu) 沈勇強(Yeong-Chium Sen) 劉文玉(Wen-Yu Lieu) 《臺灣林業科學》
牛樟为本省特产之珍贵树种,过去因大量伐采,致使天然林中之现存数量相当有限,为了解其族群之更新与生育地特性,以便进行本树种之保育工作。选择观雾、小关山、太麻里及富里等地设置样区,以系统取样方法,调查牛樟天然林植群组成与... 牛樟为本省特产之珍贵树种,过去因大量伐采,致使天然林中之现存数量相当有限,为了解其族群之更新与生育地特性,以便进行本树种之保育工作。选择观雾、小关山、太麻里及富里等地设置样区,以系统取样方法,调查牛樟天然林植群组成与其族群构造,进而分析其植群社会关系及自然散布型态。 经分析上述四处样区,植群相似性指数高达50~35%,显示其组成甚为相似。牛樟於天然林中居於冠层优势地位,族群呈现集落分布,平均每公顷约0.88~1.55株,伴生之主要木本树种在43~57种间。 牛樟属长生命期的树种,由於结实量稀少,天然下种甚为困难,所幸其老龄枯死之根株,尚具萌蘖再生之能力(87.5%),且萌蘖幼苗颇具耐荫性,故尚能藉萌蘖更新方法延续下一代。但在另一方面部分枯死之立木并无新生萌蘖(12.5%)发生,且新生萌蘖在彼此挤压竞争之下并不容易发育成株;若外力干扰仍持续不断增加,对其族群未来之存续可能有重大之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族群構造 歧異度 植群相似性 林分指數 族群屬性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