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关系视野中的传统族群形象问题浅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文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6,共5页
族群形象是指不同族群主体对其他族群形象的主观认识与感受,是经过了认识主体的主观加工而成的,与客观形象并不必然吻合。从心理学角度看,主流文化对少数族群的形象模塑是一种建立在文化优势意识基础上,对异域或异族进行心理贬低的集体... 族群形象是指不同族群主体对其他族群形象的主观认识与感受,是经过了认识主体的主观加工而成的,与客观形象并不必然吻合。从心理学角度看,主流文化对少数族群的形象模塑是一种建立在文化优势意识基础上,对异域或异族进行心理贬低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在历史过程中,又极大地影响了民族关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形象 集体无意识 形象模塑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论曾晓文小说《白日飘行》中的少数族群形象
2
作者 李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曾晓文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于2006年初版,2009年再版时更名为《白日飘行》,与她的另一部小说《夜还年轻》是姊妹篇,被誉为作家曾晓文的"美加两部曲"。以《白日飘行》小说中的... 曾晓文是加拿大华人新移民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于2006年初版,2009年再版时更名为《白日飘行》,与她的另一部小说《夜还年轻》是姊妹篇,被誉为作家曾晓文的"美加两部曲"。以《白日飘行》小说中的少数族群形象为切入点,探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期探测到每个少数族群人性和处境的冰山一角,揭示出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不同族群的多元人性,寄寓作家深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晓文 《白日飘行》 少数族群形象
下载PDF
人类学视角下族群形象的艺术表达研究
3
作者 罗瑛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92,共6页
艺术在人类学视域下,更多地面向艺术生产环境,即艺术所在的族群生活和文化情境,艺术的符码象征系统具有阐释族群文化和表述族群形象的服务功能。而族群形象的表达和建构涉及各个方面,艺术族群表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更新扩展,但对... 艺术在人类学视域下,更多地面向艺术生产环境,即艺术所在的族群生活和文化情境,艺术的符码象征系统具有阐释族群文化和表述族群形象的服务功能。而族群形象的表达和建构涉及各个方面,艺术族群表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地更新扩展,但对文化本性的言说从未中断。为探讨艺术塑造族群形象的机制功能问题,本文从艺术族群表达的理论沿革、文化叙事、地方性表征和构建族群形象的尺度四个方面做了讨论。其意义在于丰富了艺术与族群形象在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地方性因素和文化尺度方面的有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族群形象 文化 地方性 尺度
下载PDF
“动物”与华夏族群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阳玉平 张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除图腾制度外,人们也常借助一定的动物来描绘自身的族群形象,华夏人民亦是如此。然而,与原住民的图腾制度不同,华夏人民用以描绘自身形象的动物不再被视为神圣的"祖源",而是作为"文化符号"传达出强烈的时代意义。... 除图腾制度外,人们也常借助一定的动物来描绘自身的族群形象,华夏人民亦是如此。然而,与原住民的图腾制度不同,华夏人民用以描绘自身形象的动物不再被视为神圣的"祖源",而是作为"文化符号"传达出强烈的时代意义。如早期帝王将自己比作龙是因为"龙"具有一定的神性,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清末的"睡狮"、"醒狮"论等则带着民族救亡的目的;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则宣扬"狼性",强调民族的复兴与富强;叶舒宪的著作《熊图腾》则通过考证"熊崇拜",意在构建华夏古史的传说时代;电影《功夫熊猫》则从侧面显示了中国努力向外传达着"和平发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族群形象 文化诉求 文化符号
下载PDF
族群形象的建构及呈现
5
作者 李捷 李洁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9-65,共7页
本文尝试梳理族群典型形象与大众层面族群形象的建构过程,在分析族群形象的建构元素、过程及固化问题中探讨族群形象、典型形象与刻板印象之三维关系。基于建构过程思考族群形象建构的逻辑进路,作为建构主体的族群自我与他者在互构中共... 本文尝试梳理族群典型形象与大众层面族群形象的建构过程,在分析族群形象的建构元素、过程及固化问题中探讨族群形象、典型形象与刻板印象之三维关系。基于建构过程思考族群形象建构的逻辑进路,作为建构主体的族群自我与他者在互构中共同塑造出族群形象。进而,以建构逻辑反思族群形象本身的“真实性”,探讨族群建构本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形象 自我 他者 建构
下载PDF
新疆流浪儿童问题调查——兼论个体行为对族群形象及地区形象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晓霞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在新疆区外流浪的新疆流浪儿童,绝大多数是来自南疆城乡的维吾尔族男孩。他们被诱拐,被成年人控制,以盗窃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并在大、中城市间有目的地频繁流动。新疆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其次,新疆流浪... 在新疆区外流浪的新疆流浪儿童,绝大多数是来自南疆城乡的维吾尔族男孩。他们被诱拐,被成年人控制,以盗窃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并在大、中城市间有目的地频繁流动。新疆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其次,新疆流浪儿童的特殊性使政府有关部门难以处理。由于新疆流浪儿童依托于在内地生活的本族群体,当地有关部门对异地、异族文化的陌生与隔阂,使流浪儿童的个人行为成为内地一些地方出现歧视与排斥新疆人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因此影响到新疆与内地、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流浪儿童 个体行为 族群形象 地区形象 维吾尔族 民族关系 产生原因
原文传递
俗之颠倒:历史文献中“产翁”叙事的流变
7
作者 蒋立松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34-249,共16页
宋代以来文献中的“产翁”叙事总体上是在社会性别视域下围绕该习俗的“反常”特征而展开的。它首先作为“异俗”进入史志体系,成为认知、书写南方非汉民族的文化表征。明清以后逐渐从史志文本拓展到文学作品中,在各种“图册”和“竹枝... 宋代以来文献中的“产翁”叙事总体上是在社会性别视域下围绕该习俗的“反常”特征而展开的。它首先作为“异俗”进入史志体系,成为认知、书写南方非汉民族的文化表征。明清以后逐渐从史志文本拓展到文学作品中,在各种“图册”和“竹枝词”中得到进一步表现。清代文学作品对“产翁”的描写与诠释,构拟出以往文献没有的“坐月子”习俗,更突出了该习俗的文化异质性。从文化表征理论的视角看,产翁叙事的实质是跨文化书写中的一种“意指实践”,借助“反常化”叙事手法实现主流话语对非汉民族形象的建构,是中原“礼教秩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映射,其所表征的族群之间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上的差异,目的是“礼教秩序”的建构与意义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翁 族群形象 文化表征 “反常化” 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