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政治、民族政治与国家整合——泰国南部动乱问题的解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叶麒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42,共6页
作为现代国家形态,民族国家的建构意味着国家权力对地方性族群社会的现代性整合。而以族群"政治化"为特征的族群政治和以族群"去政治化"、"文化化"为特征的民族政治则是这种国家整合的两种方式。其中,较... 作为现代国家形态,民族国家的建构意味着国家权力对地方性族群社会的现代性整合。而以族群"政治化"为特征的族群政治和以族群"去政治化"、"文化化"为特征的民族政治则是这种国家整合的两种方式。其中,较之于民族政治,族群政治往往不仅未能达到多族群国家的预期整合效果,反而制造国家的动荡、分裂,从而出现了"国家整合"悖论。正是在族群政治方式的国家整合下,泰国南部的马来族呈现出"族群政治化"倾向,频频发生动乱。因此,采取民族政治方式的国家整合,成为了泰国南部动乱问题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民族国家 族群政治 民族政治 国家整合
下载PDF
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国家建设与族群政治 被引量:3
2
作者 段颖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67,共9页
马来西亚素以多元族群文化共存著称,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之发展却因殖民历史、民族国家、族群性民族主义、族群关系、现代化、社会发展等内外因素而显得动态复杂。不同族群对于国家社会的理解、认知与实践也使得族群政治贯穿于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素以多元族群文化共存著称,而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之发展却因殖民历史、民族国家、族群性民族主义、族群关系、现代化、社会发展等内外因素而显得动态复杂。不同族群对于国家社会的理解、认知与实践也使得族群政治贯穿于马来西亚国家建设进程始终,并成为国家政治与公共生活中敏感却又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马来人、华人及原著民在马来西亚国家建设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境遇及其应对策略,由此影射的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族群政治与族群权益,成为反思多元文化主义在马来西亚的实践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国家建设 族群政治 马来人 华人 原著民
下载PDF
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台湾语言生态--基于“族群政治”分析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颖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0,共6页
国民党独尊国语的极端政策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解严后有所缓和,由台湾"族群政治"矛盾引发的族群冲突开始不断对台湾语言生态形成强大渗透,进而深刻影响台湾当今社会的语言状况。语言冲突在当前的台湾尤为突出,而这主要源于语... 国民党独尊国语的极端政策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解严后有所缓和,由台湾"族群政治"矛盾引发的族群冲突开始不断对台湾语言生态形成强大渗透,进而深刻影响台湾当今社会的语言状况。语言冲突在当前的台湾尤为突出,而这主要源于语言、政治与族群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语言的生态呈现的是人与文化、外部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政治人类学角度切入,对台湾语言现象的研究会获得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生态 族群政治 本土化 语言权
下载PDF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当代西方族群政治论局限与中国和谐民族观的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常士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7,共5页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争论的热点问题。西方在此问题上主要坚持“分“的思路,从权利入手解决不同民族群体共存。这种通过制度形式实现国家政治整合的观点带有貌合神离的特点;当代中国的和谐民族政治观,更... 民族政治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争论的热点问题。西方在此问题上主要坚持“分“的思路,从权利入手解决不同民族群体共存。这种通过制度形式实现国家政治整合的观点带有貌合神离的特点;当代中国的和谐民族政治观,更注重了通过发展不同民族之间内在和谐关系来加强政治整合,在当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整合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权利 和谐 政治整合
下载PDF
刚果(金)族群冲突与族群政治的由来、特点和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胡洋 耿溪谣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8,共8页
刚果(金)的族群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上,刚果(金)境内存在数个政治实体与族群,因为地理和语言的障碍,他们之间联系薄弱。欧洲殖民者到来后,强行将各个族群整合到一起,造成诸多问题。刚果(金)独立后,族群矛盾集中爆发,呈... 刚果(金)的族群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上,刚果(金)境内存在数个政治实体与族群,因为地理和语言的障碍,他们之间联系薄弱。欧洲殖民者到来后,强行将各个族群整合到一起,造成诸多问题。刚果(金)独立后,族群矛盾集中爆发,呈现出国内族群冲突剧烈、跨界族群矛盾复杂、资源争夺恶化族群关系的特点。族群问题衍生出族群政治,在刚果(金)政治生活中大行其道。族群政治导致国家政治的结构性扭曲、制度性失效和主体性错位,对国家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治理刚果(金)的族群问题,不能重复西方多党政治的老路,而应从刚果(金)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提升政府能力的基础上,借鉴发展中国家的治理经验,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刚果(金)突出的族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金) 族群冲突 族群政治 民族治理
下载PDF
民国时期川西北鸦片种贩与族群政治——以杂谷脑河流域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4-204,共11页
民国伊始,罂粟传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旋即区域内各族群与力量悉数席卷入鸦片种贩的市场网络。文章在述及鸦片蔓延背景之基础上,考察了鸦片收割、采购、贩运过程中的特有区域历史景象:赶烟会、袍哥烟帮。继而,汉人士绅就... 民国伊始,罂粟传入川西北杂谷脑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旋即区域内各族群与力量悉数席卷入鸦片种贩的市场网络。文章在述及鸦片蔓延背景之基础上,考察了鸦片收割、采购、贩运过程中的特有区域历史景象:赶烟会、袍哥烟帮。继而,汉人士绅就鸦片种禁问题与地方政府展开的互动,则在区域族群政治层面上呈现出鸦片市场网络触角的深度与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杂谷脑河流域 鸦片种贩 族群政治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中的族群政治——兼评关凯《族群政治》
7
作者 言红兰 徐杰舜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关凯的《族群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书名虽然很严肃、很学术,但开卷后,却叫我们一发而不可收,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约有30万字的学术著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关键词 族群政治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学术著作 书名
下载PDF
地缘因素与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
8
作者 孙俊 张晓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9-23,共5页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为例,阐述了地缘因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影响。西南地区地缘因素对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明显影响出现于商周之际,但...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内容。以周秦两汉西南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建构为例,阐述了地缘因素对中国古代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的影响。西南地区地缘因素对大一统族群政治地理空间的明显影响出现于商周之际,但迟至战国中期西南地区的地缘意义主要集中于汉中区域,且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是地域性的“华夏区”与“蛮夷区”的划分。战国中后期,巴蜀区域地缘意义凸显,秦定巴蜀后战略空间推移至巴蜀地区,巴蜀地区的华夏化为秦汉时期新的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建构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地缘因素与西南夷地区郡县化有直接的关联,大一统王朝国家建构则促进了族群政治地理空间性质的转变,“巴蜀—内蛮夷—外蛮夷”政区性族群政治地理空间得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因素 族群政治地理空间 西南地区 周秦两汉 大一统多民族国家
下载PDF
台湾政治族群与族群政治
9
作者 叶世明 《福建社科情报》 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
一、族群的涵义与台湾族群的基本格局“族群”一词最早是1930年代开始使用,指自认为、或被别人认为有共同的来源与特殊的文化,而构成一个独特社会群体的一群人。被用来描述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者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 一、族群的涵义与台湾族群的基本格局“族群”一词最早是1930年代开始使用,指自认为、或被别人认为有共同的来源与特殊的文化,而构成一个独特社会群体的一群人。被用来描述两个群体文化接触的结果,或者是从小规模群体在向更大社会中所产生的涵化现象。第二次大战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台湾政治 社会群体 文化接触 30年代 族群 二次大战 大社会
下载PDF
马来西亚族群政治对华人身份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佩佩 葛红亮 《八桂侨刊》 2020年第1期57-64,共8页
在族群关系敏感与族群政治盛行的马来西亚,华人一直是受到歧视和打压的对象。华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影响马华族群关系发展和马来西亚族群政治整合的关键因素。与马来西亚独立前华人的认同相对比,致使华人在独立后的身份认同发生转变的... 在族群关系敏感与族群政治盛行的马来西亚,华人一直是受到歧视和打压的对象。华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是影响马华族群关系发展和马来西亚族群政治整合的关键因素。与马来西亚独立前华人的认同相对比,致使华人在独立后的身份认同发生转变的最重要因素是马来西亚的族群政治。族群政治的曲折走向使华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呈现出从冲突对抗到缓和调谐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温和的族群政治整合方式建构了华人多重认同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华人 身份认同 马来西亚
下载PDF
族群政治中的宗教对抗:斯里兰卡的佛教国家化与国家意识形态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敦伟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6年第1期83-90,6,共8页
一直以来,佛教所强调的是"忍耐原则"与"和平主义"。但是在斯里兰卡,大多数的僧伽罗佛教徒却信奉族群中心主义,有时候甚至是暴力主义。僧伽罗佛教国家主义者强调斯里兰卡是一个佛教国家,僧伽罗佛教徒是国家中唯一合... 一直以来,佛教所强调的是"忍耐原则"与"和平主义"。但是在斯里兰卡,大多数的僧伽罗佛教徒却信奉族群中心主义,有时候甚至是暴力主义。僧伽罗佛教国家主义者强调斯里兰卡是一个佛教国家,僧伽罗佛教徒是国家中唯一合法的族群身份,如果赋予其他宗教以平等地位,那么斯里兰卡将会变为一个世俗国家。本文认为,如果这一根植于僧伽罗佛教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日益制度化为国家政策,那么斯里兰卡的族群冲突可能会重新爆发。斯里兰卡的国家意识形态赋予了僧伽罗佛教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并将其对少数宗教族群的歧视、排斥与镇压加以合法化,这将进一步妨碍国家政治的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国家化 宗教对抗 佛教政党 国家意识形态 族群政治
下载PDF
族群政治与东盟国家对不干预原则的选择性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查雯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7-154,160,共29页
如何解释东盟国家对不干预原则的选择性应用?对此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同解释,然而,东南亚地区广泛存在的族群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族群冲突升级理论与东南亚的地区经验相结合,提出国内的族群政治竞争驱动东盟成员国干预其他成员... 如何解释东盟国家对不干预原则的选择性应用?对此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同解释,然而,东南亚地区广泛存在的族群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族群冲突升级理论与东南亚的地区经验相结合,提出国内的族群政治竞争驱动东盟成员国干预其他成员国的族群冲突。已有理论认为,外部干预将破坏不干预等地区规范,同时也是族群冲突升级为国家间冲突的主要途径。本文则认为,干预行为对地区规范产生的影响,还取决于目标国的回应。目标国领导人的政治地位越稳固,该国越有可能接受其他国家善意的干预,相反,当领导人执政地位不稳时,目标国倾向于拒绝一切形式的外部干预。干预国与目标国之间不同的互动模式将导致三种不同的结果,即对不干预原则的"确认""破坏"以及"超越"。本文通过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这三个"国家对"对理论框架进行验证。东盟成员国对不干预原则的选择性应用说明,这一规范的演变方向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政治生存 不干预原则 东盟
下载PDF
族群政治与卢旺达大屠杀:基于历史维度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俊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4,共9页
族群政治是现代多族群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现象,这是基于族群利益并诉诸政治权力的族际互动,很多时候表现为对抗甚至冲突的形态。从卢旺达来看,在国家独立的重要历史关口,胡图族与图西族进行了激烈的权力争夺,从而建构起一种割裂和... 族群政治是现代多族群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政治现象,这是基于族群利益并诉诸政治权力的族际互动,很多时候表现为对抗甚至冲突的形态。从卢旺达来看,在国家独立的重要历史关口,胡图族与图西族进行了激烈的权力争夺,从而建构起一种割裂和对立的族群政治。卢旺达独立后,对立的族群政治立场和以族群为界限的排他性统治,始终以显性或隐性方式存在。对于胡图族而言,这种族群政治拥有庞大的社会基础,广大族众被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争夺和维护“共有”资源,不仅取得所谓“多数人统治”的合法性与力量,且最终形成“多数人暴政”,并以大屠杀的方式呈现出最糟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旺达 图西族 胡图族 族群政治 大屠杀
下载PDF
印尼地方自治制度与族群政治:基于印尼乡村普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方波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39-52,共14页
本文利用印度尼西亚乡村普查数据,从制度变迁与地方政治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究民主转型之后印尼乡村自治中新村设立的动因,重点考察以族群与宗教为边界的政治动员如何影响新村的设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利益、公共物品以及政治资源在... 本文利用印度尼西亚乡村普查数据,从制度变迁与地方政治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究民主转型之后印尼乡村自治中新村设立的动因,重点考察以族群与宗教为边界的政治动员如何影响新村的设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利益、公共物品以及政治资源在新村设立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些存在族群间经济竞争、公共物品匮乏以及处在主导政党控制范围之外的乡村,更可能成功地设立新村。这3个动因揭示了印尼乡村自治制度为国家与社会力量所扭曲,乡村内部多元化的身份分割以及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安排,使得乡村政治成为诸多政治与社会力量角力的场所,形成了当下印尼乡村政治“内外共治”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 制度变迁 族群政治 地方自治
下载PDF
族群冲突管理与族群政治发展——评析David A Lake关于族群冲突的论述
15
作者 惠泽宇 艾春洋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0-43,共4页
世界范围内所谓非传统不安全因素如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其背后往往渗透着族群矛盾和族群冲突的影子;探究族群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分析族群内部、族群间冲突的起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式是进入新世纪... 世界范围内所谓非传统不安全因素如民族主义、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等,其背后往往渗透着族群矛盾和族群冲突的影子;探究族群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分析族群内部、族群间冲突的起源,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式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东西方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院教授David A Lake与Donald Rothchild的论文Containing Fear:The Origins and Man-agement of Ethnic Conflict,通过对族群冲突起源的战略互动分析,得出了族群冲突产生的外部与内部的各种诱因,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理族群冲突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着重评析了该论文关于国家与族群战略互动及其困境、族群冲突管理等论点,并对其现实借鉴意义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冲突 战略互动 族群政治发展
下载PDF
缅甸2015年大选:族群政治何去何从?
16
作者 张添 《南洋资料译丛》 2016年第1期36-50,67,共16页
全国民主联盟(民盟/NLD)2015年大选的压倒性胜利开启了有军人背景的政府统治结束后、新一轮的民主变革。民盟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此大规模的胜利意味着全缅甸民族希望民盟为缅甸人民开启和平与民主新时代的愿景。对此,国内外都表示殷... 全国民主联盟(民盟/NLD)2015年大选的压倒性胜利开启了有军人背景的政府统治结束后、新一轮的民主变革。民盟在少数民族地区如此大规模的胜利意味着全缅甸民族希望民盟为缅甸人民开启和平与民主新时代的愿景。对此,国内外都表示殷切期许,未来的政府在执政初期也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善待。缅甸在社会与政治生活各主要方面均面临棘手的挑战,包括从有军人背景的政府中真正转型、政治改革和签署涵盖所有少数民族的全国停火协议(NCA)。虽然民盟胜利,但是国内外各方对各少数民族群体权益的关切犹在。除非民盟能够首创性地突破现有政治僵局,否则冲突和少数民族的边缘化仍将继续。目前普遍的认知是,缅甸现有政治结构中的“FPTP(简单多数)”选举制度并不能保障少数民族群体具有平等的代表性。将来数月,朝着民主政治与包容性全面停火协议新时代的成功转型至关重要,将为族群和平与数十年来“拔根式”的改革提供最好的机会。因此,各方合作努力而不应自私自利,这点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政治 缅甸 大选 少数民族地区 全国民主联盟 国际社会 停火协议 政治改革
下载PDF
族群政治的历史演化:对国际政治研究的一种反思
17
作者 王文奇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0,共5页
族群政治研究目前已经成为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并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跨学科研究态势。"过去30多年间,族群政治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数以百计的学术专著和数以千计的学术论文"。
关键词 国际政治研究 族群政治 历史演化 研究态势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跨学科 人类学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民族与族群政治研究”学术研讨会
18
作者 罗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2013年8月17日-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和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忽联合举办的“比较视野下的民族与族群政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关键词 "比较视野下的民族与族群政治研究" 学术研讨会 民族学 政治
下载PDF
林孝庭及其《西藏与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边疆(1928-1949):阴谋与族群政治》
19
作者 邱熠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2-84,140,共3页
林孝庭的《西藏与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边疆(1928-1949):阴谋与族群政治》一书利用近年来公布的档案资料,对西藏近代史及国民政府的边疆民族政策等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以该书第十章为例,对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
关键词 林孝庭 《西藏与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边疆(1928—1949) 阴谋与族群政治 评述
下载PDF
超越成"族群政治"——元朝"根脚"逻辑揭探
20
作者 罗玮 《历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4,M0003,M0004,共23页
40余年来的蒙元史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族群政治"解释框架,发展出"蒙汉二元"、"汉法与回回法"、"四等人制"等分析工具,推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在某些领域的过度使用,遮蔽了元朝政治的另一... 40余年来的蒙元史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族群政治"解释框架,发展出"蒙汉二元"、"汉法与回回法"、"四等人制"等分析工具,推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但其在某些领域的过度使用,遮蔽了元朝政治的另一项基本逻辑一一"根脚",产生一系列认识局限。"根脚"对"族群"的超越体现一定的"阶级性",将两者结合,可更全面客观理解元代历史。造成"族群政治"过度使用的深层原因之一,是对唯物史观尤其是阶级分析方法重视不够。推动唯物史观与中国史研究结合的再深化,正是新时代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根脚" 族群政治 唯物史观 阶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