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建族群生态系统:技术支持与文化自救——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个案 被引量:7
1
作者 庄孔韶 《甘肃理论学刊》 2007年第4期89-93,共5页
人类除自身繁衍外,还需要将同自然植被和动物种群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累世传递下去。如何重整已经破损的文化生态系统呢?笔者在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调查个案说明:新技术支持和文化自救,对于地方族群生态系统重构与修补,是... 人类除自身繁衍外,还需要将同自然植被和动物种群相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累世传递下去。如何重整已经破损的文化生态系统呢?笔者在广西、云南的两个应用人类学调查个案说明:新技术支持和文化自救,对于地方族群生态系统重构与修补,是行之有效的、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耕 族群生态系统 技术支持 文化自救
下载PDF
文化的多重色彩:撒拉族历史与传说的叙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朝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本文以撒拉族传说为个案,从文本历史和口头传承比较的差异性入手,认为传说的叙事暗含着有关族群内部和族群之间进行文化交往的重要信息,传说叙事是社会情境在个体情境中的集中反映,也是少数族群特定的文化生态和族群生存策略的独特反映。
关键词 文献历史 口头传承 族群生态 叙事研究
下载PDF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流域与族群——基于明清时期邕江流域的历史考察
3
作者 何月华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6-142,共7页
流域是"民族走廊"的一种形态,往往处于多族群毗邻的"结合部"。明清时期,伴随着邕江水运的兴盛和商业的发展,大批广东、福建等地的汉族移民迁入邕江流域,族群间由相对宽松、各得其所的"基本生态位"演变为... 流域是"民族走廊"的一种形态,往往处于多族群毗邻的"结合部"。明清时期,伴随着邕江水运的兴盛和商业的发展,大批广东、福建等地的汉族移民迁入邕江流域,族群间由相对宽松、各得其所的"基本生态位"演变为空间、资源和生态竞争加剧的"现实生态位"。闽粤汉人、壮人、平话人、疍民等族群经过不断的互动、竞争、协调、融合、分化,构建起相对稳定的族群生态位:以河流为中心,在空间生态位上表现出水平分布的规律性和立体分布的差异性,在功能生态位上则体现为农耕、渔猎、手工、商贸、运输等差异明显的生计方式,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生计方式相适应的文化模式和文化生态位。文章从生态位视角出发,运用人类学与历史地理学方法,对明清时期邕江流域族群的流动与文化变迁进行研究,探讨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与族群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流域 族群 族群生态
原文传递
《尘埃落定》与《额尔古纳河右岸》叙事艺术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珊珊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9-51,84,共4页
《尘埃落定》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民族文化意蕴厚重的优秀长篇小说。二者同样选择了独特的"边缘人"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都具有浓郁的魔幻色彩,但其阅读效应则呈现为压迫、惊悚感与虔诚、悲悯感的鲜明差异。二者都是对于少... 《尘埃落定》与《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民族文化意蕴厚重的优秀长篇小说。二者同样选择了独特的"边缘人"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都具有浓郁的魔幻色彩,但其阅读效应则呈现为压迫、惊悚感与虔诚、悲悯感的鲜明差异。二者都是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及其命运的反映,但创作主体的文化和情感取向则迥然不同:对藏族土司文化,阿来在其落后、腐朽的历史定位的基础上予以根本否定;对鄂温克族狩猎文化,迟子建在其本真、纯粹的历史定位的基础上给予温情眷顾和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小说 叙事视角 魔幻色彩 族群文化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