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冕无后旒”之说研究的献疑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兰兰 谢红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0,共5页
冕为大夫以上冠,冕板下垂"旒"是其主要特征,旒之数量是等级地位之标志,十二旒为最高等级。汉唐以郑玄为首的经学家认为冕前后皆垂旒,而清代学者主流观点认为冕无后旒。时至今日,"冕无后旒"之说依旧存在争议。文章... 冕为大夫以上冠,冕板下垂"旒"是其主要特征,旒之数量是等级地位之标志,十二旒为最高等级。汉唐以郑玄为首的经学家认为冕前后皆垂旒,而清代学者主流观点认为冕无后旒。时至今日,"冕无后旒"之说依旧存在争议。文章从史学、人类学和艺术学等角度来论证"冕无后旒"的不合理性:冕字古体的象形特征显示前后皆有旒;二十四正史等历史文献中仅有一种文献指出冕无后旒;古人的写作习惯常将左右或前后对称的部件省略不说;由于政治压力,清代学者被迫支持"冕无后旒"这一主流学说;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对称原则艺术审美。由此,论证结果认为冕前后皆有旒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冕无后 二十四史 史学
下载PDF
清代闽北儿科名医邓旒和《保赤指南车》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贻庭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清代 福建 中医师 保赤指南车
下载PDF
从《保赤指南车》探析邓旒对牛痘接种术的改良
3
作者 黄颖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10期32-34,共3页
邓旒在《保赤指南车》第5卷中记述了他在家乡设立痘房为乡民种牛痘的技术及经验总结,从中可见他在牛痘接种术的实践和推广过程中融合了他在中医书籍中学到的人痘接种术,包括改进了牛痘接种术的时间、改变了牛痘苗的保存方法和牛痘的接... 邓旒在《保赤指南车》第5卷中记述了他在家乡设立痘房为乡民种牛痘的技术及经验总结,从中可见他在牛痘接种术的实践和推广过程中融合了他在中医书籍中学到的人痘接种术,包括改进了牛痘接种术的时间、改变了牛痘苗的保存方法和牛痘的接种部位,并加强了牛痘接种后的调治和护理。在当时牛痘苗制备和保存无标准的情境下,这种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牛痘接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天花的预防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赤指南车》 天花 牛痘接种术 人痘接种术
下载PDF
古代章服之美和旒冕之制——从山东博物馆馆藏九旒冕说开去
4
作者 王法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22期40-43,共4页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九旒冕是1971年在山东省邹城市明代鲁荒王墓出土的。这件九旒冕作为唯一可见的明初冕的实物,弥足珍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章对九旒冕进行赏析,介绍了九旒冕的出土情况,探究古代章服之美,阐述衣裳的起源...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九旒冕是1971年在山东省邹城市明代鲁荒王墓出土的。这件九旒冕作为唯一可见的明初冕的实物,弥足珍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章对九旒冕进行赏析,介绍了九旒冕的出土情况,探究古代章服之美,阐述衣裳的起源和古代旒冕制度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服 冕之制
下载PDF
旒带石豆兰,中国兰科一新记录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泽 张煜 罗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7-401,共5页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一新记录种:旒带石豆兰(B.lemniscatum C.S.P.Parish ex Hook.f.),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片。旒苏石豆兰的花形态十分特别,在萼片背面生有一个长带状附属物,附... 报道了中国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一新记录种:旒带石豆兰(B.lemniscatum C.S.P.Parish ex Hook.f.),对该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片。旒苏石豆兰的花形态十分特别,在萼片背面生有一个长带状附属物,附属物由6~8条纵向褶片包围中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石豆兰 石豆兰属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东汉旒数考
6
作者 刘晨亮 吴伟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5,共9页
冕依靠垂旒之多寡,反映身份等级,地位最尊之皇帝冕有十二旒,次之有九、七、五、三旒冕。时至今日,学术界依然未能解决东汉三公、诸侯冕的旒数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学、历史学方法,以期解决此旒数问题,首先,回归文献本身,考察五种文本之渊... 冕依靠垂旒之多寡,反映身份等级,地位最尊之皇帝冕有十二旒,次之有九、七、五、三旒冕。时至今日,学术界依然未能解决东汉三公、诸侯冕的旒数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学、历史学方法,以期解决此旒数问题,首先,回归文献本身,考察五种文本之渊源;其次,考察不仅限于东汉一朝的冠制、印绶之制、车制所构成的礼仪等级,由此恢复东汉冕服所构成的礼仪等级,并以此为根柢推导东汉旒数之制。研究认为:东汉三公、诸侯冕应为七旒,其上还应有皇太子九旒、诸侯王八旒两级,此是亲亲、尊尊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旒数在由旒、章数组成的复式礼仪等级中发挥内部区分的作用,此复式礼仪等级一直延续到南齐永明六年(公元48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礼仪等级 复式礼仪等级 《续汉书·舆服志》 冠制
下载PDF
“赘旒”“缀旒”之辨
7
作者 王金英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期92-96,共5页
"旒"指旌旗或冕冠等的垂饰物;"缀"与"赘"均有"连缀"义。"缀旒""赘旒"往往被解释作通用,都可比喻"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的君主"或"国势垂危"。但从核... "旒"指旌旗或冕冠等的垂饰物;"缀"与"赘"均有"连缀"义。"缀旒""赘旒"往往被解释作通用,都可比喻"实权旁落、为大臣挟持的君主"或"国势垂危"。但从核心义的角度分析二词,比喻义的来源不同:"缀"的核心义为"联结关系","赘"的核心义是"多余"。因此,以"连缀"释"赘旒"之"赘"或者以"赘旒"训释"缀旒",都是不确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义
原文传递
亲王之冕冠——九旒冕
8
作者 郭映雪 《金桥》 2017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阶级社会诞生后,冕冠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与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不仅如此,在这些有资格使用冕冠的人群中,根据他们的地位高低不同,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差异就体现在"旒"的... 阶级社会诞生后,冕冠成为区分阶层的标志,与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那些具备相当社会地位的人才可以佩戴。不仅如此,在这些有资格使用冕冠的人群中,根据他们的地位高低不同,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尽相同,最明显的差异就体现在"旒"的数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冕冠 标志性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 阶级社会 亲王 朱檀 十二章纹 王陵 冕服
原文传递
《保赤指南车》论治麻疹学术特色探析
9
作者 唐玉尧 金丽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24-25,28,共3页
清代医家邓旒《保赤指南车》卷一至卷三详细论述了麻疹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留下了丰富的麻疹诊疗经验。邓旒指出麻疹发病与先天胎毒、后天时气均有关系,病机为淫火之毒从腑而发。邓旒注重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擅长以疹色明暗与胃气存... 清代医家邓旒《保赤指南车》卷一至卷三详细论述了麻疹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留下了丰富的麻疹诊疗经验。邓旒指出麻疹发病与先天胎毒、后天时气均有关系,病机为淫火之毒从腑而发。邓旒注重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擅长以疹色明暗与胃气存无判断预后,根据发热、汗出的情况辨明病情吉凶。在治疗上,邓旒提倡疹分首尾论治,且以滋阴养血为基本要义,明确提出治疗麻疹宜清不宜补,并重视气分郁热的清解,既不能妄投补剂,又要防升散太过。此外,书中还记叙“免疹丹”一法作为预防手段,并强调在麻疹患者的日常养护中饮食宜淡、风寒宜避。邓旒用简明朴实的语言详细记叙麻疹诸多治法,具有简便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可为麻疹的临床治疗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保赤指南车》 免疹丹
下载PDF
《保赤指南车》论治痘疹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颖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第6期7-9,共3页
《保赤指南车》是清代福建医家邓旒所著,记载着其对儿科诸症的辨证施治临症心得。书中专辟两卷详细论述痘疹的辨治和预防,包括其在福建长期施种牛痘术的经验总结,实为其毕生所学与所悟的记载。
关键词 保赤指南车 痘疹 牛痘 清代 福建
下载PDF
源远流长 独树一帜——陕西戏曲舞台美术发展概述
11
作者 王东晔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26,共3页
陕西戏曲是在周秦祭典乐舞、角抵戏,汉代百戏,隋、唐歌舞,参军戏的基础上,经宋、元、明各代戏曲艺人的发展、创造,逐步衍化为以当地民歌为基调,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表象艺术。它形成于民间,规范化于宫庭。它的歌舞性和适应广场、戏楼(... 陕西戏曲是在周秦祭典乐舞、角抵戏,汉代百戏,隋、唐歌舞,参军戏的基础上,经宋、元、明各代戏曲艺人的发展、创造,逐步衍化为以当地民歌为基调,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表象艺术。它形成于民间,规范化于宫庭。它的歌舞性和适应广场、戏楼(歌台、歌楼、舞台)、勾栏、瓦舍、戏棚到专门剧场的四面、三面、一面观众的各种演出场所需要的制约性,和封建社会等级分明的服饰规制,如《周礼、春宫》载,天子与公虽都服滚冕,冕旒同为九旒,但天子每旒穿十二玉,公穿九玉;唐代贵族妇女的礼服,以紫、绯、青白等不同色彩,来区分丈夫官位的高低;明代补服的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舞台 戏曲家 角抵戏 歌楼 参军戏 贵族妇女 戏曲演出 补服 典乐
下载PDF
汉魏晋南北朝葬仪中“殊礼”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可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52,共9页
从汉代开始,在极少数拥有特殊地位的贵臣或诸侯王死后,皇帝会赐以多种形式的"殊礼"。殊礼本身意味着超越了一般制度的礼遇,因此殊礼的标准并非依据既定的礼仪或法律,而是以"故事",即前代人物的事例为准。通过梳理史... 从汉代开始,在极少数拥有特殊地位的贵臣或诸侯王死后,皇帝会赐以多种形式的"殊礼"。殊礼本身意味着超越了一般制度的礼遇,因此殊礼的标准并非依据既定的礼仪或法律,而是以"故事",即前代人物的事例为准。通过梳理史料,可以确定汉魏晋南北朝葬仪中所用殊礼主要包括有辒辌车、黄屋左纛、鸾辂、龙旂九旒、虎贲百人等车舆及仪仗。追根溯源,这些殊礼的下赐均源自西汉霍光以及东汉诸侯王的葬礼故事。经过西晋朝的整理与改造,上述葬礼中所用殊礼又为东晋南北朝所继承沿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殊礼 辒辌车 黄屋左纛 鸾辂 龙旗九 虎贲百人 前后部鼓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