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小麦旗叶面积早世代遗传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何元龙 张天英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作者于1987~1988年调查了春小麦旗叶面积早世代的遗传表现。经初步分析认为:春小麦 F_1组合的旗叶面积与双亲旗叶面积的平均值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准。F_1组合有明显的倾大亲现象,杂种优势也很明显。F_2组合的旗叶面积... 作者于1987~1988年调查了春小麦旗叶面积早世代的遗传表现。经初步分析认为:春小麦 F_1组合的旗叶面积与双亲旗叶面积的平均值有密切的关系,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准。F_1组合有明显的倾大亲现象,杂种优势也很明显。F_2组合的旗叶面积呈连续性变异,并分离出大量的超亲单株,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旗叶面积的遗传力值较高,平均为55.57%,在早世代选择有较好的选择效果。旗叶面积与F_1、F_2的株高、主穗长、主穗粒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试验的结果为春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旗叶面积 遗传 早世代
下载PDF
小麦旗叶面积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茂兴 陆晴 +3 位作者 马宏亮 甄志华 梁利娜 吴志会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为了挖掘控制小麦旗叶面积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本研究以215份适宜在冀中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材料,分别于2020—2022年在河北省唐山市种植,利用小麦16K高密度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结合小麦旗叶面积相关性状(旗叶宽、旗... 为了挖掘控制小麦旗叶面积相关性状的基因位点,本研究以215份适宜在冀中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为研究材料,分别于2020—2022年在河北省唐山市种植,利用小麦16K高密度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结合小麦旗叶面积相关性状(旗叶宽、旗叶长、旗叶面积)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23个与小麦旗叶宽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其中位于1A、2B(6)、3A、4A、4B、5A、5B(5)、5D、6B染色体上的18个SNP位点(区段)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两个与旗叶长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未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在关联出的21个与旗叶面积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区段)中,位于2B、5A染色体的两个位点(区段)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有13个SNP位点(区段)表现“一因多效”,分布于1A、2B(3)、3A、4A、5A(2)、5B(3)、5D、7A,这些位点在与旗叶面积显著关联的同时,也与旗叶宽或旗叶长呈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面积 叶长 叶宽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载PDF
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对小麦旗叶面积及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琴 王红光 +3 位作者 李东晓 房琴 李浩然 李瑞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97-1103,共7页
为明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简称VDAL)对冬小麦旗叶面积、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在河北藁城设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 为明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Verticillium Dahliae Asp-f2 Like,简称VDAL)对冬小麦旗叶面积、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于2017-2018和2018-2019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藁优2018为材料,在河北藁城设置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种子包衣,并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春三叶(倒四叶)露尖(S3)、春四叶(倒三叶)露尖(S4)、春五叶(倒二叶)露尖(S5)、春六叶(旗叶)露尖(S6)以及孕穗期(SB)叶面喷施VDAL和全生育期不喷施VDAL(S0)6个处理,以不包衣且不喷施为对照(CK),分析了VDAL对小麦旗叶面积、花后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4和S5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旗叶的长或宽,从而增大了叶面积。S4、S5和S6处理可以维持旗叶花后较高水平的净光合速率。各喷施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CK相比,两年间S4处理的籽粒产量均显著(P<0.05)提高,2018-2019年,S5处理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也显著(P<0.05)提高。综上,采用VDAL种子包衣,并于春生4~5叶龄喷施VDAL,可以增加旗叶面积和旗叶花后净光合速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蛋白 冬小麦 旗叶面积 籽粒产量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高产麦田小麦旗叶面积与穗粒数 粒重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洪军 李允祥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3-34,共2页
小麦单株产量是由穗粒数和粒重两项产量结构因子组成.为明确小麦进入高产阶段之后旗叶面积与穗粒数、粒重的相互关系,我们在高产麦田对烟1604、鲁麦12两个品种的小麦旗叶面积、穗粒重和千粒重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相关性呈显著和极显著水... 小麦单株产量是由穗粒数和粒重两项产量结构因子组成.为明确小麦进入高产阶段之后旗叶面积与穗粒数、粒重的相互关系,我们在高产麦田对烟1604、鲁麦12两个品种的小麦旗叶面积、穗粒重和千粒重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其相关性呈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一、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烟1604、鲁麦12.产量水平:亩产1000斤左右.试验地点:①齐河县晏城镇朱君村,品种为1604,该试验区采用精播耧播种,基本苗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粒数 旗叶面积 相关性 高产麦田 相关系数 回归方程 穗粒重 小麦品种 估计标准误差
下载PDF
小麦旗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傅兆麟 马宝珍 +2 位作者 王光杰 赵玉华 李广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 以 57个冬小麦基因型为试验材料 ,在稀植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千粒重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数均为显著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为旗叶面积>旗叶宽 >旗叶长 ;2旗叶长、宽和面积与千粒重均为正相关 ,但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3旗叶长、宽和面积与穗粒重均为正相关 ,其中旗叶宽和面积与穗粒重相关达极显著水平 ,旗叶长与穗粒重显著相关。由此可见 ,旗叶大小对穗粒重有着显著正向效应 ,因此在育种栽培过程中 ,注意增加旗叶面积对提高穗粒重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粒重 产量 旗叶面积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小麦品种百农207开花后的形态、光合性能及干物质积累特性
6
作者 欧行奇 李新华 任秀娟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生产试验于2023—2024年度研究了百农207和周麦36号在开花后的形态、光合及干物质转运特性.结果表明百农207的旗叶面积、厚度、spad及持绿期均大于周麦36号.开花至灌浆后期,2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百农207旗叶光合速率均显著... 生产试验于2023—2024年度研究了百农207和周麦36号在开花后的形态、光合及干物质转运特性.结果表明百农207的旗叶面积、厚度、spad及持绿期均大于周麦36号.开花至灌浆后期,2个小麦品种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百农207旗叶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周麦36号.2个品种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和旗叶光合速率的光相应曲线也表明,百农207在8—10时及16—18时旗叶光合速率高于周麦36号,而周麦36号在10—16时旗叶光合速率高于百农207.百农207从灌浆初期至成熟期,单茎干物质质量均高于周麦36号.单位面积产量百农207高于周麦36号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农207 光合速率 旗叶面积 光响应曲线 干物质 周麦36号
下载PDF
FACE条件下冬小麦生长特征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韩雪 郝兴宇 +1 位作者 王贺然 林而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6期154-159,共6页
模拟2050年冬小麦生长的CO2浓度下,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响应,有助于评价未来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利用农田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FACE)试验平台,以强筋冬小麦CA0493为供试材料,CO2浓度处理设定对照CO2(aCO2,415±16μmol/m... 模拟2050年冬小麦生长的CO2浓度下,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响应,有助于评价未来CO2浓度升高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利用农田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FACE)试验平台,以强筋冬小麦CA0493为供试材料,CO2浓度处理设定对照CO2(aCO2,415±16μmol/mol)和高浓度CO2(eCO2,550±17μmol/mol)2个水平;施N处理设常规施氮(NN,底肥含N118kg/hm2+追肥含N70kg/hm2)和低氮(LN,底肥含N66kg/hm2+追肥含N17kg/hm2)2个水平,研究高浓度CO2和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分蘖动态、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O2浓度显著提高了拔节期小麦株高(5.12%),常规施氮下的增幅高于低氮下的增幅。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开花期的旗叶面积(14.87%)和主茎上部3叶叶面积(10.02%),旗叶叶面积的增加主要由叶长增加(8.97%)决定。CO2浓度升高使常规施氮下的分蘖数量增加。开放式CO2浓度升高使冬小麦产量增加18.3%(P<0.05),低氮和常规施氮下的增幅分别为6.0%、31.4%。高浓度CO2使小麦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增加5.3%和14.5%(P<0.05),常规施氮下的增幅均高于低氮下的增幅,不孕小穗数下降11.12%(P<0.05),而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高浓度CO2使不孕小穗数降低,小花退化减少,从而提高了穗粒数,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CO2浓度升高(FACE) 冬小麦 株高 旗叶面积 产量 产量构成
下载PDF
多穗型品种华成3366减氮增密绿色增产稳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向前 刘良柏 +8 位作者 乔玉强 曹承富 陈欢 王平信 郭然 刘飞 杜世州 赵竹 李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1-188,共8页
为揭示减氮下利用多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实现绿色增产稳产的可行性,研究了4种氮水平与3种种植密度互作对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水平下根长、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根体积和根尖数受密度影响显... 为揭示减氮下利用多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实现绿色增产稳产的可行性,研究了4种氮水平与3种种植密度互作对小麦根系、光合、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水平下根长、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受密度影响不显著,根体积和根尖数受密度影响显著,相同密度下N1(传统施氮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显著高于N3(70%N1)。相同密度减氮15%(N2,85%传统施氮量)小麦孕穗期旗叶面积不会显著降低,而减氮30%会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密度影响不显著,D1(180万株/hm^2)和D3(360万株/hm^2)密度下N1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N3。同一氮水平下,密度增加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胞间CO2浓度上升,D1、D2(270万株/hm^2)、D3下N1比N3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增加20. 03%,18. 44%,17. 36%和24. 11%,20. 40%,19. 76%。籽粒蛋白质、淀粉、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受密度影响不显著,N1与N3间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差异显著,而淀粉、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同氮水平下,增加180万株/hm^2基本苗显著提高小麦各生育期群体干物重,施氮量由N1降到N3群体干物重显著降低,N2D3和N3D3群体干物重高于或相当于N1D1和N1D2,N3D3群体干物重高于或相当于N2D1和N2D2。N1、N2、N3下D3比D1产量在2016,2017年显著增加了11. 83%,11. 42%,14. 03%和5. 52%,10. 31%,10. 88%,N3D2和N3D3产量高于或相当于N1D1。研究得出,减氮15%~30%下密度增加90~180万株/hm^2基本苗可获得高于或相当于其对应未减氮处理的生物和经济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性状 旗叶面积 光合 籽粒品质
下载PDF
春小麦几个数量性状与穗粒重关系研究初报
9
作者 关耀辉 丁桂华 牛东方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Z1期61-63,共3页
小麦穗粒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综合数量性状。这些数量性状间又彼此相关,对穗粒重形成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研究各性状与穗粒重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在穗粒重构成中的作用,以利于提高选择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春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一、... 小麦穗粒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综合数量性状。这些数量性状间又彼此相关,对穗粒重形成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研究各性状与穗粒重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在穗粒重构成中的作用,以利于提高选择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春小麦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993年选择12个不同遗传特性的春小麦品种作试材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每个品种采用三点取样,每点10株,在倒三叶、倒二叶,旗叶未枯萎前测定叶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粒重 数量性状 春小麦产量 旗叶面积 穗粒数 关系研究 穗下节间 主要性状 正相关 品种比较试验
下载PDF
四川小麦品种的旗叶光合特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项超 徐智斌 +3 位作者 冯波 李斌 兰秋霞 王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9,共6页
四川小麦品种光合特性优势材料筛选及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弱光照地区的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41个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2个高产推广品种(川育16和川麦42)作为材料,分3个时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测定各品种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参数和叶... 四川小麦品种光合特性优势材料筛选及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弱光照地区的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41个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2个高产推广品种(川育16和川麦42)作为材料,分3个时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测定各品种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参数和叶面积.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旗叶光合特性在不同生育期存在明显差异,3个时期净光合速率(NPn)高低依次为: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根据NPn、旗叶面积(FLA)和3个时期净光合速率平均值与旗叶面积乘积(mNPn×FLA)筛选出了2个光合特性优良的地方品种——ZM4846、ZM4711和1个育成品种——川育16,可作为西南弱光照地区小麦高光效育种的亲本资源.其中灌浆期水分利用率(WUE)最大的3个品种为川育16、ZM4787、ZM4679,水分利用率具有随光合速率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本研究明确了在3个时期各相关性状对NPn的影响,并提出在四川地区小麦高光效品种选育上应选择在灌浆期具有低胞间CO2浓度、低蒸腾速率、高水分利用率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特性 旗叶面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