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临海大石金氏祠堂旗杆石纹样装饰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维纳
《台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1-55,61,共6页
浙江临海市西部的大石地区,多山而崎岖。岭景乡兰桥村金氏祠堂前有四块旗杆石,为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形体硕大。旗杆石墩四面繁复的石刻图案,雕工精细,装饰风格南北混杂。金氏祖先为汉代北方显贵,唐代迁徙至此,当地工匠在旗杆石雕刻时...
浙江临海市西部的大石地区,多山而崎岖。岭景乡兰桥村金氏祠堂前有四块旗杆石,为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形体硕大。旗杆石墩四面繁复的石刻图案,雕工精细,装饰风格南北混杂。金氏祖先为汉代北方显贵,唐代迁徙至此,当地工匠在旗杆石雕刻时保留了游牧风格的主题人物,增加了龙、凤形象。同时大量增刻了当地山区常见的装饰纹样,兼容了南方山区的审美意识进行再创造,浓缩着北方游牧文明和南方农耕文明相融合的装饰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临海
大
石
金氏祠堂
旗杆石
装饰纹样
南北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举视域下的边陲华夏——从台湾地区宜兰一对旗杆石座谈起
2
作者
张琏
《清史论丛》
2022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晚清时台湾地区宜兰立起一对石制旗杆座,飘扬的旗子标志此地有一位金榜题名的进士。科举在台历208年,至今还保存一些进士第、举人宅、贡元匾,以及零星的旗杆石座。宜兰的旗杆座是同治七年进士杨士芳所立,他不仅是宜兰唯一的进士,也是台...
晚清时台湾地区宜兰立起一对石制旗杆座,飘扬的旗子标志此地有一位金榜题名的进士。科举在台历208年,至今还保存一些进士第、举人宅、贡元匾,以及零星的旗杆石座。宜兰的旗杆座是同治七年进士杨士芳所立,他不仅是宜兰唯一的进士,也是台湾地区东部华夏边陲的唯一位进士。他被钦点为浙江绍兴即用知县,赴任未及年便告假回乡,未再返仕途。后半生35年间全力投身讲学,任书院山长。在返乡第二年倡建孔庙,五年后倡建延平郡王祠,皆获准。晚年遭逢乙未割台,杨士芳接受日本人授官,次年结合士绅倡建岳飞庙,设立劝善局,讲善书、做慈善,但被坚决抗日的鹿港生员洪弃生指责为“诚狗彘之不若”。台湾地区光复后,地方文史学者则称赞他的“气节”。宜兰偏处一隅,纳入治理较迟,杨士芳生于斯、长于斯,晚年虽受殖民统治,仍持守华夏文化,反哺奉献,一生倡建三庙且都顺利落成,他在不同时期发挥影响力,以建立祠庙传达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情操。时隔120年后,一切已物换星移,伫立于老宅前的一对老旧旗杆石座,仍以坚毅沉稳之姿在华夏边陲传述那段并不如烟的历史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台湾地区
宜兰
杨士芳
旗杆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南旗杆石文化研究——以平和县霞寨镇土楼旗杆石为例
3
作者
黄少松
《艺苑》
2017年第6期94-96,共3页
文章一方面介绍了平和县霞寨镇新寨土楼前旗杆石的文化价值与保存现状,另一方面又在分析旗杆石保护工作诸多难点的基础上,对保护旗杆石文化提出了一些有效方略。总而言之,本文的写作是希望为保护闽南原生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
文章一方面介绍了平和县霞寨镇新寨土楼前旗杆石的文化价值与保存现状,另一方面又在分析旗杆石保护工作诸多难点的基础上,对保护旗杆石文化提出了一些有效方略。总而言之,本文的写作是希望为保护闽南原生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楼
旗杆石
科举文化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陈家祠旗杆夹石上补刻两位留学进士看清末社会变革
4
作者
谢莹
《中国地方志》
2020年第6期74-81,I0004,共9页
陈家祠旗杆夹石上刻有两位科举废除以后的留学进士——陈振先、陈启辉科举功名文字。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清政府面对新形势采取一系列考试、授职举施,旗杆夹石上陈振先、陈启辉二人科举功名文字便是这一社会变革的实物佐证。考辩二人是何...
陈家祠旗杆夹石上刻有两位科举废除以后的留学进士——陈振先、陈启辉科举功名文字。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清政府面对新形势采取一系列考试、授职举施,旗杆夹石上陈振先、陈启辉二人科举功名文字便是这一社会变革的实物佐证。考辩二人是何许人,以及他们科举功名文字被补刻在旗杆夹石上的时间、排名顺序等相关问题,反映出科举废除之后科举情结在社会上的延续,折射出在清末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杆
夹
石
科举
陈振先
陈启辉
原文传递
题名
浙江临海大石金氏祠堂旗杆石纹样装饰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维纳
机构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台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1-55,61,共6页
文摘
浙江临海市西部的大石地区,多山而崎岖。岭景乡兰桥村金氏祠堂前有四块旗杆石,为整块花岗岩雕凿而成,形体硕大。旗杆石墩四面繁复的石刻图案,雕工精细,装饰风格南北混杂。金氏祖先为汉代北方显贵,唐代迁徙至此,当地工匠在旗杆石雕刻时保留了游牧风格的主题人物,增加了龙、凤形象。同时大量增刻了当地山区常见的装饰纹样,兼容了南方山区的审美意识进行再创造,浓缩着北方游牧文明和南方农耕文明相融合的装饰语言。
关键词
浙江临海
大
石
金氏祠堂
旗杆石
装饰纹样
南北融合
Keywords
Linhai City of Zhejiang
Dashi
Jin's ancestral hall
flagpole stone
decorative pattern
North-South integration
分类号
J522 [艺术—艺术设计]
TU251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举视域下的边陲华夏——从台湾地区宜兰一对旗杆石座谈起
2
作者
张琏
机构
台北东华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清史论丛》
2022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文摘
晚清时台湾地区宜兰立起一对石制旗杆座,飘扬的旗子标志此地有一位金榜题名的进士。科举在台历208年,至今还保存一些进士第、举人宅、贡元匾,以及零星的旗杆石座。宜兰的旗杆座是同治七年进士杨士芳所立,他不仅是宜兰唯一的进士,也是台湾地区东部华夏边陲的唯一位进士。他被钦点为浙江绍兴即用知县,赴任未及年便告假回乡,未再返仕途。后半生35年间全力投身讲学,任书院山长。在返乡第二年倡建孔庙,五年后倡建延平郡王祠,皆获准。晚年遭逢乙未割台,杨士芳接受日本人授官,次年结合士绅倡建岳飞庙,设立劝善局,讲善书、做慈善,但被坚决抗日的鹿港生员洪弃生指责为“诚狗彘之不若”。台湾地区光复后,地方文史学者则称赞他的“气节”。宜兰偏处一隅,纳入治理较迟,杨士芳生于斯、长于斯,晚年虽受殖民统治,仍持守华夏文化,反哺奉献,一生倡建三庙且都顺利落成,他在不同时期发挥影响力,以建立祠庙传达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情操。时隔120年后,一切已物换星移,伫立于老宅前的一对老旧旗杆石座,仍以坚毅沉稳之姿在华夏边陲传述那段并不如烟的历史往事。
关键词
科举
台湾地区
宜兰
杨士芳
旗杆石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南旗杆石文化研究——以平和县霞寨镇土楼旗杆石为例
3
作者
黄少松
机构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出处
《艺苑》
2017年第6期94-96,共3页
文摘
文章一方面介绍了平和县霞寨镇新寨土楼前旗杆石的文化价值与保存现状,另一方面又在分析旗杆石保护工作诸多难点的基础上,对保护旗杆石文化提出了一些有效方略。总而言之,本文的写作是希望为保护闽南原生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土楼
旗杆石
科举文化
保护与传承
分类号
J3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陈家祠旗杆夹石上补刻两位留学进士看清末社会变革
4
作者
谢莹
机构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出处
《中国地方志》
2020年第6期74-81,I0004,共9页
文摘
陈家祠旗杆夹石上刻有两位科举废除以后的留学进士——陈振先、陈启辉科举功名文字。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清政府面对新形势采取一系列考试、授职举施,旗杆夹石上陈振先、陈启辉二人科举功名文字便是这一社会变革的实物佐证。考辩二人是何许人,以及他们科举功名文字被补刻在旗杆夹石上的时间、排名顺序等相关问题,反映出科举废除之后科举情结在社会上的延续,折射出在清末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变化。
关键词
旗杆
夹
石
科举
陈振先
陈启辉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临海大石金氏祠堂旗杆石纹样装饰性研究
张维纳
《台州学院学报》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科举视域下的边陲华夏——从台湾地区宜兰一对旗杆石座谈起
张琏
《清史论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闽南旗杆石文化研究——以平和县霞寨镇土楼旗杆石为例
黄少松
《艺苑》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陈家祠旗杆夹石上补刻两位留学进士看清末社会变革
谢莹
《中国地方志》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