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75篇文章
< 1 2 2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及现实危害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大伟 葛丽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文化虚无主义以叙事维度全面化、传播场域虚拟化、话语主体去中心化、表现手法柔性化、技术手段智能化为表现形式,通过大众传播,产生“去民族化”“去历史化”“去价值化”“去思想化”“... 文化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文化虚无主义以叙事维度全面化、传播场域虚拟化、话语主体去中心化、表现手法柔性化、技术手段智能化为表现形式,通过大众传播,产生“去民族化”“去历史化”“去价值化”“去思想化”“去意识形态化”等负面影响。抵制和破除文化虚无主义,需要不断拓展“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着力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系统化的治理体制机制,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文化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虚无主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意识形态 文化自信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意蕴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斌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共4页
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虚构、歪曲中国历史、革命史、党史、国史、军史,造谣中伤、污蔑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政治问题,指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 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虚构、歪曲中国历史、革命史、党史、国史、军史,造谣中伤、污蔑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政治问题,指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强调要从历史经验和历史实践中、从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中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正确导向,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反对 历史虚无主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康德与道德虚无主义
3
作者 杨云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178,共11页
道德虚无主义否认道德的真实性,其典型主张是道德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康德尚未明确认识到道德虚无主义之概念,但他在反驳道德怀疑主义时,曾附带地提及并回应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观念。在其主要著作中,康德以“隐性”的方式坚定地拒... 道德虚无主义否认道德的真实性,其典型主张是道德本身就是子虚乌有之事。虽然康德尚未明确认识到道德虚无主义之概念,但他在反驳道德怀疑主义时,曾附带地提及并回应了道德虚无主义的观念。在其主要著作中,康德以“隐性”的方式坚定地拒斥了道德虚无主义。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道德法则的效力阐明了纯粹理性本身就是实践的,为道德奠定理性之根基,从而展现了道德虚无主义之不实。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除了正面揭示人作为理性存在者始终秉有道德兴趣,还通过道德兴趣缺失者的思想实验,展现了人只要懂得利害计算,结合上帝和来世的可能信念,就可以产生出道德的“类似物”,这也以特殊方式彰显了人类的道德本性。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康德通过对人性善恶的阐述,特别是对人性中“善的种子”的深入刻画,表明不存在对道德无感的人,由此最终拒绝了道德虚无主义。康德有力地确证了人的道德本性,其最大教益或许是,在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甚至各种类型的虚无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人依然可以相信理性,选择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虚无主 纯粹实践理性 道德兴趣 人性
下载PDF
毛泽东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及当代启示
4
作者 王永友 骆丹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4,共12页
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危害极大,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打击革命力量、破坏党和国家建设,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毛泽东以唯物史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以人民主体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少数主导观,以辩... 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危害极大,严重威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打击革命力量、破坏党和国家建设,阻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毛泽东以唯物史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以人民主体观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少数主导观,以辩证法批判了文化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虚无主义以更加隐蔽的网络方式侵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毛泽东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为新时代有效应对文化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文化虚无主 当代启示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5
作者 谢晓娟 莫修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2-26,共5页
习近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历史的观点,揭示“四个选择”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评价历史人物... 习近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历史的观点,揭示“四个选择”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错误观点,阐明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的观点,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历史虚无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数字化场域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新样态及纠治策略
6
作者 秦国民 曲翃佼 《新闻爱好者》 CSSCI 2024年第4期56-59,共4页
进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提供了新场域,使之在内容、主体、范式、场域等方面呈现出新型传播样态。数字化场域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现实危害表现为历史真相在“信... 进入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思潮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历史虚无主义传播提供了新场域,使之在内容、主体、范式、场域等方面呈现出新型传播样态。数字化场域中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现实危害表现为历史真相在“信息流瀑”中被稀释,民族情感在“过滤气泡”中被离散,历史共识在“泛娱乐化”中被解构,唯物史观理性思维在“众声喧哗”中被弱化。为此,我们需通过提升受众媒介素养、强化算法技术监管、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培养高素质“意见领袖”等实践举措,从而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侵扰和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历史虚无主 传播样态 现实危害 纠治策略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青年学生的内在逻辑研究
7
作者 王斌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36-138,共3页
文章在辨析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概念、内涵、危害及对策的基础上,从心理、认知和生命三个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青年的内在逻辑展开探讨。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迎合和利用青年社会心理操纵社会舆论,挑战乃至抢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诱... 文章在辨析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概念、内涵、危害及对策的基础上,从心理、认知和生命三个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青年的内在逻辑展开探讨。历史虚无主义通过迎合和利用青年社会心理操纵社会舆论,挑战乃至抢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诱导青年社会心理向社会意识转变,企图重塑青年对革命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结构,进而改变青年政治立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生命样式。研究结论对提升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指导青年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 社会心理 认知结构 生命样式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基本经验
8
作者 孙旭红 范晓倩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4年第4期4-14,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及时把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向和蔓延趋势,揭露其实质与危害;深入把握“两个确立”,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反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及时把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向和蔓延趋势,揭露其实质与危害;深入把握“两个确立”,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坚守底线,针对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重点领域进行批判;注重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实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多维批判;密切依靠人民群众,巩固反对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意识形态工作者更要从这些宝贵经验中获取力量、汲取智慧,真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予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致命一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历史虚无主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对大学生的危害及抵御
9
作者 董翔薇 田蕊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1-44,共4页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西方敌对势力宣扬的反华社会思潮,在显性传播式微后,近年来出现诸多新动向,更多通过专业场域、网络媒体、娱乐产业等载体、以专业话语、碎片化、娱乐化的隐形方式对我国进行渗透。这种渗透对大学生的危害在于:削弱他们...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西方敌对势力宣扬的反华社会思潮,在显性传播式微后,近年来出现诸多新动向,更多通过专业场域、网络媒体、娱乐产业等载体、以专业话语、碎片化、娱乐化的隐形方式对我国进行渗透。这种渗透对大学生的危害在于:削弱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侵蚀的对策是: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网络监管力度使历史虚无主义无处遁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 新动向 危害 抵御 大学生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黄勉勉 王江涛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7期121-123,共3页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对革命历史事件的歪曲和篡改、对革命历史人物的抹黑和诋毁、对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否定。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大学...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对革命历史事件的歪曲和篡改、对革命历史人物的抹黑和诋毁、对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否定。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民族和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加强网络环境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研究
11
作者 王倩 《新丝路》 2024年第9期53-55,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它以更加隐蔽、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播,且传播渗透对象更趋年轻化,带来了颠覆公众既往历史认知、消解公众历史认同等危害,冲击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章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它以更加隐蔽、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播,且传播渗透对象更趋年轻化,带来了颠覆公众既往历史认知、消解公众历史认同等危害,冲击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文章在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渗透特点和主要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即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历史教育、提高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警惕性和敏感性、重视网络监管和舆论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 历史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举措
12
作者 温瑞 冯雪梅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9期102-102,共1页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肆意歪曲和否认历史的有害社会文化思潮,会消解学生唯物史观,动摇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弱化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明显增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空间虽被不断挤压,但其并...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肆意歪曲和否认历史的有害社会文化思潮,会消解学生唯物史观,动摇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弱化文化自信。新时代,高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明显增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空间虽被不断挤压,但其并未销声匿迹,而是以传播手段网络化、传播内容碎片化、思想表达隐匿化、外在表现娱乐化等新的表现形式呈现。高校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使学生形成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思潮 传播空间 文化自信 历史虚无主 思想表达 传播手段 政治认同 意识形态建设
下载PDF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及其治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頔 穆文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6,共3页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速度迅捷,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点,蕴含着造成高校师生历史观弱化、政治观扭曲、价值观不正、人生观偏向的风险。对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网络媒体素养、提高... 网络历史虚无主义以其传播速度迅捷,隐蔽性、渗透性强等特点,蕴含着造成高校师生历史观弱化、政治观扭曲、价值观不正、人生观偏向的风险。对此,高校要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师生网络媒体素养、提高网络监管和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历史虚无主 高校 传播 治理策略
下载PDF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破除文化虚无主义:文化逻辑、理路遵循、践行方式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4,共18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述,分别对应破除传统文化虚无主义、革命文化虚无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虚无主义三大症候,构成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破除文化虚无主义的文化逻辑,引领并指导其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述,分别对应破除传统文化虚无主义、革命文化虚无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虚无主义三大症候,构成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破除文化虚无主义的文化逻辑,引领并指导其理路遵循,为践行方式提供解析路径。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破除文化虚无主义,其理路遵循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以“历史回顾—理论阐释—实践检验”破除“历史—当下—未来”的文化叙事理路、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破除“反思—质疑—重评”的文化建构理路、以“以中为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破除“丑化—矮化—西化”的文化发展理路。其践行方式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叙事的基本内容进而从文化叙事上否定文化虚无主义的“合理性”、将秉承“两个结合”作为文化建构的方法遵循进而从文化建构上否定文化虚无主义的“合规性”、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文化发展的崇高使命进而从文化发展上否定文化虚无主义的“合情性”。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破除文化虚无主义,将指引我们从容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文化变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虚无主 文化逻辑 理路遵循 践行方式
下载PDF
“两个大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化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和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内容、传播载体、思维特点和根本目的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它是在史学理论自我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兴起等...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在“两个大局”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内容、传播载体、思维特点和根本目的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它是在史学理论自我转向、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兴起等多种作用下产生的,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载体,以碎片化的方式解构党史、国史和革命史,本质目的在于消除政体的正当性地位。西方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操控网络舆论,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党和国家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以保障人民权益,加强“四史”教育,加强阵地建设,重视新媒体中的舆论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促进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完善,做大做强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增强人们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 两个大局 社会思潮 网络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样态、危害与治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观鹏 顾友仁 《统一战线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49-164,共16页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历史认知和诠释观念,用错误的历史结论来影射和否定现实,解构中华民族成员的历史认知与文化自信,背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衷。其样态表现为在国家层面编纂“无中国说”与“去中国说”的话术,在民族层...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历史认知和诠释观念,用错误的历史结论来影射和否定现实,解构中华民族成员的历史认知与文化自信,背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衷。其样态表现为在国家层面编纂“无中国说”与“去中国说”的话术,在民族层面酵化“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的矛盾,在文化层面实施“去主流化”与“以西为美”的双重基调,在政党层面炒作“执政合法性”与“执政效能性”议题,在道路层面攻讦“两个时期”否定民族复兴道路的必然性。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成诸多危害:虚无身份认同意识,混乱“我们是谁”的认识;虚无政治认同意识,遮蔽“我们从哪里来”的记忆;虚无理想认同意识,动摇“我们到哪里去”的信念。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虚无是“东升西降”态势下美国霸权焦虑、数字化技术变革与自身阶段性演进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应对这些危害,须坚持话语体系建构,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叙事主动权;加强思政教育巩固,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导权;实施技术风险化解,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信息管理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认同 政治认同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多维审思
17
作者 杨殿毅 王越芬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第10期58-62,共5页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错误思潮,高频地“往返”于社会与校园之间,这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政治性和功能性。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如何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回...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错误思潮,高频地“往返”于社会与校园之间,这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思政课的科学性、政治性和功能性。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如何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又是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本文聚焦高校思政课的引领力,旨在通过价值引领——认同性、理论引领——自觉性、问题引领——实效性、师资引领——示范性四重逻辑指向,多维视角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辨析引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理”与“路”,以期因应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所构成的新挑战与新变局,指引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培塑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增强大学生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与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历史虚无主 多维审思
下载PDF
网络空间文化虚无主义:表现、危害及应对
18
作者 栾琪 李素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4-77,共4页
作为文化虚无主义的特殊样态,网络文化虚无主义借助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以极其隐蔽的手段和方式在网络空间延伸拓展。网络空间文化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解、对革命文化的否定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挑战,导... 作为文化虚无主义的特殊样态,网络文化虚无主义借助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以极其隐蔽的手段和方式在网络空间延伸拓展。网络空间文化虚无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解、对革命文化的否定以及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挑战,导致历史记忆的模糊、价值观念的混乱和文化自信的削弱等危害。对此,要持续从加强理论引领、强化文化监管、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着力,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保护和发展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虚无主 危害 对策
下载PDF
无主把字句
19
作者 李芳 宋文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文章在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无主把字句的语义类型、结构特点、成因及主观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当主语因使因成分而受抑制(A1类),或因无需根究而隐含(A2类)时会形成无主把字句。说话人之所以对使因成分进行抑制,是为了打破客观致使,建立... 文章在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无主把字句的语义类型、结构特点、成因及主观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当主语因使因成分而受抑制(A1类),或因无需根究而隐含(A2类)时会形成无主把字句。说话人之所以对使因成分进行抑制,是为了打破客观致使,建立一种主观致使关系;之所以对使因成分进行隐含,是为了让把字的宾语占据句首位置,成为移情的对象。A1类无主把字句的使因成分施动性极弱,被使事件却具有强影响性。而弱施事之所以能够产生强影响,是因为这种强影响体现的是说话人的主观认识,具有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主把字句 弱施事 影响性
下载PDF
科学运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方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臣 《理论导刊》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对党的百余年奋斗史的精神表达,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增强党和人民历史自觉、历史自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以叙事歪曲、思想扭曲、软性附着等多种方式冲击...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对党的百余年奋斗史的精神表达,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增强党和人民历史自觉、历史自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以叙事歪曲、思想扭曲、软性附着等多种方式冲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企图瓦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根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独特价值,可通过发挥其政党认同功能、价值引领功能、教化激励功能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迈上新征程,应坚持理论澄明、教育护航、基因传承,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独特价值与功能全面消解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历史虚无主 意识形态 红色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