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瞿秋白无产阶级文艺范式的建构
1
作者 周建华 欧阳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瞿秋白领导和推动了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代初,瞿秋白“赋闲”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建立起与左联内部的有效沟通,熟悉和掌握左翼文学大致情况之后,瞿秋白先通过茅盾传达了自己关于革命文艺发展的思... 瞿秋白领导和推动了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第二次文艺大众化讨论。1930年代初,瞿秋白“赋闲”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建立起与左联内部的有效沟通,熟悉和掌握左翼文学大致情况之后,瞿秋白先通过茅盾传达了自己关于革命文艺发展的思考,期间通过起草《苏维埃的文化革命》《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等文件,将“大众化”作为文化运动的中心问题。1932年3月左联完成改组工作,经过思想上、组织上充分准备之后,瞿秋白推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等系列文章,阐述了革命文艺的无产阶级方向,构建了“立场-题材-文腔”三位一体的无产阶级文艺范式,为蓬勃兴起的无产阶级文艺提供了崭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文艺大众化 无产阶级文艺 范式
下载PDF
制度治党包蕴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擢升、历史擢升和实践擢升探究
2
作者 郑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深入理解和把握管党治党的制度创新,可以认识到其包蕴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三大擢升,即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内在规律的理论擢升、开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的历史擢升以及应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时代挑战的实践擢升。只有透... 深入理解和把握管党治党的制度创新,可以认识到其包蕴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三大擢升,即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内在规律的理论擢升、开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的历史擢升以及应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时代挑战的实践擢升。只有透视这三大擢升,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地分析制度治党的成长规律,才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更好地用完善的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治党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 管党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无产阶级”立场和概念形成探究
3
作者 王力 张佳琪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无产阶级概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提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起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使命。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莱茵报》时期关注现实生活,看到“一无所有的贫苦群众”,确立了为贫苦大众争取利益的立场... 无产阶级概念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提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起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使命。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莱茵报》时期关注现实生活,看到“一无所有的贫苦群众”,确立了为贫苦大众争取利益的立场,到《论犹太人问题》批判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提出“人的解放”的口号,最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赋予了“无产阶级”人的解放的使命。“无产阶级”就是指没有生产资料受雇于资本家阶级的社会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苦群众 无产阶级 人类解放
下载PDF
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及其价值意蕴
4
作者 马明冲 《理论视野》 2024年第3期5-11,共7页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为统领,努力探索建立一支坚强有力、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列宁形成了涵括党的领导制度建设论、组织制度...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领导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为统领,努力探索建立一支坚强有力、团结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列宁形成了涵括党的领导制度建设论、组织制度建设论、民主制度建设论、监督制度建设论等较为系统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溯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参照和实践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政党 制度建设
下载PDF
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的路径思考
5
作者 王喜满 冀宝光 《理论视野》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独自承担起指导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的重任。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情况下,恩格斯强调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党纲,发挥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同时维护党的权威... 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独自承担起指导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的重任。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情况下,恩格斯强调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制定党纲,发挥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同时维护党的权威,要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和创新方式,既坚持铁一般的纪律同时又要进行适时调整等方面为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解决“如何统一思想和行动”的政治方向指引。这些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晚年 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建设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的研究与认知
6
作者 傅伟男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党史意识的觉醒。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在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原则与观点方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党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党史叙...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党史意识的觉醒。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在研究无产阶级政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原则与观点方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党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党史叙述的逻辑渊源。他们高度重视党史在汲取经验教训、澄清事实真相、坚定革命信念、展开宣传教育、强化政党认同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方面的重要功能,着重阐发党的重大事件、历史贡献、成功经验与党史分期等基本问题,在党史叙述时运用唯物史观、阶级分析与辩证法等理论方法,并就如何编撰党史提出指导性意见,促进了无产阶级政党重视党史传统的形成,为正确认识国际共运史与中共党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党历史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
下载PDF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认文化遗产观点的批判及其时代意蕴——兼论实现“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自觉
7
作者 辛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为肃清马赫主义的负面影响,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普列汉诺夫的理论,对苏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认一切文化遗产的观点进行了系统批驳。列宁批判其在思想上的马赫主义立场、在组织上... 为肃清马赫主义的负面影响,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以及普列汉诺夫的理论,对苏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否认一切文化遗产的观点进行了系统批驳。列宁批判其在思想上的马赫主义立场、在组织上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在行动上拒绝继承文化遗产的行径,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注重对人类一切文化成果的批判继承。这些论断为新时代探索“第二个结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无产阶级文化派” 否认文化遗产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毛泽东“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源头与实践
8
作者 苗贵山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源头。一是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研读到的包尔生在改造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基础上所倡导的目的论的个体自我实现论;二是《共产党宣言》所强...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源头。一是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研读到的包尔生在改造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基础上所倡导的目的论的个体自我实现论;二是《共产党宣言》所强调的共产党人在为工人阶级利益而斗争的运动中代表着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价值观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三是列宁的“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以及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思想。“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得到了遵循,这就是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所主张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下载PDF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策略思想及其启示——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为基础的文本分析
9
作者 康锐 洪雁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作为列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策略问题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回答了正确策略是为“党的政治活动”提供正确指引、是“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是能“发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国的革命”...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作为列宁论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策略问题的经典著作,创造性地回答了正确策略是为“党的政治活动”提供正确指引、是“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是能“发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国的革命”的策略。并指出制定正确策略要深入把握以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考虑各个时代不同的基本特征”为前提、以“估计到历次革命运动的经验”为重点、以“估计到本国的一切阶级力量”为核心的方法论,形成了系统的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策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挖掘和总结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策略思想,对我们党在制定和运用正确策略时,夯实正确策略的思想基础,确保正确策略的时代性、灵活性和群众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正确策略
下载PDF
十月革命前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探析
10
作者 刘峰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64-67,171,共5页
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 随着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歌曲。它们不仅在街头集会和示威活动中被传唱,而且在阴暗的监狱地牢中也被唱过,而在监狱中也诞生了许多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仿佛长出了翅膀,飞到了遥远的地方,成为人民的财产。本文分析了同志们,勇敢地前进、瓦尔沙维扬卡等革命歌曲,阐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歌曲的创作、发展和积极意义,展现俄国革命歌曲蕴含的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前 俄国 无产阶级 革命歌曲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探究
11
作者 干成俊 冯瑞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彰显其在新时代的重要理论作用,文章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阐述了实现这...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彰显其在新时代的重要理论作用,文章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阐述了实现这一革命的实践基础和途径,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为轴线,进一步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现实价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 理论基础 实践纲领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无产阶级革命的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及其关系——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
12
作者 孙大雷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2期68-70,共3页
《关于波兰的演说》是马恩在1847年面对波兰无产阶级斗争与民族解放问题所作的两篇演说,在演说中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实现民族解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自觉斗争。因此,这不仅是无产阶级为实现自身解放的斗争,同时也是... 《关于波兰的演说》是马恩在1847年面对波兰无产阶级斗争与民族解放问题所作的两篇演说,在演说中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实现民族解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自觉斗争。因此,这不仅是无产阶级为实现自身解放的斗争,同时也是其试图冲破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压迫,从而实现世界性的人民解放的斗争。于此,或许就证明了困扰着无产阶级斗争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如何看待其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性与其并没有明确指出的民族性以及世界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许马恩在这里并没有提出完善的解答方案,但试图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对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来说都具有革命性与现实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革命 阶级 民族性 世界性 《关于波兰的演说》
下载PDF
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与无产阶级文化派
13
作者 侯敏 陈浩然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73-86,共14页
俄苏无产阶级文化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理论预设对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曾产生重要影响。从中国学界接受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引发中国无产阶级文论的萌生,到“革命文学”论争促发中国学界进一步了解无产阶... 俄苏无产阶级文化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理论预设对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曾产生重要影响。从中国学界接受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引发中国无产阶级文论的萌生,到“革命文学”论争促发中国学界进一步了解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热望,再到“左联”成立后中国学界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的反思与纠偏,最终到参照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建构起中国自身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理论,无产阶级文化派与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如影随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中的功过得失,都可以从无产阶级文化派那里寻绎到原型存在,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重新审视无产阶级文化派和左翼文学关联之缘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无产阶级文化派 无产阶级文论 建构
下载PDF
拉吕埃勒“非无产阶级”理论透视
14
作者 黄其洪 李作纯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30,共9页
无产阶级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关键问题,拉吕埃勒作为一位少见的更关注形式创新的哲学家,对于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主体的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面对超级资本主义日益蔓延的严峻态势,应坚持非镜像式思... 无产阶级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运动的关键问题,拉吕埃勒作为一位少见的更关注形式创新的哲学家,对于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主体的无产阶级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面对超级资本主义日益蔓延的严峻态势,应坚持非镜像式思维的非哲学,从实在论上的不可知论出发,将前概念的、早已被给定的、彻底内在性的实在—元一赋予结构化的“在—斗争中”的“人亲身”,以生成异质性的在更广大范围上结盟的作为个体主体的“非无产阶级”,来取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进而内在地对抗资本—世界,抵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异化侵蚀,最终实现为了每一“个人”的“非共产主义”。拉吕埃勒的这种看似充满人性光辉的“意念革命”,由于其主观性与非同一性,不得不在与不可避免的知识客观性的碰撞中、在革命力量现实性的缺失中,最终走向神秘主义的漩涡,走向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叛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吕埃勒 无产阶级 人亲身 非共产主义
下载PDF
浪漫诗人与无产阶级
15
作者 赵锦英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1,共7页
维塞尔把无产阶级视为反讽的化身;加罗蒂认为无产阶级与浪漫诗人一脉相承,把无产阶级降格为依赖天才之灵性创造、通过访花采蜜和传播授粉广为散播的工蜂,从而把无产阶级视为偶然性存在。与此不同,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视为一种必然性和普遍... 维塞尔把无产阶级视为反讽的化身;加罗蒂认为无产阶级与浪漫诗人一脉相承,把无产阶级降格为依赖天才之灵性创造、通过访花采蜜和传播授粉广为散播的工蜂,从而把无产阶级视为偶然性存在。与此不同,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视为一种必然性和普遍性存在,认为其是随着现代分工、现代大工业而发生发展的。浪漫诗人作为偶然性存在,类似于黑格尔所谓的“贱民”。无产阶级不是反讽的化身,而是反讽的替代和超越。与席勒的审美、艺术创造王国以及魔幻化与现实世界难以统一不同,马克思把审美、艺术创造奠立在劳动时间不断缩短、从谋生性劳动到兴趣性活动、摆脱物化体系或资本逻辑、有效防止恶的美学发作的前提之上,从而把艺术与生产、生活统一起来。按照这种统一,扬弃基于小生产模式的浪漫想象、脱离物质生产的审美想象,通过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实现按美的规律来生产,才是无产阶级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诗人 无产阶级 反讽 艺术生产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论析
16
作者 马明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0,共9页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制度建设的渊源性理论,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建立了理论参照系。从逻辑层面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贯穿着实践的最大逻辑,在践行使命的过程中达成政党...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制度建设的渊源性理论,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建立了理论参照系。从逻辑层面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贯穿着实践的最大逻辑,在践行使命的过程中达成政党制度建设的动态平衡;从科学内涵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将制度贯通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全领域,把握这一核心要素是形塑党的建设正确方向和科学样态的前提;从价值意义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制度建设思想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根本的质的规定性,为无产阶级政党文明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注入理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无产阶级政党 制度建设 逻辑基础 科学内涵
下载PDF
“居”的流动与现代性镜像——重思马克思关于“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的探讨
17
作者 李春敏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116,共10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以“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为切入点呈现了现代性视野中的“居”的实践,这一实践伴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阶层身份的转换。具体来说,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分化为三个阶层:现代农业中的雇...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以“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为切入点呈现了现代性视野中的“居”的实践,这一实践伴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阶层身份的转换。具体来说,不列颠的农业无产阶级分化为三个阶层:现代农业中的雇佣工人、流动人口和进入城市的雇佣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居”开始分化,呈现为一种普遍的流动状态。这是一个“居”的贫困和“居”的剥夺不断被生产出来的过程,是资本逻辑主导下的“居”的秩序的现实生成过程。马克思以这三个阶层为例,呈现了资本逻辑下雇佣工人的“居”的困境和传统农村社区的衰落,这是其后续探讨居住正义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农业无产阶级 资本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机器生产与无产阶级的悲苦状况——马克思《伦敦笔记》研究
18
作者 张一兵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注意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观点,比如用在性的使用价值和交换等价关系的交换价值的区分,然而,所有这些观点最终都会迷失在经济物相化的迷雾之中。马克思也关注自己曾经在《布鲁塞尔笔记》和《曼... 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注意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观点,比如用在性的使用价值和交换等价关系的交换价值的区分,然而,所有这些观点最终都会迷失在经济物相化的迷雾之中。马克思也关注自己曾经在《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中也刻意留心的相同问题,即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工人的贫困化,特别是进入机器化生产时期无产阶级不断加剧的悲苦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伦敦笔记》 劳动价值论 无产阶级贫困化
下载PDF
赛博空间无产阶级数字劳动的出场及命运展望
19
作者 罗小青 董荣泼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1-31,共11页
赛博空间是一个人造的空间,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化时代的产物。数字劳动是在赛博空间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劳动形式,正如马克思描绘的机器大工业时代劳动异化那样,赛博空间数字劳动也存在严重的异化。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既涵盖赛博... 赛博空间是一个人造的空间,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化时代的产物。数字劳动是在赛博空间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劳动形式,正如马克思描绘的机器大工业时代劳动异化那样,赛博空间数字劳动也存在严重的异化。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既涵盖赛博无产阶级与自己的数字成果、劳动行为、类本质的异化,也包含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异化不应该是人类永恒的命运,人类需要彻底扬弃资本主义数字时代的劳动异化。因此,我们需要展开对数字资本主义的理论批判,建构人类数字命运共同体,树立“数字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空间 数字劳动 无产阶级 数字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
作者 苑秀丽 马漳旭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2-59,共8页
在俄国革命运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指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克服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和立场动摇的过程中,列宁形成了丰富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新型的革命家组织,领袖及领导集团要发挥核心作用,... 在俄国革命运动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指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克服思想混乱、组织涣散和立场动摇的过程中,列宁形成了丰富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新型的革命家组织,领袖及领导集团要发挥核心作用,党要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坚持党的纲领,坚持党的章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等科学内容。当前,尽管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理论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总结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惨痛教训,具有重要启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捍卫领导地位,永葆长期执政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深刻学习和体会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提供了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坚守,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永葆长期执政地位,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