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工业与普遍无产阶级化——斯蒂格勒的“精神政治经济学新批判”
1
作者 刘日明 陈芝敏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斯蒂格勒的“精神政治经济学新批判”探究了精神工业与持留经济所造成的意识时间的商品化与共时化突变,剖析了短视资本主义增值的秘密机制。“新批判”揭露了技术对劳动、生活和理论知识的代管所诱发的普遍无产阶级化,澄明了经济体系对... 斯蒂格勒的“精神政治经济学新批判”探究了精神工业与持留经济所造成的意识时间的商品化与共时化突变,剖析了短视资本主义增值的秘密机制。“新批判”揭露了技术对劳动、生活和理论知识的代管所诱发的普遍无产阶级化,澄明了经济体系对技术体系的霸权致使力比多毁坏的后果,阐发了个体化的丧失、欲望的结构性毁灭以及精神的贫困等生存之痛。斯蒂格勒拓展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化思想,推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发展,但因其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而造成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最终陷入“技术本位主义”并诉诸乌托邦式的救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时间 第三持留 精神工业 无产阶级化 精神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精神无产阶级化:智能化教育技术的负向反思
2
作者 金生鈜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8,191,共15页
技术具有药学效应,既有良性治疗功能也可能产生毒性;对智能化教育技术采取审慎原则、进行毒性风险警示,是教育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智能化教育技术的毒性风险表现为精神无产阶级化,这是技术对人的精神及其智性、感性等本质力量的异化。... 技术具有药学效应,既有良性治疗功能也可能产生毒性;对智能化教育技术采取审慎原则、进行毒性风险警示,是教育技术进步的必要条件。智能化教育技术的毒性风险表现为精神无产阶级化,这是技术对人的精神及其智性、感性等本质力量的异化。如果智能化教育技术限定人的智性思维、废黜精神意志力、消解人的精神个体化历程、破坏人的精神生态,就会产生精神无产阶级化。智能化教育技术的运作需要排除精神无产阶级化风险,需要通过教育伦理训练以提升技术模型的伦理品质,需要建立教育技术治疗模式以解决教育的去精神化问题。智能化教育技术只有促进人类集体和个体的精神个体化,为人类精神生态的发展创造上升路线,才是负责任的贡献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教育技术 无产阶级化 技术药理学 精神个体化教育 精神生态
下载PDF
无产阶级化历程:理论解释、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建洲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83,共33页
无产阶级化历程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劳动者失去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并为了生存向他人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化历程构成了审视社会变迁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无产阶级化研究的困境做了分析,主要引介了C... 无产阶级化历程一般被认为是一个劳动者失去对生产资料的控制并为了生存向他人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作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化历程构成了审视社会变迁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无产阶级化研究的困境做了分析,主要引介了C.蒂利关于无产阶级化的定义与分析框架;其次,对欧洲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曾经出现的无产阶级化的不同模式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这些历史经验对于分析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化历程的深远意义;最后,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无产阶级化历程"这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对塞勒尼等人研究的引介,探讨了这些研究对分析农民工的阶级形成与无产阶级化历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化 C.蒂利 新兴工业化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阶级形成
下载PDF
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中共早期在上海大学的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畅 魏坡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6,共9页
如何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实现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化,是中共早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大学,中共通过录取革命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组建活跃的党团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革命实... 如何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实现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化,是中共早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大学,中共通过录取革命学生、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组建活跃的党团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革命实践等多种途径,从思想上和实践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训练,以达到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蓄积革命力量之目的。中共在上海大学的这些尝试不仅成功地推动了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培养了一批职业革命家,而且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奠定了促使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化的基本路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无产阶级化 上海大学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六大”对党无产阶级化的认识与古田会议的纠偏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健英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08年第5期39-43,共5页
1928~1929年,中共召开了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两次会议都涉及到如何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这一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共六大强调通过改变党内工农成份比例... 1928~1929年,中共召开了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即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两次会议都涉及到如何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这一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共六大强调通过改变党内工农成份比例,来建立党的无产阶级基础,古田会议在中共六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国情的因素,更加紧密地结合了中国革命的实际,从而找到了一条在新的斗争环境中,实现党的无产阶级化的新途径。从而不仅有效地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有效地保持了党的先进性,而且使党的群众基础得到空前扩大,使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在广大农民的支持下,不断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大 无产阶级化 古田会议
下载PDF
锻造无产阶级军队的成功之道——关于我军无产阶级化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6
作者 李作民 仲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4,28,共6页
本文沿着纵深的历史脉络,考察了党在以农村为生息地、以农民为主力军的特殊条件下锻造一支无产阶级军队所面临的严峻任务,总结了党在22年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对这一问题探索出的两条根本原则与历史经验:其一,坚持党对军队最高的、... 本文沿着纵深的历史脉络,考察了党在以农村为生息地、以农民为主力军的特殊条件下锻造一支无产阶级军队所面临的严峻任务,总结了党在22年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对这一问题探索出的两条根本原则与历史经验:其一,坚持党对军队最高的、绝对的、唯一的领导权;其二,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官兵觉悟,使之臻于无产阶级的思想水准。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史为鉴,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必须服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绝对领导,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思想指南,必须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坚持高于社会的水准。唯此,方能永葆我军的无产阶级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化 思想政治教育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历史回顾 毛泽东 思想道德建设 成功之道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政治工作 武装斗争
下载PDF
工业变迁与台湾的无产阶级化历程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幼荪 具海根 刘建洲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2-82,127-128,共11页
过去30年期间发生于台湾的工业化历程,伴随着规模和速度都非同寻常的无产阶级化历程。本文分析了台湾的无产阶级化模式,检视了台湾新兴的工人阶级的人口学与社会特征。台湾工业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发展在地理上的分散,且以小企... 过去30年期间发生于台湾的工业化历程,伴随着规模和速度都非同寻常的无产阶级化历程。本文分析了台湾的无产阶级化模式,检视了台湾新兴的工人阶级的人口学与社会特征。台湾工业化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发展在地理上的分散,且以小企业为主导。这有助于台湾的第一代产业工人顺利适应工业性质的工作;但是,这也延缓了强烈的工人认同的发育和工人阶级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工业化 无产阶级化历程 工人阶级
下载PDF
机器时代的无产阶级化——评斯蒂格勒对马克思哲学的技术化解读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福公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39,共7页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当代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他把由技术变革导致的劳动与知识的分离现象称作无产阶级化,并将诊断这一现代性症候的批判理论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他从无产阶级化的逻辑视域出发重新诠释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和... 贝尔纳·斯蒂格勒是当代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他把由技术变革导致的劳动与知识的分离现象称作无产阶级化,并将诊断这一现代性症候的批判理论追溯到黑格尔和马克思。他从无产阶级化的逻辑视域出发重新诠释了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和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着重分析了马克思"机器论片断"语境中的一般智力与无产阶级化问题,最终走向基于技术自反性的自治解放之路。这一解读思路为我们推进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理论提供了重要启示,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哲学的真实语境和科学方法论,以致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存在严重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化 机器论片断 一般智力 工艺学
下载PDF
对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的当代解读——斯蒂格勒论人类纪时代的无产阶级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樊睿静 王建民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5期57-59,共3页
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关注并深入诠释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论述的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化问题。斯蒂格勒认为,无产阶级化仍是我们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数字第三持存的时代,... 法国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关注并深入诠释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论述的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化问题。斯蒂格勒认为,无产阶级化仍是我们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数字第三持存的时代,人类深度面临理论知识的无产阶级化。对此,他提出运用一般器官学和药理学的工具去谋求解放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无产阶级化 第三持存
下载PDF
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重思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
10
作者 王众凯 李庆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6期20-25,共6页
数字资本主义是技术与人双向延异的时代,为了批判技术的负面影响,斯蒂格勒提出无产阶级化概念,以技术逻辑重新诠释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论。斯蒂格勒通过对马克思“机器论片段”文本的分析与重构,基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完成了无产... 数字资本主义是技术与人双向延异的时代,为了批判技术的负面影响,斯蒂格勒提出无产阶级化概念,以技术逻辑重新诠释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理论。斯蒂格勒通过对马克思“机器论片段”文本的分析与重构,基于数字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完成了无产阶级化概念的语境转换。但是回到马克思的原初语境,可以发现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一方面忽视了其根本性的社会历史语境,另一方面则忽视了与生产力共同构成矛盾运动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基于技术逻辑的文本重构。因此,只有在数字资本主义视域下重新审视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概念,才能明确其社会批判进路中的理论缺陷,才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进而更好地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问题症候进行反思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无产阶级化 “机器论片段” 数字资本主义
下载PDF
浅谈会计人员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无产阶级化
11
作者 王佳 董深亮 《现代商业》 2007年第23期45-45,共1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受到管理当局的控制,其工资和地位水平也在逐渐下降,导致了会计人员的无产阶级化,本文从技术和意识形态上介绍了导致会计人员无产阶级化的原因和危害性,以及提出如何减少这种无产阶级化趋势的建议。
关键词 会计人员 技术和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化
下载PDF
控制论无产阶级化——数字化生产中螺旋式的贬值与冲突
12
作者 西蒙·朔普 蒋林(译) 《国外理论动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通过对德国制造业和配送物流业中由算法控制的手工劳动开展的案例研究,文章提出了“控制论无产阶级化”概念。为此,文章将劳动过程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层面的阶级分析结合起来,重构了对技术无产阶级化的理解,将其视为生产过程中活劳动被驱... 通过对德国制造业和配送物流业中由算法控制的手工劳动开展的案例研究,文章提出了“控制论无产阶级化”概念。为此,文章将劳动过程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层面的阶级分析结合起来,重构了对技术无产阶级化的理解,将其视为生产过程中活劳动被驱逐与重新融入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在所研究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从质量和数量上驱逐活劳动的不同形式:第一,通过工作步骤的数字指令实现去技能的灵活化;第二,基于对劳动过程进行永久性的数字评估,实现控制论的工作强化;第三,基于从劳动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化。由于通过算法工作控制实现了新的高度劳动密集型生产和分配形式,这种驱逐被贬值的活劳动的重新融入过程所抵消。然而,这些过程相互抵牾,导致了“来自底层的技术政治”,从而影响甚至破坏了控制论无产阶级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管理 阶级分析 数字化 劳动过程 无产阶级化
原文传递
心灵无产阶级化及其解放途径--斯蒂格勒对当代数字化资本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一兵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3,F0002,共11页
当象征符码经由大众传媒所控制成为工业技术操控的对象后,人的一切关注则被掏空,人的感性生活已经成为虚假的景观产品机械投放地。这是一种彻底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象征贫困。正是这种象征贫困所导致的知识整体短路的系统性愚昧,也就造成... 当象征符码经由大众传媒所控制成为工业技术操控的对象后,人的一切关注则被掏空,人的感性生活已经成为虚假的景观产品机械投放地。这是一种彻底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象征贫困。正是这种象征贫困所导致的知识整体短路的系统性愚昧,也就造成了斯蒂格勒所指认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中的心灵无产阶级化。斯蒂格勒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最可贵的方面,就是通过贡献型数字经济积极地努力探求新的解放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无产阶级化 力比多经济学 马克思 系统性愚昧
原文传递
技术存在造成知识丧失——论斯蒂格勒的无产阶级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文旭 徐天意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28,共7页
网络化的第三记忆正给人类的精神存在带来威胁,无限制的技术发展将引发三重知识丧失,斯蒂格勒据此开创了技术逻辑的无产阶级化理论。他运用一般器官学的思维方法定义了技术义肢的药理学性质,并在人类纪的宏大背景下对数字化资本主义展... 网络化的第三记忆正给人类的精神存在带来威胁,无限制的技术发展将引发三重知识丧失,斯蒂格勒据此开创了技术逻辑的无产阶级化理论。他运用一般器官学的思维方法定义了技术义肢的药理学性质,并在人类纪的宏大背景下对数字化资本主义展开深刻剖析。他的无产阶级化批判继承了马克思的机器大生产理论,体现出其对于辩证法的新理解,但他从无产阶级化概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当代解读也暴露出种种局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直面当代社会现实的无产阶级化理论确实能够为建构技术和人类的新型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格勒 无产阶级化 人类纪 数字化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半无产阶级化、劳动力商品化与中国农民工 被引量:7
15
作者 孟庆峰 《海派经济学》 2011年第1期131-149,共19页
本文旨在讨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化是资本主义前提的论断。我们认为该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做的独特划分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前史与真正的资本主义历史。《资本论》中所做的一些预设其实是资本主义前史发展的结果,这也就可以理... 本文旨在讨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化是资本主义前提的论断。我们认为该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做的独特划分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前史与真正的资本主义历史。《资本论》中所做的一些预设其实是资本主义前史发展的结果,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交代资本家的欲望来源。从历史主义的角度来看,无产阶级化并非劳动力商品化的必要条件。文中从理论与经验两方面的分析表明,相比无产阶级化,半无产阶级化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马克思将半无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化的转化看成是历史必然,这里,他只看到了资本主导的双向运动,而忽略了市场机制与社会之间的双向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双重双向运动,我们应当把半无产阶级化看作这两种双向互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为中国农民工的半无产阶级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化 劳动力商品化 合法性危机 农民工
原文传递
《古田会议决议》与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化问题的解决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恩宝 《党政干部学刊》 2010年第5期22-24,共3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和战胜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实现无产阶级化的问题,是关系到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很好地解决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实现党和军队的无产阶级化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克服和战胜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以实现无产阶级化的问题,是关系到其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很好地解决了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实现党和军队的无产阶级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古田会议决议 无产阶级化
原文传递
评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问题》
17
作者 高放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0-52,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带头掀起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震撼了世界,它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等等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重大变化。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问题,60—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带头掀起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科学技术革命震撼了世界,它使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等等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重大变化。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问题,60—70年代以来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理论问题。西方学者已就此课题发表了大量论著,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的观点也不一致,可以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我国以往由于对外封闭,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变化所知极少。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结构 现代资本主义 工人阶级 中间阶层 新中间阶级 社会党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 社会阶级 新变化 无产阶级化
下载PDF
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职业结构“白领化”的阶级实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寿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7,共9页
20世纪下半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雇员职业结构呈现出日益“白领化”的趋势,西方学术界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正在消失,阶级对立正在成为过去;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强调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科... 20世纪下半期以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雇员职业结构呈现出日益“白领化”的趋势,西方学术界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等理论,认为工人阶级正在消失,阶级对立正在成为过去;而马克思主义学者则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强调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职业结构“白领化”,归根到底与资本积累的演进有关。资本积累过程通过三种制度变化推动资本主义职业结构“白领化”:大公司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市场化和国家经济职能的增强。在资本积累规律作用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区隔仍然鲜明地存在着,资产者和无产者两大阶级不仅在劳动过程中处于不同地位,而且在收入分配、财产占有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与不平等。究其实质,所谓“白领化”就是新一轮的无产阶级化。工人阶级不但没有消失,而且人数不断增多,他们仍然是推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领化” 大公司 资本积累 无产阶级化
下载PDF
新资本积累制度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19
作者 刘耐莉 《国外理论动态》 1999年第5期13-,28,共2页
1998年4月出版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巴黎国际学术会议资料集第6卷刊载了巴西圣卡塔利那联邦大学教师协会工会政策部主任保罗·塞尔希奥·图莫洛教授撰写的一篇题为《在资本积累新标准面前巴西统一工会面临... 1998年4月出版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巴黎国际学术会议资料集第6卷刊载了巴西圣卡塔利那联邦大学教师协会工会政策部主任保罗·塞尔希奥·图莫洛教授撰写的一篇题为《在资本积累新标准面前巴西统一工会面临的挑战》的文章。现将文章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制度 工人阶级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社会民主主义 战斗性 无产阶级化 劳动力 资本积累 工会政策 《共产党宣言》
下载PDF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20
作者 李建森 赵逸琳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0-117,共8页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 延安时期毛泽东劳动伦理教育思想在逻辑上别开生面,其历史影响深刻而持久。它立足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过渡性社会伦理实际,拱绕“无产阶级化”价值旨归,建构了一种有别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更具劳动主体层次丰富性的道德本体论,以一种纵横捭阖的理论气魄在现代中国伦理生活领域掀起一股劳动伦理思想新风。其理论创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伦理教育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操持正确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实践镜鉴意义。无产阶级所推崇的劳动修养绝不是寄托玄思情结或宣泄失意心绪而隐遁的自我放逐,绝不是“与民并耕而食”的乌托邦恣肆,而是摒弃道德修养碎片化的革命现实主义伦理超越,以期在道德人格上升华为“最干净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动伦理教育思想 无产阶级化 价值取向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