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试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道路 |
徐瑞岳
李程骅
|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2
|
左翼时期青年知识分子转化为革命无产阶级的心理历程——读《韦护》和《流亡》 |
高惠京
|
《成都师专学报》
|
2001 |
1
|
|
3
|
肖洛霍夫是无产阶级作家——评《静静的顿河》的创作倾向 |
车成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85 |
1
|
|
4
|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问题 |
支克坚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5
|
坚持无产阶级大众化人民化的文艺 |
韩云波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6
|
高尔基和无产阶级文化派 |
娄力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2 |
1
|
|
7
|
蒋光慈创作的历史意义——兼谈对无产阶级早期作家的评价问题 |
李标晶
|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0 |
1
|
|
8
|
“写中间人物”论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文学进攻的新武器 |
陈美兰
|
《江汉论坛》
|
1964 |
0 |
|
9
|
列宁关于报告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
杨如鹏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0 |
|
10
|
建国后十七年无产阶级文学实践之批评 |
寇国庆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1
|
“革命文学”之为何及其路径——茅盾与太阳社、创造社论争的核心 |
田丰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12
|
刘一梦: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实践者 |
尹飞鹏
|
《支部生活(山东)》
|
2021 |
0 |
|
13
|
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两次飞跃 |
尤俊意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4
|
鲁迅论苏联“同路人”文学 |
吕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15
|
茅盾研究的新收获——读《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 |
张学军
|
《齐鲁学刊》
|
1986 |
3
|
|
16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同路人”问题 |
王维国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7
|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茅盾文艺思想初探 |
沈栖
|
《中州学刊》
|
1985 |
1
|
|
18
|
鲁迅与无产阶级文学问题 |
陈涌
|
《文学评论》
|
1981 |
1
|
|
19
|
政治实践中的文化—美学——葛兰西美学思想论 |
扬帆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20
|
小林多喜二对典型化的认识和实践 |
张朝柯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