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5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涟水县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费云华 李莉华 +7 位作者 包雨晴 李艳 王丽菊 陈卫平 刘艳 赵清 朱谦让 胡乔晟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索涟水县成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CVDs)高危人群的潜在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35~75岁的本地居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 目的探索涟水县成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s,CCVDs)高危人群的潜在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35~75岁的本地居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生活方式以及CCVDs患病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CCVDs高危人群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032名研究对象,CCVDs、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心肌梗死/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45.62%、34.35%、18.21%、7.97%、4.28%。≥60岁(OR=1.29,95%CI:1.26~1.32)、吸烟(OR=1.78,95%CI:1.16~2.73)、饮酒(OR=1.47,95%CI:1.03~2.12)、BMI(≥24)(OR=2.56,95%CI:2.08~3.15)和高脂血症(OR=2.03,95%CI:2.02~3.05)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女性(OR=0.44,95%CI:0.30~0.64)是保护因素。结论涟水县CCVDs及其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年龄、吸烟、饮酒和高脂血症均为CCVDs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应采取健康教育、调整饮食习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等预防及干预措施,降低CCVDs高危人群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暴露情况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全雪萌 华扬 +2 位作者 贾凌云 马兆毅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1,共9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多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分”数据库273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男78...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管腔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多中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分”数据库273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男787例,女1951例),分别将男性、女性分为18~29、30~39、40~49、50~59、≥60岁5组,统计比较各年龄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D_(CCA))、颈动脉球部内径(D BULB)、颈内动脉内径(D_(ICA))及颈动脉不同节段内径之比[以颈动脉指数(CI)表示,CI_(BULB)/CCA为D_(BULB/DCCA),CI_(BULB)/ICA为D BULB/D_(ICA),CI_(ICA/CCA)为D_(ICA)/D_(CCA)]的差异性,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参数随年龄的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男女间以及不同侧别间各CI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CI与颈总动脉IMT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I_(BULB)/CCA、CI_(BULB)/ICA及CI_(ICA/CCA)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IMT、D_(CCA)、D BULB、D_(ICA)、CI_(BULB)/CCA及CI_(BULB)/ICA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性(男性r值分别为0.121、0.229、0.260、0.055、0.107、0.229,女性r值分别为0.364、0.185、0.199、0.073、0.077、0.129,均P<0.01),CI_(ICA/CCA)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男性r=-0.118,女性r=-0.049,均P<0.05),且年龄每增长1岁,男性IMT、D_(CCA)、D BULB、D_(ICA)分别增长0.003、0.015、0.025、0.004 mm,女性IMT、D_(CCA)、D BULB、D_(ICA)分别增长0.005、0.011、0.018、0.005 mm。(2)男性CI_(BULB)/ICA小于女性(1.47±0.21比1.51±0.22;t=-5.566,P<0.01),CI_(ICA/CCA)大于女性(0.78±0.11比0.76±0.11;t=6.629,P<0.01);左侧CI_(BULB)/CCA(1.14±0.15比1.13±0.15;t=-2.973,P<0.05)、CI_(ICA/CCA)(0.77±0.11比0.76±0.11;t=-3.946,P<0.01)大于右侧。男女性别之间CI_(BULB)/CCA及左右侧之间CI_(BULB)/IC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比女性:1.13±0.15比1.13±0.15,t=1.212,P=0.226;左侧比右侧:1.49±0.22比1.50±0.21,t=1.112,P=0.266)。CI_(BULB)/CCA、CI_(BULB)/ICA与IMT的增加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9、0.070,均P<0.05),而CI_(ICA/CCA)与IMT的增加呈负相关性(r=-0.032,P<0.0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81,P<0.01)、左侧(β=0.040,P<0.05)显著正向预测CI_(BULB)/CCA,而IMT对CI_(BULB)/CC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12,P>0.05)。年龄(β=0.148,P<0.01)、女性(β=0.070,P<0.01)及IMT(β=0.030,P<0.05)为CI_(BULB)/ICA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β=-0.063,P<0.01)、女性(β=-0.088,P<0.01)显著负向预测CI_(ICA/CCA),左侧显著正向预测CI_(ICA/CCA)(β=0.053,P<0.01),但IMT对CI_(ICA/CCA)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0.022,P>0.05)。结论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的颈动脉管腔结构参数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年龄、性别、侧别及IMT为颈动脉内径比值变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 结构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联合轻微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李桂芳 张菊莲 +1 位作者 徐小冬 张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联合轻微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如皋市中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抽取的50例急性脑梗死联合轻微脑出血患者作为轻微脑出血组,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抽取的50例急性脑梗死...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联合轻微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照如皋市中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抽取的50例急性脑梗死联合轻微脑出血患者作为轻微脑出血组,自2021年5月—2022年5月抽取的50例急性脑梗死未出现脑出血患者作为未脑出血组。对两组患者的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脑出血史进行分析急性脑梗死和轻微脑出血的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轻微脑出血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相关影响情况。结果 在纳入的患者当中,未脑出血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死亡)显著低于轻微脑出血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脑出血史、脑梗死史是导致轻微脑出血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联合轻微脑出血患者相比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吸烟、脑出血史、脑梗死5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轻微脑出血 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社会交往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4
作者 张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9-0083,共5页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交往活动及其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探讨社会交往活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探索社区防治2型糖尿病的“同伴带动”模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会交往活动及其社交网络传播方式,探讨社会交往活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探索社区防治2型糖尿病的“同伴带动”模式。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连续入选的方法选取149人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心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交往活动,采用Logistic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4例,其中脑卒中11例,冠心病2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性别、饮酒、购物活动(买菜、逛超市、商场等)及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事件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性是保护因素( OR= 0.224(0.064-0.780)),高脂血症是危险因素( OR= 5.756(1.814-18.261))(P<0.05);可干预变量和结局变量典型相关分析发现,可干预变量中社会交往活动和锻炼情况与结局变量中收缩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典型相关系数大于0.3)。结论 社会交往活动对影响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是有影响的,根据社交生活的聚集性可以探索社区防治2型糖尿病的“同伴带动”模式,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社会交往活动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欧孔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4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0月—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患者100例,入院后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超声检出阳性(超声检出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 目的:分析颈动脉超声筛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0月—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患者100例,入院后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超声检出阳性(超声检出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0 mm)和阴性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未增厚,检出无斑块),统计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的超声检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超声结果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0岁患者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颈动脉狭窄及内膜增厚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男性,吸烟和饮酒,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高尿酸症、心房颤动和高脂血症病史及体质量指数≥25 kg/m^(2),是导致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高体质量指数、男性、吸烟和饮酒行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疾病史是导致颈动脉超声检查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需临床重点关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缪娇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CVD将患者分为合并CVD组(150例...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CVD将患者分为合并CVD组(150例)和未合并CVD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并发CVD的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CVD组患者尿酸(UA)、胱抑素C(CysC)、磷(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P)水平均高于未合并CVD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同型半胱氨酸(Hcy)、钙(Ca)、镁(Mg)、血红蛋白(Hb)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A、CysC、P及hs-CRP水平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有一定概率并发CVD,受UA、CysC、P及hs-CRP水平升高的影响,临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脓毒症继发心肌损伤患者短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锋 曾亚平 +2 位作者 王成钢 祖晓麟 曾玉杰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继发心肌损伤(SIMI)患者短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127例。... 目的探究脓毒症继发心肌损伤(SIMI)患者短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127例。根据是否合并SIMI分为SIMI组(34例)和对照组(93例)。出院后平均随访30 d,主要观察指标为MACCE,包括全因死亡、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次要观察指标为住院时间,包括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方法分析SIMI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SIMI组年龄、心率及降钙素原、血乳酸、心肌肌钙蛋白T、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大于/高于对照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SIMI组MACCE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2),且总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48)。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风险比=2.348,95%置信区间:1.304~4.229)、NT-proBNP(风险比=4.226,95%置信区间:2.087~8.564)、血乳酸水平(风险比=3.641,95%置信区间:2.369~5.618)和LVEF(风险比=3.605,95%置信区间:1.327~9.790)均是SIMI患者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IMI患者短期发生MACCE的风险高,住院时间长,年龄、NT-proBNP、血乳酸水平和LVEF是发生MACC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彤 田雪 +8 位作者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4,共8页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血管疾病 无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关联分析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多中心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雨佳 华扬 +2 位作者 马兆毅 贾凌云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规范化评估数据库课题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7-543,共7页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百分位数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内53家医院参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2738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 目的分析无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百分位数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国内53家医院参加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脑颈动脉超声规范化评估”数据库中2738名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受检者颈总动脉(CCA)内径、颈动脉球部(CB)内径、颈内动脉(ICA)内径及CCA远段IMT测值。按性别与年龄对IMT进行分层描述[百分位数值以第5、10、25、50、75、90及95百分位数(P_(5)、P_(10)、P_(25)、P_(50)、P_(75)、P_(90)、P_(95))表示],并依据IMT的中位数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IMT<0.6 mm组和IMT≥0.6 mm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侧别及CCA、CB、ICA内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MT增加的影响因素。结果(1)女性平均IMT为(0.56±0.02)mm,男性平均IMT为(0.59±0.03)mm。女性和男性IMT百分位数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均P<0.01);对19~69岁颈总动脉远段IMT增长值的横断面计算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IMT每年分别增加0.003、0.005 mm。(2)IMT与CCA内径(r=0.130,P<0.01)、ICA内径(r=0.067,P<0.01)、CB内径(r=0.143,P<0.01)、年龄(r=0.302,P<0.01)、BMI(r=0.142,P<0.01)均呈正相关性,男性IMT大于女性IMT(t=8.784,P<0.01),左侧与右侧IMT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比右侧:(0.57±0.02)mm比(0.57±0.02)mm,t=-0.301,P=0.76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B内径(OR=1.193,95%CI:1.109~1.283)、年龄(OR=1.049,95%CI:1.042~1.055)、女性(OR=0.688,95%CI:0.602~0.787)为IMT增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性别、CB内径均为无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成年受检者正常范围内IMT增加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代谢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志昭 黄琼 +1 位作者 余振球 宋毓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角鲨烯、2,4-脱氢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动脉硬化门诊收治的138例单纯血...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病人胆固醇代谢标志物(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豆固醇;合成标志物:7-烯胆烷醇、角鲨烯、2,4-脱氢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动脉硬化门诊收治的138例单纯血脂异常的病人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合格且血脂正常者128名作为健康组。常规测定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法测定胆固醇吸收与合成标志物。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胆固醇吸收、合成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女性年龄、LDL-C、TC均高于男性,体质指标(BMI)、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低于男性(P<0.05);健康组女性BMI、TG、SBP、DBP均低于男性(P<0.05)。2,4-脱氢胆固醇、7-烯胆烷醇与TG、DBP、FPG呈正相关(P<0.05);菜油固醇、谷固醇与TC、HDL-C、LDL-C呈正相关(P<0.05),与BMI、SBP、DBP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胆固醇合成标志物高于女性;高脂血症病人合成标志物2,4-脱氢胆固醇、7-烯胆烷醇与TG、DBP、FPG呈正相关;吸收标志物菜油固醇、谷固醇与TC、HDL-C、LDL-C呈正相关,与BMI、SBP、DBP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代谢标志物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孟宪辉 鄢丽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4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5)、重度组(n=20),检测三...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7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25)、重度组(n=20),检测三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52)和死亡组(n=18),检测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凝血功能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短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TT、PT、APTT长于死亡组,ATⅢ、D-D、FIB水平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T、PT、APTT、ATⅢ、D-D、FIB均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随着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TT、PT、APTT、ATⅢ、D-D、FIB水平均显著升更高,可用于指导临床判断预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 凝血功能 应用效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瞿广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8-12,共5页
运用系统评价方式探讨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指南库:NICE、SIGN、NZGG、GIN、医脉通等;专业的心血管网站,如中国心脑血管网循证网站:Cochrane、JBI;中外文数据库:PubMed、C... 运用系统评价方式探讨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指南库:NICE、SIGN、NZGG、GIN、医脉通等;专业的心血管网站,如中国心脑血管网循证网站:Cochrane、JBI;中外文数据库: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进行检索,根据关键词、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取文献,再使用文献质量评估工具对所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后纳入的13篇文献,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年龄[OR=1.34,95%CI(1.30,1.33),P<0.001],吸烟[OR=1.26,95%CI(1.01,1.56),P=0.04],收缩压[OR=1.33,95%CI(1.02,1.75),P=0.04],糖尿病[OR=1.41,95%CI(1.25,1.58),P=0.04],高脂血症[OR=1.06,95%CI(1.01,1.10),P=0.008],高同型半胱氨酸[OR=1.36,95%CI(1.14,1.63),P=0.0006]。结论 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吸烟、收缩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控制上述因素可以有效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死亡风险。关键词: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544.1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根据2019年中国心血管报告,估算我国目前约有3.3亿高血压患者,大概占全世界高血压总人数的20%左右[1]。据估计2025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将达15.6亿,现已成为全球人类中最为普遍的慢性病,也是负担主要的慢性病[2]。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出血、脑卒中、冠心病等情况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这不仅为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并发症先关的问题,累及患者身体。因此,预防高血压引起的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高血压防治的重点问题。但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治存在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及控制率低的现象,如何帮助高血压患者重视疾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医护人员能否做出科学预判,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对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致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测和发展转归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检索1.1.1 检索平台指南库:NICE、SIGN、NZGG、GIN、医脉通等;专业的心血管网站,如中国心脑血管网循证网站:Cochrane、JBI;中外文数据库: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1.1.2 检索策略中文关键词:“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脑出血/脑卒中/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响因素/危险因素”;英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脑血管并发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湖州市某社区中老年群体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现况调查及对策
13
作者 郑跃 徐鑫 +3 位作者 陆奇慧 朱英芳 肖敏惠 姚建平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0期1303-1305,共3页
目的评估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为社区开展适合的心脑血管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1—5月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及以上1816例中老年人为样本对其心脑血... 目的评估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为社区开展适合的心脑血管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21年1—5月湖州市吴兴区龙溪街道社区40岁及以上1816例中老年人为样本对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该社区整群抽取的中老年人社区居民中代谢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血症、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比例超过35%,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谢综合征、失眠焦虑抑郁、明显超重或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糖尿病、高盐饮食比例方面高血压人群高于非高血压人群(均P<0.05)。结论该社区中老年人群存在心脑血管可控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宣教、生活方式的改变、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预防对策 慢病管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归因危险 被引量:61
14
作者 安宁 谢高强 武阳丰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发病 死亡 归因危险
下载PDF
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文化 马长生 +1 位作者 杜昕 李翠芬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35-537,共3页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引起了疾病谱的变化。本文根据近几年发表的文献,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概述,以期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病的防...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而引起了疾病谱的变化。本文根据近几年发表的文献,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及主要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综合概述,以期对北京市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学趋势 人群防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水平评估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海聪 张铁忠 +4 位作者 马明 李求兵 王燕 杨学青 陈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水平评估 回顾性调查 高发人群 血糖升高 血脂异常 门诊就诊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晓 任红 +3 位作者 谢静远 徐耀文 吴珮 陈楠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寻找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并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开始PD治疗的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病变将这些... 目的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寻找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并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开始PD治疗的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病变将这些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无心脑血管病变、第2组为开始PD时已有心脑血管病变、第3组为开始PD后新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在PD治疗初始时的体重、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分析上述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163例PD患者中121例(74.2%)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第2组75例和第3组46例。截止2007年3月,共有28例死亡,其中11例(39.3%)死于心脑血管病。第2和第3组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多于第1组。3组患者的Hb分别为(94.3±22.4)g/L、(86.2±20.8)g/L和(86.8±18.1)g/L(P<0.05);ALB分别为(30.6±6.5)g/L、(27.3±5.1)g/L和(27.0±5.3)g/L(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置管年龄、糖尿病及射血分数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超敏CRP高等密切相关。而置管年龄大、患有糖尿病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上述因素则可能减少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贤 陆惠华 陈启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28-730,共3页
目的 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和 /或脑血管病连续住院患者 53例 ,年龄 64~ 87岁 (平均 74.87± 5.99岁 )。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SMART risk score... 目的 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评分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和 /或脑血管病连续住院患者 53例 ,年龄 64~ 87岁 (平均 74.87± 5.99岁 )。心血管危险因素采用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SMART risk score) ,认知功能测试采用 MMSE《中国成人智力量表 (CISA)》及《临床记忆量表》。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心血管危险因素评分与 MMSE总分、智力商百分位呈负相关 (r=- 0 .31 ,r= - 0 .30 ,P<0 .0 5)。 CISA分测验中血管危险因素与问题解答、词义分辨和分类概括三项分测验明显负相关 (r=- 0 .44,r=- 0 .31 ,r=- 0 .31 ;P<0 .0 1 ,P<0 .0 5,P<0 .0 5) ;A因素 (语言 -理解因素 )及言语智力商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亦呈负相关 (r=- 0 .43,r=- 0 .32 ;P<0 .0 1 ,P<0 .0 5)。《临床记忆量表》中指向记忆、联想学习、人像特点联系回忆三项分测验与血管危险因素呈负相关 (r=- 0 .34,r=- 0 .32 ,r=- 0 .35;均为 P<0 .0 5)。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关系 ,血管因素更易影响患者语词方面的理解、表达和记忆功能。该结果可初步为防治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 相关性 SMART危险因素评分法
下载PDF
踝臂指数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世凡 王朝晖 +1 位作者 张文娟 朱秀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高危患者踝臂指数(ABI)异常的检出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88例心脑血管病高危住院患者,年龄30-93(64±13)岁,男性165例,女性123例;分为ABI正常组(ABI 0.9~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高危患者踝臂指数(ABI)异常的检出率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88例心脑血管病高危住院患者,年龄30-93(64±13)岁,男性165例,女性123例;分为ABI正常组(ABI 0.9~1.3)193例和ABI异常组(1.3〈ABI〈0.9)95例,进行ABI、身高、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血压、心率测量,病史采集及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与心脑血管病各危险因素及临床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88例患者中ABI异常95例,检出率为32.98%。影响AB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P=0.001)、性别(P=0.013)、血糖(P〈0.01)、血脂(P=0.003)、血压(P〈0.01)、吸烟(P=0.002)等。异常组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检出率分别为26.32%和37.89%,明显高于ABI正常组的10.36%和20.2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OR值分别是4.09、2.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脑血管病高危患者中ABI异常检出率高;ABI与心脑血管病各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ABI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臂指数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顺德市中年干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5年变迁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崇虹 杨友 +5 位作者 胡允兆 周艺 吴焱贤 何宗云 李彩华 全屏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63-165,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我区30~58岁的中层干部在5年间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在1997年和2002 年干部健康检查中,体检前均详细设计信访表内容,即时或邮寄交表,以供探讨日常运动、外餐、吸烟和饮酒等生活习惯与血 脂、血压、血糖、... [目的]比较分析我区30~58岁的中层干部在5年间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在1997年和2002 年干部健康检查中,体检前均详细设计信访表内容,即时或邮寄交表,以供探讨日常运动、外餐、吸烟和饮酒等生活习惯与血 脂、血压、血糖、体质量指数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分别设1997年血脂正常(84例)和血脂异常(372例)两组; 2002年血脂正常(135例)和异常(395例)两组,探讨两个5年间危险因子的变化。[结果]①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2±7.2) 岁和(47.4±7.6)岁(t=1.32,P=0.2)。②1997年与2002年两次体检高TC、高LDL-C和混合型高血脂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80.6%、82.8%、47.3%和72.4%、68%、38.7%,后者明显低于前者(P<0.025)。③2002年与1997年体检高血压的发生率 分别为39.2%和30.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④超重者2002年正常和异常两组亦比1997年两组增多(23%、 8.3%、及39.3%、14.8%,P<0.01);2002年血脂异常组的超重者血糖升高的发生率略高于1997年血脂异常组分别为 14.8%和12.9%,(P>0.5)。⑤2002年外餐人数及外餐次数均少于1997年组,吸烟人数2002年血脂异常者明显减少(P <0.01)。[结论]2002年TC和LDL-C减少的原因可能与干部广泛接受电视和新闻媒体对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危险因素 正常 血脂异常 体检 吸烟 发生率 干部 人数 信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