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无体之体”到“与化为体”:船山庄子学中的本体与主体 被引量:8
1
作者 陈赟 《船山学刊》 2014年第2期16-25,共10页
王船山在庄子之学中发现的是"无体之体",它意味着那种没有终极的造物而物各自造的立场,"无体之体"的本体概念实际上是将事物的根据与意义交给了事物本身;"无体之体"与浑天之旨相互构成,它建构的是那种立... 王船山在庄子之学中发现的是"无体之体",它意味着那种没有终极的造物而物各自造的立场,"无体之体"的本体概念实际上是将事物的根据与意义交给了事物本身;"无体之体"与浑天之旨相互构成,它建构的是那种立足于气的基础上的大化流行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要求的存在方式是"与化为体",即通过自己的变化而参与天地万物的变化,甚至辅助改变天地之化。庄子之学因为自处于"无体之体"而贵为百家之冠,立足于子学而通达君子之道与圣人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体之体 与化为 相天
下载PDF
“无体之体”与天道的本性*--以王船山庄子学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通过对庄子哲学的阐发,王船山发现天道是一个充盈未决性与不确定性的浑沌系统。在保持自身的浑沌无定与开放性的同时,这个系统为人的自由思想与行动预留了巨大的空间:人本身因其对世界演化过程的参与,而不再是宇宙的被动造物;相反,世界... 通过对庄子哲学的阐发,王船山发现天道是一个充盈未决性与不确定性的浑沌系统。在保持自身的浑沌无定与开放性的同时,这个系统为人的自由思想与行动预留了巨大的空间:人本身因其对世界演化过程的参与,而不再是宇宙的被动造物;相反,世界的进程由于有了人这一不可或缺的参赞者,而将自身提升到新的层次。"无体之体"乃是天道的本性,它揭示了天道秩序的两个维度,即造物无物与有物自造。故而天道作为"没有造物主的创造性",似乎是使动者,但这个使动本身仍然不过是引发事物的自我创造的自发性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道 无体之体 创造性
下载PDF
朱熹“与道为体”思想的哲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真硕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2-87,共16页
朱子在道体思想的论述中,提出了所谓“与道为体”思想。万物“与道为体”指道体之发见流行处,在此意义上“与道为体”可谓道体之“用”。但是,“与道为体”之“体”指形体,道之本然之体无形体,有形体之万物不能成为道体,万物只能... 朱子在道体思想的论述中,提出了所谓“与道为体”思想。万物“与道为体”指道体之发见流行处,在此意义上“与道为体”可谓道体之“用”。但是,“与道为体”之“体”指形体,道之本然之体无形体,有形体之万物不能成为道体,万物只能成为道体通过此形体体现自已的一种场所。朱子为解决以上两种论点之冲突,不采取如“太极为体,阴阳五行为用”的说法,而采取“无体之体”与“与道为体”。这对待关系更胜于单纯的体用模式。这关系更具体体现于“道底骨子”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体之体 与道为 道底骨子
原文传递
《西游记》哲理韵文的双重所指意义
4
作者 刘宏彬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65-68,48,共5页
《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哲理的书,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符号表现.它的许多韵文,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韵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传教式”哲理韵文、“游艺式哲理韵文”、“杂感式”哲理韵文,它们各自具有双重... 《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人生哲理的书,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符号表现.它的许多韵文,含有丰富的人生哲理.这些哲理韵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传教式”哲理韵文、“游艺式哲理韵文”、“杂感式”哲理韵文,它们各自具有双重所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所指意义 韵文 自由王国 人生哲理 佛教思想 无体之体 符号系统 攻与守 辩证法
下载PDF
一心与六贼
5
作者 李安纲 《佛教文化》 2002年第Z1期59-60,共2页
心为万物的主宰,三界唯心,心性三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离心无佛。 要成佛,必得从心做起,一刹那也不能离开。不过,人心放逸,跳荡不安,仿佛猿猴攀缘不已,影响修道。因此,修道之始,便要“牢拴心猿”,使其归正。正心诚意之后,... 心为万物的主宰,三界唯心,心性三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离心无佛。 要成佛,必得从心做起,一刹那也不能离开。不过,人心放逸,跳荡不安,仿佛猿猴攀缘不已,影响修道。因此,修道之始,便要“牢拴心猿”,使其归正。正心诚意之后,就要消除肉体感官之贪欲情识,以保障心灵的完善和整一。然而,对自己开刀,总是艰难的。只有“心猿”刚正,才可扫除“六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六种意识 三界唯心 即心即佛 正心诚意 张伯端 无体之体 三教合一 《悟真篇》 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