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额济纳荒漠绿洲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及其与地下水环境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4
1
作者 朱军涛 于静洁 +1 位作者 王平 王志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9,共10页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预测生态输水对额济纳荒漠绿洲天然植被的影响,亟需掌握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类型,建立植被-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该研究对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展开调查,获取植物群落特征、分布状况及地下水环境数据,应用双... 为了科学地评价和预测生态输水对额济纳荒漠绿洲天然植被的影响,亟需掌握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类型,建立植被-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该研究对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物群落展开调查,获取植物群落特征、分布状况及地下水环境数据,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INSPAN)对群落进行分类,采用无偏对应分析(DCA)、无偏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对群落进行排序,得出额济纳荒漠绿洲主要植物群落类型,以及影响植被类型变化和分布的地下水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将植被划分为芦苇+杂类草(Ass.Phragmites australis+herbs)、胡杨-红柳+杂类草(Ass.Populus euphratica-Tamarix ramosissima+herbs)、沙枣-红柳+杂类草(Ass.Elaeagnus angustifolia-Tamarix ramosissima+herbs)、红柳-杂类草(Ass.Tamarix ramosissima-herbs)、花花柴-白刺+沙蒿+沙拐枣(Ass.Karelinia caspica-Nitraria tangutorum+Ar-temisiasp.+Calligonumsp.)、麻黄-红砂+白刺+骆驼刺(Ephedra przewalskii-Reaumuria soongorica+Nitraria tangutorum+Alhagi sparsifolia)等6个主要植物群丛;(2)对于额济纳荒漠绿洲这一特定的研究区域,制约群落类型、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地下水因子为地下水埋深;(3)对群落产生显著影响的地下水环境因子主要有地下水埋深、pH、盐分、矿化度、电导率、HCO3-等6个变量。DC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第1轴突出反映了群落所在环境的地下水埋深,沿第1轴从右到左,地下水埋深逐渐增大,群落的盐分及矿化度亦呈明显的增加趋势,群丛依次从类型I到VI逐渐演变。额济纳三角洲作为干旱区的荒漠绿洲,有着明显的特点:植物群落组成的生物多样性趋于贫乏化和单一化,生态结构简单,植被稀疏,种类单一,群落覆盖度较低,群落格局分异明显。地下水埋深变化是群落物种及类型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偏典范对应分析 无偏对应分析 额济纳荒漠绿洲 地下水环境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