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O监护联合床旁即时超声对ICU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效能分析
1
作者 王青霞 赵丽丽 +1 位作者 申丁丁 方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 探究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监护联合床旁即时超声对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15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 目的 探究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监护联合床旁即时超声对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的150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采用的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应用PICCO监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应用床旁即时超声监测,两组均连续接受治疗72 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凝血情况、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及临床效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TnI)、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BNP、TnI、CysC、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_(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均显著提升(P<0.05),两组中心静脉压(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氧合指数、PaO_(2)、ScVO_(2)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均明显升高,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明显下降,且观察组CI、CO、SV高于对照组,GEDI、SV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缩短,D-二聚体(D-D)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缩短/降低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内心力衰竭复发率、机器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方案更改率均优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30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床旁即时超声联合PICCO监护有较好的临床监测效能,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气、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降低治疗方案的更改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 床旁即时超声 急性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气指标
下载PDF
NICOM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酸碱平衡状态、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
作者 倪蕾 陈灿丽 李盼盼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9-791,共3页
目的探究无创心排血量测量仪(NICOM)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酸碱平衡状态、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期间103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基础... 目的探究无创心排血量测量仪(NICOM)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酸碱平衡状态、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期间103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基础组和指导组。基础组51例采用ICON监护仪即NICOM监测,按脓毒性休克指南进行治疗,指导组按照NICOM动态监测指标指导液体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对比两组酸碱平衡状态、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干预12 h后酸碱度(PH)水平较干预前升高,指导组高于基础组;碱剩余(BE)、血乳酸(BLA)水平较干预前降低,指导组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干预12 h后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排量(CO)水平较干预前升高,指导组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干预12 h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水平较干预前降低,指导组低于基础组;平均动脉压(MBP)水平较干预前升高,指导组高于基础组(P<0.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指导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85%(2/52)与基础组9.80%(5/51)经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NICOM监测可调节脓毒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心功能,调控酸碱平衡状态,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 脓毒性休克 酸碱平衡状态 功能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与非侵入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关系
3
作者 任晏宁 董君慧 +2 位作者 王荣 郭靖涛 周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9-0113,共5页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65名患者,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无创血流动态监测,HFpEF为研究组,前心衰阶段的人群为对照组。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265名患者,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无创血流动态监测,HFpEF为研究组,前心衰阶段的人群为对照组。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VI)、左心做功(LCW)、左心做功指数(LCW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结果 研究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做功、左心做功指数、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射血前期、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和高血压病史、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呈正相关(r > 0,P < 0.05),与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左心做功指数、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非侵入性血液动力学相关参数可以较好反映心脏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下载PDF
有创心排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麻期间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春红 张培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利用有创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级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年龄85~9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 目的利用有创心排血量监测指导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级以上,择期行骨科手术的高龄患者100例,年龄85~97岁。随机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所有患者均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7 m L/Kg)。对照组根据CV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行补液治疗,当CVP<5 cm H2O、MAP<65 mm Hg时适当加速补液,至CVP>5 cm H2O、MAP>65 mm Hg时停止补液。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监测中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量变异率(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当CI<2.5 L/min/m^2、SVV>13%时适当加速补液,同时注射麻黄碱0.2 mg/kg,至SVV<13%时停止补液。分别于入室时、插管前、插管后、切皮时、手术60 min时和缝合时记录2组MAP、HR和CV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经目标治疗导向液体补液和小剂量升压药后MAP和CVP恢复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切皮时和手术60 min时MAP及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对照组插管后HR和MAP高于观察组。对照组切皮时HR和MAP低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P<0.05)。缝合时2组患者的MAP、HR和CVP基本接近入室时水平。结论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在有创心排量监测下,通过有效补液和应用升压药,CVP可以很快回升,而HR和血压波动较小,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麻醉 血流动力学 高龄老人
下载PDF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在心脏术后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何文娟 王金柱 +3 位作者 刘景全 叶瑞忠 吴静 姚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7,共4页
目的提高心脏疾病术后患者液体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9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于术后进入ICU,对照组行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实施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为核心的液体管理。... 目的提高心脏疾病术后患者液体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9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于术后进入ICU,对照组行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实施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为核心的液体管理。结果干预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科时左室射血分数、N端B型钠尿肽原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乳酸清除率、术后尿量显著高于或多于对照组,利尿剂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液体管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疾病 手术 液体管理 无创监测 脏超声 外科护理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证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无创心排血量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唐薇 常佩芬 +3 位作者 李天力 王静 修晟尧 王铭铭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证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与无创心排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HFpEF患者107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证)组49例、气阴两虚血瘀(证)组36例、... 目的 探究不同证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与无创心排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HFpEF患者107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证)组49例、气阴两虚血瘀(证)组36例、阳虚血瘀(证)组22例。对比各组心排血量相关参数[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左室射血时间(LVET)、外周血管阻力(SVR)、舒张早期充盈率(EDFR)]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Pearson相关法分析心排血量参数与NT-proBNP、LVE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组CO、CI、LVET、ED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组CO、CI、LVET、EDFR均低于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血瘀组(P<0.05);3组S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T-proBNP、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血瘀组NT-proBNP水平高于气虚血瘀组(P<0.01);阳虚血瘀组NT-proBNP水平高于、LVEF水平低于气虚血瘀组及气阴两虚血瘀组(P<0.01)。3组CO、CI、LVET、EDFR均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HFpEF患者心排血量参数CO、CI、EDFR、LVET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且与NT-proBNP、LVEF水平相关,其中气虚血瘀证CO、CI、LVET、EDFR与LVEF的相关性最强,阳虚血瘀证患者心排血流、心肌收缩功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型力衰竭 中医证型 无创 气虚瘀证 气阴两虚瘀证 阳虚瘀证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伊敏 么改琦 +1 位作者 朱曦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8月,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常规监测(n=12)与PiCCO监测(n=19)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2年1~8月,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常规监测(n=12)与PiCCO监测(n=19)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应用PiCCO监测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结果2组脓毒症休克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既往病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和发生MODS器官数、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和入ICU后7天总的输液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iCCO组初始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常规组[(52.00±5.00)mm Hg vs.(59.58±3.42)mm Hg,t=4.603,P=0.000],而对于PiCCO组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治疗后达到与常规组相同的MAP达标值[(68.00±2.43)mm Hg vs.(68.58±2.88)mm Hg,t=0.607,P=0.549],2组MAP达标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PiCCO监测指导下,可以对于存在心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而不是仅应用血管收缩药升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血流动力学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技术
下载PDF
应用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监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 被引量:7
8
作者 景赫 卢家凯 +9 位作者 卿恩明 张京岚 王慧 程卫平 董秀华 刘醒帅 杨旸 王辉 高志峰 于海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观察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监测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APCO在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行... 目的:观察动脉压力波形心排量监测法(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监测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剖宫产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APCO在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APCO监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按照缓慢、分次给药、逐渐扩散麻醉平面的原则。记录各观察时点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HR、中心静脉压(CVP)、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心搏指数(SVI)、体循环阻力(SVR)及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结果:与硬膜外给药前相比,硬膜外给药3min后HR、SpO2、CVP及CO无明显变化,但BP、SVR下降(P<0.05)。与胎儿娩出前相比,胎儿娩出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10U(T6)时,BP、SpO2、SVR降低及HR、CO增加等变化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VP的变化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缩宫素2min后,以上变化更为明显。结论:该类患者剖宫产术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发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阶段以及胎儿娩出前后,主要表现为SVR和SpO2下降。APCO监测,因其微创及不受心内分流影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信度,适用于妊娠合并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者的围术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重度肺动脉高压 动脉压力波形监测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在老年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郎利 傅润乔 张凤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845-847,共3页
目的通过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老年患者不停跳(off-pump)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筛选的本院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 目的通过脉波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老年患者不停跳(off-pump)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经筛选的本院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0例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应用PiCCO监测动脉压(A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指数(CO)、心脏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每搏量指数(S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等指标。分别记录手术前(T0)、乳内动脉(LIMA)-前降支(LAD)吻合后(T1)、全部血管吻合后(T2)、术后2 h(T3)、术后24 h(T4)的数据。结果 30例均顺利实施手术。T0时ABP、CVP、CO、GEF和SVI较T3、T4时明显降低(P<0.05),T0时ABP、CO、GEF和SVI较T1时明显降低(P<0.05),T0时ITBI和GEDVI较T3、T4时降低,T0时CI较T3、T4时明显上升(P<0.05)。30例均恢复顺利,无外科并发症及与PiCCO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PiCCO技术简捷可靠,适合于老年患者CABG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脉波指示连续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骨盆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志 金红旭 +2 位作者 李俊 丁木子 高燕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骨盆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32例因骨盆骨折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通过PICCO技术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骨盆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32例因骨盆骨折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通过PICCO技术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心功能指数(CFI)、平均动脉压(MAP)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以上指标的变化。结果复苏前CI、ITBI、CFI、GEDI均显著降低,随着液体复苏进行,伤后48h各项指标均逐渐趋于正常(均P〈0.05),ELWI、GEF、MAP、SVRI、CVP于复苏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患者骨盆骨折后复苏前CI、ITBI、CFI、GEDI较复苏后明显降低(P〈0.05);而ELWI、MAP、SVRI于复苏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I、ITBI、CFI、GED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骨盆骨折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指数 舒张末期容指数 骨盆骨折 血流动力学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
下载PDF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护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珏华 徐彩娟 《护理与康复》 2008年第8期603-604,共2页
总结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监测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做好置管操作的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置管后做好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定标,监测各项参数,加强导管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 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 血流动力学 护理
下载PDF
心排量监测在肝移植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凤祥 喻文立 +3 位作者 翁亦齐 芦树军 王刚 杜洪印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11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应用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量监测技术探讨亲体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麻醉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4例肝移植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亲体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无肝期5 min、无肝期20 min、新肝期5 min、新肝期2... 目的应用基于动脉压力波形的心排量监测技术探讨亲体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为麻醉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4例肝移植患者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亲体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无肝期5 min、无肝期20 min、新肝期5 min、新肝期20 min和术毕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心排量(CO)和每搏量变异度(SVV)等指标。结果患者无肝期、新肝期和术毕时HR均升高(P<0.01);MAP和CO于无肝期和新肝期降低(P<0.01),术毕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CVP和PCWP无肝期时降低(P<0.01),新肝期5 min时升高(P<0.05或P<0.01),新肝期20 min时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SVV无肝期升高(P<0.01),新肝期降低(P<0.05),术毕恢复至切皮前水平(P>0.05)。结论亲体肝移植患者无肝期回心血量减少导致CO下降,而新肝再灌注后早期血压下降主要与心肌抑制有关,应根据不同时期机体对容量负荷的反应性合理输液,并进行有效的循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持续心排量监测评估重症瓣膜病人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3
作者 王永武 孙益峰 +3 位作者 冯靖 蔡建志 张晓庆 王迎春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症瓣膜病人手术前后全身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变化 ,评价持续心排量监护仪监测重症瓣膜病人手术前后心功能状况的价值。方法 重症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2 4例 ,手术麻醉前、术后即刻、术后 2、4、6h利用持续心排量监测仪测... 目的 观察重症瓣膜病人手术前后全身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变化 ,评价持续心排量监护仪监测重症瓣膜病人手术前后心功能状况的价值。方法 重症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2 4例 ,手术麻醉前、术后即刻、术后 2、4、6h利用持续心排量监测仪测定并计算心指数 (cardiacindex ,CI)、每搏指数 (strokevolumeindex ,SVI)、外周阻力指数 (systemicvascularresistanceindex ,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 (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index ,PVRI)、左室每搏功指数 (leftventricularstrokevolumeindex ,LVSWI)、右室每搏功指数 (rightventricularstrokevolumein dex ,RVSW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氧供指数 (DO2 I)、氧耗指数 (VO2 I)等指标 ,连接HP多功能检测仪测定右房压 (RAP)、肺动脉平均压 (MPAP)、肺动脉楔压 (PAWP)。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CI、LVSWI、SvO2 、DO2 I、SVI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升高 ,术后SVRI、PVRI、MPAP、PAWP较术前下降明显 ;其余指标较术前变化不明显。结论 重症瓣膜患者手术后血流动力学较术前明显好转 ,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脏瓣膜疾病 血流动力学 持续监测仪 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米力农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爱莲 梁茂锦 +2 位作者 张森 梁鉴文 梁杰培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1期1306-1307,共2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NICO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间医治的92例AMI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NICOM)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间医治的92例AMI后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力衰竭加米力农治疗,其中米力农用药方法为给予负荷剂量50μg/kg,缓慢静脉注射10 min,此后持续以0.5μg(/kg·min)静脉泵入,7 d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无创心排量监测技术(NICOM)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调整临床用药剂量提供科学依据。观察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2%)显著低于对照组(36.96%)。结论AMI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米力农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该技术可实时监测患者心功能状态,有利于指导医师精准用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监测 米力农 急性肌梗死 力衰竭 功能
下载PDF
超声心排血量与PICCO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15
作者 庞荣锋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4期4-6,41,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排血量与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8例,先予以PICCO监测,后予以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2种不同监测方法得出的血流动力学参... 目的 探讨超声心排血量与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 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重症患者88例,先予以PICCO监测,后予以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比较2种不同监测方法得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并分析2种监测方法得出的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监测0~24 h时间段,2种不同监测方法测得的SV、SI、CO、CI均呈显著升高趋势,且与PICCO相比,超声心排血量监测24 h的上述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监测方法测得的SV、SI、CO、CI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813、0.856、0.792、0.901,均P<0.05);2种监测方法在2 h时CO值的一致性较差[1.96 SD=1.44,95%CIJP(0.15~1.27)],在6 h[1.96 SD=0.24,95%CI(-0.14~0.30)]、12 h[1.96 SD=0.28,95%CI(-0.21~0.33)]、24 h[1.96 SD=0.24,95%CI(-0.14~0.36)]、48 h[1.96 SD=0.34,95%CI(-0.71~0.78)]时CO值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超声心排血量、PICCO在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存在差异,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超声 PICCO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B型钠尿肽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韩玉杰 张会平 +4 位作者 陈晓 孙明英 刘向红 康丽丽 李晓莺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6期7-10,1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B型钠尿肽(BNP)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DA早产儿... 目的探讨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B型钠尿肽(BNP)对早产儿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hsPD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DA早产儿是否为hsPDA分为hsPDA组(32例)和非hsPDA组(34例)。使用胸阻抗法无创心排量监测仪(ICON®)监测两组早产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心肌酶、BNP等),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hsPDA组患儿BNP水平高于非hsPDA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心指数(CI)、心输出量(CO)高于非hsPD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预测hsPDA时,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CO、CI联合BNP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胸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作为早产儿hsPDA有效预测心功能的工具。通过对CI、CO、BNP等的监测,能够及早发现和干预PDA早产儿的心功能异常,帮助其改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阻抗法 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动脉导管未闭 无创 B型钠尿肽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阳 彭前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AKI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AKI患者112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PiCCO液体复苏策略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液体复苏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及复苏24 h、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脑钠肽(BNP)水平,分析两组患者复苏6 h、24 h、48 h液体平衡量和尿量,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情况、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治疗后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和48 h的HR、MAP、CVP、Lac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HR、MAP、CVP、Lac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CVP有差异(P<0.05),两组HR、MAP、Lac无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HR、MAP、CVP、Lac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苏6 h、24 h、48 h的液体平衡量和尿量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液体平衡量、尿量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尿量有差异(P<0.05),观察组液体平衡量较对照组低、尿量较对照组多,相对改善效果较好;③两组患者液体平衡量、尿量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和48 h的BUN、Scr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BUN、Scr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BUN、Scr有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改善效果相对较好;③两组患者BUN、Scr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24 h和48 h的BNP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BNP有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BNP有差异(P<0.05);③两组患者BNP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CRRT、治疗后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RT治疗时间、MV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液体复苏策略能有效减少脓毒性休克AKI患者液体负荷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心肾功能,缩短CRRT治疗时间、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脓毒性休克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6
18
作者 林明宽 刘浩 +5 位作者 梁柳丹 张华 吉晓理 晏君 张明哲 魏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 目的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和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均治疗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无创心功能监测指标、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量、血尿酸、血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第5天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第4天和第5天心排血量、治疗第5天心排血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时间[(0.52±0.08)%比(0.46±0.16)%、(3.24±0.44)L/min比(2.72±0.38)L/min、(3.36±0.45)L/min比(2.68±0.34)L/min、(2.8±0.6)L/(min·m^2)比(2.2±0.5)L/(min·m^2)],治疗第4天和第5天外周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1 652±325)DS/cm^5比(1 546±320)DS/cm^5、(1 654±324)DS/cm^5比(1 510±310)DS/cm^5、(2 796±421)DS/(min^2·m^5)比(2 052±418) DS/(min^2·m^5)、(2 624±419)DS/(min^2·m^5)比(2 045±404)DS/(min^2·m^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血尿酸均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恶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论在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心脏射血功能、心排血量、心排血指数;而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脉隆注射液 功能 无创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涛 《中外医疗》 2015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门诊收入的脓毒症5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血动力指标的监测方式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25例,... 目的观察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医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期间门诊收入的脓毒症5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时血动力指标的监测方式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监测(对照组)、Pi CCO监测(研究组)指导临床治疗(液体复苏、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收缩药物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在初始值比较(P<0.01);研究组患者入院3 d内不同时点GEDI、PPV、SVV检测值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在去甲肾上腺素和就诊1周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休克患者予以Pi 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后期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血流动力学指标 监测
下载PDF
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监测心排血量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应用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小智 袁小华 +1 位作者 胡自和 陈志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0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监测心排血量(CO)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气腹压为8 mm Hg)、B组(气腹压为12 mm Hg... 目的 探讨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监测心排血量(CO)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临床实际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气腹压为8 mm Hg)、B组(气腹压为12 mm Hg)、C组(气腹压为15 mm Hg),分别记录并比较T0(麻醉诱导前入室静卧10 min后)、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气腹后1 min)、T3(气腹后5 min改变体位时)、T4(气腹后20 min)、T5(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1 min)、T6(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5 min)、T7(术毕拔管后5 min)时刻患者的CO水平.结果 A组患者T0 时刻与T1~T7时刻比较,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2、T3时刻CO水平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T2、T3、T4时刻CO水平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采用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Trac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的CO水平,并且采用12 mm Hg腹内压水平是临床上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trac 血流动力学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