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在心脏术后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文娟 王金柱 +3 位作者 刘景全 叶瑞忠 吴静 姚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7,共4页
目的提高心脏疾病术后患者液体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9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于术后进入ICU,对照组行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实施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为核心的液体管理。... 目的提高心脏疾病术后患者液体管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95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两组均于术后进入ICU,对照组行常规液体管理,干预组实施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为核心的液体管理。结果干预组术后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科时左室射血分数、N端B型钠尿肽原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乳酸清除率、术后尿量显著高于或多于对照组,利尿剂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心脏超声用于心脏术后患者液体管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疾病 手术 液体管理 无创监测 脏超声 外科护理
下载PDF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2
作者 季瑶瑶 曹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55-57,共3页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休克期液体复苏中采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处于休克期。遵循等比例原则随机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3例...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休克期液体复苏中采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处于休克期。遵循等比例原则随机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23例,全部在严格监测尿量与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实施液体复苏;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中加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第1个24h胶体、第1个24h总输液量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APACHEII评分与HR低于参照组;MAP与CVP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处于休克期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应用脉搏轮廓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液体复苏引起的不良症状,更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休克期 液体复苏 脉搏轮廓监测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指导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徐灵建 罗杰 陈宗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4192-419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指导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接受传统...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指导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接受传统监测技术下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组62例,接受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指导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心率(HR)、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V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_(2)/FiO_(2))、术前输液量、复苏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HR、CI、MVP、CVP、PaO_(2)/FiO_(2)等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两组上述生命体征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复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RF、DIC、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O监测技术指导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术前输液量,缩短复苏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病死发生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波指示剂连续监测技术 限制性液体复苏 严重伤失性休克 抢救 效果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证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无创心排血量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唐薇 常佩芬 +3 位作者 李天力 王静 修晟尧 王铭铭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证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与无创心排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HFpEF患者107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证)组49例、气阴两虚血瘀(证)组36例、... 目的 探究不同证型的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与无创心排血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HFpEF患者107例,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证)组49例、气阴两虚血瘀(证)组36例、阳虚血瘀(证)组22例。对比各组心排血量相关参数[心排血量(CO)、心指数(CI)、左室射血时间(LVET)、外周血管阻力(SVR)、舒张早期充盈率(EDFR)]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Pearson相关法分析心排血量参数与NT-proBNP、LVEF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组CO、CI、LVET、ED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组CO、CI、LVET、EDFR均低于气虚血瘀组、气阴两虚血瘀组(P<0.05);3组S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T-proBNP、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血瘀组NT-proBNP水平高于气虚血瘀组(P<0.01);阳虚血瘀组NT-proBNP水平高于、LVEF水平低于气虚血瘀组及气阴两虚血瘀组(P<0.01)。3组CO、CI、LVET、EDFR均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HFpEF患者心排血量参数CO、CI、EDFR、LVET均存在一定差异性,且与NT-proBNP、LVEF水平相关,其中气虚血瘀证CO、CI、LVET、EDFR与LVEF的相关性最强,阳虚血瘀证患者心排血流、心肌收缩功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保留型力衰竭 中医证型 无创 气虚瘀证 气阴两虚瘀证 阳虚瘀证
下载PDF
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刘科蓝 朱宇 +1 位作者 胡维 蒋益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3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3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中心静脉压(CVP)测定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氧代谢指标[乳酸(Lac)、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液体总入量、临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6 h,两组ScVO_(2)、OI、Lac、液体总入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两组ScVO_(2)、OI、液体总入量升高,Lac降低,观察组ScVO_(2)、OI高于对照组,Lac、液体总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方式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氧代谢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降低肺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 重症超声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联合被动抬腿试验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武宇辉 刘晓红 +5 位作者 李成荣 何颜霞 杨卫国 杨燕澜 马伟科 付坤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评价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有自主呼吸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深圳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 目的评价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有自主呼吸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深圳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40例有自主呼吸且需补液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先后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在每个试验前后分别用USCOM测量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持续监测有创动脉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根据VE后SV增加值(ASVVE)≥15%为有反应,将患儿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LR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40例患儿共行43次PLR和VE,其中有反应组25例次,无反应组18例次。两组一般资料及初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LR和VE后两组SV均较试验前增加。有反应组PLR后△SV(△SVHR)与△SVVE均明显大于无反应组[(14.95±3.44)%比(8.48±3.49)%,t=6.048,P=0.000;(18.28±2.84)%I:L(6.57±3.83)%,T=11.530,P=0.000]。相关结果分析显示,△svplr与△SVve呈正相关(r=0.649,P=0.000);PLR后CVP增加值(ACVPrtr)与ASVvE则无相关性(r=0.217,P=0.162)。△sVPLR和ACVPar预测患儿的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900±0.046(95%C10.809~0.991,P=0.000)和0.561±0.090(95%C10.385。0.737,P=0.498)。以△SVHR≥12.25%评价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8.9%,以△CVPLA≥15.48%的敏感度为76.0%,特异度为38.9%,△SVPLR预测容量反应性的能力优于△CVPPLR。结论用USCOM测量PLR后的ASV可以反映有自主呼吸的脓毒性休克患儿的容量反应性,用以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监测 被动抬腿试验 反应性 儿童
原文传递
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乾辉 曹加明 +2 位作者 孙婷 张健 曹宇亮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技术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CU需要液体复苏的老年脓毒症患者56例。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USCOM组26例。常规组按EGDT方案复苏。USCOM组监测被动抬...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技术联合被动抬腿试验指导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ICU需要液体复苏的老年脓毒症患者56例。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USCOM组26例。常规组按EGDT方案复苏。USCOM组监测被动抬腿试验后每搏量(SV)变化,以△SV≥10%定义为有容量反应性并积极液体复苏。若△SV<10%,需限制补液或减慢补液速度。同时根据体循环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脏指数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剂量。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h血乳酸、前脑钠肽(pro-BNP)、氧合指数、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和48h液体平衡情况、48h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平均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等。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h HR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乳酸、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均P<0.05),pro-BNP、MAP、CVP等均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h乳酸、HR、MAP、CV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较USCOM组pro-BNP更高(P<0.05),氧合指数下降更明显(P<0.05)。USCOM组较常规组48h液体平衡明显减少(P<0.01),48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多(P<0.01);平均机械通气时间,USCOM组较常规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COM联合被动抬腿试验能有效指导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避免盲目液体复苏,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缩短机械通气时间,USCOM作为一项无创、便携的心输出量监测工具,可用于临床指导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超声监测 被动抬腿试验 反应性 老年 脓毒症
下载PDF
应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监测窒息新生儿心排血量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余珍珠 刘晓红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窒息对新生儿心排血量(CO)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USCOM)无创监测26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生后3d内CO,并对重度窒息患儿经治疗7d后进行复查,分析CO与体重及胎龄的关系,比较窒息组与正常组的CO及... 目的探讨窒息对新生儿心排血量(CO)的影响。方法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USCOM)无创监测26例窒息新生儿和24例正常新生儿生后3d内CO,并对重度窒息患儿经治疗7d后进行复查,分析CO与体重及胎龄的关系,比较窒息组与正常组的CO及重度窒息组治疗前后CO的变化。结果新生儿的CO与胎龄、体重呈正相关(r=0.70,P〈0.01;r=0.76,P〈0.01);重度窒息组的C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经治疗7d后明显改善。结论采用USCOM技术监测新生儿CO是方便可行的;正常新生儿的CO与体重、胎龄相关;窒息缺氧可引起CO下降,经早期干预可以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无创监测
原文传递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王晓钰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究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PICCO联... 目的探究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联合重症超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ICU收治的9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PICCO联合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研究组采用PICCO联合重症超声监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液体复苏效果及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复苏液体总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氧合指数、血乳酸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氧合指数、ScVO_(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血乳酸水平低于干预前,液体平衡量少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氧合指数、血乳酸水平及ScV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氧合指数、ScV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液体平衡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应用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能准确判断血容量,评估患者液体复苏效果,有效避免因液体输入过多引发的其他疾病,利于降低肺水肿发生率及病死率,提升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连续测定 重症超声 液体复苏效果 治疗结局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温萌 张伟华 +4 位作者 马宁 李明 孙晓柯 刘洋 张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2914-2922,共9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脏瓣膜病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 体外循环 脑钠肽
下载PDF
不同潮气量和PEEP对脉搏轮廓法与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巴马猪心排血量的影响
11
作者 刘军 孙方昊 +2 位作者 陈珊 张赫元 黎尚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对脉搏轮廓法与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巴马猪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巴马猪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导管热稀释法)、研究组A(经肺热稀释法)和研究组B(脉搏轮廓法),各4只...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对脉搏轮廓法与经肺热稀释法测量巴马猪心排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巴马猪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动脉导管热稀释法)、研究组A(经肺热稀释法)和研究组B(脉搏轮廓法),各4只。建立模型,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心排出量,分析其一致性,比较不同潮气量和PEEP对心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脉搏轮廓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相关系数为r=0.754,两者具有正相关性。经肺热稀释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相关系数为r=0.771,两者具有正相关性。脉搏轮廓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相对误差为13.5%,两者具有一致性。经肺热稀释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相对误差为12.9%,两者具有一致性。随着潮气量增加,心排出量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EEP增加,猪心排出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轮廓法、经肺热稀释法与热稀释法测定猪心排血量的一致性良好;当机械通气潮气量或PEEP增加时猪心排血量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稀释法 经肺热稀释法 脉搏轮廓法 潮气 呼气末正压 一致性
下载PDF
每搏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心脏瓣膜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超 林君卿 +4 位作者 翁晓丽 任宇虹 李春平 薛贻敏 郑永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每搏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系统在心脏瓣膜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心脏瓣膜术后合... 目的:探讨每搏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系统在心脏瓣膜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心脏瓣膜术后合并LCOS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CNAP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CNAP组给予CNAP指导治疗。比较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多巴酚丁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平衡总量。结果:两组瑞芬太尼、丙泊酚总用量、ICU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NAP组多巴酚丁胺总用量、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液体平衡总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NAP指导心脏瓣膜术后LCOS患者的治疗能够优化此类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连续无创监测系统 综合征 脏瓣膜手术
下载PDF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联合EGDT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何布 郁莉莉 +1 位作者 姚峰 刘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评价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M)技术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重症医学科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评价无创心排血量监测(NICOM)技术联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重症医学科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EGDT组和NICOM组,每组40例。EGDT组采取EGDT液体复苏,NICOM组在EGDT基础上联合应用NICOM技术引导被动抬腿试验(PLR)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血乳酸(Lac),以及治疗后6、24及48 h复苏液体量、氧合指数(PaO_(2)/FiO_(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HR、MAP、CVP、尿量、ScvO_(2)和La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6 h EGDT组CVP明显高于NICOM组〔mmHg(1 mmHg≈0.133 kPa):8.35±1.78比7.48±1.54,P<0.05〕,ScvO_(2)明显低于NICOM组(0.70±0.03比0.72±0.04,P<0.05)。治疗后6 h起EGDT组复苏液体量即明显高于NICOM组(L:2.89±0.59比2.57±0.64,P<0.05),但同期PaO_(2)/FiO_(2)明显低于NICOM组(mmHg:260.15±76.79比300.25±63.67,P<0.05),治疗后24 h开始EGDT组SOFA评分才明显高于NICOM组(分:11.13±3.85比9.45±3.08,P<0.05),持续到治疗后48 h;EGDT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NICOM组明显延长〔机械通气时间(h):207.0±107.3比157.8±69.6,ICU住院时间(d):11.30±3.54比9.20±2.95,均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EGDT基础上联合NICOM技术引导PLR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有利于减少复苏液体量,保护器官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监测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被动抬腿试验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14
作者 曹烨 王书鹏 +1 位作者 王磊 孟树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23-430,437,共9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手术的2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手术的2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62)和验证集(n=69)。比较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各项参数,以明确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可比性。根据CABG术后是否发生LCOS,将训练集患者分为LCOS组(n=33例)和非LCOS组(n=129例),并对训练集中的样本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ABG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CABG术后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LCOS发生率分别为20.37%(33/162)和18.84%(13/69)。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非LCOS组与LCOS组患者的年龄、心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合并心肌梗死史、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Ⅲ~Ⅳ级占比、体外循环手术占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搏动指数(PA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VEF降低[比值比(OR)=0.891,95%置信区间(CI):0.832~0.954,P=0.001]、术前eGFR降低(OR=0.963,95%CI:0.934~0.994,P=0.018)、术前NT-proBNP升高(OR=1.001,95%CI:1.000~1.001,P=0.006)、手术时间增加(OR=1.013,95%CI:1.003~1.022,P=0.008)及术后PAPI降低(OR=0.094,95%CI:0.028~0.319,P=0.000)是CABG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曲线下曲积为0.931(95%CI:0.890~0.972),灵敏度为82.20%,特异度为90.90%;在验证集中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曲线下曲积为0.907(95%CI:0.813~1.000),灵敏度为96.40%,特异度为84.60%;说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备良好的一致性(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38、0.02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预测LCOS发生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的预测偏差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381、6.907,P>0.05),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结论术前LVEF降低、术前eGFR降低、术前NT-proBNP升高、手术时间增加和术后PAPI降低是CABG术后CAHD患者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因素建立的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良好的校准度和较好的临床适应性,可有效预测CABG术后LCO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综合征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附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绍鹏 张牧城 +4 位作者 汪正光 方向群 程金霞 汪健蕾 谢立德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至2013年4例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并发NPE患者的PiCCO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诊治经...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至2013年4例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并发NPE患者的PiCCO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例NPE患者PiCCO显示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明显升高(入科即刻为12~42mL/kg,治疗24h为10。22mL/kg),均表现为高通透性肺水肿类型,第1个24h的容量平衡均为正平衡(例1~例4分别为+1130、+1200、+1750、+1120mL);治疗中加强胶体的补充,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循环氧合改善、EVLWI下降。最终3例改善,1例死亡。结论NPE在临床中诊治复杂,治疗过程中出现矛盾多,PiCCO监测技术在早期诊断、鉴别肺水肿类型、指导补液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评估病情、预测预后方面有着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 神经源性肺水肿 管外肺水指数
下载PDF
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鉴别诊断重度ARDS一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永胜 冉晓 +2 位作者 王进 占大钱 李树生 《新医学》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ARDS患者肺水肿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常规检测技术难以同时量化肺水肿情况及反映患者的真实容量状态。该文报道了1例少见的重度ARDS患者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监测技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救治过程。患者男,27岁,既往... ARDS患者肺水肿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常规检测技术难以同时量化肺水肿情况及反映患者的真实容量状态。该文报道了1例少见的重度ARDS患者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 CCO)监测技术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救治过程。患者男,27岁,既往体健,因术后严重呼吸困难收入院,诊断为重度ARDS,血管外肺水指数高达33 ml/kg。通过Pi CCO连续监测确立诊断并指导液体出入量管理,患者顺利康复。该例提示Pi CCO可以准确、客观地监测患者全身液体容量及肺水肿情况,从而判断肺水肿的起因和类型,有效指导液体管理,提高ARDS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 管外肺水指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危重症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重度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韦妍飞 曹莉 +2 位作者 刘燕 张黎 盘璇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技术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Pi 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 CCO)技术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Pi CCO技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指导液体管理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对照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变化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28 d病死率的不同;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CI、ITBVI、EVLWI、SVRI的变化;观察治疗组死亡与存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后EVLW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28 d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TBVI、EVLWI、SVRI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死亡7例,存活23例;治疗组存活与死亡患者治疗前EVLW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治疗3天后EVLW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结论利用Pi CCO监测指标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治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动态观察EVLWI可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衰竭 脉搏指示连续 胸腔内容积指数 管外肺水指数 静脉压 系统管阻力指数 脏指数
下载PDF
危重患者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法联合监测技术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俭 刘云飞 +1 位作者 高鹏 马艳红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管通透性 连续 温度稀释法 监测技术 护理水平 危重患者 轮廓 脉波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绍鹏 张牧城 +2 位作者 徐芳媛 汪正光 方向群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住的神经重症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运用PICC...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收住的神经重症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PICCO监测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运用PICC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而对照组根据心率(HR)、血压、尿量、乳酸(LAC)及中心静脉压等指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HR、LAC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及90 d恢复良好率,同时比较两组存活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MAP、HR、LAC、疾病病种及危重程度(GCS、APACHEⅢ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MAP及24 h LAC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90 d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存活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技术能提高神经重症早期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组织灌注,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监测 神经重症 乳酸清除率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劳力性热射病患者中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腾轩 崔岩 +2 位作者 王玲 杨忠茜 金红旭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5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在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因热射病入住急诊ICU的患者48例。研究组23例以PiCCO监测指标指导患者的液体复苏,对照组25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在劳力性热射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因热射病入住急诊ICU的患者48例。研究组23例以PiCCO监测指标指导患者的液体复苏,对照组25例以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患者的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时间、转归情况分布、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液体复苏开始8、24、72 h入液量、平均动脉压(MAP)、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血氧分压/吸入气体氧含量(PaO2/FiO2)、动脉乳酸(Lac)等指标的差别。结果对照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RRT时间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2,P〈0.05;χ2-7.474,P〈0.05;χ2=-3.500,P〈0.05)。两组患者转归情况分布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P〉0.05;χ2-0.853,P〉0.05)。8 h液体复苏后,研究组入液量(3 597±2 413)ml少于对照组(4 257±2 241)ml(P〈0.05);研究组PaO2/FiO2(132.04±23.10)mm Hg高于对照组(128.57±18.64)mm Hg(P〈0.05);研究组Lac(6.98±4.25)mmol/L低于对照组(7.05±4.65)mmol/L(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液体管理更加精准,减少盲目补液,缩短机械通气、入住ICU、CRRT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 热射病 液体复苏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