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脂肪栓塞综合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碧波 高顺忠 李斌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856-858,共3页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症 无创正压通气应用 低氧血症
下载PDF
急诊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对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态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慧亮 李颖 巴晓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态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治疗过程中通气方式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 目的:探讨急诊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对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状态和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治疗过程中通气方式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组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组,每组各50例。比较3组心衰改善情况[心率(H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呼吸衰竭改善情况[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气分析(PaO_(2)和PaCO_(2))、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后,CPAP组、BiPAP组HR、RR、PaCO_(2)均低于有创通气组(P<0.05),SaO_(2)、PaO_(2)及LVEF、SV、CO、CI均高于有创通气组(P<0.05),且BiPAP组HR、RR、PaCO_(2)均低于CPAP组(P<0.05),SaO_(2)、PaO_(2)均高于CPAP组(P<0.05);CPAP组与BiPAP组LVEF、SV、CO、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组、BiPAP组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有创通气组(P<0.05);CPAP组、BiPAP组气管插管率、死亡率与有创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早期应用BiPAP和CPAP两种正压通气模式治疗重症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均能发挥显著疗效,迅速纠正缺氧状态,改善心肺功能,且BiPAP较CPAP缓解患者呼吸衰竭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Ⅱ型呼吸衰竭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宏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40-41,49,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效果。方法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效果。方法重度急性左心衰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2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常规组症状缓解时间(83.4±8.6)min,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60.4±10.2)min,常规组总有效率72%,观察组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后监测指标、症状缓解时间与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操作方便,安全性较好,能够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效果,是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手段,建议重症患者及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 急性左心衰/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