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之滥觞:中外学者的汉唐陵墓考察著述论略
1
作者 刘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4,209,共7页
在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中,由学科之分类细化所应运而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在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体系建构意义和方法论反思价值。本文从中外学者(足立喜六、色伽兰、朱偰、王子云)对汉唐陵墓田野调查的著述中,剖析古代陵墓... 在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中,由学科之分类细化所应运而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在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体系建构意义和方法论反思价值。本文从中外学者(足立喜六、色伽兰、朱偰、王子云)对汉唐陵墓田野调查的著述中,剖析古代陵墓的田野研究对无名艺术史研究草创期而言,在研究范畴、理论与方法、史学体系建构方面的学术贡献,为民国的无名艺术史研究找寻更多的实践案例,以期完善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艺术史 陵墓研究 田野考察 理论与方法 学术体系
下载PDF
论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对无名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启示
2
作者 刘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36-,39,共2页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抗战时期开展对西北各地的无名艺术文物的踏查,在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转型期,对无名艺术史提供了早期的方法论启示。考察团秉持以艺术审美与文物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无名艺术史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抗战时期开展对西北各地的无名艺术文物的踏查,在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转型期,对无名艺术史提供了早期的方法论启示。考察团秉持以艺术审美与文物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无名艺术史在现代史学研究中的地位、确立了艺术本体研究在无名艺术史研究中的话语体系、建立了无名艺术史与传统经典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艺术史研究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 方法启示
下载PDF
“无名艺术史”的概念与引喻——评刘渟著《实证与寻根: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1940-1944)》
3
作者 杨天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9-204,共6页
“无名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概念,旨在隐去作者之“名”,标榜形式主义的纯艺术探究。《实证与寻根》一书借用这一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在作者看来,中国西北一些极具鉴赏性的艺术作品,几乎从未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范畴,客观上就... “无名艺术”是西方现代艺术研究的重要概念,旨在隐去作者之“名”,标榜形式主义的纯艺术探究。《实证与寻根》一书借用这一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在作者看来,中国西北一些极具鉴赏性的艺术作品,几乎从未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范畴,客观上就“无名”,她希望改变中国艺术史研究偏重“有名”艺术存在的现状,故借取这一概念。作者此举,拓展了中国艺术史的研究范畴,却因与“无名艺术史”的原始定义不同,引发概念上是否引喻失义的讨论。有意思的是,在实际研究中,作者对“无名艺术”作品带有“艺术考古”色彩的研究,却使其回归“无名艺术”概念基质,提升了所作西北艺术考察研究的学术水准。这种对“无名艺术史”概念下意识(subconsciousness)离合产生的学术效果,值得艺术史研究者在方法上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艺术史 概念 引喻
下载PDF
从“无名”到“有名”: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4
作者 刘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8,207,共9页
与传统画学研究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在视野、对象、理论、方法上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无名”艺术进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无名艺术... 与传统画学研究相比,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研究在视野、对象、理论、方法上体现出显著的现代性,“无名”艺术进入“有名”艺术研究殿堂,成为中外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随着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中国“无名艺术史”在20世纪上半叶有了过往所不具有的人文内涵,其关注点不在创作主体的个性流露,学术取向也不在于对象“有名”或“无名”,而是从创作共性角度去看待整体的艺术流变趋势。正是基于此,“无名艺术史”的研究与书写范式部分取代传统范式,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史的中西方学术对话桥梁,凸显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双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无名艺术史 研究范式转移 从“无名”到“有名”
下载PDF
他者介入的艺术史——20世纪前期来华艺术考察及其本土回声
5
作者 刘渟 《西部文艺研究》 2023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20世纪前期,西方学者对我国进行了多次针对民间无名艺术的田野调查。本文以伊东忠太(日本)、伯施曼(德国)、色伽兰(法国)、喜龙仁(瑞典)对中国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文物的考察与研究为核心,分析他们来华考察的缘由、考察方式与方法、... 20世纪前期,西方学者对我国进行了多次针对民间无名艺术的田野调查。本文以伊东忠太(日本)、伯施曼(德国)、色伽兰(法国)、喜龙仁(瑞典)对中国建筑、雕刻、绘画等艺术文物的考察与研究为核心,分析他们来华考察的缘由、考察方式与方法、他者介入的艺术史学观念及价值取向,进而反思“他者介入”背景下中国艺术史研究在现代转型中的影响与本土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考察 他者介入 无名艺术史 本土反思
下载PDF
器物艺术研究的艺术性回归--评学术专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渟 《创意与设计》 2020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器物艺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画史为核心的艺术品研究有诸多不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使其在艺术史领域研究的学科独专性常常受到挑战。王丽梅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使器...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器物艺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画史为核心的艺术品研究有诸多不同,尤其是跨学科研究的介入,使其在艺术史领域研究的学科独专性常常受到挑战。王丽梅著《盛世风尚--唐代金银器装饰艺术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使器物艺术史研究在装饰艺术阐释方面为艺术史的学科独专性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其著作对装饰艺术的解读超越了艺术考古、物质文化史和传统工艺美术史的概念阐释,把"装饰艺术"从普通的装饰性图案认知扩展到装饰纹样的绘画性和器形的装饰工艺等既属于艺术史本体的概念范畴,又不同于传统工艺美术史的阐释空间。在装饰艺术研究的艺术性与视觉性辨析上找到了突破口,同时对与经典绘画史相对应的"无名艺术史"当代研究提供了"艺术性回归"的具体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艺术 无名艺术史 器物艺术 艺术性回归
下载PDF
宗教图式中的“工匠”概念——宗教图式的创制与沿袭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宝洲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8,共7页
本文梳理了艺术史研究的两种范式:艺术家的艺术史(艺术家—作品)和无名的艺术史(主题—题材—工匠),探讨了这两种范式的异同。宗教艺术具体表现为无名的艺术史形态,工匠是这一范式中的主要作者。宗教艺术的创制与沿袭,又可以对应于艺术... 本文梳理了艺术史研究的两种范式:艺术家的艺术史(艺术家—作品)和无名的艺术史(主题—题材—工匠),探讨了这两种范式的异同。宗教艺术具体表现为无名的艺术史形态,工匠是这一范式中的主要作者。宗教艺术的创制与沿袭,又可以对应于艺术家与工匠。"工匠"决不仅是一种身份指认,其概念的界定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 艺术 无名艺术史 礼仪艺术 艺术家的艺术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