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道观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璐 赵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62-66,共5页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一种孝道观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学界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解意见不一。考察前人所述并结合当时实际发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一种孝道观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学界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解意见不一。考察前人所述并结合当时实际发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不是简单地把不能生育后代视为最大的不孝,而是把不能实现家族在血缘、精神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延续和传承视为最大的不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精神文化传承方面所具有的价值不应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精神 价值
下载PDF
“不孝有三,无後为大”之“後”训“尊者”不可信——与刘霖映先生商榷 被引量:3
2
作者 韩传瑜 《现代语文》 2021年第7期39-43,共5页
“不孝有三,无後为大”是《孟子》中的名言,意思明白清楚,向无异议。刘霖映先生对此却提出新解:“後”乃“后”之假借,训“尊者”;句意为“不孝有三级,目无尊长居首”。这一新说不符合原文的语法、语义规则和中心意旨,也缺乏故训支持。... “不孝有三,无後为大”是《孟子》中的名言,意思明白清楚,向无异议。刘霖映先生对此却提出新解:“後”乃“后”之假借,训“尊者”;句意为“不孝有三级,目无尊长居首”。这一新说不符合原文的语法、语义规则和中心意旨,也缺乏故训支持。“後”仍应从赵岐旧注,训“後嗣”。今人在阅读传统经典时,对前人旧说当然不必迷信,但当提出新说时,必须以文献语言事实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後为大” 《孟子》 孝道
下载PDF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释义之辨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亚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6年第9期111-112,共2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孟子在《孟子》一书中对孝道的解释,流传甚广。然自东汉末年赵岐所注的《孟子章句》至今人杨伯峻所注的《孟子译注》对此句的解释均颇多自己的见解,也有诸多的谬误之处。试在回归历史人物的时代、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孟子在《孟子》一书中对孝道的解释,流传甚广。然自东汉末年赵岐所注的《孟子章句》至今人杨伯峻所注的《孟子译注》对此句的解释均颇多自己的见解,也有诸多的谬误之处。试在回归历史人物的时代、生平与原文字义的基础上,对前贤的偏颇加以辩证,对于当今学界的质疑之处,给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赵岐
下载PDF
批判“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反动谬论
4
作者 王竹青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Z2期68-70,共3页
两千多年以来,以孔老二为始祖的反动儒学的垃圾,为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提供了一整套奴役和压迫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在生育问题上也制造了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的反动谬论,说“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是什么“... 两千多年以来,以孔老二为始祖的反动儒学的垃圾,为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提供了一整套奴役和压迫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在生育问题上也制造了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的反动谬论,说“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是什么“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也就是说“违背父母的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后为大 精神枷锁 生育问题 离娄 亲老 无子 反动统治 曲从 阶级利益 孝悌
下载PDF
“不孝有三,无後为大”之“後”当释为尊者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霖映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0,共5页
孟子名言“不孝有三,无後为大”带有事例式定义,“不告而娶为无後也”,即,不禀告家长而娶妻是“无後”的做法。东汉以来学者们释“後”为“子”或“後人”,并对舜例的“无後”增加否定词“惧”,反向式改变原文以读通句意。这破坏了原文... 孟子名言“不孝有三,无後为大”带有事例式定义,“不告而娶为无後也”,即,不禀告家长而娶妻是“无後”的做法。东汉以来学者们释“後”为“子”或“後人”,并对舜例的“无後”增加否定词“惧”,反向式改变原文以读通句意。这破坏了原文和孟子的解释,颠覆了儒家三孝观的取向,曾子和孟子都视三级孝序的首位为对家长的尊敬问题。其实,周代“後”“后”可通假,周朝礼制里“後子”在诸子里地位独尊,一般是嫡长子;夏商国王称后,而周朝礼制称王为天子,尊称其妃为后,这会导致避讳。古“后”字是司之反写,基本语义是主、君,扩指尊者,它和君字都象形着发号施令,《尔雅》训曰“后者君也”,《说文解字》释曰“君者尊也”。孟子之“无”有时指目无,如“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因此,“无後”应该通假于“无后”,指无主(无君、无尊),即目无尊长,在家事语境中是目无家主(家君、家尊)。这种训义可联系三孝观而圆通地解释舜例及“为大”,并旁通《诗经》和《孟子》它处所谈的相关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不孝有三 无後为大” 後子 孝序观 大孝尊亲
原文传递
孟子论孝与“无后为大” 被引量:3
6
作者 骆承烈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从几个角度概述了孟子对孝的论述与实践,认为孟子是一位孝子。同时对《孟子》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进行了阐释。认为孟子只是就舜在特殊情况下"不告而娶"而言,目的是强调人类社会繁衍。"后"不一定... 本文从几个角度概述了孟子对孝的论述与实践,认为孟子是一位孝子。同时对《孟子》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进行了阐释。认为孟子只是就舜在特殊情况下"不告而娶"而言,目的是强调人类社会繁衍。"后"不一定单指男子,应指子、女而言。今日之"后"更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事父母 不告而娶 无后为大
原文传递
当今孝文化中凸显的代际公正问题——对《无后为大》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万向兴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4-97,共4页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写了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丁克族,引起了读者对生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思考,也挑战了我国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倡导人传宗接代,而关军却大张旗鼓地选择不生育,这种对孝文化的态度,既有对五四批判的吸取,也有不同... 关军的《无后为大》一书,写了自己为何选择成为丁克族,引起了读者对生育、教育等多方面的思考,也挑战了我国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孝文化倡导人传宗接代,而关军却大张旗鼓地选择不生育,这种对孝文化的态度,既有对五四批判的吸取,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体现在对代际公正的思考方面。当然,书中的观念西方思想倾向强,与现有国情不太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无后为大 代际公平 丁克
下载PDF
怎样理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被引量:1
8
作者 房欣 《文史知识》 1985年第8期105-106,115,共3页
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何处?'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这种观点?——青岛文志明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盂子·离娄篇》。《孟子注疏》中解释'不孝有三'的内容说:'于礼... 问:'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出自何处?'不孝有三'指的是什么?怎样理解这种观点?——青岛文志明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盂子·离娄篇》。《孟子注疏》中解释'不孝有三'的内容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里的'后',指子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后为大 亲老 曲从 离娄 无子 子注 知父 个体家庭 社会劳动 诗·小雅
原文传递
曲解不了的“无后为大”
9
作者 陈绍炎 《晚晴》 2015年第3期68-69,共2页
近期,某杂志刊载未署名的文章《被曲解的"无后为大"》,实在是对"无后为大"的曲解。文章不长,且抄如下:中国自西周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翻译成现... 近期,某杂志刊载未署名的文章《被曲解的"无后为大"》,实在是对"无后为大"的曲解。文章不长,且抄如下:中国自西周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后为大 儒家思想 离娄 赵岐 现代汉语 援之以手 娶妻生子 无子 亲老 男女授受不亲
原文传递
清代童养婚盛行之法社会学探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和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7-103,共7页
清代盛行的童养婚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娶小媳妇是无奈也是一种明智,折射出了先人的理性和睿智。童养婚深深根植于传统社会,它是论财的婚姻观和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产物,在为中下阶层提供便捷、低成本婚... 清代盛行的童养婚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婚俗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娶小媳妇是无奈也是一种明智,折射出了先人的理性和睿智。童养婚深深根植于传统社会,它是论财的婚姻观和社会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产物,在为中下阶层提供便捷、低成本婚嫁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溺婴现象,从而得到官方的认可。童养婚的盛行也源于古人对婚姻和女性本身的深刻认识:婚姻的最大意义是传后;女子本不属于娘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童养婚 法社会学 聘娶婚 溺婴 无后为大
下载PDF
传统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群 《学子(理论版)》 2015年第12期5-5,共1页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 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价值内核 父为子纲 割断历史 无后为大 精神文明建设 血缘关系 机构养老 家庭养老 道德责任
下载PDF
“舜不告而娶”悬案辩争背后的华夏民事法观念
12
作者 胡荣明 范忠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89,共8页
“舜不告而娶”(疑未告知父母获得同意便与帝尧之女完婚)一事,自战国时起就被人质疑(认为是违反礼法之举),从孟子开始即为舜作无罪辩解。此后宋儒程颐、朱熹、张栻及明清大儒王阳明、王夫之、黄宗羲等人接力为舜辩护。这些辩护理由间接... “舜不告而娶”(疑未告知父母获得同意便与帝尧之女完婚)一事,自战国时起就被人质疑(认为是违反礼法之举),从孟子开始即为舜作无罪辩解。此后宋儒程颐、朱熹、张栻及明清大儒王阳明、王夫之、黄宗羲等人接力为舜辩护。这些辩护理由间接反映了他们在父母主婚权可否(在主体不适格时)加以剥夺、子女对父母主婚权的服从义务可否(以非常事由)豁免、国家对个人婚姻干预权的边界何在、婚姻人定法与自然法相冲突时应如何抉择等基本问题上的法理认知和法律主张,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式法理观念学说值得分析解读。透过千年争辩的道德伦理话语,可以看到传统中国民事法理念特别是婚姻家庭正当权益观念及相关法律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舜娶尧女 华夏民事法观念 尊长主婚权 无后为大
下载PDF
中国历代宦官来源考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冷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人数很少、影响很大、特征显著、但又颇受鄙视的一个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罪恶、残忍、畸型的产物。而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历史上宦官的来源,史学界还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题目,借以加深对宦官的认识,也借... 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人数很少、影响很大、特征显著、但又颇受鄙视的一个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罪恶、残忍、畸型的产物。而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历史上宦官的来源,史学界还很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题目,借以加深对宦官的认识,也借以了解中国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某些侧面。宦官的出现和存在是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相悖背的。如历来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于理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另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道家学说亦认为,不亏其体,不辱其身,不羞其亲,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社会 无后为大 立身行道 中国历史 古代伦理 儒家学说 亲老 身体发肤 内宦 杨复恭
下载PDF
电视讲述型栏目的选题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颖 《青年记者》 2009年第6Z期60-60,共1页
电视讲述型栏目在荧屏上出现后,已迅速普及并成为大众收视的热点。它运用电视声画结合的表现手法,用丰富的影像画面来叙述一个个新闻故事。
关键词 新闻故事 选题策略 社会记录 凡人小事 江西卫视 新闻类 社会新闻 新闻素材 抑恶扬善 无后为大
下载PDF
成家与立业
15
作者 王佑民 《理论与当代》 1994年第6期38-38,共1页
中国人家的观念比较强,早已成为公论。封建时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成家生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那时即使讲“立业”,也只不过是成就“家业”,所谓子承父业、家大业大,“业”仍然只是家。《论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 中国人家的观念比较强,早已成为公论。封建时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成家生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那时即使讲“立业”,也只不过是成就“家业”,所谓子承父业、家大业大,“业”仍然只是家。《论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对普通臣民来说,“齐家”远比“治国、平天下”重要,来得更实惠,更切合其自身的利益。封建社会,真正胸怀国家天下者能有几人? 现在人们又是怎样看待“成家”与“立业”的关系的呢?如今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后为大 下者 家庭观念 戴文 工作单位 舆论导向 合型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十大变迁 被引量:1
16
《南方论刊》 1995年第5期40-40,共1页
解放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近10多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济地位、社会利益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迁。1、传统孝道日趋淡薄,父权夫权家庭逐渐让位于平权家庭,长辈权威降低,家... 解放后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近10多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经济地位、社会利益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我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也发生了许多重大变迁。1、传统孝道日趋淡薄,父权夫权家庭逐渐让位于平权家庭,长辈权威降低,家庭由以父母为中心转向以子女为中心。2、"多子多福"、"光宗耀祖"的传统大家庭观念开始淡化,核心家庭增多,家庭人口减少。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宗接代观念淡薄,"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孝道 家庭伦理 家庭观念 独身者 无后为大 城市家庭 社会利益 离婚率 人口减少 中国传统家庭
下载PDF
要警惕人口性比率的失调
17
作者 杨正英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留下来这一封建教条,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支柱,是对实行计划生育难以估量的阻力与暗礁,是超计划外二胎和多胎的祸根,它导致自然界本来平衡的性比率失去平衡,已造成或正在造成更大的一系列婚姻、家庭、社会问题,...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留下来这一封建教条,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支柱,是对实行计划生育难以估量的阻力与暗礁,是超计划外二胎和多胎的祸根,它导致自然界本来平衡的性比率失去平衡,已造成或正在造成更大的一系列婚姻、家庭、社会问题,造成性案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使得溺、弃女婴,虐待生女婴的母亲直至逼其投井自杀等人命案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为此,必须引起对性比率问题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比率 无后为大 计划外 妇幼保健站 出生婴儿 出生统计 出生胎次 商丘县 性比例 性比重
下载PDF
汉字对古代政治伦理的反观
18
作者 石鹏飞 赵虹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5-77,共3页
摩尔根对现存原始形态考察后的结论是:“人民是自由的,政治的精神是民主的。”而这一切实际在文字之先就已湮没了。从甲金文字来看,一关乎“政治”,不带血腥味的、平和恬静的字眼是很难寻觅的。早期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如... 摩尔根对现存原始形态考察后的结论是:“人民是自由的,政治的精神是民主的。”而这一切实际在文字之先就已湮没了。从甲金文字来看,一关乎“政治”,不带血腥味的、平和恬静的字眼是很难寻觅的。早期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情况如何,远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但一个小小的“闻”字,却能将这一个大论题统摄于区区几根线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伦理 甲金文 奴隶制社会 甲文 一只手 无后为大 政治模式 摩尔根 创造想象 龙床
下载PDF
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
19
作者 蔡继中 《老区建设》 1989年第7期10-11,共2页
目前,我国又面临着第三个生育高峰,是建国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人口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当前,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成千上万流动人口的出现,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被称为“生育游击队”的流动人口,从一个地方转... 目前,我国又面临着第三个生育高峰,是建国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人口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当前,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成千上万流动人口的出现,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些被称为“生育游击队”的流动人口,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他们遵循着老祖宗留下的“多子多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生育高峰 生孩子 历史时期 多子 令人 陈腐观念 流动人员 洋口镇 无后为大
下载PDF
说“孝”
20
作者 华多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94年第9期35-35,共1页
听一位朋友说,某单位领导要在职工中开展推举孝子、孝女活动,不料消息传开,单位内外议论纷纷。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持观望、怀疑态度的,弄得领导一时进退两难,不知咋办为好。这位朋友征询我的看法。其实,人们对于“孝”之毁誉参半不自... 听一位朋友说,某单位领导要在职工中开展推举孝子、孝女活动,不料消息传开,单位内外议论纷纷。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持观望、怀疑态度的,弄得领导一时进退两难,不知咋办为好。这位朋友征询我的看法。其实,人们对于“孝”之毁誉参半不自今日始。早在70多年前反帝反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帝反封建 无后为大 杨弃 陆绩怀橘 忠君 老莱 蔚成风气 黄香扇枕 革命根据地 孔老夫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