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团聚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国栋 李本林 +1 位作者 陈晓熠 张勇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9,共4页
借鉴传统的直接沉淀法氧化锌生产工艺优点并进行原理性改进,开发出低成本、产量大、粒径可控、无团聚、高品质新型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即沉淀-分散法生产工艺。采用硫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在反应前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无团聚表面改... 借鉴传统的直接沉淀法氧化锌生产工艺优点并进行原理性改进,开发出低成本、产量大、粒径可控、无团聚、高品质新型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即沉淀-分散法生产工艺。采用硫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在反应前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无团聚表面改性的碱式碳酸锌前驱体,用含有表面活性剂水洗涤,压滤干燥,在350~500℃下保温0.5~1.5h分解制得少团聚的粒径<60nm的纳米氧化锌;然后用无水乙醇作分散介质,将纳米氧化锌球磨2h,进行分散和无团聚化处理,压滤并回收乙醇,即制得无团聚、平均粒径35.6nm纳米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无团聚 纳米材料 沉淀-分散法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合成无团聚ZrO_2(CaO)纳米粉体及其烧结行为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丽萍 党淑娥 高荫本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3-628,共6页
采用凝胶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无团聚ZrO2 (CaO)纳米粉体 ,考察主要工艺参数初始水凝胶pH值对粉体的化学组成、相结构、颗粒大小与分布等性能的影响 ,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凝胶... 采用凝胶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无团聚ZrO2 (CaO)纳米粉体 ,考察主要工艺参数初始水凝胶pH值对粉体的化学组成、相结构、颗粒大小与分布等性能的影响 ,并对粉体的烧结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凝胶干燥过程中粒子间硬团聚现象的发生 ,该法合成的ZrO2 (CaO)粉体纯度高、成分准确 ;粒径小 (5~ 2 0nm)、单分散性能好 ;粒子的比表面积大 ,活性高 ;粉体不经任何预处理即可压制成型 ,而且生坯能在较低的温度及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致密化过程。 60 0℃ ,2h焙烧的ZrO2 (15 .2 %CaO ,摩尔分数 )粉体经简单冷压成型后于 110 0℃保温 0 .5h烧结 ,其体积密度可达 5 .9718g/cm3,气孔体积为 0 .0 0 0 8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 合成 无团聚ZrO2(CaO) 纳米粉体 烧结行为 氧化钙稳定二氧化锆 超微粒子 烧结 氧化锆陶瓷
下载PDF
无团聚、纳米ZrO_2增韧Al_2O_3基陶瓷材料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巨先 高陇桥 李发 《真空电子技术》 1998年第5期40-43,共4页
本文通过微波加热ZrOCl2·8H2O的醇水深液.用HPC作分散剂.制备出无团聚、单分散的纳米水合二氧化锆。然后采用胶体工艺制备出Al2O3-ZrO2先躯体均混合的粉体。用XRD分析ZTA的相结构。用SEM观察断... 本文通过微波加热ZrOCl2·8H2O的醇水深液.用HPC作分散剂.制备出无团聚、单分散的纳米水合二氧化锆。然后采用胶体工艺制备出Al2O3-ZrO2先躯体均混合的粉体。用XRD分析ZTA的相结构。用SEM观察断口形貌。结果发现,ZrO2均匀地分布在ZTA陶瓷中。粒径小于500nm,并且主要以t-ZrO2形式稳定存在。最后探讨了ZTA的增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团聚纳米 纳米 水合 二氧化锆 ZTA陶瓷
下载PDF
无团聚Yb_2O_3-ZrO_2陶瓷超细粉的制备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勇 朱建刚 陈森凤 《佛山陶瓷》 1996年第4期8-11,共4页
本实验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平均颗粒尺寸30mm左右的Yb_2O3-ZrO_2超细粉,获得了粉体颗粒小、分布均匀,颗粒形貌较理想,无硬团聚的超细粉,并探讨了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粉末性能的形响。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超细粉 氧化锆 无团聚 陶瓷 氧化 制备
下载PDF
应用模拟退火原理寻找无团聚纳米粒子Zr(OH)_4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
5
作者 高齐圣 吴自库 杨丰科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80-83,共4页
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无团聚纳米粒子Zr(OH)4的研制中[2]获得制备纳米Zr(OH)4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验证和计算机模拟都表明该方法有效。
关键词 氢氧化锆 模拟退火 工艺条件 纳米粒子 无团聚
下载PDF
无团聚ZrO_2─CeO_2超细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丽英 魏绪钧 徐秀芝 《稀土》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4-29,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rO_2-CeO_2超细粉末。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反应过程温度、pH值、灼烧温度对粉末性能参数的影响,获得了加入分散剂的共沉淀反应的优化条件:反应物浓度1.0mol/L,pH值10.0左右,反应温...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rO_2-CeO_2超细粉末。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反应过程温度、pH值、灼烧温度对粉末性能参数的影响,获得了加入分散剂的共沉淀反应的优化条件:反应物浓度1.0mol/L,pH值10.0左右,反应温度约40℃,粉料的灼烧温度80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二氧化锆 无团聚 超细粉末 共沉淀法
下载PDF
一种无团聚氧化锌纳米粉体制造方法
7
作者 李国栋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1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无团聚氧化锌 纳米粉体 制造方法 发明 锌盐溶液 可溶性碳酸盐溶液 原料 分散剂
下载PDF
无团聚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备技术项目
8
作者 缪文彬(联系人) 《中国粉体工业》 2006年第6期44-45,共2页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二氧化钛 材料制备技术 专利申请号 无团聚 技术项目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纳米粒子
下载PDF
无团聚纳米级二氧化钛制备技术项目(专利申请号:200410014475.2)
9
《中国粉体工业》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二氧化钛 材料制备技术 专利申请号 无团聚 技术项目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专利申请量
下载PDF
无团聚钇铝石榴石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10
《中国建材》 2002年第12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无团聚钇铝石榴石 纳米粉体 制备
下载PDF
低成本无团聚纳米氧化锌的制造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国栋 李本林 +1 位作者 陈晓熠 张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23-427,共5页
以硫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借鉴传统的直接沉淀法生产工艺优点并进行原理性改进,开发出低成本、无团聚、产量大、粒径可控、高品质新型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即沉淀-分散法生产工艺.在反应前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无团聚表面改性的碱式碳... 以硫酸锌、碳酸氢铵为原料,借鉴传统的直接沉淀法生产工艺优点并进行原理性改进,开发出低成本、无团聚、产量大、粒径可控、高品质新型的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即沉淀-分散法生产工艺.在反应前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得无团聚表面改性的碱式碳酸锌前驱体,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洗涤,压滤干燥,在380~550℃下保温0.5~1.5h分解制得少团聚的粒径<60nm的纳米氧化锌;然后用无水乙醇作分散介质,将纳米氧化锌球磨2h,进行分散和无团聚化处理,回收乙醇,即制得无团聚、平均粒径35.6nm纳米氧化锌.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纳米氧化锌团聚与分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无团聚 纳米材料 沉淀-分散法 生产工艺 团聚机理 分散机理
原文传递
用于生产致密陶瓷的ZrO_2粉末的制备新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珂敬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5-36,53,共3页
微波加热醇盐溶液沉淀法、高浓度溶液的水热分解法、低温水热合成法、酸水解法以及溶胶 -凝胶 -酸水解法等是最近国内外研制纳米ZrO2 微粉的最新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色 ,与传统方法比较 ,更科学更合理 。
关键词 ZRO2 微粉 无团聚 粉末制备 致密陶瓷 二氧化锆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of Microaggregates in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Purple Soils 被引量:1
13
作者 WEICHAOFU XIEDET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65-372,共8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of microaggregates in the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purple soils in Sichua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 in microaggregat... This paper deal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of microaggregates in the paddy soils developed from purple soils in Sichuan, China.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 in microaggregates are in the order of 1--0.25 mm > smaller than 0.05 mm > 0.05-0.25 mm. But the organic matter in 1-0.01 mm microaggregates accounts for 68.1%-78.7% of that in soil. The organic matter in<0.05 mm microaggregates is complexed humus on the whole, of which the degree of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varies between 96.1% and 99.5%,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oil or>0.05 mm microaggregates. The contents of loosely combined humus and the ratios of loosely and tightly combined humus markedly decline with the size of microaggregates. Fresh soil humus formed from semi-decomposed organic material or organic manure added is combined first with<0.001 mm clay, and then aggregated with other organic and mineral particles to form larger microaggregates, in which the aging of humus happens at the same time; whereas organic matter of the light fraction i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0.05 mm microaggreg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humus microaggregate organo-mineral complexing paddy soils from purple soils
下载PDF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Aggregates in Vegetable Cropping Systems 被引量:7
14
作者 LIANG Cheng-Hua YIN Yan CHEN Qi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05-612,共8页
Fertilisers significantly affect crop production and crop biomass inputs to soil organic carbon(SOC). However,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fertilisers on C associated with aggregate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Based o... Fertilisers significantly affect crop production and crop biomass inputs to soil organic carbon(SOC). However,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fertilisers on C associated with aggregates ar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Based on soil aggregate and SOC fractionation analysi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organic manure and inorganic fertilisers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change in SOC and its fractions, including the C concentrations of free light fraction, intra-aggregate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 and intra-aggregate mineral-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MOM). Long-term manure applications improved SOC and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me C fractions. Manure also accelerated the decomposition of coarse POM(cPOM) into fine POM(fPOM) and facilit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POM encrustation into intra-microaggregate POM within macroaggregate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inorganic fertilisers was detrimental to the formation of fPOM and to the subsequent encrustation of fPOM with clay particles, thus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stable microaggregates within macroaggregat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inorganic fertiliser treatments in terms of C concentrations of MOM, intra-microaggregate MOM within macroaggregate(imMMOM) and intra-microaggregate MOM(imMOM). However, the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manure resulted in large increases in C concentrations of MOM(36.35%), imMMOM(456.31%) and imMOM(19.33%) compared with contro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erm fertilization physical fractionation soil aggregates soil organic matt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