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尾战斗机技术
1
作者 樊庆和 贾忠湖 高永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63-266,共4页
为了降低战斗机的RCS,减小飞行阻力,改善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及降低成本,无尾战斗机将成为未来战斗机的一种选择.文中介绍了无尾战斗机的气动布局,探讨无尾战斗机的稳定与控制的方案.
关键词 无尾战斗机 气动布局 气动控制舵面
下载PDF
无尾战斗机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张云阁 《国防科技(北京)》 2001年第1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无尾战斗机 技术研究计划 创新控制舵面计划 美国 RESTORE计划 无尾先进战斗机计划
下载PDF
无尾战斗机的技术发展
3
作者 张云阁 《航空周刊》 2001年第13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无尾战斗机 技术发展 隐身要求 机动性
下载PDF
美国掀起“无尾战斗机”研究热 被引量:2
4
作者 余辉 《国际航空》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8-21,共4页
虽然早在40年代,就有一些公司设计过一些无尾的飞机,如诺斯罗谱的YB-49大型试验轰炸机,但是真正成功、并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无尾军用飞机,目前世界上唯有美国空军研制的B-2隐形轰炸机。而这种飞翼布局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隐身... 虽然早在40年代,就有一些公司设计过一些无尾的飞机,如诺斯罗谱的YB-49大型试验轰炸机,但是真正成功、并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无尾军用飞机,目前世界上唯有美国空军研制的B-2隐形轰炸机。而这种飞翼布局的主要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隐身特性。如果一架战斗机能实现无尾布局,其好处将大大超过无尾对轰炸机带来的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战斗机 无尾战斗机
原文传递
无尾先进战斗机的可重构飞行控制
5
作者 王慧 彭锡铭 《飞机设计》 2001年第3期74-90,共17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显性模型跟随结构的动态反演控制律为基础的可重构飞行控制方法。采用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地调整受控对象反演中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是由建模的不确定性、故障及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采用在线控制分配来生成个别控制效应...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显性模型跟随结构的动态反演控制律为基础的可重构飞行控制方法。采用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地调整受控对象反演中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是由建模的不确定性、故障及损伤等原因引起的。采用在线控制分配来生成个别控制效应器指令,在优化如机动载荷减缓、雷达信号特征等性能目标时,该指令产生期望的角加速度。在组系统识别用来估算控制分配算法使用的控制导数。还采用了飞行员输入滤波器,它利用控制分布矩阵的核中信号来增强控制效应器指令。这就可以识别那些由于控制联动而共线性的参数,这种控制联动是由控制分配算法造成的。通过在无尾先进战斗机上的应用,对这一可重构控制律进行了论证。本文中所述的结果主要取自于波音公司课题组完成的有关空军RESTORE预研项目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飞行控制 无尾战斗机 RESTORE计划 控制效应器
下载PDF
未来无尾战斗机
6
作者 郑际睿 《江苏航空》 1997年第1期18-18,共1页
自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第一架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双翼机于12月17日在吉蒂豪克试飞成功后,便打开了航空奥秘的第一关。无论飞机如何发展,除了机翼提供升力不可缺少外,机尾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已受到严重挑战。1994年开始出... 自从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成第一架以活塞式发动机为动力的双翼机于12月17日在吉蒂豪克试飞成功后,便打开了航空奥秘的第一关。无论飞机如何发展,除了机翼提供升力不可缺少外,机尾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已受到严重挑战。1994年开始出现称为无尾(没有垂直和水平尾翼)和半无尾(没有垂直尾翼)两类新型飞机 X-31和 X-36,这是破天荒的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无尾战斗机
原文传递
X—36无尾敏捷性研究机
7
作者 柏仕哲 《试飞研究》 2000年第4期24-31,共8页
本文概述了缩比为28%、遥控X-36飞机的技术验证方法,特别是对达到验证目的减少费用的那些决策。介绍了由此而引起的飞机、地面站和试验的方案。评审了X-36的试验计划,重点集中在允许快速的系统验证和包线扩展的试验技术上... 本文概述了缩比为28%、遥控X-36飞机的技术验证方法,特别是对达到验证目的减少费用的那些决策。介绍了由此而引起的飞机、地面站和试验的方案。评审了X-36的试验计划,重点集中在允许快速的系统验证和包线扩展的试验技术上。最后讨论了试验计划的结果及其对研究机未来的影响。评审了遥控飞机优缺点。讨论了所选择的设计、研制和验证的工具。评价了试飞中使用的新技术及仍然使用的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36 无尾敏捷性研究机 技术验证机 无尾战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