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祁冬 李娟 +3 位作者 乔晓春 姚木子 杨米雪 黄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2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 探讨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在指导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3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前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在指导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3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前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观察分析左心房形态及容积、肺静脉解剖与变异、左心耳开口与左上肺静脉开口的解剖关系。结果 30例患者中,7例左心房顶部形态为平坦型(23%),18例为隆起型(60%),5例为凹陷型(17%);测得患者左心房平均容积为(72.9±4.6)mm^(3)。30例患者中肺静脉变异患者8例(27%),左上肺静脉开口距左心耳开口距离为(3.2±1.4)mm,左下肺静脉开口距左心耳开口距离为(7.0±2.1)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肺静脉直径为(22.73±0.18)mm,左下肺静脉直径为(17.24±0.22)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静脉间距为(5.6±1.2)mm,右肺静脉间距为(5.8±1.2)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18例(60%)患者左上肺静脉开口与左心耳开口高度一致,8例(27%)患者高于左心耳开口,4例(13%)患者低于左心耳开口。30例患者中左心耳呈鸡翅型11例(36%),菜花型8例(27%),仙人掌型6例(20%),风向袋型5例(17%)。结论 肺静脉及左心房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系统评估左心房、左心耳及肺静脉三者之间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明确解剖与变异,为保证射频消融手术成功及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房 射频消融
下载PDF
超声下左心房后空间距离对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彭纪龙 周盛 李炜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8期12-14,2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左房后空间距离对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孕中期胎儿结构筛查的362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标准四腔心切面的收缩末期进行左房后空...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左房后空间距离对胎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于医院行孕中期胎儿结构筛查的362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标准四腔心切面的收缩末期进行左房后空间距离测定。以产后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引产后胎儿尸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胎儿左心房后空间距离、胎儿TAPVC心脏超声检查特征,分析左心房后空间距离与孕周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62名孕产妇中,7例通过超声诊断为心上型胎儿TAPVC,4例诊断为心内型胎儿TAPVC;TAPVC胎儿的左心房后空间距离大于正常胎儿(P<0.05);左心房后空间距离与孕周、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658、-0.747,P<0.05)。结论超声下测定左心房后空间距离可用于诊断胎儿TAPVC,且其结果与孕周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超声 心房后空间距离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下载PDF
双时相冠状动脉CT成像在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王海 周晶晶 徐振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究双时相冠状动脉CT成像在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在宿迁高新区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正常成年人137例,筛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数据。观察并记录CT图像数据中... 目的:探究双时相冠状动脉CT成像在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2月在宿迁高新区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CT成像的正常成年人137例,筛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数据。观察并记录CT图像数据中肺静脉解剖变异的情况、左心房解剖数据及肺静脉孔径。结果:冠状动脉CT成像发现肺静脉变异共20例(14.60%),左侧肺静脉变异以共干肺静脉为主,右侧肺静脉变异以中额肺静脉为主,混合类型较为少见;左心房收缩期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均大于舒张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中除右上肺静脉上下径及右下肺静脉开口指数外,其收缩期的前后径、上下径、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平均直径及开口指数均大于舒张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肺静脉上下径均大于前后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上肺静脉孔径平均孔径最大,且出口指数最高。结论:双时相冠状动脉CT成像可以发现正常成年人肺静脉解剖变异,并可有效评估正常成年人肺静脉和左心房的结构形态;正常成年人的肺静脉和左心房结构随着心动周期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相冠状动脉CT成像 肺静脉 心房
下载PDF
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在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中的可行性
4
作者 杜国相 梁志梅 +4 位作者 夏振元 李敏 罗瑛译 卢炳丰 李伟雄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808-2812,共5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房肺静脉及心功能一站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行射频消融术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左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试验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80 kV,管电流350 mA,采用全模型迭代算法重建;对照组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00 kV,管电流500 mA,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4)重建。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主观和客观评分、辐射剂量相关指标。分析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心功能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试验组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左心房、降主动脉、右上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的噪声值低于对照组,对比度噪声比和信噪比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述指标的降低率分别为56.6%、 59.5%及59.6%。试验组基于CT和超声测量的左心室最大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912(P<0.05),一致性较好。结论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低剂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的一站式扫描方案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能够提高左房肺静脉的图像质量,并可较准确地评价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全模型迭代重建 低剂量CT 肺静脉成像 心功能评估 一站式检查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房颤患者肺静脉血流频谱特征与左心耳血流特性关系研究
5
作者 方润心 李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72,共1页
目的肺静脉作为血液输运的通道,肺静脉对心脏的充盈和排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临床中未见相关对肺静脉血流频谱特征与左心耳血流特点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从数值计算角度而言,相关肺静脉血流频谱与研究对象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方法通过... 目的肺静脉作为血液输运的通道,肺静脉对心脏的充盈和排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临床中未见相关对肺静脉血流频谱特征与左心耳血流特点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时,从数值计算角度而言,相关肺静脉血流频谱与研究对象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方法通过左心房CT影像形成个性化肺静脉血流频谱,并进一步通过流固耦合的方式,研究肺静脉血流频谱特征变化对左心房及左心耳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形成了个性化肺静脉血流频谱映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期峰值速度的比值(S/D)、收缩期的VTI(收缩期峰值速度与收缩期的时间长度)都对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内血流动力学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左心房舒张功能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降低更易引起卒中风险的增加,而左心房顺应性的增加对降低卒中风险的效果更加明显。因此,以上相关参数从数值计算的角度为房颤患者的卒中防治提供了相应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耳 心房 肺静脉血流频谱 心室收缩功能 房颤患者 卒中风险 S/D 舒张功能
下载PDF
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秦菘 陈静 +2 位作者 张海强 余美群 胡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1期3984-3987,共4页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2021年4月—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治疗,对照组采用环肺静脉隔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围术期指标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左心房结构、左室同步性、房性期前收缩负荷量与并发症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消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消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P27和FGF-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左房最大容积(LAV)低于对照组,左房射血力(LA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房舒张期心房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Da)、心室收缩期心房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SDs)、房性期前收缩负荷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脑梗死、股动脉静脉瘘、心包压塞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观察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11%(P<0.05)。结论: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能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房室期前收缩负荷量,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肺静脉隔离 心房顶部线消融 房性期前收缩负荷 复发
下载PDF
左心房与肺静脉容积比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
7
作者 和燕斐 杨瑞 +4 位作者 孙玉梅 黄琼 刘继伟 史征 葛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目的观察左心房容积(LAV)与肺静脉容积(PVV)比(LAV/PVV)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价值。方法纳入95例接受导管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内有无AF复发将其分别归入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72)。采用2种方法(方法1... 目的观察左心房容积(LAV)与肺静脉容积(PVV)比(LAV/PVV)预测导管消融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价值。方法纳入95例接受导管消融术治疗的AF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内有无AF复发将其分别归入复发组(n=23)与未复发组(n=72)。采用2种方法(方法1,对各支肺静脉均渲染至距肺静脉开口部后2 cm;方法2,对各支肺静脉均渲染至肺静脉分叉后1 cm)基于心脏CT血管成像(CTA)测量左肺上静脉容积(LSPVV)、左肺下静脉容积(LIPVV)、右肺上静脉容积(RSPVV)及右肺下静脉容积(RIPVV),计算LAV及PVV;比较2种方法测值,评估LAV/PVV预测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价值。结果方法1、2所测LIPV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心力衰竭、LAV及LAV/PVV均为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LAV/PVV为AF复发的危险因素。以8.27为方法1所获LAV/PVV的最佳截断值,其预测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74、78.26%及70.83%;以9.02为方法2所获LAV/PVV的最佳截断值,其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1、56.52%及80.56%;以方法1所测量LAV/PVV预测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AUC高于方法2(P=0.018)。结论LAV/PVV可用于预测经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且以方法1所获LAV/PVV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心房 肺静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成像序列双时相评估正常成年人左心房肺静脉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田雪 郝菲 +2 位作者 窦勇 翟慧君 马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3期2461-2464,共4页
目的:探讨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序列收缩期、舒张期双时相评估正常成年人左心房肺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收集116名健康成年人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数据,重建筛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观察肺静脉有无解剖变... 目的:探讨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序列收缩期、舒张期双时相评估正常成年人左心房肺静脉的临床价值。方法:共收集116名健康成年人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数据,重建筛选出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观察肺静脉有无解剖变异,测量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测量标准型肺静脉开口最大径、最小径并计算平均直径及开口指数,比较收缩期、舒张期左心房及肺静脉开口各数据的差异。结果:肺静脉变异较常见,占15.52%,其中以左肺静脉共干、单独右中肺静脉最多见。标准型肺静脉开口测量,同侧上肺静脉开口径线大于下肺静脉,右肺静脉开口径线大于左肺静脉,肺静脉开口指数提示右肺静脉孔径较左肺静脉圆;左心房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收缩期均较舒张期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右下肺静脉开口指数外,其余肺静脉开口最大径、最小径、平均直径及开口指数收缩期、舒张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收缩期肺静脉开口较舒张期大而圆。结论:不同心动周期左心房肺静脉形态大小有差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序列收缩期、舒张期双时相能更全面准确评估左心房肺静脉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成像 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 心房 肺静脉
下载PDF
双低剂量技术在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9
作者 黎桃 袁旭芳 +1 位作者 张静静 彭少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47-49,共3页
讨论揭示双低剂量技术在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能。方法 2021年2月-2022年10月,将104例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检查患者分两组,各52例,参照组运用碘普罗胺药物制剂(370.00mgI/mL)+管电压120.00kV,研究组运用碘佛醇药物制剂... 讨论揭示双低剂量技术在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能。方法 2021年2月-2022年10月,将104例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检查患者分两组,各52例,参照组运用碘普罗胺药物制剂(370.00mgI/mL)+管电压120.00kV,研究组运用碘佛醇药物制剂(350.00mgI/mL)+管电压100.00kV,测算对比两组CTDIvol计量指征、DLP计量指征、ED计量指征、碘摄入量计量指征。结果 研究组的检查图像质量计量指征(P>0.05)、CTDIvol计量指征、DLP计量指征、ED计量指征,以及碘摄入量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为左心房-肺静脉CT成像检查患者运用碘佛醇药物制剂(350.00mgI/mL)+管电压100.00kV,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剂量技术 心房-肺静脉CT成像 应用价值 研究探讨
下载PDF
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左心房和肺静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建涛 马婷 +5 位作者 吴思颐 周琪涛 严静 严高武 范小萍 李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33-541,共9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ASIR-V)在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左心房(LA)和肺静脉(PV)CT成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确诊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所有心房颤动患者...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ASIR-V)在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左心房(LA)和肺静脉(PV)CT成像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确诊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并按管电压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143例/组。A组使用低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mL,ASIR-V 10%~100%间隔10%重建;B组使用常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碘帕醇370 mgI/mL,ASIR-V 50%重建。LA和PV图像质量客观评价采用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进行比较,主观评分采用双盲法以5分法评价。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辐射剂量、碘摄入量、LA和PV解剖变异显示率及相关测量指标及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A、B两组比较,LA和PV的CT值、解剖变异显示率以及相关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分别较B组减少约37.4%、29.9%(P<0.05)。随ASIR-V重建比例的增加,A组的SD值逐渐降低,而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逐渐升高(P<0.05);A组重建图像中,70%和80%ASIR-V的主观评分最高(P<0.05)。结论低管电压(100 kVp)、低浓度碘对比剂(300 mgI/mL)联合70%或80%ASIR-V扫描方案可用于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对LA和PV解剖及相关指标的评价,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电离辐射并减少碘剂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 肺静脉 心房颤动 迭代重建算法 体层摄影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256层iCT双低剂量扫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在左心房-肺静脉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曹建 陈井亚 +5 位作者 陈凯 武惠明 陈虎 王雅静 张愉 王中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5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256层iCT双低剂量扫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在左心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因临床怀疑心脏病变需行左心房-肺静脉CTA检查的50... 目的:探讨256层iCT双低剂量扫描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在左心房-肺静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因临床怀疑心脏病变需行左心房-肺静脉CTA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256层iCT进行双低剂量扫描(管电压100 kV,对比剂碘海醇剂量0.7 mL/kg),对照组采用256层iCT进行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碘海醇剂量1 mL/kg),2组均采用IMR进行图像重建。对比分析2组图像左心房中心位置、肺静脉主干开口处、左心耳腔及胸大肌4个部位的强化CT值、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以及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剂量及对比剂碘摄入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iCT双低剂量扫描联合IMR可在不降低图像诊断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碘摄入量,提高了患者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CT 全模型迭代重建 心房-肺静脉 有效剂量 低对比剂 低管电压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评价肺静脉与左心房的形态结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连士杰 曹江 +1 位作者 秦永文 弓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64层螺旋CT观察肺静脉和左心房形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房颤患者46例,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图像后处理运用3D成像及内镜等技术对肺静脉、左心房等解剖结构进行构建。结果①64层螺旋CT可构建肺静脉形态... 目的评价应用64层螺旋CT观察肺静脉和左心房形态结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房颤患者46例,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检查,图像后处理运用3D成像及内镜等技术对肺静脉、左心房等解剖结构进行构建。结果①64层螺旋CT可构建肺静脉形态,并测得肺静脉数量、开口大小以及各个肺静脉走行方向,其中房颤组肺静脉开口大小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②64层螺旋CT构建左心耳形态,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之间的界嵴及界嵴与左侧上下肺静脉之间连接部位的关系分别存在2种形态变异。③64层螺旋CT构建左房顶部形态分为突起型(9.0%)、凹陷型(32.9%)、平坦型(58.1%)3种,有12.5%存在局部凹陷。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可以清晰地构建肺静脉和左心房的形态结构,有助于提高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心房纤维颤动 肺静脉 心房 形态结构
下载PDF
犬左心房与肺静脉自主神经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崇瀚 汪飞 +2 位作者 姜蓉 张进 殷跃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定量研究犬左心房(LA)及肺静脉(PV)不同区域心脏自主神经的分布,并探讨其在心房颤动中的意义。方法 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于急性生理实验后立即处死,分别收集左心房后壁(PLA)、左心房顶(LAR)、左心房前壁(ALA)、房间隔(IAS)、左心耳(L... 目的定量研究犬左心房(LA)及肺静脉(PV)不同区域心脏自主神经的分布,并探讨其在心房颤动中的意义。方法 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于急性生理实验后立即处死,分别收集左心房后壁(PLA)、左心房顶(LAR)、左心房前壁(ALA)、房间隔(IAS)、左心耳(LAA)及肺静脉(PV),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标记交感、副交感神经,定量测定不同区域交感、副交感神经密度。结果交感、副交感神经在左心房和肺静脉不同区域间的分布相似。不同区域交感神经密度,除PV vs.PLA(P=0.211),IAS vs.LAR(P=0.140)及LAR vs.ALA(P=0.204)外,其余区域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区域副交感神经密度,除PV vs.PLA(P=0.256),IAS vs.LAR(P=0.130),LAR vs.ALA(P=0.238)及ALA vs.LAA(P=0.124)外,其余区域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区域交感、副交感神经密度由高至低依次均为:PLA>PV>IAS>LAR>ALA>LAA。交感、副交感神经密度从心房及肺静脉组织外层、心肌层至内层呈梯度下降,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静脉近端交感、副交感神经密度明显高于远端(P<0.001)。结论心脏自主神经在LA及PV呈区域异质性分布,这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密切相关,在房颤的消融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 心房 肺静脉
下载PDF
左心房及肺静脉旋转造影嵌入实时X线透视系统指导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野 杨龙 +4 位作者 周松 郑亚西 刘晓桥 蒋清安 刘启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3-685,共3页
目的:探讨旋转造影重建左心房与肺静脉立体影像,嵌入实时X线透视系统指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04至2013-04连续入选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用三维CARTO系统... 目的:探讨旋转造影重建左心房与肺静脉立体影像,嵌入实时X线透视系统指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04至2013-04连续入选心房颤动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用三维CARTO系统进行标测,治疗组(30例):术中用西门子ARTIS Zeego数字剪影系统行左心房及肺静脉旋转造影后,重建其立体影像并导入实时X线透视系统,作为心房颤动消融过程中标测与消融电极的路标指导消融。对照组(30例):常规左右肺静脉造影指导消融。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X线透视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0例入选心房颤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治疗组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旋转造影重建左心房与肺静脉立体影像,嵌入实时X线透视系统指导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术中X线曝光量及手术操作时间,对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肺静脉旋转造影 实时X线透视系统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对左心房及肺静脉的形态学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嫣 夏黎明 +4 位作者 管汉雄 王炎 黄璐 庞颖 陆玮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血管成像及三维重组后处理技术对左心房及肺静脉结构的形态学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心电门控血管造影患者的左心房及肺静脉结构,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利用仿真血管内镜(VIE)、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血管成像及三维重组后处理技术对左心房及肺静脉结构的形态学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心电门控血管造影患者的左心房及肺静脉结构,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利用仿真血管内镜(VIE)、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等多种三维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了解肺静脉及左心房的形态学结构,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VR技术可良好构建肺静脉形态,50例患者中,42例患者双侧肺静脉均为2支(84%),8例存在变异(16%);双上肺静脉明显较双下肺静脉粗(P<0.05),男性左上肺静脉、右上下肺静脉均较女性粗(P<0.05),左下肺静脉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和老年组肺静脉口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上肺静脉开口角度明显较双下肺静脉大(P<0.05)。②VIE技术可良好显示左侧肺静脉开口、右侧肺静脉开口、左心耳开口与左上肺静脉开口的关系以及左心耳与左上肺静脉之间界嵴的四种形态。③50例患者中,29例左心房顶部形态为平坦型(58%),19例为突起型(38%),2例为凹陷型(4%);测得50例患者左心房平均容积为(84.5±26.1)cm3。老年组左心房平均容积较中年组大(P<0.05),男性左心房平均容积较女性大(P<0.05)。④冠状窦汇入右房处与矢状面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度~130.9度,平均为(68.4±32.3)度。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能够直接对肺静脉及左心房进行形态学观察,明确肺静脉开口及左心房的形态变异,为临床指导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等提供解剖信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心房功能
下载PDF
心房颤动维持机制的新观点——“肺静脉-左心房折返”假说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董建增 刘兴鹏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1期9-12,共4页
现阶段关于心房颤动的维持机制的两种主要假说,即心房“多发子波折返”和“肺静脉驱动伴颤动样传导”均难以全面解释电学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研究证实,在肺静脉和左心房之间具有形成折返激动的必备基础,而且心房颤动持续过... 现阶段关于心房颤动的维持机制的两种主要假说,即心房“多发子波折返”和“肺静脉驱动伴颤动样传导”均难以全面解释电学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研究证实,在肺静脉和左心房之间具有形成折返激动的必备基础,而且心房颤动持续过程中的肺静脉电活动具有提示折返激动的特征,并高度依赖于左心房电活动的存在。基于此,作者提出心房颤动维持的“肺静脉-左心房折返”假说,并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维持机制 心房:折返
下载PDF
犬心脏第3脂肪垫对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洪涛 郑强荪 +4 位作者 杨玉辉 董建军 刘雄涛 卢延生 洪昌明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86-387,391,共3页
目的研究犬心脏第3脂肪垫(SVC-AO FP)对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PERP)及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0只犬麻醉后,自颈部离断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正中开胸暴露SVC-AO FP,右肺静脉(RPV)及下腔静脉(IVC)脂肪垫。消融RPV... 目的研究犬心脏第3脂肪垫(SVC-AO FP)对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PERP)及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0只犬麻醉后,自颈部离断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正中开胸暴露SVC-AO FP,右肺静脉(RPV)及下腔静脉(IVC)脂肪垫。消融RPV和IVC后,分别测定基础状态下、SVC-AO FP刺激后、SVC-AO FP消融后的左AERP、不应期离散度(dAERP)及左上PERP。结果SVC-AO FP刺激后AERP从基础状态下的(135±14)m s缩短至(106±16)m s(P<0.05),消融后延长至(140±9)m s;dAERP从(15±4)m s,增加至(26±6)m s(P<0.05),消融后为(11±9)m s;PERP从(131±12)m s缩短至(108±17)m s(P<0.05),消融后的延长至(136±10)m s。结论刺激犬心脏SVC-AO FP缩短心房和肺静脉的有效不应期,增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的迷走神经支配部分可能直接来自SVC-AO 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脂肪垫 迷走神经 心房 肺静脉 有效不应期
下载PDF
双源CT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前左心房及肺静脉的评估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辉强 武志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常见于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即孤立性房颤。房颤除可引起心悸等症状外,还可以因心房缺失泵血功能而使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心房内的血流淤滞,促使血栓形成。我国房颤的成人患病...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常见于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即孤立性房颤。房颤除可引起心悸等症状外,还可以因心房缺失泵血功能而使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心房内的血流淤滞,促使血栓形成。我国房颤的成人患病率约为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双源CT 肺静脉 心房 评估 术前 孤立性房颤
下载PDF
胸腔镜下单纯肺静脉隔离手术与左心房盒式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珊玉 胡丽莉 杨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单纯肺静脉隔离术(PVI)与左心房盒式消融术(Box)治疗孤立性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孤立性房颤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PVI组和Box组,每组各4...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单纯肺静脉隔离术(PVI)与左心房盒式消融术(Box)治疗孤立性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孤立性房颤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PVI组和Box组,每组各40例。PVI组患者采用胸腔镜下单纯PVI术治疗,Box组患者采用双极射频消融钳完成Box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和出院时的窦性心率转复率、早期与晚期复发率以及末次随访结果。结果术后随访1.0~2.7年,平均(1.84±0.57)年,两组随访有效率均为100%。Box组患者的术后与出院时窦性心律转复率(82.5%,72.5%)明显高于PVI组(67.5%,5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ox组患者早期复发率(12.5%)明显低于PVI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ox组患者晚期复发率(7.5%)低于PVI组(17.5%),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结果显示,Box组患者窦性心率比率(82.5%)明显高于对PVI组(62.5%),房颤以及房扑心率比率(15.0%)明显低于PVI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Box术可有效提高孤立性房颤患者窦性心律转复率、降低早期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房颤 单纯肺静脉隔离术 心房盒式消融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肺静脉开口面积及左心房容积指数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娟 常栋 +4 位作者 董颖雪 尹晓盟 夏云龙 高连君 张树龙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11-415,450,共6页
目的探讨肺静脉开口面积及左心房容积指数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计算CHADS_2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将评分为0分、1分和≥2分者分别归入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肺静脉开口面积及左心房容积指数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计算CHADS_2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将评分为0分、1分和≥2分者分别归入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脑CT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应用肺静脉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测量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右上肺静脉及右下肺静脉的开口面积;运用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心房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分析肺静脉开口面积及LAVI与血栓栓塞风险计分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比较各项指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预测价值。结果 (1)CHADS_2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分别有73例(35.4%)、82例(39.8%)和51例(24.8%),而在CHA_2DS_2-VASc评分下,各组分别有41例(19.9%)、67例(32.5%)和98例(47.6%)。LAVI、左上肺静脉开口面积、左下肺静脉开口面积、右上肺静脉开口面积、肺静脉开口总面积与CHADS_2评分及CHA_2DS_2-VASc评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2)LAVI、左上肺静脉开口面积、左下肺静脉开口面积及肺静脉开口总面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的预测有诊断价值。结论心脏超声测得的LAVI、MSCT测得的肺静脉开口面积与CHADS_2评分及CHA_2DS_2-VASc评分存在相关性。这些指标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卒中 肺静脉开口面积 心房容积指数 血栓危险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