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菌无性重组体若干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1 位作者 陆凡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多数重组体均可对水稻致病 ,且无性重组还导致毒性发生复杂的变异。来自同一配对组合的无性重组体后代在日本 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上显现出与双亲不同的毒性表型 ,部分重组体丧失了亲本所具有的毒性 ,而有部分重组体表现出亲本所没有的毒性 ,提示双亲的遗传物质在重组体内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不同小种菌株间通过菌丝融合产生的无性重组体具有较强的适生性 ,提示无性重组可能是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性重组 生物学性状 生长速率 分生孢子萌发率 致病力 产孢能力 遗传多样性 变异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的大小及数量对其建群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中义 江红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分别研究了不同大小的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地下茎片段(带1个节长度2cm、带2个节长度4cm、带3个节长度6cm)和肉质根片段(长度为0.2cm、1cm、3cm、5cm、7cm)在不同埋植密度(1根/盆、3根/盆、5根/盆、7... 分别研究了不同大小的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地下茎片段(带1个节长度2cm、带2个节长度4cm、带3个节长度6cm)和肉质根片段(长度为0.2cm、1cm、3cm、5cm、7cm)在不同埋植密度(1根/盆、3根/盆、5根/盆、7根/盆、9根/盆)下的萌芽和幼苗生长。结果表明,随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地下茎和肉质根)片段引入数量增加,每盆片段的萌芽数、幼苗的分枝茎节数以及植株的生物量显著增加;除0.2cm长的肉质根基本不能萌发外,随着无性繁殖体片段大小的增加,每盆片段的萌芽数和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无性繁殖体片段的大小和数量交互作用对萌芽数和生物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分枝茎节数无显著影响。这表明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越大、引入数量越多,其种群建立越易成功,入侵的风险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 无性繁殖压力 种群定居 入侵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引入频率对其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陈中义 江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69-9970,10066,共3页
[目的]探讨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引入频率对其种群建立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空心莲子草入侵机制和控制其蔓延提供基础。[方法]在2006年夏季,将空心莲子草地下茎片段和肉质根片段以不同引入频率埋植在带土塑料盆中,覆土2 cm,每盆中的地... [目的]探讨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片段引入频率对其种群建立的影响,为深入理解空心莲子草入侵机制和控制其蔓延提供基础。[方法]在2006年夏季,将空心莲子草地下茎片段和肉质根片段以不同引入频率埋植在带土塑料盆中,覆土2 cm,每盆中的地下茎或者肉质根片段总数为15根,重复7次。最后一个地下茎片段或者肉质根片段埋植完成后,经过一个月的萌芽及生长,萌芽趋于稳定,不再产生新的萌芽,此时全部收获空心莲子草,测定每盆的萌芽数、分枝茎节数、总生物量。[结果]1次引入条件下,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地下茎和肉质根)片段的每盆总萌芽数显著低于多次引入(P<0.05,n=7),多次引入(3次、5次、15次)之间萌芽数差异不显著(P>0.05,n=7);1次引入和多次引入对空心莲子草的分枝茎节数、生物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n=7)。[结论]空心莲子草无性繁殖体的多次引入对于保证空心莲子草的萌芽数有利,但增加了入侵的风险;即使是1次引入,只要有一定数量的萌芽出土,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空心莲子草也能建立良好的无性系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繁殖片段 引入频率 空心莲子草 萌芽
下载PDF
春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姜淑梅 孙霞 +1 位作者 胡尚连 李文雄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23,共4页
利用RAPD技术检测春小麦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在离体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变异 ,对培养不同时期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检测结果表明 ,在小麦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中 ,RAPD谱带发生变化 ,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且具有明显... 利用RAPD技术检测春小麦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在离体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变异 ,对培养不同时期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检测结果表明 ,在小麦离体培养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中 ,RAPD谱带发生变化 ,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且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变异特点 :杂交F2 代幼穗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发生变异的频率高于遗传稳定品种幼穗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培养 75d时 ,在RAPD电泳图谱反映出高频率的亲本谱带缺失和非亲本谱带增加。不同基因型或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中出现了相同的变异。与愈伤组织相比 ,再生植株中检测到的变异频率更高。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 ,即使表型上没有观察到变异 ,但从RAPD图谱上却反映出变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愈伤组织 RAPD 再生植株 细咆无性系变异
下载PDF
香石竹的离体无性繁殖
5
作者 肖再云 《云南热作科技》 1995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弱光500lux,长光照16小时光/天下增殖丛芽;在强光2000lux,长光照16小时光/天下,以增加钾、铁离子浓度比例,降低氨离子浓度比例的改良MS培养基生根;用消毒后的腐叶土和珍珠岩作炼苗基质,可快速高效繁育健... 在弱光500lux,长光照16小时光/天下增殖丛芽;在强光2000lux,长光照16小时光/天下,以增加钾、铁离子浓度比例,降低氨离子浓度比例的改良MS培养基生根;用消毒后的腐叶土和珍珠岩作炼苗基质,可快速高效繁育健壮的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无性繁殖 培养基
下载PDF
无性繁殖技术——创造孪生体的技术
6
作者 简.萨姆兹 陈养正 《中国科技翻译》 1988年第2期56-59,共4页
你想不想要一个同你一模一样的人……可你却偏偏不是一个孪生儿?如果你能无性繁殖你自己,你就会得到一个孪生体。难人的问题是,“无性繁殖的孪生儿”决不会是与你同年龄的。
关键词 无性繁殖技术 无性繁殖 孪生 科学家 遗传性状 单性生殖 卵细胞 有性繁殖 卵子
下载PDF
白曲霉群无性繁殖体形态的观察与分析
7
作者 李敏 张彩霞 《河北粮油科技》 1991年第4期14-19,共6页
关键词 白曲霉 无性繁殖 形态 观察 分析
下载PDF
食蟹猴疟原虫配子体周期活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怀录 杨玉华 +1 位作者 曹仲华 康万民 《四川动物》 1987年第1期22-25,共4页
关键词 配子 无性体 原叶 疟原虫 斯氏按蚊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体外培养
9
作者 薛长贵 崔祖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35-37,共3页
有关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探索,始于Smalley(1976)~[1]。此后,Jensen (1979)~[2]、Sinden(1979)[3]等都证明配子体可从体外培养的无性体中分化出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目前已能体外培养出成熟的配子体。培养的配子体感染媒介按... 有关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探索,始于Smalley(1976)~[1]。此后,Jensen (1979)~[2]、Sinden(1979)[3]等都证明配子体可从体外培养的无性体中分化出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目前已能体外培养出成熟的配子体。培养的配子体感染媒介按蚊,可在蚊体内发育为形态正常、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子孢子~[4-7]。下面仅就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体外培养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一、配子体的体外培养条件研究表明,使用Trager和Jensen(1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培养 无性体 配子发育 恶性疟原虫 子孢子 油镜 红内期 感染性 环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联用治疗恶性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贤铮 陈昌 +1 位作者 郑贤育 王香凤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9年第3期104-105,共2页
为提高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治愈率和消除配子体,作者选择了口服双氢青蒿素咯萘啶组合联用。于 1996 年秋,在海南省对氯喹及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80% 和70% 的恶性疟流行区,进行治疗恶性疟的初步观察。双氢青蒿素总剂量20... 为提高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治愈率和消除配子体,作者选择了口服双氢青蒿素咯萘啶组合联用。于 1996 年秋,在海南省对氯喹及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80% 和70% 的恶性疟流行区,进行治疗恶性疟的初步观察。双氢青蒿素总剂量200m g,咯萘啶800m g,均等分2 剂,间隔12- 24h服第二剂。共治恶性疟 10 例,平均退热时间为231±127h;无性体原虫平均转阴时间为 344±100h;药后追踪观察28d,其中7 例追踪 40d,均未见原虫复燃。治前查见配子体低密度的1 例,高密度的2 例,分别于药后d3,d14 及 d20转阴。结果表明,本治疗方案疗程短、治愈率高、可消除配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咯萘啶 配伍 恶性疟 无性体 疟疾
下载PDF
两种抗疟药复方对恶性疟的疗效
11
作者 车立刚 黄开国 +2 位作者 董莹 杨恒林 杨品芳 《云南医药》 CAS 1989年第1期71-71,共1页
本文于1987年在勐腊及景洪县,以磷酸咯萘啶1.2克与磺胺多辛1.5克、伯喹67.5毫克伍用;磷酸咯萘啶0.8克与磺胺多辛乙氨嘧啶复合片2片伍用,随机抽检在性别,年龄、病程等相近的甲组(34例)和乙组(32例),其结果如下表:
关键词 恶性疟 磺胺多辛 磷酸咯萘啶 抗疟药 伯喹 景洪县 随机抽检 乙氨嘧啶 复合片 无性体
下载PDF
本省又发现5例输入性恶性疟疾
12
作者 蒋妙根 余可根 《浙江预防医学》 1989年第S1期31-31,共1页
1989年1~5月,我省又发现5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其中永康县4例,舟山市1例,患者为21~40岁男性青壮年,均为在云南及我国与缅甸交界地区从事镶牙、捕蛇业者,且均有露宿习惯,例如患者徐××,
关键词 恶性疟疾 输入性 大滋养 永康县 无性体 恶性疟原虫 交界地区 周效磺胺 脑型疟 全身酸痛
下载PDF
新月弯孢子座的结构和形成条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君 王国英 +1 位作者 张晓红 胡剑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新月弯孢 [Curvularialunata (Walk)Boed ]是近些年我国北方玉米主栽区新发生的弯孢菌叶斑病的致病菌 ,它以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在试验中 ,当用高粱培养基进行扩繁培养时 ,新月弯孢能产生一种无性繁殖体 子座。
关键词 新月弯孢菌 无性繁殖 子座
下载PDF
盾叶薯蓣成熟叶片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永勤 樊晋宇 +2 位作者 易飞 傅运生 罗忠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以成熟叶片为外植体 ,建立一套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以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研究BA ,NAA和IBA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找出相应的最佳激素组合... 目的 :以成熟叶片为外植体 ,建立一套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以大量元素减半的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通过研究BA ,NAA和IBA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不定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找出相应的最佳激素组合。结果与结论 :在含 1.0~ 5 .0mg·L-1BA和 1.0~ 2 .0mg·L-1NAA的培养基上 ,80 %以上的叶片可以在 6 0d内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转到含 2 .0~ 5 .0mg·L-1BA和 0 .2~ 0 .5mg·L-1NAA的培养基上后 ,6 0 %以上的愈伤组织可以在 5 0d内分化出不定芽 ;在含 2 .0mg·L-1IBA的培养基上 ,10 0 %的不定芽可在2 0d内长出 4~ 6条不定根。再生植株移栽后 ,生长健壮 ,成活率达 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叶片培养 愈伤组织 不定芽 无性繁殖
下载PDF
在尼日利亚应用蒿甲醚治疗急性恶性疟疾的疗效观察(摘要)
15
作者 龙宝光 余叔侃 《江西医药》 CAS 1989年第1期35-36,共2页
1988年1~3月我们奉命邀赴尼日利业作了为时两个月的疟疾考察,在 Calabar大学教学医院以我国抗疟新药蒿甲醚为观察组、氯喹为对照组,进行了治疗急性疟疾的疗效对比分析。病例系从348例具有疟疾临床表现,通过病史、体查选择原无其他基础... 1988年1~3月我们奉命邀赴尼日利业作了为时两个月的疟疾考察,在 Calabar大学教学医院以我国抗疟新药蒿甲醚为观察组、氯喹为对照组,进行了治疗急性疟疾的疗效对比分析。病例系从348例具有疟疾临床表现,通过病史、体查选择原无其他基础疾病,现非妊娠或哺乳期,经厚薄血片镜检证实为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疾 蒿甲醚 无性体 恶性疟原虫 抗疟 大学教学医院 基础疾病 血片 篙甲醚 原虫血症
下载PDF
蒿甲醚注射液与咯萘啶复方治疗恶性疟的随机比较
16
作者 符林春 郭兴伯 +2 位作者 符永新 陈沛泉 李国桥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恶性疟对氯喹/喹哌高度抗药性的海南岛东方县,采用篙甲醚注射液和咯萘啶复方随机分组治疗恶性疟34例和33例,均获临床治愈,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2.1±14.8小时、21.3±12.2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74.1±16.7小时,7... 在恶性疟对氯喹/喹哌高度抗药性的海南岛东方县,采用篙甲醚注射液和咯萘啶复方随机分组治疗恶性疟34例和33例,均获临床治愈,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2.1±14.8小时、21.3±12.2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74.1±16.7小时,71.1±18.6小时;观察28天,篙甲醚组复燃率为6.7%,咯萘啶复方组未见复燃;毒副反应低,可推荐作为对氯喹/喹哌抗药性恶性疟的治疗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蒿甲醚注射液 咯萘啶 篙甲醚 复方治疗 喹哌 平均退热时间 转阴时间 抗疟药 无性体
下载PDF
寄生虫病
17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1993年第4期213-214,共2页
关键词 脑型 包虫囊肿 儿童肺吸虫病 致密阴影 抗疟药 新生儿科杂志 无性体 肋骨受侵 恶性疟 红细胞管型
下载PDF
中国藓类植物无性繁殖体的初步观察(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裴林英 刘倩 +1 位作者 贾渝 王幼芳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无性生殖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常通过各种无性繁殖体来完成。无性繁殖体的形态常被用来辅助鉴定一些不育的藓类植物。本文通过对38种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体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无性繁殖体在不同的藓类植物之间已... 无性生殖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常通过各种无性繁殖体来完成。无性繁殖体的形态常被用来辅助鉴定一些不育的藓类植物。本文通过对38种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体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显示:无性繁殖体在不同的藓类植物之间已经过多次演化;无性繁殖体的形态在种内是相对稳定的,且与其着生位置、配子体的分枝方式密切相关,而与植物的系统位置以及生境并无直接的关系;无性繁殖体的颜色与其胞壁的厚度以及表面纹饰密切相关。此外,无性繁殖体的产生常常与假根、原丝体有共存关系。在研究中发现,藓类植物的无性繁殖体主要包括原丝体芽胞、无性芽胞(叶生芽胞、中肋芽胞、枝生芽胞)、芽体、假根芽胞和假根状块茎;其中原丝体芽胞和无性芽胞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藓类植物 无性繁殖 原丝芽胞 芽胞 假根芽胞 假根状块茎
原文传递
疟疾
19
作者 GeoffreyPasvol 《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中英文)》 2002年第5期89-93,共5页
人类疟疾由疟原虫引起,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恶性疟原虫、问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世界人口约1/3居住在疟疾流行区。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亿5千万病例。约200万人死于恶性疟疾,主要是非洲儿童。在英国,每年发现... 人类疟疾由疟原虫引起,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恶性疟原虫、问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世界人口约1/3居住在疟疾流行区。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亿5千万病例。约200万人死于恶性疟疾,主要是非洲儿童。在英国,每年发现约2000例疟疾,死亡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疟原虫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无性体 临床表现 诊断 特异性抗疟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并发症治疗 辅助治疗 病理学
下载PDF
Malaria
20
作者 GeoffreyPasvol 《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中英文)》 2002年第5期34-38,共5页
Malaria in humans is caused by four species of protozoan para-sites - Plasmodium falciparum, P. vivax, P. ovale and P. malariae.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 inmalarial endemic areas. Eac... Malaria in humans is caused by four species of protozoan para-sites - Plasmodium falciparum, P. vivax, P. ovale and P. malariae. Approximately one-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live inmalarial endemic areas. Each year, there are about 250 millionclinical eases worldwide, with a mortality in faleiparum malaria ofabout 2 million, predominantly in young Mriean children. In the UK,about 2000 eases are notified each year and the mortality is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疟原虫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无性体 临床表现 诊断 特异性抗虐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并发症治疗 辅助治疗 病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