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晓玲 丛娟 +1 位作者 于晓明 董英山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基础 鉴定方法 品种改良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和无性系变异相结合诱发创造优异恢复系突变体R3027 被引量:7
2
作者 沈圣泉 吴殿星 +2 位作者 高明尉 夏英武 舒庆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5-170,共6页
对中籼材料 3 0 2 7的幼穗先经 1 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处理 ,而后接种于N6 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MS培养基上分化诱发产生了一系列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株 ,从中筛选出早熟恢复系突变体R3 0 2 7。与原亲本 3 0 2 7相比 ,突变体R3 0... 对中籼材料 3 0 2 7的幼穗先经 1 5Gy的6 0 Coγ射线辐照处理 ,而后接种于N6 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MS培养基上分化诱发产生了一系列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株 ,从中筛选出早熟恢复系突变体R3 0 2 7。与原亲本 3 0 2 7相比 ,突变体R3 0 2 7的多个农艺性状和配合力均明显改良。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Ⅱ 3 2A配组 ,成功选育单产最高达 1 0 477kg hm2 的杂交稻新组合Ⅱ优 3 0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R3027 恢复 γ射线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诱变育种 特征特性 配合力 应用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孙振元 韩蕾 李银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9-484,共6页
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机理、筛选与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在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筛选 鉴定 育种
下载PDF
水稻幼穗继代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道强 黄慧君 +2 位作者 陈文丰 高云 程俊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共3页
以 5个籼稻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采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方法诱导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结果表明 :继代培养对愈伤分化有负效应 ;继代培养对再生植株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两次继代培养有利于无性系产生矮秆、早熟等性状变异 ;多... 以 5个籼稻品种的幼穗为外植体 ,采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方法诱导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结果表明 :继代培养对愈伤分化有负效应 ;继代培养对再生植株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 ,两次继代培养有利于无性系产生矮秆、早熟等性状变异 ;多数变异可以真实遗传 ,可有效获得理想的突变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穗 继代培养 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 育种
下载PDF
水稻组织培养中Tos17诱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纯合体筛选技术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冰艳 吉万全 +5 位作者 海燕 康明辉 侯大虎 Fleming Joy 李忠谊 Rahman Sadequr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2,共3页
利用PCR技术对从日本引进的Tos17插入水稻极限糊精酶基因变异体后代进行了插入位点鉴定和纯合体筛选分析。结果表明,利用Tos17末端2 6bpDNA序列和插入位点上下游各2 0 0bp和30 0bp处的目标基因序列片段设计引物,可以有效地进行Tos17插... 利用PCR技术对从日本引进的Tos17插入水稻极限糊精酶基因变异体后代进行了插入位点鉴定和纯合体筛选分析。结果表明,利用Tos17末端2 6bpDNA序列和插入位点上下游各2 0 0bp和30 0bp处的目标基因序列片段设计引物,可以有效地进行Tos17插入突变纯合体筛选,为突变体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反转录转座子 Tos17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植物性状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韦彦余 赵民安 王晓军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3-771,共9页
概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机制及在植物性状改良中的应用,并着重对无性系变异的筛选方法和用组 织培养中出现的变异进行植物性状改良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植物性状 无性系变异 改良 植物体细胞 组织培养 筛选方法 应用
下载PDF
薄荷离体培养、无性系变异与经济性状改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薛启汉 陈游 +3 位作者 姜晓红 张晓光 金兆宁 吕东梅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以薄荷品种“73-8”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比例NAA和BA的B5培养基上进行细胞脱分化、植株再生和微繁殖。73-8的愈伤诱导率约90%,植株再生频率约5%,共获150个无性系。田间观察表明,无性系在单株鲜重、... 以薄荷品种“73-8”幼嫩茎段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比例NAA和BA的B5培养基上进行细胞脱分化、植株再生和微繁殖。73-8的愈伤诱导率约90%,植株再生频率约5%,共获150个无性系。田间观察表明,无性系在单株鲜重、开花期、分枝数和落叶对数等农艺性状上存在广泛变异,在出油率和含脑量上亦有较大变异,同时出现一些较好株系。头刀最高出油率比对照(原始73-8)提高近3倍,二刀最高出油率比对照提高27.77%;头刀最高含脑量比对照提高10.86%,二刀最高比对照提高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离体培养 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 经济性状改良
下载PDF
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初探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国斌 王鸣 郑学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9-12,共4页
对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未成熟子叶和幼苗子叶的再生植株中存在明显的变异,其中以四倍体变异最为普遍,再生植株叶片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以作为从再生植株中早期鉴别四倍体植株的可靠指标。此... 对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未成熟子叶和幼苗子叶的再生植株中存在明显的变异,其中以四倍体变异最为普遍,再生植株叶片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以作为从再生植株中早期鉴别四倍体植株的可靠指标。此外再生植株中还出现无权、浅裂刻叶和板叶变异类型,且有嵌合变异现象。RAPD分析结果表明,西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在供试的部分引物上表现出DNA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 再生植株 四倍体 叶片气孔 叶绿体数目 再生植株
下载PDF
水稻花培育种技术操作和无性系变异体选择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学荣 李学宝 +1 位作者 汪虹 杨胜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18-321,共4页
概述了水稻花培育种的技术操作程序和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选择方法 .选择合适的水稻花培起始材料 ,选用适宜的培养基配方 ,对于水稻花培中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至关重要 .某些增效因子 (例如水解乳蛋白、单核苷酸、Ag NO3等 )可提高籼稻花培... 概述了水稻花培育种的技术操作程序和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选择方法 .选择合适的水稻花培起始材料 ,选用适宜的培养基配方 ,对于水稻花培中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至关重要 .某些增效因子 (例如水解乳蛋白、单核苷酸、Ag NO3等 )可提高籼稻花培的绿苗分化率 .无性系变异为农作物细胞工程育种提供丰富的选择材料 .通过对细胞变异的研究 ,建立了裸米选择——测米培胚的技术方法 ,并选育出多个高蛋白含量的水稻优质品种 (品系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培育种 无性系变异 技术操作 培养基
下载PDF
草莓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盼盼 赵霞 +4 位作者 李刚 李亮杰 秦豹 彭卓 周厚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6期77-82,共6页
组培过程中变异的普遍性,显著影响植物的遗传稳定性,限制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草莓组培苗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变异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变异的发生是草莓及其他组培快繁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 组培过程中变异的普遍性,显著影响植物的遗传稳定性,限制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草莓组培苗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变异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生产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变异的发生是草莓及其他组培快繁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组培变异的主要因素有外植体类型、基因型、培养基中激素种类和配比、继代培养的时间和次数,和内在遗传机理如染色体异常、转座子活化和基因突变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建议选择幼嫩的外植体、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增殖系数和继代次数以及选择合适的光照和温度等培养条件,控制组培过程中变异的发生。同时,利用形态观察和RAPD、SSR等技术对组培苗进行检测,及时剔除变异组织或变异植株,减少变异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通过总结草莓组培中变异发生的原因和有效控制变异的途径,为包括草莓在内的植物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变异的深入认识,为植物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快繁 应用
下载PDF
火龙果组培苗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分子检测 被引量:9
11
作者 聂琼 文晓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7-1536,共10页
【目的】了解火龙果离体快繁体细胞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并揭示变异系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单粒种子萌发的丛芽扩繁第1代和第4代再生幼苗为材料,分析繁殖系数及棱的形态变化,并采用ISSR、SRAP和IRAP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 【目的】了解火龙果离体快繁体细胞无性系的遗传稳定性,并揭示变异系间的遗传关系。【方法】以单粒种子萌发的丛芽扩繁第1代和第4代再生幼苗为材料,分析繁殖系数及棱的形态变化,并采用ISSR、SRAP和IRAP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繁殖系数为14.9。快繁第4代试管苗中有3棱、4棱等6种形态学变异,其中5棱丛芽最多(50.54%),8棱丛芽最少(1%左右);3棱和4棱丛芽在RNA水平上(SRAP标记)表现出差异。24条ISSR引物、11对SRAP引物和17条IRAP引物在70个样品中共产生40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29条。扩繁第1代植株未发生DNA水平的变异,第4代植株的DNA条带出现了增加或缺失现象,植株变异频率为24.2%。16株变异株与原始植株(种子萌发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7。在相似系数为0.90时,可将16个变异株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包括原始植株和12个变异株,第Ⅳ类与原始植株的差异最大,是GA3缺陷型矮化突变体。采用IRAP、SRAP、ISSR标记检测出的变异植株数量及多态性位点均存在差异。【结论】建立的火龙果快繁体系的繁殖系数为14.9,随快繁次数的增加,繁殖系数、生长势及遗传稳定性有下降的趋势。快繁第4代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为24.2%,主要表现在DNA水平和棱茎形态上的变化。获得的16个变异株与原始植株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0.97,被分为4类,第Ⅳ类是GA3缺陷型矮化突变体。3棱和4棱丛芽差异可能是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新开发的IRAP标记是检测火龙果无性系变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ISSR SRAP IRAP
下载PDF
利用无性系变异改良定型小麦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晋云 许玉娟 +2 位作者 杨丽萍 亢秀丽 张明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0-463,共4页
针对晋阳345和晋麦73两个定型品种存在抗寒性较差的缺点,对其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4种处理。结果表明,4种处理后代R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率差异显著,且紫外灯照射幼胚愈伤组织比低温2℃和常温25℃交替处理幼胚愈伤组织的变异率高,其后代各... 针对晋阳345和晋麦73两个定型品种存在抗寒性较差的缺点,对其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4种处理。结果表明,4种处理后代R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率差异显著,且紫外灯照射幼胚愈伤组织比低温2℃和常温25℃交替处理幼胚愈伤组织的变异率高,其后代各种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率较高。但后者有利于改良抗寒性较差的定型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胚培养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龚志云 于恒秀 裔传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7期65-68,共4页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本文综述了有关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影响因素、类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染色体变异 DNA甲基化 转座子活化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4
作者 刁现民 孙敬三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4期372-377,358,共6页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关于这些变异的起源存在多种观点,如转座因子的活化、DNA甲基化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 染色体变异 RFLP RAPD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突变体的RAPD鉴定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莉 官春云 刘忠松 《作物研究》 2004年第S1期376-379,共4页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综述了无性系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变异的原因、在育种上的应用、发展前景及其突变体的RAPD鉴定分析技术的原理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RAPD 多态性
下载PDF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辉海 陈良碧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40-46,共7页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继花粉和花药培养之后的又一种实用化的细胞工程育种新方法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并且绝大多数变异可以遗传 ,在再生植株中能够找到在常规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变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继花粉和花药培养之后的又一种实用化的细胞工程育种新方法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 ,并且绝大多数变异可以遗传 ,在再生植株中能够找到在常规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变异或重组类型 .80年代以来 ,我国在作物无性系变异育种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已培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 .本文着重阐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的概念和特点 ,引起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 ,无性系变异突变体的筛选和鉴定方法 ,并对目前体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变异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 突变体
下载PDF
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丰嵘 王清连 +1 位作者 张宝红 余学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在棉花组织培养中存在着广泛的无性系变异,概括起来可分为3类:植株水平上的变异、细胞水平上的变异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异。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变异广泛、变异频率高、后代稳定快等特点。选育优良新品种(系)、创造优异新种质等... 在棉花组织培养中存在着广泛的无性系变异,概括起来可分为3类:植株水平上的变异、细胞水平上的变异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异。棉花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具有变异广泛、变异频率高、后代稳定快等特点。选育优良新品种(系)、创造优异新种质等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棉花品种改良上的主要应用。该文指出了这一生物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该技术将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
下载PDF
忽地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彩霞 杨志玲 欧阳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64-1168,共5页
以外植体母株为对照,利用ISSR标记对来自同一忽地笑鳞茎诱导,通过不定芽和体胚发生途径形成的再生一代和二代植株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ISSR位点变异,表现为新增加带和缺失带。体胚发生途径出... 以外植体母株为对照,利用ISSR标记对来自同一忽地笑鳞茎诱导,通过不定芽和体胚发生途径形成的再生一代和二代植株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ISSR位点变异,表现为新增加带和缺失带。体胚发生途径出现的ISSR位点变异率高于不定芽形成途径。第二世代的变异率高于第一世代。体胚发生途径形成的第一和第二世代植株ISSR位点平均变异率分别为0.7%和1.4%,而不定芽途径形成的第一和第二世代植株ISSR位点平均变异率分别为0.4%和0.8%。来自相同途径的同一世代的各单株间,ISSR位点变异率差别较大,在AB1-3、AB1-8和SE1-2中未检测到ISSR位点变异,而AB1-2和SE1-1的ISSR位点变异率分别达到0.6%和1.0%。第一世代发生变异的植株,其再生第二世代植株中这种变异依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忽地笑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ISSR
下载PDF
林木组织培养中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周岐 寇世强 徐养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81,共5页
从变异类型、变异起源、影响因素、遗传机理及变异检测等方面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的新进展,对1977年以来有关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就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深入... 从变异类型、变异起源、影响因素、遗传机理及变异检测等方面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的新进展,对1977年以来有关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就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深入系统的开展林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对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林木遗传改良和良种快速繁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蓉 王国平 +4 位作者 李晓梅 李春燕 张拥兵 聂爱英 田建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8-191,共4页
在枣组织与细胞培养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广泛存在,这为枣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各种人工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方法的成功运用,使得枣育种的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现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方面的应用研... 在枣组织与细胞培养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广泛存在,这为枣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各种人工诱导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方法的成功运用,使得枣育种的效率更高、可控性更强。现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提出一些极具研究可行性的新方向;最后讨论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枣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育种 诱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