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36
篇文章
<
1
2
…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种植适应性调查
1
作者
侯立英
何金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7-11,21,共6页
[目的]了解与评价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桂北山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中的表现。[方法]三江县林业科技工作者于2013年、2015—2023年对当地引种的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砧穗亲和力及生长特性、更新造林生长量、高接换冠示范...
[目的]了解与评价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桂北山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中的表现。[方法]三江县林业科技工作者于2013年、2015—2023年对当地引种的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砧穗亲和力及生长特性、更新造林生长量、高接换冠示范林和良种更新油茶林盛产期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追踪调查测定。[结果]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后第1年平均愈合率和芽(株)成活率在70%~80%,第3年油茶树平均冠高1.02 m、平均单株冠幅面积0.72 m^(2)、平均单株开花结果率74.00%;湘林4号和湘林XLC158年平均产果量分别为2987.85、3631.05 kg/hm^(2),分别比小果油茶优树(本砧对照)高12.86%、37.16%;平均产油量分别为158.40、279.60 kg/hm^(2),分别比小果油茶优树(本砧对照)低3.39%、高70.54%。湘林系列无性系良种3年生油茶树冠幅面积0.69 m^(2),树高1.11 m,地径18.89 mm,尚未结果;4~5年生油茶林平均产果量2.5~247.5 kg/hm^(2),平均产油量0.01~1.37 kg/hm^(2),产量极低;盛产期平均鲜出籽率40.15%,平均种仁含油率48.72%,平均果油率6.69%,平均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超过4500、300 kg/hm^(2),均为对照品种小果油茶的2倍以上。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海拔114 m地区种植产果量和产油量最高,分别达17640.00、1227.90 kg/hm^(2)。[结论]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三江县不宜用于对小果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适用于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更新改造,在海拔低于300 m地区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县
油茶
湘林
系
列
无性
系
良种
适应性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无性系良种在福建的推广应用
2
作者
刘宜渠
《中国茶叶加工》
2001年第3期7-8,共2页
福建省茶树无性系良种的推广起步较早,普及率高,增产效果显著。(一)福建省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现状:主要采用短穗扦插,现推广率达93.8%,茶园有3个特点:(1)产量高;(2)便于推广机械化耕作和采茶;(3)茶树健壮,园貌整齐。(二)主要推广品种...
福建省茶树无性系良种的推广起步较早,普及率高,增产效果显著。(一)福建省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现状:主要采用短穗扦插,现推广率达93.8%,茶园有3个特点:(1)产量高;(2)便于推广机械化耕作和采茶;(3)茶树健壮,园貌整齐。(二)主要推广品种及区域分布,主栽品种为本地育成的铁观音、水仙、福鼎大毫、福云6号等15个,品种分布是以其适制性为依据,按不同茶类产区的要求,选择对应品种。(三)无性系品种繁育及栽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无性系良种上
扦插
推广应用
福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
22
3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7 位作者
李友勇
黄安平
汪云刚
成浩
宋维希
陈林波
段志芬
马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T-SSR标记
无性
系
茶树
良种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5 位作者
李友勇
蒋会兵
宋维希
汪云刚
马玲
段志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720-727,共8页
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
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574~0.854之间,其中引物UBC835,ISSR2不仅多态性丰富,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7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UBC835/UBC811、ISSR2/UBC835和UBC835/ISSR3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15个地方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UBC835/ISSR2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且能将云南无性系良种与15个地方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作茶树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无性
系
茶树
良种
ISSR
DNA
指纹图谱
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强
梁金波
+1 位作者
戴居会
李卫东
《中国茶叶》
2008年第4期26-27,共2页
2003年,针对湖北省恩施州茶产业发展中采用大田遮荫扦插育苗技术繁育的茶苗在当地移栽成活率较低的瓶颈问题,恩施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温室工厂化生...
2003年,针对湖北省恩施州茶产业发展中采用大田遮荫扦插育苗技术繁育的茶苗在当地移栽成活率较低的瓶颈问题,恩施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温室工厂化生产的“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并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育苗技术
无性
系
良种
二段法
快繁
茶树
移栽成活率
茶叶研究所
工厂化生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适宜山东茶区种植的乌龙茶无性系良种筛选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丽霞
向勤锃
+3 位作者
李宪利
黄晓琴
郭凤枝
付长锋
《福建茶叶》
2008年第2期16-17,共2页
本文通过对引进的23个乌龙茶无性系品种(或品系)进行系统观测,筛选出翠玉、金萱和黄旦三个品种适宜山东茶区栽种,其性状表现为:成活率高、生长势和抗逆性强、产品质量优异。
关键词
茶学
无性
系
良种
引种
乌龙茶
山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
10
7
作者
杨阳
宁静
黄静
《茶叶通讯》
2005年第4期23-25,28,共4页
介绍了湖南无性系良种推广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势,提出了加快湖南无性系良种推广的对策。
关键词
湖南
无性
系
良种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宜都市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技术措施
被引量:
4
8
作者
曹绪勇
钟世泉
李绪品
《中国茶叶》
2014年第10期22-23,共2页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属武陵山余脉,地势由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是历史上有名的绿茶和“宜红茶”产区。近年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因萌芽整齐适宜机械化生产、成园快投产早、商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而被当地茶农广泛认同,到2...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属武陵山余脉,地势由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是历史上有名的绿茶和“宜红茶”产区。近年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因萌芽整齐适宜机械化生产、成园快投产早、商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而被当地茶农广泛认同,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茶园10.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根据农业部2013年4月下发《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的精神要求,宜都市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法发展茶园。根据该市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建园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茶园
建园技术
宜都市
持续健康发展
长江上中游
机械化生产
鄂西山区
江汉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茶园嫁接无性系良种的探讨
被引量:
3
9
作者
鄢东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通过化学药剂处理和改进方法等 ,对茶树在不同时期及不同药剂处理下的嫁接成活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春、夏、秋三季的嫁接成活率平均为 6 7.0 %~ 88.5 % ,其中夏季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 ,而秋季又显著高于春季。嫁接时用...
通过化学药剂处理和改进方法等 ,对茶树在不同时期及不同药剂处理下的嫁接成活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春、夏、秋三季的嫁接成活率平均为 6 7.0 %~ 88.5 % ,其中夏季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 ,而秋季又显著高于春季。嫁接时用吲哚乙酸 (IAA)或 ABT生根粉按新摸索的点滴方法处理接口 ,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其中 IAA处理浓度为 30 0 mg/kg左右时 ,嫁接成活率最高为 94.1% ,比空白对照的 75 .6 %显著提高 18.5个百分点 ,ABT处理浓度为 2 0 0~ 40 0 mg/kg时 ,成活率为 86 .7%~ 90 .3% ,比空白对照显著提高 11.1~ 14.7个百分点。嫁接后形成的良种复合茶树生长势旺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无性
系
良种
嫁接
老龄园改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泛论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祖生
赵东
《茶叶》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首先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在无性系良种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茶园无性...
本文首先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在无性系良种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无性
系
良种
化
浙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技术
被引量:
4
11
作者
张玉翠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移栽技术
茶苗
技术要点
技术保证
引种
移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三峡库区茶树无性系良种扩繁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
1
12
作者
陈福林
许淑琼
高士伟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三峡库区是湖北省茶叶传统产区之一,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内低平良田大量被淹没,茶叶生产主要移至6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该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若全部依靠从外地购苗,成本高且因缺乏灌溉条件影响成活率;本地扦插繁殖茶...
三峡库区是湖北省茶叶传统产区之一,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内低平良田大量被淹没,茶叶生产主要移至6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该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若全部依靠从外地购苗,成本高且因缺乏灌溉条件影响成活率;本地扦插繁殖茶苗,成活率一直不高:为此,对该地区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及茶园建设技术进行了探索,就地推广了“双膜一网”苗木扦插繁育技术,并采取名茶生产和留蓄枝条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加快了库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茶园
三峡库区
扩繁技术
湖北省
扦插繁育技术
茶树
茶叶生产
茶园建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建立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何青元
罗琼仙
王平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36-37,41,共3页
经2001~2008的研究,通过应用无性系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使3.3hm2茶园年平均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954.9kg/hm2,实现年平均产值48679.46元/hm2。土壤...
经2001~2008的研究,通过应用无性系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使3.3hm2茶园年平均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954.9kg/hm2,实现年平均产值48679.46元/hm2。土壤肥力得到明显增加,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安全性指标达到国家农业部有机茶标准要求,为云南省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有机茶园
土壤肥力
茶叶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无性系良种建园及幼年期管理技术
被引量:
3
14
作者
汪春园
《中国茶叶》
1996年第2期10-11,共2页
为适应茶叶市场对名优茶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各产茶区都在大力推广应用早生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良种,发展新茶园或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加快了茶树良种化的进程,促进了茶叶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在无性系良...
为适应茶叶市场对名优茶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各产茶区都在大力推广应用早生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良种,发展新茶园或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加快了茶树良种化的进程,促进了茶叶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在无性系良种国的垦殖和良种幼年期管理技术上,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又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浅析.一、无性系良种园的建立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建园基础好是实现早投产以及今后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特别是对无性系良种来说,虽然其综合性状或某一性状如物候期、品质、产量、抗性等比有性系群体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严格,因此,首先必须提高建国质量,掌握好引种与栽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无性
系
良种
幼年期
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无性系推广 加速茶园良种化
被引量:
3
15
作者
虞富莲
《中国茶叶》
1998年第4期2-4,共3页
关键词
茶园
良种
化
无性
系
良种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茶树无性系良种引种栽培的四个原则
被引量:
3
16
作者
曹绪勇
覃杰
+1 位作者
金圣明
陈玉
《中国茶叶》
2016年第3期30-31,共2页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南岸,处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50~880m均有茶园分布。年平均气温16.7℃,一月最低平均气温4.6℃,七月最高平均气温28.1℃,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350mm,是历史悠久的名优绿茶和...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南岸,处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50~880m均有茶园分布。年平均气温16.7℃,一月最低平均气温4.6℃,七月最高平均气温28.1℃,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350mm,是历史悠久的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引种栽培
年平均气温
茶树
长江上中游
平均降雨量
鄂西山区
江汉平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州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赵雨云
何哲
+2 位作者
尹剑华
李常健
黄光文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1期45-46,82,共3页
为了向永州茶农提供适合于当地种植的无性系良种,试验选择和引进了无性系茶树良种5个,进行鲜叶年产量、耐寒性、耐旱性、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等等经济与生物学性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龙井43号、萍云11号和...
为了向永州茶农提供适合于当地种植的无性系良种,试验选择和引进了无性系茶树良种5个,进行鲜叶年产量、耐寒性、耐旱性、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等等经济与生物学性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龙井43号、萍云11号和乌牛早等品种在当地生长良好、移栽成活率较高,鲜叶年产量高,萌发早,抗逆性较强,具有加工成名优茶的条件,适合永州茶区推广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引种栽培
无性
系
良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我省无性系茶树良种选繁与推广
被引量:
4
18
作者
肖菊香
《茶叶通讯》
1999年第3期6-9,共4页
关键词
茶树
无性
系
良种
选育
繁殖
推广
基地建设
技术引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建林
《中国茶叶》
2009年第2期19-20,共2页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名列全省前茅。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产茶1230t,产值1.1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茶园
种植技术
扦插
山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
茶园面积
产业效益
浙江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无性系良种鉴定方法评析
被引量:
1
20
作者
王文杰
陈长庚
《江西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23-25,共3页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油茶无性系良种,根据油茶无性系良种遗传物质的特点及油茶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现有无性系良种的鉴定方法加以评析。肯定了当代鉴定的必要性。认为用父本的影响力鉴定代替子代鉴定,对油茶无性系良种的...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油茶无性系良种,根据油茶无性系良种遗传物质的特点及油茶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现有无性系良种的鉴定方法加以评析。肯定了当代鉴定的必要性。认为用父本的影响力鉴定代替子代鉴定,对油茶无性系良种的全面考察鉴定将更有意义。并提出了父本影响力鉴定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无性
系
良种
鉴定方法
当代鉴定
父本影响力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种植适应性调查
1
作者
侯立英
何金旺
机构
三江侗族自治县油茶技术推广站
三江侗族自治县茶叶产业化管理办公室
出处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7-11,21,共6页
基金
三江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示范项目(桂科产0537029-1D)
油茶优良无性系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桂科攻10100012-1A)
油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示范项目(桂科攻1123004-1B)。
文摘
[目的]了解与评价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桂北山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中的表现。[方法]三江县林业科技工作者于2013年、2015—2023年对当地引种的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砧穗亲和力及生长特性、更新造林生长量、高接换冠示范林和良种更新油茶林盛产期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进行了追踪调查测定。[结果]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高接换冠后第1年平均愈合率和芽(株)成活率在70%~80%,第3年油茶树平均冠高1.02 m、平均单株冠幅面积0.72 m^(2)、平均单株开花结果率74.00%;湘林4号和湘林XLC158年平均产果量分别为2987.85、3631.05 kg/hm^(2),分别比小果油茶优树(本砧对照)高12.86%、37.16%;平均产油量分别为158.40、279.60 kg/hm^(2),分别比小果油茶优树(本砧对照)低3.39%、高70.54%。湘林系列无性系良种3年生油茶树冠幅面积0.69 m^(2),树高1.11 m,地径18.89 mm,尚未结果;4~5年生油茶林平均产果量2.5~247.5 kg/hm^(2),平均产油量0.01~1.37 kg/hm^(2),产量极低;盛产期平均鲜出籽率40.15%,平均种仁含油率48.72%,平均果油率6.69%,平均产果量和产油量分别超过4500、300 kg/hm^(2),均为对照品种小果油茶的2倍以上。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海拔114 m地区种植产果量和产油量最高,分别达17640.00、1227.90 kg/hm^(2)。[结论]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在三江县不宜用于对小果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适用于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更新改造,在海拔低于300 m地区种植可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三江县
油茶
湘林
系
列
无性
系
良种
适应性
产量
Keywords
Sanjiang county
Camellia oleifera
Xianglin series
Clonal improved varieties
Adaptability
Production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无性系良种在福建的推广应用
2
作者
刘宜渠
机构
福建省农业厅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1年第3期7-8,共2页
文摘
福建省茶树无性系良种的推广起步较早,普及率高,增产效果显著。(一)福建省茶树无性系良种推广现状:主要采用短穗扦插,现推广率达93.8%,茶园有3个特点:(1)产量高;(2)便于推广机械化耕作和采茶;(3)茶树健壮,园貌整齐。(二)主要推广品种及区域分布,主栽品种为本地育成的铁观音、水仙、福鼎大毫、福云6号等15个,品种分布是以其适制性为依据,按不同茶类产区的要求,选择对应品种。(三)无性系品种繁育及栽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无性系良种上
扦插
推广应用
福建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
22
3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黄安平
汪云刚
成浩
宋维希
陈林波
段志芬
马玲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75)
农业部作物种质保护项目(NB2011-2130135-01)
+1 种基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博士人才基金(2009A0937)
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2011CI068)
文摘
分析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构建茶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对茶树育种、品种鉴别、品种权益保护、苗木纯度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R标记对28份无性系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22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56个,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55个;共检测到97个基因型,平均每对引物所扩增的基因型有4.41个,遗传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79-0.709,平均0.527,表明SSR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42-0.973之间,平均为0.797,表明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基础较窄。根据SSR标记特点,将SSR引物扩增统计的“0”、“1”转换成基因型,通过不同基因型组合,构建了云南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子指纹图谱,使每个品种都获得了1个22位数的指纹图谱号码,进而可将不同品种完全区分鉴别。
关键词
EST-SSR标记
无性
系
茶树
良种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Keywords
EST-SSR marker, improved clonal tea cultivars, genetic diversity, DNA fingerprinting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Q346 [生物学—遗传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蒋会兵
宋维希
汪云刚
马玲
段志芬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720-727,共8页
基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博士人才基金项目(No.2009A0937)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o.nycytx-23)
文摘
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574~0.854之间,其中引物UBC835,ISSR2不仅多态性丰富,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7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UBC835/UBC811、ISSR2/UBC835和UBC835/ISSR3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15个地方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UBC835/ISSR2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且能将云南无性系良种与15个地方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作茶树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南
无性
系
茶树
良种
ISSR
DNA
指纹图谱
构建
Keywords
Yunnan clonal tea improved variety
ISSR
DNA
Fingerprint
Establishment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
被引量:
4
5
作者
张强
梁金波
戴居会
李卫东
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试验站
出处
《中国茶叶》
2008年第4期26-27,共2页
文摘
2003年,针对湖北省恩施州茶产业发展中采用大田遮荫扦插育苗技术繁育的茶苗在当地移栽成活率较低的瓶颈问题,恩施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温室工厂化生产的“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并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关键词
扦插育苗技术
无性
系
良种
二段法
快繁
茶树
移栽成活率
茶叶研究所
工厂化生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适宜山东茶区种植的乌龙茶无性系良种筛选
被引量:
6
6
作者
张丽霞
向勤锃
李宪利
黄晓琴
郭凤枝
付长锋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08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引进的23个乌龙茶无性系品种(或品系)进行系统观测,筛选出翠玉、金萱和黄旦三个品种适宜山东茶区栽种,其性状表现为:成活率高、生长势和抗逆性强、产品质量优异。
关键词
茶学
无性
系
良种
引种
乌龙茶
山东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
10
7
作者
杨阳
宁静
黄静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通讯》
2005年第4期23-25,28,共4页
文摘
介绍了湖南无性系良种推广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势,提出了加快湖南无性系良种推广的对策。
关键词
湖南
无性
系
良种
现状
对策
Keywords
Hunan
Clone improved varieties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3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宜都市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技术措施
被引量:
4
8
作者
曹绪勇
钟世泉
李绪品
机构
湖北省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宜都市农业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10期22-23,共2页
文摘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属武陵山余脉,地势由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是历史上有名的绿茶和“宜红茶”产区。近年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因萌芽整齐适宜机械化生产、成园快投产早、商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而被当地茶农广泛认同,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茶园10.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根据农业部2013年4月下发《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的精神要求,宜都市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法发展茶园。根据该市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建园技术措施。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茶园
建园技术
宜都市
持续健康发展
长江上中游
机械化生产
鄂西山区
江汉平原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茶园嫁接无性系良种的探讨
被引量:
3
9
作者
鄢东海
机构
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基金
贵州省农业厅黔农科 (1 999) 2 2号项目资助
文摘
通过化学药剂处理和改进方法等 ,对茶树在不同时期及不同药剂处理下的嫁接成活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春、夏、秋三季的嫁接成活率平均为 6 7.0 %~ 88.5 % ,其中夏季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 ,而秋季又显著高于春季。嫁接时用吲哚乙酸 (IAA)或 ABT生根粉按新摸索的点滴方法处理接口 ,能显著提高嫁接成活率 ,其中 IAA处理浓度为 30 0 mg/kg左右时 ,嫁接成活率最高为 94.1% ,比空白对照的 75 .6 %显著提高 18.5个百分点 ,ABT处理浓度为 2 0 0~ 40 0 mg/kg时 ,成活率为 86 .7%~ 90 .3% ,比空白对照显著提高 11.1~ 14.7个百分点。嫁接后形成的良种复合茶树生长势旺盛 。
关键词
茶树
无性
系
良种
嫁接
老龄园改造
分类号
S571.10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泛论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祖生
赵东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
出处
《茶叶》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文摘
本文首先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在无性系良种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茶园
无性
系
良种
化
浙江
Keywords
Tea field
clonal cultivar improvement
Zhejiang Province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技术
被引量:
4
11
作者
张玉翠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
出处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移栽技术
茶苗
技术要点
技术保证
引种
移植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三峡库区茶树无性系良种扩繁技术及效果
被引量:
1
12
作者
陈福林
许淑琼
高士伟
机构
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2007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摘
三峡库区是湖北省茶叶传统产区之一,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内低平良田大量被淹没,茶叶生产主要移至6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该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若全部依靠从外地购苗,成本高且因缺乏灌溉条件影响成活率;本地扦插繁殖茶苗,成活率一直不高:为此,对该地区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及茶园建设技术进行了探索,就地推广了“双膜一网”苗木扦插繁育技术,并采取名茶生产和留蓄枝条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加快了库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速度,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茶园
三峡库区
扩繁技术
湖北省
扦插繁育技术
茶树
茶叶生产
茶园建设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建立研究
被引量:
2
13
作者
何青元
罗琼仙
王平盛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36-37,41,共3页
文摘
经2001~2008的研究,通过应用无性系良种,实施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等高种植、茶园地面覆盖、重施基肥、病虫草害综合控制及茶树多次矮化修剪等技术,使3.3hm2茶园年平均生产1芽1叶优质鲜叶9954.9kg/hm2,实现年平均产值48679.46元/hm2。土壤肥力得到明显增加,茶叶品质得到提升,安全性指标达到国家农业部有机茶标准要求,为云南省有机生态茶园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有机茶园
土壤肥力
茶叶品质
Keywords
clonal improved varieties
organic tea garden
soil fertility
tea qual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无性系良种建园及幼年期管理技术
被引量:
3
14
作者
汪春园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1996年第2期10-11,共2页
文摘
为适应茶叶市场对名优茶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各产茶区都在大力推广应用早生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良种,发展新茶园或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加快了茶树良种化的进程,促进了茶叶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在无性系良种国的垦殖和良种幼年期管理技术上,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又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作一浅析.一、无性系良种园的建立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建园基础好是实现早投产以及今后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特别是对无性系良种来说,虽然其综合性状或某一性状如物候期、品质、产量、抗性等比有性系群体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严格,因此,首先必须提高建国质量,掌握好引种与栽植技术.
关键词
茶树
无性
系
良种
幼年期
管理
分类号
S571.10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无性系推广 加速茶园良种化
被引量:
3
15
作者
虞富莲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1998年第4期2-4,共3页
关键词
茶园
良种
化
无性
系
良种
发展趋势
分类号
S571.103.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茶树无性系良种引种栽培的四个原则
被引量:
3
16
作者
曹绪勇
覃杰
金圣明
陈玉
机构
湖北宜都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宜都市农产品质量安监局
宜都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宜昌市点军区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茶叶》
2016年第3期30-31,共2页
文摘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南岸,处于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50~880m均有茶园分布。年平均气温16.7℃,一月最低平均气温4.6℃,七月最高平均气温28.1℃,无霜期273天,年平均降雨量1350mm,是历史悠久的名优绿茶和“宜红茶”产区。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引种栽培
年平均气温
茶树
长江上中游
平均降雨量
鄂西山区
江汉平原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州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
1
17
作者
赵雨云
何哲
尹剑华
李常健
黄光文
机构
湖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系
湖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湖南省福田茶场
湖南科技学院教材中心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11期45-46,82,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永州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和筛选的研究"(2008nk3091)
文摘
为了向永州茶农提供适合于当地种植的无性系良种,试验选择和引进了无性系茶树良种5个,进行鲜叶年产量、耐寒性、耐旱性、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等等经济与生物学性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福云六号、龙井43号、萍云11号和乌牛早等品种在当地生长良好、移栽成活率较高,鲜叶年产量高,萌发早,抗逆性较强,具有加工成名优茶的条件,适合永州茶区推广引种。
关键词
茶树
引种栽培
无性
系
良种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cuhivar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clonel tea cuhivar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我省无性系茶树良种选繁与推广
被引量:
4
18
作者
肖菊香
机构
湖南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
出处
《茶叶通讯》
1999年第3期6-9,共4页
关键词
茶树
无性
系
良种
选育
繁殖
推广
基地建设
技术引导
分类号
S571.103.8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339.5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被引量:
1
19
作者
王建林
机构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09年第2期19-20,共2页
文摘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名列全省前茅。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产茶1230t,产值1.1亿元。
关键词
无性
系
良种
茶园
种植技术
扦插
山地
景宁畲族自治县
茶园面积
产业效益
浙江省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无性系良种鉴定方法评析
被引量:
1
20
作者
王文杰
陈长庚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江西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23-25,共3页
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08010302075)
文摘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油茶无性系良种,根据油茶无性系良种遗传物质的特点及油茶籽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现有无性系良种的鉴定方法加以评析。肯定了当代鉴定的必要性。认为用父本的影响力鉴定代替子代鉴定,对油茶无性系良种的全面考察鉴定将更有意义。并提出了父本影响力鉴定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油茶
无性
系
良种
鉴定方法
当代鉴定
父本影响力鉴定
Keywords
Improved varieties of Camellia oleifera clones
Identification methods
Contemporary identification
Paterna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湘林系列无性系油茶良种种植适应性调查
侯立英
何金旺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树无性系良种在福建的推广应用
刘宜渠
《中国茶叶加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黄安平
汪云刚
成浩
宋维希
陈林波
段志芬
马玲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刘本英
孙雪梅
李友勇
蒋会兵
宋维希
汪云刚
马玲
段志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树无性系良种“二段法”快繁育苗技术
张强
梁金波
戴居会
李卫东
《中国茶叶》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适宜山东茶区种植的乌龙茶无性系良种筛选
张丽霞
向勤锃
李宪利
黄晓琴
郭凤枝
付长锋
《福建茶叶》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湖南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杨阳
宁静
黄静
《茶叶通讯》
200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宜都市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技术措施
曹绪勇
钟世泉
李绪品
《中国茶叶》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老茶园嫁接无性系良种的探讨
鄢东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泛论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
刘祖生
赵东
《茶叶》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技术
张玉翠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湖北三峡库区茶树无性系良种扩繁技术及效果
陈福林
许淑琼
高士伟
《中国茶叶》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无性系良种有机生态茶园建立研究
何青元
罗琼仙
王平盛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浅析无性系良种建园及幼年期管理技术
汪春园
《中国茶叶》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强化无性系推广 加速茶园良种化
虞富莲
《中国茶叶》
199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谈茶树无性系良种引种栽培的四个原则
曹绪勇
覃杰
金圣明
陈玉
《中国茶叶》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永州市无性系茶树良种引种栽培研究
赵雨云
何哲
尹剑华
李常健
黄光文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谈谈我省无性系茶树良种选繁与推广
肖菊香
《茶叶通讯》
199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王建林
《中国茶叶》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油茶无性系良种鉴定方法评析
王文杰
陈长庚
《江西林业科技》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