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瘟病菌无性重组体若干生物学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1 位作者 陆凡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多数重组体均可对水稻致病 ,且无性重组还导致毒性发生复杂的变异。来自同一配对组合的无性重组体后代在日本 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上显现出与双亲不同的毒性表型 ,部分重组体丧失了亲本所具有的毒性 ,而有部分重组体表现出亲本所没有的毒性 ,提示双亲的遗传物质在重组体内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稻瘟病菌不同小种菌株间通过菌丝融合产生的无性重组体具有较强的适生性 ,提示无性重组可能是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性重组 生物学性状 生长速率 分生孢子萌发率 致病力 产孢能力 遗传多样性 变异
下载PDF
源自江苏省的稻瘟病菌营养体亲和能力与无性重组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郑小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650,共5页
将江苏省 2 0个不同小种稻瘟病菌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对峙培养测定营养体亲和性 ,2 5℃、黑暗中对峙培养 18d ,在 173个配对组合中有 12 4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之间 ,通过菌丝融合在菌落交界处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 ,在 4 9个配对... 将江苏省 2 0个不同小种稻瘟病菌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对峙培养测定营养体亲和性 ,2 5℃、黑暗中对峙培养 18d ,在 173个配对组合中有 12 4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之间 ,通过菌丝融合在菌落交界处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 ,在 4 9个配对组合不能形成明显的菌丝融合带 ,表明江苏省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间存在较普遍的营养体亲和性。将分别携有抗稻瘟灵、对多菌灵敏感 (MBCsIPTr) ,以及对稻瘟灵敏感、抗多菌灵 (MBCrIPTs)标记的菌株对峙培养 ,切取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分离 ,从其无性系中获得了经菌丝融合产生的携带双亲抗性标记的(MBCrIPTr)的无性重组体。在检测的 17个不同小种菌株配对的组合中 ,有 13个组合可获得无性重组体。不同配对组合菌株间无性重组频率为 0 .6 %~ 11.3%。表明营养体亲和在江苏省稻瘟病菌中发生较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稻瘟病菌 营养体 亲和能力 无性重组
下载PDF
稻瘟病菌不同小种菌株间无性重组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正光 郑小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2-318,共7页
将分别携带抗稻瘟灵对多菌灵敏感 ( MBCs IPTr )标记与携带抗多菌灵对稻瘟灵敏感( MBCr IPTs)标记的稻瘟病菌营养体亲和的不同小种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 ,2 5℃、黑暗中对峙培养 18d,配对菌株菌落交界处出现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 ... 将分别携带抗稻瘟灵对多菌灵敏感 ( MBCs IPTr )标记与携带抗多菌灵对稻瘟灵敏感( MBCr IPTs)标记的稻瘟病菌营养体亲和的不同小种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 ,2 5℃、黑暗中对峙培养 18d,配对菌株菌落交界处出现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 4个小种间营养体可亲和菌株配对组合是 :PO2 1- MBCr- 2 7( ZA4 9)× PO3- IPTr- 54( ZF1)、PO2 1- MBCr- 2 7( ZA4 9)× PO2 - IPTr- 51( ZF1)、PO2 1-MBCr- 2 7( ZA4 9)× PO33- IPTr- 69( ZD1)和 PO2 1- MBCr- 4 1( ZA4 9)× PO3- IPTr- 54( ZF1)。分别切取各配对组合产生的菌丝融合带 ,分别建立单菌丝片段群体 ,测定其对稻瘟灵、多菌灵的抗药性。结果是 ,从4个配对组合的单菌丝片段后代中 ,均检测到分别携带 MBCs IPTr、MBCr IPTs标记和同时携带双亲抗性标记 ( MBCr IPTr) 3种个体 ,其中 MBCr IPTr个体的检出率为 1.0 %~ 3.6%。无性重组体的 MBCr和IPTr性状在其菌丝块移植继代培养和单菌丝片段株后代发生分离。以配对组合 PO2 1- MBCr- 2 7×PO3- IPTr- 54产生的菌丝融合带建立单孢无性系 ,从 3178个单孢株中筛选到 4株 MBCr IPTr个体 ,其MBCr IPTr性状在单孢后代和单芽管分离株后代均能稳定遗传。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不同小种菌株 无性重组
下载PDF
以nit和抗药性为遗传标记研究稻瘟病菌的无性重组
4
作者 张传清 周明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0,共3页
采用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ratenon utilizingmutants,nit)为遗传标记研究了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抗药性在无性重组过程中的遗传学。在DY23(nit1LR)×A73(nitM S)、A73(nitM S)×F42(nit1MR)和F42(nit1MR)×DY24(nitA L... 采用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ratenon utilizingmutants,nit)为遗传标记研究了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抗药性在无性重组过程中的遗传学。在DY23(nit1LR)×A73(nitM S)、A73(nitM S)×F42(nit1MR)和F42(nit1MR)×DY24(nitA LR)3个配对组合中都检测到了无性重组体,重组频率分别为7.31%、14.00%和8.63%。大多数无性重组体都有较好的生长、产分生孢子能力和致病力,表明无性重组体有较高的适合度。这些结果说明由菌丝融合导致的无性重组在稻瘟病菌对异稻瘟净的抗药性群体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重组 稻瘟病菌 遗传标记 抗药性 NIT 异稻瘟净 重组 配对组合 重组频率 分生孢子 群体发展 菌丝融合 突变体 硝酸盐 遗传学 致病力 适合度
下载PDF
稻瘟菌无性重组、遗传图谱构建和无毒基因定位
5
《作物育种信息》 2005年第8期9-10,共2页
将江苏省20个不同小种稻瘟病菌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于25℃、黑暗中培养18d,在173个配对组合中有124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之间,通过菌丝融合在菌落交界处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在49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不能形成明显的菌丝融合带,... 将江苏省20个不同小种稻瘟病菌菌株在白米玫瑰红培养基上于25℃、黑暗中培养18d,在173个配对组合中有124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之间,通过菌丝融合在菌落交界处形成肉眼可见的菌丝融合带,在49个配对组合的菌株不能形成明显的菌丝融合带,表明江苏省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间存在较普遍的营养体亲和性。将分别携有抗稻瘟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图谱构建 无性重组 基因定位 稻瘟菌 无毒 配对组合 菌丝融合 营养体亲和性 稻瘟病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