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安全性
1
作者 沈洁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97-99,106,共4页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例。传统组行药物治疗,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 目的 分析精神病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分为传统组、实践组,各60例。传统组行药物治疗,实践组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认知功能、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精神症状评分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以及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践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低于传统组,完成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减轻精神病相关症状,维持良好认知功能,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不良反应 无抽搐电休克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叶湘湘 方政华 +2 位作者 周志强 陈霄霄 周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SCH)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SCH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立哌唑组与联合MECT组,各80例。阿立...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SCH)的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SCH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立哌唑组与联合MECT组,各80例。阿立哌唑组予以阿立哌唑片治疗,联合MECT组在阿立哌唑组基础上接受MECT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精神分裂症共识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联合MECT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阿立哌唑组(96.25%vs.87.50%,χ^(2)=4.103,P=0.043)。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FBG、2 hPG、FINS、TC、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T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2周后,2组BDNF、NT-3、NGF水平高于治疗前,S100β、GFA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MECT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阿立哌唑组(P<0.01);2组MCCB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MECT组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阿立哌唑组与联合MECT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11.25%,χ^(2)=0.066,P=0.798)。结论SCH患者采取MECT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改善神经营养因子及认知功能,且对患者糖脂代谢产生的影响小,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糖脂代谢 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徐国新 司骐 +4 位作者 曹沛煜 李玉婷 汤忆琳 董英博 隋毓秀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式之一。谵妄是MECT术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现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对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和干预对...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目前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方式之一。谵妄是MECT术后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病因机制尚不明确,现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对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和干预对策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术后谵妄 风险因素 评估方法 干预对策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发热原因分析
4
作者 刘飞 邹晓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作为治疗难治性重性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首选方法,然而,它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电休克治疗(ECT)相关的发热很少被提及,但临床上MECT发热的现象却时常出现,本文就MECT发热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作为治疗难治性重性抑郁、双相情感障碍和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首选方法,然而,它常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中电休克治疗(ECT)相关的发热很少被提及,但临床上MECT发热的现象却时常出现,本文就MECT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发热的相关原因,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发热 休克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5
作者 牛杏珍 周伟 +4 位作者 乔云栓 李丽 刘海燕 程建艳 李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疗的抑郁症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试...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疗的抑郁症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检测2组患者的CRP及白细胞介素(IL)水平,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疗效,比较2组抑郁症患者CRP、IL水平的差异,分析MECT治疗前后患者CRP、IL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对疗效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患者CRP、IL-1β、IL-6水平呈下降趋势,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4、IL-10有上升趋势,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周末和第4周末,试验组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ECT治疗有效患者CRP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较弱的正相关(P<0.01),IL-1β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较弱的正相关(P<0.001),IL-6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中度正相关(P<0.001),IL-10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呈中度负相关(P<0.001),IL-4变化值与HAMD减分值之间相关不显著(P>0.05)。IL-10变化值显著负向预测HAMD减分值,IL-6变化值、IL-1β变化值、CRP变化值显著正向预测HAMD减分值,HAMD减分值49.1%的变异可由IL-10变化值、IL-6变化值、IL-1β变化值、CRP变化值来解释(调整后R2=0.491)。结论随着治疗时间进展,MECT治疗抑郁症患者促炎性因子CRP、IL-1β及IL-6水平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抗炎性因子IL-4、IL-10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IL-10、IL-6、IL-1β、CRP的变化对MECT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抑制免疫激活来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发生,可能是MECT治疗有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抑郁症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6
作者 王美洁 时亚杰 +4 位作者 杨鹏 王建军 李迎寅 崔健 张校明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背景重度抑郁障碍是致残性最强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关于物理治疗之间的对照研究较少,药物联合物理治疗的对照研究更少。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分别联合... 背景重度抑郁障碍是致残性最强的精神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关于物理治疗之间的对照研究较少,药物联合物理治疗的对照研究更少。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分别联合抗抑郁药物对重度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重度抑郁障碍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山东省戴庄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障碍患者(n=335)。入院后,患者根据病情接受MECT联合药物治疗(n=141)或rTMS联合药物治疗(n=194)。于基线期及治疗第1、2、3、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抑郁症状,阅读患者病程记录,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HAMD-24评分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081,P=0.042),组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023,P=0.313),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642,P=0.191)。治疗后各时点,两组显效率及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MECT联合药物组中,有58人(41.13%)出现近记忆力受损,74人(52.48%)出现头痛或颈部肌肉痛;rTMS联合药物组中,27人(13.92%)出现头痛或头皮不适。结论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与MECT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重度抑郁障碍的效果相当,rTMS联合抗抑郁药物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无抽搐电休克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张荣洪 邱吉明 +1 位作者 刘菲 刘慧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MECT治疗的S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丙... 目的:探究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MECT治疗的S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两组均MECT治疗3周。比较两组麻醉围手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症状程度[阳性及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结果:麻醉中、麻醉后,两组SBP、DBP、HR较麻醉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更小(P<0.05)。两组围手术期Sa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琥珀胆碱比,维库溴铵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MECT,能够维持SZ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丙泊酚 肌松药 症状程度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辅助药物治疗伴自杀意念首发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曾树明 陈文英 +1 位作者 杨玉枫 杨陈翔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辅助药物治疗伴自杀意念首发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伴自杀意念首发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辅助药物治疗伴自杀意念首发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伴自杀意念首发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实施无抽搐电休克联合盐酸氟西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抑郁评分、自杀意念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精神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评分、自杀意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的药物治疗相比,对抑郁伴自杀意念首发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联合盐酸氟西汀药物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提升认知功能,缓解其抑郁状况及转变其自杀意念,且无抽搐电休克干预方式较为安全,辅助干预后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意念 无抽搐电休克 盐酸氟西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戴艺荣 叶小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行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行阿立哌唑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血清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3(NT-3)]、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优良率69.77%高于对照组的41.86%(P<0.05)。治疗后,两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5.51±2.64)、(13.62±2.88)、(22.53±5.82)、(51.66±6.78)分,低于对照组的(20.21±5.47)、(18.69±4.75)、(27.66±7.82)、(66.56±9.24)分(P<0.05)。治疗后,两组的BDNF、NGF、NT-3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BDNF(14.05±2.56)μg/L、NGF(46.77±9.21)μg/L、NT-3(170.82±22.61)pg/ml高于对照组的(11.18±1.97)μg/L、(38.69±8.41)μg/L、(151.63±20.74)pg/ml(P<0.05)。治疗后,两组的IL-4水平高于治疗前,IL-6、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IL-4(11.35±3.58)pg/ml高于对照组的(9.52±2.64)pg/ml,IL-6(30.31±3.64)pg/ml、IL-1β(26.85±3.62)pg/ml低于对照组的(41.49±5.73)、(35.85±4.86)pg/ml(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积极减轻症状的同时对调整炎症平衡、增强神经营养亦有良好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阿立哌唑 血清神经营养因子 血清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10
作者 覃荣刚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60)予以氟哌啶醇,实验组(n=60)加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冲动和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60)予以氟哌啶醇,实验组(n=60)加用MEC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暴力行为改善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精神病性症状评分、BPRS、暴力行为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精神病性症状评分、BPRS、MOAS评分均降低,且实验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够改善患者冲动和攻击行为,减轻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冲动和攻击行为 无抽搐电休克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对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方钱禹 吴艳 +1 位作者 汪丽 滕精强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7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 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BD躁狂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富马酸喹硫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MECT联合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ec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BRM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BRM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o 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BRMS评分低于对照组,Mo 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GSH-P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ECT联合喹硫平能更好地改善BD躁狂发作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富马酸喹硫平 双相障碍躁狂发 氧化应激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朱永兴 沈振中 +1 位作者 唐芙蓉 陈梦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4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分析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DA、NE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与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女性 利培酮 无抽搐电休克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联合药物治疗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13
作者 袁媛 马一凡 李向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联合药物治疗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TR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利培酮联合氯氮... 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联合药物治疗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TR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行利培酮联合氯氮平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MECT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12周后神经电生理指标情况,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况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能力,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价患者记忆力,并评价两组治疗的效果,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43%和71.4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12周后,观察组P300波幅、N2-P3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P300潜伏期、N2-P3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12周后,两组的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逻辑思维、视觉再现、图形排列及文字配对等记忆能力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5%和14.2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CT联合药物治疗TRS,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及记忆力,改善其神经电生理指标,较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难治性精神分类症 利培酮 氯氮平
下载PDF
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潘术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7-0020,共4页
分析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住院之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将病人分成两组各,40人。实验组予丙泊酚,对照组予硫喷妥钠,两组均给予6个疗程的MECT (... 分析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2020年十月至2022年十月住院之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将病人分成两组各,40人。实验组予丙泊酚,对照组予硫喷妥钠,两组均给予6个疗程的MECT (无抽搐电休克)。在全身麻醉以后,先给病人静脉注射琥珀酰胆碱,让病人的肌肉放松,然后再做MECT。对病人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要做好记录。结果 实验组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主恢复时间与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抽动电休克治疗,可以提高安全性,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无抽搐电休克 麻醉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李紫玉 张素允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对其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对其认知功能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20年1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39例,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B组(39例,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并接受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CCB)评分及神经递质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CCB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对比A、B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6%对比1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合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基于Orem理论的自我护理 认知功能 神经递质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心理状态及安全性的影响
16
作者 黄自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9-0102,共4页
分析精神分裂症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研究人数为190例,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比较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 分析精神分裂症采用不同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 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研究人数为190例,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比较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该疗法有助于患者氧化应激能力的提高,使氧化自由基得以有效清除,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对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有效调节,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无抽搐电休克 心理状态 安全性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脑电的小波样本熵分析
17
作者 张学星 刘军涛 +3 位作者 党卫民 高连胜 岳伟华 蔡新霞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15期20-24,29,共6页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精神障碍疾病临床治疗的方法之一,有效的脑电信号量化参数有助于认识MECT的治疗效果和进行临床规划。该文针对MECT期间精神障碍患者单通道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利用离散小波...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精神障碍疾病临床治疗的方法之一,有效的脑电信号量化参数有助于认识MECT的治疗效果和进行临床规划。该文针对MECT期间精神障碍患者单通道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脑电信号分解到不同频段,采用样本熵分析MECT过程中诱导的人工癫痫充分发作后和非充分发作后各频段脑电信号的复杂度。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接受MECT的精神障碍患者经诱导人工癫痫充分发作后的额叶皮层脑电信号小波系数A4、D4和D3的样本熵值显著小于非充分发作后对应样本熵值,表明癫痫充分发作可以有效增加脑电信号的规律性,降低脑电信号的复杂程度。利用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其将为MECT治疗的疗效评估和临床规划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抽搐电休克 精神障碍 离散小波变换 样本熵 T检验
下载PDF
鼻咽通气管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18
作者 孙明 孙明明 +2 位作者 王凤芹 王庆辉 董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157-161,共5页
目的:评价鼻咽通气管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中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进行MECT治疗的150例精神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评价鼻咽通气管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中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进行MECT治疗的150例精神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通气组(M组)、口咽通气道通气组(O组)和鼻咽通气管通气组(N组)。患者在静脉推注丙泊酚和琥珀酰胆碱后,M组给予常规单纯面罩通气,O组给予置入口咽通气道后面罩通气,N组给予置入鼻咽通气管后面罩通气。比较三组气道压力值、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_(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耐受时间。结果:麻醉后(T_(1)),N组和O组气道压力均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O组气道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电后1 min(T_(2))和通电后3 min(T_(3)),M组、N组HR、MAP均明显低于O组,M组患者SpO_(2)明显低于O组、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O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耐受时间长于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通气管和口咽通气道在精神疾病患者进行MECT治疗时均能解除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缩短呼吸和意识的恢复时间。鼻咽通气管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缓患者痛苦,增加了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通气管 口咽通气道 无抽搐电休克 通气 麻醉
下载PDF
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抗抑郁症治疗过程中血清炎性因子动态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乔云栓 贾会珍 +2 位作者 李丽 牛杏珍 许艳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抗抑郁症治疗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抑郁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根据疗...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抗抑郁症治疗过程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抑郁症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163例、无效组37例,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RP、IL-1β、IL-10水平。分析上述炎性因子治疗1、2、4周后变化值与HAMD减分率的关系,分析治疗1、2周后变化值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有效组HAMD评分低于无效组(P<0.01)。治疗1、2、4周后,有效组血清CRP、IL-1β水平低于无效组,IL-10水平高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上述炎性因子治疗1、2、4周后变化值均大于无效组(P<0.01)。上述炎性因子治疗1、2、4周后变化值均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1);校正基线HAMD评分后,上述炎性因子治疗2周后变化值仍与HAMD减分率显著相关(P<0.01)。上述炎性因子治疗2周后变化值联合预测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指标和治疗1周后变化值。结论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抗抑郁症治疗过程中血清CRP、IL-1β降低幅度及IL-10升高幅度越大,预示治疗反应性越好,联合监测上述炎性因子可作为早期预测疗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氟西汀 无抽搐电休克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预后
下载PDF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钱禹 吴艳 程良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喹硫平治疗)和研究组(30例,在喹硫平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饶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BD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喹硫平治疗)和研究组(30例,在喹硫平治疗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史治疗)。比较两组精神状况、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精神状况、氧化应激水平和认知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简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为(6.35±2.08)分,低于对照组的(17.92±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132.28±13.05)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为(153.53±12.64)U/L,过氧化氢酶(CAT)为(1.86±0.52)U/mL,均高于对照组的(119.98±12.76)U/mL、(145.02±12.18)U/L、(1.40±0.51)U/mL;丙二醛(MDA)为(3.02±0.69)nmol/mL,低于对照组的(4.69±1.02)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持续操作测验(CPT)为(0.69±0.13)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为(49.79±3.42)分,言语记忆测验(HVLT-R)为(25.59±3.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0.53±0.11)、(46.98±3.38)、(23.67±3.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喹硫平较单纯喹硫平治疗BD躁狂发作效果更好,能够缓解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无抽搐电休克 喹硫平 氧化应激水平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