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互补意义模型:弦论“无替代论证”哲学路线的合理选择
1
作者
沈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基于弦论的哲学研究,戴威迪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推理模型——"无替代论证"。该模型沿袭了最佳说明推理的模式,坚持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其"无替代,即合理"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无...
基于弦论的哲学研究,戴威迪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推理模型——"无替代论证"。该模型沿袭了最佳说明推理的模式,坚持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其"无替代,即合理"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无替代论证"的设计策略是利用贝叶斯概率论,形式化分析了"给定理论的替代者数量"的信念演化,并建构了"无替代论证"的概率模型。基于此,指出了"无替代论证"的重要性取决于科学家的主观判断,从而将心灵引入到知识与世界的关系讨论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新的哲学策略为科学研究前沿中理论所呈现的新变化提供了某种合理的解释。然而,该模型仅是从认知的角度而不是从理论所描述的世界本身去评估科学理论,并且过于强调价值判断、审美判断、科学范式等非经验证据在理论证实中的作用。事实上,依靠贝叶斯概率论并不足以弥合价值判断与理论断言之间的鸿沟。为了消解"无替代论证"所面临的困境,唯有重新思考"经验/理论""价值判断/事实判断""规范性/描述性""实在论/反实在论""心灵/知识/世界"等问题,并建构一种能够巩固"无替代论证"哲学基础的新方案——互补的意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论
戴威迪
无替代论证
互补意义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补意义模型:弦论“无替代论证”哲学路线的合理选择
1
作者
沈健
机构
嘉应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出处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弦论的哲学研究"(11BZX033)
文摘
基于弦论的哲学研究,戴威迪等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推理模型——"无替代论证"。该模型沿袭了最佳说明推理的模式,坚持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其"无替代,即合理"的观点超越了黑格尔所谓的"存在即合理"。"无替代论证"的设计策略是利用贝叶斯概率论,形式化分析了"给定理论的替代者数量"的信念演化,并建构了"无替代论证"的概率模型。基于此,指出了"无替代论证"的重要性取决于科学家的主观判断,从而将心灵引入到知识与世界的关系讨论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新的哲学策略为科学研究前沿中理论所呈现的新变化提供了某种合理的解释。然而,该模型仅是从认知的角度而不是从理论所描述的世界本身去评估科学理论,并且过于强调价值判断、审美判断、科学范式等非经验证据在理论证实中的作用。事实上,依靠贝叶斯概率论并不足以弥合价值判断与理论断言之间的鸿沟。为了消解"无替代论证"所面临的困境,唯有重新思考"经验/理论""价值判断/事实判断""规范性/描述性""实在论/反实在论""心灵/知识/世界"等问题,并建构一种能够巩固"无替代论证"哲学基础的新方案——互补的意义模型。
关键词
弦论
戴威迪
无替代论证
互补意义模型
Keywords
string theory
Richard Dawid
no alternatives argument
complementary model of Meaning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互补意义模型:弦论“无替代论证”哲学路线的合理选择
沈健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