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介孔材料对痕量汞的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乐舟 周方钦 +2 位作者 黄荣辉 刘正华 江放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3-36,共4页
研究了一种有机.无机介孔材料在分离富集和测定痕量汞中的应用,探讨了溶液pH、温度、洗脱条件及干扰离子对汞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材料对Hg的吸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在pH3.2、温度为20±1℃条件下,汞可... 研究了一种有机.无机介孔材料在分离富集和测定痕量汞中的应用,探讨了溶液pH、温度、洗脱条件及干扰离子对汞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材料对Hg的吸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在pH3.2、温度为20±1℃条件下,汞可被该材料定量吸附。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19.15mg/g。吸附的汞可用浓HCl洗脱.用原子荧光法测定洗脱下来的汞。该方法测定汞的检出限达1.89×10^-9g/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2.7%(n=11,ρ=0.5ng/mL),线性范围为0.005~5ng/mL.加标回收率95.3%~104.5%。此法已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介孔材料 分离富集 原子荧光
下载PDF
无机介孔材料在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玲 矫松林 +3 位作者 张潆之 范蕴 张洪波 段纪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43-348,共6页
无机介孔材料是一种孔直径在2,50nm的多孔材料。这种材料具有结构规则,机械性能高、化学和热能稳定性好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材料合成技术的提高,不断有新型高负载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介孔材料被开发出来。同时,实验表明,无机介孔材料... 无机介孔材料是一种孔直径在2,50nm的多孔材料。这种材料具有结构规则,机械性能高、化学和热能稳定性好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材料合成技术的提高,不断有新型高负载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介孔材料被开发出来。同时,实验表明,无机介孔材料是固载生物大分子的良好载体。利用无机介孔材料固载氧化还原蛋白质并结合其的直接电子转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构建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基于无机介孔材料的特点及氧化还原蛋白质的直接电子转移,所构建的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有望具有较传统电化学传感器更好的性能。将介孔材料分为二氧化硅基和非二氧化硅基2大类,描述了无机介孔材料在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介孔材料 直接电化学 第三代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氧化还原蛋白质 催化
下载PDF
有机-无机介孔材料分离富集痕量铅及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祖海 喻泽林 张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0,共3页
以正辛胺及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氯化钾溶液中反应,制得一种有机-无机介孔材料,并应用于分离富集痕量铅,试验了溶液pH值、温度、洗脱条件及干扰离子对铅(Ⅱ)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材料对铅(Ⅱ)的吸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 以正辛胺及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氯化钾溶液中反应,制得一种有机-无机介孔材料,并应用于分离富集痕量铅,试验了溶液pH值、温度、洗脱条件及干扰离子对铅(Ⅱ)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材料对铅(Ⅱ)的吸附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在pH 6.0、试验温度为(20±1)℃条件下,铅(Ⅱ)可被该材料定量吸附。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6.37 mg·g^(-1)。吸附的铅(Ⅱ)可用0.2 mol·L^(-1)硝酸-0.5 mol·L^(-1)乙酸混合酸溶液洗脱,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该方法测定铅(Ⅱ)的检出限(3s/k)达到1.5μg·L^(-1),线性范围在0.80 mg·L^(-1)以内。此法应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铅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6.7%~105.0%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1.66%~2.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分离富集 有机-无机介孔材料
下载PDF
含磺酸官能团的有机-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健 杨启华 +3 位作者 张静 杨杰 郭亚军 李灿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53-855,共3页
以(OR')SiRSi(OR')[R:-C2H4-,-C6H4-]及(OMe)3SiCH2CH2CH2SH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非离子型聚合物C18H37(OCH2CH2)10OH为模板剂,采用H2O2原位氧化法直接合成了磺酸基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XRD、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证... 以(OR')SiRSi(OR')[R:-C2H4-,-C6H4-]及(OMe)3SiCH2CH2CH2SH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使用非离子型聚合物C18H37(OCH2CH2)10OH为模板剂,采用H2O2原位氧化法直接合成了磺酸基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XRD、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证明所制备的材料为六方有序介孔结构;紫外拉曼光谱和13C CP-MASNMR确证了-SH被完全氧化为-SO3H.制备的磺酸基功能化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在催化合成双酚A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介孔材料 双酚A 磺酸基 苯酚 丙酮
下载PDF
新型无机介孔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葛新霞 周广田 何文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综述了无机介孔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及其合成机理;无机抗菌材料的分类、抗菌机理及其抗菌性能评价。分析了国内外对抗菌无机介孔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类材料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无机介孔材料 抗菌性能 抗菌方法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结构调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孟祥艳 林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9,共5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孔材料,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PMOs)兼具了无机介孔材料与有机材料的双重性质,在吸附分离、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构与形貌的设计控制研究对PMOs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PMOs问世以... 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孔材料,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PMOs)兼具了无机介孔材料与有机材料的双重性质,在吸附分离、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构与形貌的设计控制研究对PMOs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PMOs问世以来孔道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加以评述,分别从表面活性剂、反应条件、硅源、添加剂、无机盐等不同的角度对PMOs介孔结构的调控方法进行了归纳,讨论了其结构调控的机理,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材料 结构调控 形貌
下载PDF
磺酸基功能化MCM-41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国华 周文娟 何鸣元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利用直接合成法和后接枝法将含有磺酸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引入MCM 4 1介孔分子筛中,合成了酸性介孔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利用XRD和TE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利用直接合成法和后接枝法合成的杂化材料仍保持规整的介孔孔道。
关键词 MCM-4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缩醛反应
下载PDF
甲基官能化介孔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饶红红 杜新贞 +1 位作者 王雪梅 薛林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3-488,共6页
采用一步法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直接缩合制备了甲基改性的无机/有机介孔复合材料(Me-MCM-41),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热重分析(TGA)、... 采用一步法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直接缩合制备了甲基改性的无机/有机介孔复合材料(Me-MCM-41),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热重分析(TGA)、透射电镜(T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甲基成功键合至介孔材料孔道表面形成了无机/有机介孔复合体,该复合体不仅保持了MCM-41高度有序的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该材料作为固相微萃取的涂层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合成与表征 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烷基官能化介孔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饶红红 杜新贞 +2 位作者 王雪梅 薛林科 陈慧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8,81,共5页
采用一步法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有机硅烷偶联剂直接缩合制备了甲基官能化M-MCM-41和丙基官能化P-MCM-41.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 采用一步法在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有机硅烷偶联剂直接缩合制备了甲基官能化M-MCM-41和丙基官能化P-MCM-41.并用红外光谱(FT-IR)、小角X射线衍射(SA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A)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甲基和丙基分别成功键合至介孔孔道表面形成了无机/有机介孔复合体.该复合体不仅保持了MCM-41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孔道结构,而且还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较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将所得材料作为固相微萃取(SPME)涂层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微萃取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艳 张劲松 张军旗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在温和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助剂,制备出粒径为60~80 nm的单分散纳米介孔二氧化硅MCM-41.研究了F127的用量对介孔结构和纳米粒子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 在温和碱性条件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助剂,制备出粒径为60~80 nm的单分散纳米介孔二氧化硅MCM-41.研究了F127的用量对介孔结构和纳米粒子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27具有助模板剂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纳米介孔粉体的有序性;过量的F127阻碍六方介孔相的形成。降低样品的有序性.F127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在0.04~0.08范围内,可以得到有序性好、孔径均一和孔隙率大的单分散纳米介孔二氧化硅MCM-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MCM-41 单分散 三嵌段共聚物
下载PDF
基于有机-无机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对Cu^2和Co^(2+)的选择性测定
11
作者 梁静 牙禹 +4 位作者 谢丽萍 蒋翠文 李焘 王彦力 闫飞燕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SBA-15-Tpy),通过透射电镜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N_2吸附-解吸曲线对其进行表征,并基于该材料建立了在水中对Cu^(2+)和Co^(2+)的选择性识别。研究表明,SBA-15-Tpy与Cu^(2+)和Co^(2+)... 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SBA-15-Tpy),通过透射电镜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N_2吸附-解吸曲线对其进行表征,并基于该材料建立了在水中对Cu^(2+)和Co^(2+)的选择性识别。研究表明,SBA-15-Tpy与Cu^(2+)和Co^(2+)结合后会分别在800 nm和510 nm处产生新的吸收峰,加入其它金属离子后不发生明显的吸收峰值变化。在最优条件下,检测Cu^(2+)和Co^(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0.0μmol/L和10.0~200.0μmol/L,检出限分别为0.48μmol/L和4.28μmol/L。将上述方法用于江水中Cu^(2+)和Co^(2+)的测定,回收率在96.0%~10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 Cu^(2+) Co^(2+) 选择性测定
原文传递
Pd/PMO-SBA-15催化剂催化苯甲醇选择氧化反应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成 谭蓉 +2 位作者 银董红 喻宁亚 周裕旭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69-1373,共5页
研究了PMO-SBA-15材料负载的金属钯纳米粒子(Pd/PMO-SBA-15)在水相中催化苯甲醇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考察了纳米粒子种类、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苯甲醇转化率及苯甲醛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以H2O2(30%)为... 研究了PMO-SBA-15材料负载的金属钯纳米粒子(Pd/PMO-SBA-15)在水相中催化苯甲醇选择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考察了纳米粒子种类、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苯甲醇转化率及苯甲醛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以H2O2(30%)为氧化剂时,可得到较高的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当以0.05g的2%Pd/PMO-SBA-15为催化剂,H2O2用量为1.5ml,反应温度为80oC,反应4h时,苯甲醇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达到97.1%和100.0%.对该催化体系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苯甲醇转化率有所下降,但苯甲醛选择性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选择氧化 苯甲醇 苯甲醛
下载PDF
特种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表面活性剂(ⅩⅣ)——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桂菊 徐宝财 +1 位作者 刘丹 李云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228,共7页
综述了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胆汁盐、毛地黄皂苷、皂苷等天然手性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烷基糖苷型、酒石酸型、季铵盐型、聚合型等合成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在手性分离、不对称催化、手性介孔无机材料合... 综述了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胆汁盐、毛地黄皂苷、皂苷等天然手性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型、烷基糖苷型、酒石酸型、季铵盐型、聚合型等合成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其在手性分离、不对称催化、手性介孔无机材料合成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手性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表面活性剂 手性分离 不对称催化 手性无机材料
下载PDF
调湿陶瓷砖制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田维 柯善军 +2 位作者 税安泽 金雪莉 蒙臻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1-50,共10页
以火山灰及钾钠石粉为主要原料,无机硅基介孔材料为性能提升助剂材料,采用陶瓷砖生产工艺制备调湿陶瓷砖。重点研究了无机硅基介孔材料及釉料喷涂量对调湿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基介孔材料添加量为2%、喷釉量为70 g/m^(2)时,... 以火山灰及钾钠石粉为主要原料,无机硅基介孔材料为性能提升助剂材料,采用陶瓷砖生产工艺制备调湿陶瓷砖。重点研究了无机硅基介孔材料及釉料喷涂量对调湿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基介孔材料添加量为2%、喷釉量为70 g/m^(2)时,制备出吸湿量为385 g/m^(2)、放湿量为370 g/m^(2),抗折强度达15.2 MPa的调湿陶瓷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砖 无机硅基材料 吸湿量
下载PDF
pH-responsiv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employed in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cancer treatment 被引量:8
15
作者 Ke-Ni Yang Chun-Qiu Zhang +3 位作者 Wei Wang Paul C.Wang Jian-Ping Zhou Xing-Jie Liang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34-43,共10页
In the fight against cance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have emerged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cancer drugs. Among these systems,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 with a func... In the fight against cance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have emerged to enhanc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cancer drugs. Among these systems,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 with a functional surface posses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were thus rapidly developed for cancer treatment. Many stimuli-responsive materials, such as nanopartides, polymers,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have been applied as caps and gatekeepers to control drug release from MSNs. This review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production of pH-responsive MSNs based on the pH gradient between normal tissues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Four main categories of gatekeepers can respond to acidic conditions. These categories will be describ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PH-RESPONSIVE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tineoplastic protoco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