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在光伏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洪陈 李健 《低碳世界》 2024年第12期22-24,共3页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进程中,光伏发电占据主导地位,其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化电能,增加了能源供应。目前,有机-无机类型的复合涂层在光伏领域获得了广泛且深入的应用,其独特的性能显著提高了光伏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基于此,介绍有...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扩张的进程中,光伏发电占据主导地位,其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化电能,增加了能源供应。目前,有机-无机类型的复合涂层在光伏领域获得了广泛且深入的应用,其独特的性能显著提高了光伏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基于此,介绍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应用优势,深入分析有机-无机复合涂层在光伏领域的应用要点,包括提高电池性能、提高光伏器件的稳定性、提高光伏器件的耐候性、优化电荷传输、实现自我维护,并进一步提出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性能优化及应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光伏领域 耐候性
下载PDF
石墨烯/无机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费文翔 陶征林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6-8,66,共4页
首先介绍了无机转化涂层的优势以及分类,然后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综合了纯石墨烯涂层对于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以及面临的问题所在,如表面的缺陷,大阴极小阳极现象导致金属局部腐蚀的加速。最后展开了对石墨烯增强的无机复合涂层研... 首先介绍了无机转化涂层的优势以及分类,然后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综合了纯石墨烯涂层对于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以及面临的问题所在,如表面的缺陷,大阴极小阳极现象导致金属局部腐蚀的加速。最后展开了对石墨烯增强的无机复合涂层研究进展的概述,并展望了石墨烯增强的无机复合涂层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腐蚀 石墨烯 无机复合涂层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涂层发展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孝涛 滕瑞 蒲胜利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13年第6期37-42,共6页
首先简要介绍了溶胶-凝胶工艺的原理,其次介绍了用于金属表面的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有机-无机复合涂层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发展现状
下载PDF
无机复合涂层对CB2铁素体耐热钢在650℃水蒸气中的防护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艺文 王成 +6 位作者 娄霞 李定骏 周科 陈明辉 王群昌 朱圣龙 王福会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5-681,共7页
采用物理共混工艺制备无机硅酸盐复合涂层,研究其对ZG12Cr9Mo1Co1NiVNbNB(CB2)铁素体耐热钢在650℃水蒸气中氧化的防护。结果表明,CB2钢在650℃水蒸气中的氧化严重,氧化过程分段遵循抛物线规律,生成了双层非保护性Fe_(2)O_(3)氧化膜。... 采用物理共混工艺制备无机硅酸盐复合涂层,研究其对ZG12Cr9Mo1Co1NiVNbNB(CB2)铁素体耐热钢在650℃水蒸气中氧化的防护。结果表明,CB2钢在650℃水蒸气中的氧化严重,氧化过程分段遵循抛物线规律,生成了双层非保护性Fe_(2)O_(3)氧化膜。涂装无机硅酸盐复合涂层使CB2钢的氧化速率显著降低,涂层还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能。在涂层与基体钢的界面处生长一层厚度约2μm的富铬氧化层,使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失效与保护 无机复合涂层 高温水蒸气氧化 CB2耐热钢
原文传递
磷酸功能化有机无机SiO_2复合防腐涂层的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永勤 衷振兴 荆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1-94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水解聚合,再与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EGMP)进行自由基聚合,在马口铁上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涂层结构,扫...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与正硅酸乙酯(TEOS)进行水解聚合,再与磷酸氢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EGMP)进行自由基聚合,在马口铁上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涂层结构,扫描电镜研究涂层的微观表面,附着力测试研究涂层对基材的附着水平,极化曲线以及中性盐雾测试对复合薄膜的防腐性能测试,并探讨了EGMP量对涂层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网络结构已形成,表面致密光滑,其附着力水平达到1级,n(KH570)∶n(EGMP)=4∶1时涂层的防腐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腐蚀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功能材料
下载PDF
醇溶性有机/无机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在重防腐富锌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林 吉富华 +3 位作者 徐泽孝 汪中伟 蒋师昌 李为立 《中国涂料》 CAS 2019年第12期12-19,共8页
研究设计了醇溶性有机/无机复合树脂,即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醇溶性丙烯酸树脂,然后将其与硅溶胶进行物理冷拼,变换比例优化配方得到。利用FTIR和XRD对得到的树脂进行表征,同时通过TG和DSC等测试分析涂层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溶胶掺... 研究设计了醇溶性有机/无机复合树脂,即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醇溶性丙烯酸树脂,然后将其与硅溶胶进行物理冷拼,变换比例优化配方得到。利用FTIR和XRD对得到的树脂进行表征,同时通过TG和DSC等测试分析涂层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硅溶胶掺入质量分数为40%时,能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有机/无机复合树脂。基于此复合树脂体系,加入片状锌粉得到应用于重防腐领域的醇溶性富锌防腐涂料。由于片状锌粉的阴极保护作用和锌粉片层形貌的物理阻隔作用,固化涂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本研究制备的涂料,制备方法简便,得到的涂层性能优越。可应用于环境苛刻、要求较高的重防腐领域。此外,涂料所选用的乙醇溶剂,对环境危害较小,符合未来涂料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性复合树脂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硅溶胶 片状锌粉 重防腐涂料
下载PDF
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Ce^(3+)掺杂硅溶胶涂层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7
作者 姜振军 黄祝华 《中国涂料》 CAS 2024年第8期12-16,22,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前驱体,经溶胶-凝胶法制备基础溶胶;经自由基反应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后,进一步掺杂Ce(NO_(3))_(3)后制得Ce^(3+)掺杂交联改...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前驱体,经溶胶-凝胶法制备基础溶胶;经自由基反应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后,进一步掺杂Ce(NO_(3))_(3)后制得Ce^(3+)掺杂交联改性溶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附着力、硬度、柔韧性、电化学极化、交流阻抗和耐中性盐雾测试表征了涂层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具有有机-无机互穿网络结构,附着力1级,硬度4H,柔韧性1 mm,当Ce(NO_(3))_(3)加入量为溶胶质量分数的1.0%,改性单体占溶胶质量分数为6.0%时,涂层于3.5%NaCl溶液浸泡2 h后的阻抗值高达1.203×10^(9)Ω·cm^(2),涂层试样经168 h耐中性盐雾试验后,可达到GB/T 1766—2008标准中的生锈0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硝酸铈 缓蚀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交联改性二氧化硅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蔡弘华 杨辉 +5 位作者 李海洋 李玉亭 李润 许小敏 任祥忠 罗仲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84-86,共3页
不饱和C=C双键表面修饰的一氧化硅粒子采用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共水解制备,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引发剂原位聚合生成PMMA接枝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将该有机.无机复合溶胶旋转涂覆到金属基片... 不饱和C=C双键表面修饰的一氧化硅粒子采用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共水解制备,然后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和引发剂原位聚合生成PMMA接枝改性二氧化硅溶胶。将该有机.无机复合溶胶旋转涂覆到金属基片(黄铜及不锈钢)上,经90~120℃热处理2h制备了复合涂层。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表征了涂层结构和形貌,同时用激光光散射、铅笔硬度仪等对溶胶粒径和涂层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PMMA-二氧化硅体系在一较宽的浓度范嗣内都能形成透明的稳定溶胶,接枝改性后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分散均匀,涂层机械强度明显提高,对金属基底具有良好的附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溶胶-凝胶 改性二氧化硅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下载PDF
风挡玻璃表面涂层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纪英奎 张金仲 《现代涂料与涂装》 CAS 2009年第8期8-9,18,共3页
在众多的涂层材料中,有机无机复合涂层材料在改善有机玻璃表面性能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点。本文中选择以透明甲基硅树脂为有机涂层,而后在有机涂层中添加纳米级陶瓷颗粒。固化成膜后,陶瓷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甲基硅树脂分子链中,无机相的... 在众多的涂层材料中,有机无机复合涂层材料在改善有机玻璃表面性能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点。本文中选择以透明甲基硅树脂为有机涂层,而后在有机涂层中添加纳米级陶瓷颗粒。固化成膜后,陶瓷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甲基硅树脂分子链中,无机相的存在将明显改善有机基体表面性能,将有机玻璃的耐磨性提高到了无机玻璃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甲基硅树脂 纳米级陶瓷颗粒
下载PDF
保温涂层及其在油管隔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磊 陈武 +5 位作者 张伟 李祝军 简成 阳俊龙 徐靖 张庆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43-247,共5页
油管保温是防止原油结蜡正常开采运输的有力措施,主要阐述了保温涂层的研究现状,分别对有机保温涂层、无机保温涂层、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涂层以及油管保温涂层的种类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概述了目前油管保温涂层的应用与难点。
关键词 保温涂层 有机保温涂层 无机保温涂层 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涂层 油管保温涂层
下载PDF
改性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及成膜过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玉亭 张尼尼 +6 位作者 王芳 郭琳 王新敏 许小敏 蔡弘华 李海洋 罗仲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07-110,共4页
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EOS)和含有C=C双键的烷氧基硅(KH-570)与正硅酸乙酯(TEOS)共同水解,合成了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并且用提拉法在不锈钢基材上镀膜。结果表明经MEOS及KH-570改性后二氧化硅溶胶粒子明显减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对涂... 采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EOS)和含有C=C双键的烷氧基硅(KH-570)与正硅酸乙酯(TEOS)共同水解,合成了改性的二氧化硅溶胶,并且用提拉法在不锈钢基材上镀膜。结果表明经MEOS及KH-570改性后二氧化硅溶胶粒子明显减小,粒径分布范围变窄,对涂层具有明显增韧性效果,MEOS涂层水接触角较大,而经KH-570改性的二氧化硅涂层在有引发剂存在下,120℃热固化时可发生C=C双键的聚合交联,形成机械强度更高的有机-无机复合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溶胶-凝胶
下载PDF
PDMS/Nano-SiO_2改性SiO_2基复合涂层制备及疏
12
作者 刘小亮 丁新更 +2 位作者 陈良辅 杨辉 任志威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6-14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含量PDMS、Nano-SiO2改性的SiO2基有机-无机复合溶胶,涂覆于混凝土基底上。通过红外光谱(IR)、疏水角(CA)、扫面电镜(SEM)等测试研究不同含量的PDMS、Nano-SiO2对复合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MS和TEO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含量PDMS、Nano-SiO2改性的SiO2基有机-无机复合溶胶,涂覆于混凝土基底上。通过红外光谱(IR)、疏水角(CA)、扫面电镜(SEM)等测试研究不同含量的PDMS、Nano-SiO2对复合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DMS和TEOS以化学键Si-O-Si的形式相互结合;复合涂层的疏水性能随着PDMS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文中疏水角最大提高了23°(PDMS为50%时);加入Nano-SiO2改性涂层的疏水性能只有在Nano-SiO2加入量较高时,才能有较为明显的差别,文中疏水角最大提高了26°(Nano-SiO2为8%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有机-无机复合涂层 PDMS NANO-SIO2 疏水性能
原文传递
锂离子电池陶瓷隔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苏丹 王岷云 +1 位作者 王力臻 谷书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5-237,共3页
陶瓷改性隔膜在吸液性、耐高温性和电池电性能等方面都较传统隔膜有很大改善。综述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技术现状和几类改性陶瓷隔膜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陶瓷隔膜 有机涂层复合 有机/无机涂层复合
下载PDF
Influence of Humic Acid on Interaction of Ammonium and Potassium Ions on Clay Minerals 被引量:8
14
作者 ZHANG Wen-Zhao CHEN Xiao-Qin +3 位作者 ZHOU Jian-Min LIU Dai-Huan WANG Huo-Yan DU Chang-We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93-502,共10页
Interaction of ammonium (NH+4) and potassium (K+) is typical in field soil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organic matter on interaction of NH+4 and K+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ch... Interaction of ammonium (NH+4) and potassium (K+) is typical in field soil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organic matter on interaction of NH+4 and K+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changes in maj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clay minerals (kaolinite, illite, and montmorillonite) after humic acid (HA) coating and evaluated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changes on the interaction of NH+4 and K+on clay minerals using batch experiments. After HA coating, th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SSA) of montmorilloni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little decrease in CEC and SSA occurred in illite and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CEC was found in kaolinite. Humic acid coat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ation adsorption and preference for NH+4, and this effect was more obvious on clay minerals with a lower CEC. Result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ry analysis showed that HA coating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H-bonds between the adsorbed NH+4 and the organo-mineral complexes. HA coating increased cation fixation capacity on montmorillonite and kaolinite, but the opposite occurred on illite. In addition, HA coating increas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H+4 on fixation site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HA coating affected both the nature of clay mineral surfaces and the reactions of NH+4 and K+with clay minerals, which might influence the availability of nutrient cations to plants in field soils amended with organic mat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ILLITE KAOLINITE MONTMORILLONITE organo-mineral comple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