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1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1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下载PDF
间隔层对有机电致发光激基复合物的影响
2
作者 郭祯永 《物理化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本论文通过构建不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深入探究了间隔层对激基复合物效率的影响。间隔层的加入可以和发光层中的材料产生界面激基复合物,较低能级的激基复合物可以有效接收来自周围发光层中的长程能量传递,增加能量利用效... 本论文通过构建不同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深入探究了间隔层对激基复合物效率的影响。间隔层的加入可以和发光层中的材料产生界面激基复合物,较低能级的激基复合物可以有效接收来自周围发光层中的长程能量传递,增加能量利用效率。其中单间隔层有机材料为DMAC-DPS的OLED器件获得了最大功率效率、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47.47 lm/W、45.34 cd/A和15.60%。此外在发光层中插入多层间隔层进一步探究OLED效率影响,获得的最大功率效率电流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为48.13 lm/W、47.14 cd/A和14.32%。为排除发光层中激基复合物之间短程能量互相传递影响,将发光层中掺杂的DMAC-DPS分离出来单独放置在发光层中。该系列的前两个器件由于厚度为7 nm,含有大量的DMAC-DPS分子。淬灭会导致器件效率的降低。最大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分别为39.39 lm/W和40.74 cd/A。二元掺杂器件通过在发光层中加间隔层以增加能量利用率,在性能上十分接近三元掺杂OLED器件,为简单OLED器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界面激基复合 有机材料
下载PDF
无机自发光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姚金军 傅蔚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5期90-92,共3页
碳达峰、碳中和是目前政策环境下持续发展的产物,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明了政府对碳排放问题提到日程上,有望实现再生能源的替代... 碳达峰、碳中和是目前政策环境下持续发展的产物,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明了政府对碳排放问题提到日程上,有望实现再生能源的替代,加快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1年的32.5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98.9亿吨,增长超过3倍,碳排放占世界排放量由13.8%增长至29.4%。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调整能源布局是必然趋势,需大力研发和推广低碳材料的使用。无机自发光材料就是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低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发光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基于溶液加工小分子材料发光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
4
作者 范昌君 王瑞雪 +4 位作者 刘振 雷勇 李国庆 熊祖洪 杨晓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06-414,共9页
报道了基于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材料发光层、聚乙烯亚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优化了空穴传输层和磷光染料的掺杂浓度,得到最佳发光效率的器件.蓝光、黄光和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7.3%,10.7%和7.3%.在发光亮度为1000 ... 报道了基于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材料发光层、聚乙烯亚胺电子注入层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优化了空穴传输层和磷光染料的掺杂浓度,得到最佳发光效率的器件.蓝光、黄光和红光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7.3%,10.7%和7.3%.在发光亮度为1000 cd/m2时,蓝光、黄光和红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分别为17.0%,10.6%和5.8%,器件效率下降较小.原因在于同时采用空穴传输型和电子传输型的小分子材料作为共同主体材料,器件具有较宽的载流子复合区域,降低了三线激发态-三线激发态湮灭和三线激发态-极化子相互作用对器件发光效率的影响.白光器件在亮度为1000 cd/m2时,发光效率和功率效率为31 cd/A和14.8 lm/W.器件的色度为(0.32,0.42),色度比较稳定,随电流的变化微小.器件的效率较以往报道的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有显著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在聚乙烯亚胺上能够制备特性良好的小分子材料薄膜,以及小分子主体材料拥有较高的三线态能量和平衡的载流子传输特性,能够获得高效的磷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发光器件 磷光器件 溶液加工方法 白色发光器件
下载PDF
MEH-PPV/ZnO纳米晶无机有机复合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海玲 王永生 +1 位作者 滕枫 徐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72-1175,共4页
以Ⅱ Ⅵ族无机半导体ZnO纳米颗粒为电子传输层 ,MEH PPV为空穴传输层兼发光层 ,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比单层MEH PPV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都明显提高。器件结构为ITO/MEH PPV/ZnO/Al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出现了不同 ,在 6 2 ... 以Ⅱ Ⅵ族无机半导体ZnO纳米颗粒为电子传输层 ,MEH PPV为空穴传输层兼发光层 ,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比单层MEH PPV器件的发光亮度和效率都明显提高。器件结构为ITO/MEH PPV/ZnO/Al的电致发光光谱同单层PPV器件的光谱出现了不同 ,在 6 2 0nm处出现了一个小的发光峰 ,应该是ZnO的发光。另外 ,双层结构器件的启亮电压由单层器件的 9V降到了 4V左右。由I V曲线及发光光谱可判断出发光区域应在MEH PPV/ZnO界面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H-PPV聚合物 氧化锌纳米晶 无机有机复合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器件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 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1 位作者 田德余 罗仲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3,共6页
对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进展 高聚物 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 粒级 养分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_2Eu/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丰祎 符连社 +5 位作者 林君 张洪杰 王淑彬 徐庆红 丁红 邹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稀土有机配合物 中孔材料 MCM-41分子筛 光谱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复合柱撑粘土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原小涛 余江 +1 位作者 刘会洲 李文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9-1054,M004,共7页
以无机TiCl4/HCl制成的钛基柱撑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CTAB)为有机改性液 ,通过控制两种柱撑液的加入顺序以及相对含量 ,利用蒙脱石粘土矿物层间域的特殊化学反应场所的特性 ,合成得到三类复合柱撑蒙脱石材料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 以无机TiCl4/HCl制成的钛基柱撑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CTAB)为有机改性液 ,通过控制两种柱撑液的加入顺序以及相对含量 ,利用蒙脱石粘土矿物层间域的特殊化学反应场所的特性 ,合成得到三类复合柱撑蒙脱石材料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d0 0 1 晶面由于CTAB与钛基水合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粒度不同的柱撑空间而表现为两个峰值 .与FT IR光谱相比 ,FT Raman光谱能够更加有效地表征和鉴定复合柱撑粘土的结构差别 .采用原土无机柱撑后再有机柱撑 ,可以合成层间距更大的复合柱撑粘土材料 .经热处理后得到锐钛型氧化钛的改性粘土材料 ,并且可以重新合成得到无机 /有机复合柱撑的新型改性粘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柱撑粘土 改性粘土材料 合成 蒙脱石 热处理 结构 环境功能性材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1 位作者 田德余 罗仲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本文综述了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介绍了其结构和性质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 制备方法 有机无机材料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8
13
作者 张翀 陈中华 张正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7-139,143,共3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嵌入到具有层状结构的膨润土层间 ,使膨润土层间得到改性 ;通过交换反应 ,使三羟甲基丙烷和新戊二醇嵌入膨润土层间而制得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 X射线衍射 (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嵌入到具有层状结构的膨润土层间 ,使膨润土层间得到改性 ;通过交换反应 ,使三羟甲基丙烷和新戊二醇嵌入膨润土层间而制得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 X射线衍射 (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对制得的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相变储能材料 层状硅酸盐 三羟甲基丙烷 新戊二醇 制备
下载PDF
紫外辐照同步合成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14
作者 郝凌云 周勇 +2 位作者 朱春玲 胡源 陈祖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采用紫外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聚丙烯酰胺(CdS-PAM)、Ag-聚丙烯酸胺(Ag-PAM)等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辐照过程中,无机相纳米粒子的生成和聚丙烯酰胺(AM)单体的有机聚合反应同步发生,使得... 采用紫外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聚丙烯酰胺(CdS-PAM)、Ag-聚丙烯酸胺(Ag-PAM)等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辐照过程中,无机相纳米粒子的生成和聚丙烯酰胺(AM)单体的有机聚合反应同步发生,使得生成的无机相纳米微粒均匀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质中。实验发现,无机离子的存在可促进有机单体的聚合,而有机单体的聚合又可阻止无机相纳米粒子的团聚。这同时也为制备其它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同步合成 无机-有机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邓辉 施冬梅 杜仕国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62-64,共3页
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聚物和无机纳米材料复合而成。目前有 3种制备方法 :插层复合法 ,溶胶 凝胶法和超微无机粒子直接分散法。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有机高聚物 无机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琳琳 牛连斌 +4 位作者 关云霞 孔春阳 胡先权 任岳 贾许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光器件,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制成复合体,取长补短,使其在平板显示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述有机与无机电致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器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在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无机异质... 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光器件,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制成复合体,取长补短,使其在平板显示技术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简述有机与无机电致发光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有机-无机复合器件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在具有不同结构的有机-无机异质结器件中无机材料所起的作用。通过对无机界面修饰层修饰电极、基于Ⅱ-Ⅵ族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等方面的综合探讨,总结出有机-无机复合器件的优势:能得到更好的I-V特性曲线和更高的发光效率,对器件内部场强起调节作用并且改善两种载流子的平衡注入,为今后在制作有机-无机复合器件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电致发光 碰撞激发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邵鑫 田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马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下载PDF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华蓉 葛学武 +4 位作者 倪永红 叶强 张广祥 张志成 张曼维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3-409,共7页
分析总结了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应用 ,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 纳米微粒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原位聚合法 原位生成法 溶胶-凝胶法 层间插入法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晓琳 孙蓉 +1 位作者 朱朋莉 杜如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9-1044,共6页
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分析技术,探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相变材料(PMMA-SiO2@PCM)微胶囊相变过程的光谱学特性和相变机理,分析相变过程微胶囊的微结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微胶囊中,石蜡的融化过程就是-CH2对称伸缩振... 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T-NIR)光谱分析技术,探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相变材料(PMMA-SiO2@PCM)微胶囊相变过程的光谱学特性和相变机理,分析相变过程微胶囊的微结构变化特性.结果显示:微胶囊中,石蜡的融化过程就是-CH2对称伸缩振动逐渐增强和非对称伸缩无规则振动共存的振动变化过程.石蜡相变过程中,其近红外吸收峰强度的变化仅是壳层材料吸收峰强度变化幅度的一半.同时,近红外光谱可以用来辅助分析微胶囊的核壳结构,实现微胶囊相变过程监测.近红外光谱在微胶囊相变材料相变过程的应用对相变机理的研究及高效相变材料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相变材料 相变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_2的制备与显微结构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小平 张良莹 +2 位作者 姚熹 王丽坤 张福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进行了显微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 显微结构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