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特征及间作调控作用
1
作者 赵红敏 苏丽珍 +4 位作者 陈源 侯贤锋 周龙 郑毅 汤利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明确间作和施用磷肥对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促进酸性土壤磷肥高效利用,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采用玉米单作(MM)、玉米//大豆间作(MI)2种种植模式,在4个施磷水平(P2O50、60、90、120 kg·hm^(-2),分别记作P0、P60、P90、P120)... 为明确间作和施用磷肥对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促进酸性土壤磷肥高效利用,通过田间小区定位试验,采用玉米单作(MM)、玉米//大豆间作(MI)2种种植模式,在4个施磷水平(P2O50、60、90、120 kg·hm^(-2),分别记作P0、P60、P90、P120)下,研究玉米//大豆间作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变化特征,探讨间作对红壤玉米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磷吸收和磷素收支平衡、土壤无机磷组分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及其可持续性指数(SYI)、磷吸收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P90水平达到最大值。低磷红壤无机磷组分以O-P和Fe-P为主,二者占无机磷库的71.44%~80.18%,施用磷肥显著提高了红壤Fe-P和Al-P的含量与占比。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磷的吸收利用,减少土壤磷素盈余量,显著降低红壤O-P、Fe-P、Al-P含量。与单作相比,在P60、P90、P120水平下,间作玉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6.70%、52.44%、74.14%,SYI分别显著提高55.31%、42.18%、78.00%,磷吸收量分别显著提高61.97%、48.67%、74.33%,土壤磷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33.39%、27.27%、17.06%。相较于单作,间作红壤中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而O-P和Al-P含量在P0、P60、P90、P120水平下分别显著降低20.62%、16.79%、16.62%、18.48%和21.98%、21.08%、20.19%、20.18%,Fe-P含量在P60、P90、P120水平下分别显著降低19.37%、15.78%、17.72%。低磷供应(P0和P60)间作与单作红壤Ca-P含量无显著差异,在P90和P120水平下,间作红壤Ca-P含量降低23.50%和26.70%。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间作体系下,红壤Fe-P和Al-P是磷吸收的关键无机磷组分,间作总方差解释度较单作提高了7.95%。综上,在低磷红壤上,合理间作通过促进红壤中难溶性无机磷组分的活化增加玉米的磷吸收,具有减少土壤磷素固定、提高玉米产量及其可持续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水平 无机组分 红壤 吸收
下载PDF
不同供磷水平对柳枝稷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及微生物的影响
2
作者 刘威帆 赵匆 +3 位作者 刘昊 屈小玉 刘吉利 吴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2-150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挖掘根际土壤微生态特征,对促进土壤磷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柳枝稷‘Alamo’和‘Pathfinder’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磷水平:P0(0 kg∙...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挖掘根际土壤微生态特征,对促进土壤磷素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柳枝稷‘Alamo’和‘Pathfinder’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磷水平:P0(0 kg∙hm^(-2))、P30(30 kg∙hm^(-2))和P90(90 kg∙hm^(-2)),研究不同磷水平下柳枝稷根际土壤有机酸组成及含量、无机磷形态及含量以及微生物种群落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施磷水平对根际土壤有机酸、无机磷含量和微生物群落有显著影响。与P0相比,不同施磷水平下‘Alamo’品种的根际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幅更大,无机磷含量更高。而在微生物群落方面,‘Alamo’和‘Pathfinder’品种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在P30和P90处理下,根际土壤中琥珀酸、苹果酸、马来酸和丙二酸含量显著增加,辛二酸含量降低。此外,施磷后根际土壤中的Ca_(2)-P、Al-P、Fe-P、O-P和Ca_(10)-P含量均显著增加。细菌群落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施磷后也显著增加,而物种组成在门水平上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菌门。综合分析发现,不同磷水平下,柳枝稷根际土壤中的有机酸与无机磷间关系不显著。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受有机酸和无机磷的共同影响,不同优势菌门与有机酸和无机磷的关系具有差异性。综上所述,有机酸—无机磷—微生物构成的根际土壤微生态系统是相互协调的系统,对磷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枝稷 水平 根际土壤 有机酸 无机 微生物
下载PDF
水环境中无机还原态磷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汪宇菲 张云鹏 +2 位作者 金苗 张荣飞 韩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6-1638,共13页
磷(P)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整个生物圈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环境质量变化和生命演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理论普遍认为磷循环是以^(+Ⅴ)价态的磷酸盐(P^(+Ⅴ))为主导的沉积型循环,忽略了磷化氢(P^(-Ⅲ))、次磷酸盐(P^(... 磷(P)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整个生物圈物质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环境质量变化和生命演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理论普遍认为磷循环是以^(+Ⅴ)价态的磷酸盐(P^(+Ⅴ))为主导的沉积型循环,忽略了磷化氢(P^(-Ⅲ))、次磷酸盐(P^(+Ⅰ))和亚磷酸盐(P^(+Ⅲ))等价态低于^(+Ⅴ)的无机还原态磷(IRP,inorganic reduced phosphorus)形态,致使当前对水体P循环的认识存在明显的“缺失”。本综述在目前获得的新研究和新发现的背景下,对水环境中IRP的赋存形态、来源和组成、检测方法、时空分布、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对IRP的发展态势进行展望,以期丰富和完善湖泊磷循环理论并提供关键信息,推动对磷循环相关研究的发展,为湖泊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还原态 产生机制 分布特征 迁移转化 环境效应
下载PDF
聚丙烯酸-钙(铈)纳米团簇荧光探针用于无机磷定量检测研究
4
作者 陈甲 范依然 +1 位作者 闫文馨 韩颖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3-1062,共10页
无机磷主要以磷酸根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生命循环和现代工业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磷酸根离子的快速高效定量检测一直是临床生化分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工作以聚丙烯酸(PAA)为络合剂,通过与Ca^(2+)和Ce^(3+)... 无机磷主要以磷酸根的形式存在,在自然界生命循环和现代工业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磷酸根离子的快速高效定量检测一直是临床生化分析、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工作以聚丙烯酸(PAA)为络合剂,通过与Ca^(2+)和Ce^(3+)的络合反应,合成了具有良好分散性和稳定性的PAA-Ca(Ce)纳米团簇荧光探针。利用298 nm激发光照射该探针与磷酸根的反应产物,建立其在352nm处发射峰峰值强度与磷酸根浓度的线性关系图。实验结果表明,(Ca^(2+)+Ce^(3+))浓度为37.575 mmol/L的纳米荧光探针与磷酸根浓度的线性关系式为y=1.09x+2.05,荧光强度可靠性范围为13.5~66.91 mmol/L。与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试磷酸根对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回收率。大鼠血清无机磷检测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合成的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磷酸根定量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荧光探针 无机 检测
下载PDF
溶无机磷假单胞菌鉴定及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马亚春 姚拓 +2 位作者 雷杨 王振龙 金艳丽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目的】研究假单胞菌属的溶解无机磷能力,以获得性状优良的菌株资源。【方法】将从植物根际分离的8株细菌接种于PKO培养基,采用钼锑钪比色法定量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半固体植物接种试验,探究了细菌溶无机磷能力和对黑麦草的促生作用... 【目的】研究假单胞菌属的溶解无机磷能力,以获得性状优良的菌株资源。【方法】将从植物根际分离的8株细菌接种于PKO培养基,采用钼锑钪比色法定量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半固体植物接种试验,探究了细菌溶无机磷能力和对黑麦草的促生作用,并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8株细菌在PKO液体培养基培养10 d后,溶解无机磷量在329.39~479.09μg/mL,其中菌株MPD4溶磷量最高;8株细菌均归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结论】与对照相比,8株细菌均可有效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属 无机细菌 黑麦草 促生作用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配施有机物料对潮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6
作者 边思文 章可奕 +1 位作者 王亚萌 田秀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在配施油菜绿肥、有机肥和玉米秸秆的4个磷水平潮土上种植冬小麦,采用顾益初-蒋柏藩法对冬小麦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有机物料对潮土无机磷组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 采用盆栽试验,在配施油菜绿肥、有机肥和玉米秸秆的4个磷水平潮土上种植冬小麦,采用顾益初-蒋柏藩法对冬小麦种植前和收获后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有机物料对潮土无机磷组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土壤中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均显著增加,不同磷水平配施有机物料,土壤中无机磷各组分含量除Fe-P降低外,其余各组分含量均增加,增施有机物料降低了土壤C_(a10)-P的比例,土壤有效磷含量与C_(a2)-P、C_(a8)-P、Al-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无机磷各组分对有效磷含量的直接贡献顺序为:C_(a2)-P>Al-P>C_(a8)-P>O-P>C_(a10)-P>Fe-P,说明在本区域C_(a2)-P作为主要的有效磷源,与单施磷肥相比,磷肥与有机物料配施显著增加了冬小麦产量及地上部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无机组分
下载PDF
不同水稻土对有机磷、无机磷吸附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贾学萍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选取红田土、黄泥土、潮沙土三种水稻土对有机磷和无机磷吸附特征进行研究,三种水稻土对两种形态磷吸附存在相同规律,吸附量表现为红田土>黄泥土>潮沙土,同种土壤有机磷的吸附量小于无机磷,对三种水稻土进行磷吸附动力学研究,表... 选取红田土、黄泥土、潮沙土三种水稻土对有机磷和无机磷吸附特征进行研究,三种水稻土对两种形态磷吸附存在相同规律,吸附量表现为红田土>黄泥土>潮沙土,同种土壤有机磷的吸附量小于无机磷,对三种水稻土进行磷吸附动力学研究,表现为无论是有机磷还是无机磷,均为吸附前期速度较快,后期逐渐变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动力学 有机 无机 吸附
下载PDF
武鸣地区土壤无机磷形态及其中解磷菌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鉴定
8
作者 杨晶 戴凤 +2 位作者 黄思梅 李缘慧 李猛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磷是果树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收集了全国最重要的沃柑种植地广西武鸣地区8个典型村庄的土壤,测定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发现土壤整体偏酸性,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极高,这类土壤比较利... 磷是果树生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收集了全国最重要的沃柑种植地广西武鸣地区8个典型村庄的土壤,测定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发现土壤整体偏酸性,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极高,这类土壤比较利于沃柑等柑橘的生长。土壤中的全磷含量:862.54~3318.14 mg/kg,其中Ca 2-P作为容易被转化为植物吸收利用形态的无机磷,其占总无机磷比在7.68%~22.28%之间。此外,有两个村庄的土壤偏碱性,土壤中的难溶性Ca 10-P占总无机磷比高达33.53%,对其土壤中的无机解磷菌进行分离,测定其分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主要为草酸、酒石酸、甲酸、琥珀酸、富马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乙酸。该研究对了解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和磷循环,筛选高效解磷菌缓释土壤磷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鸣 无机 有机酸
下载PDF
不同品种磷肥对土壤无机磷组分及磷有效性的影响
9
作者 周文利 宋盼盼 吴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97-203,共7页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品种磷肥对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施磷肥后土壤无机磷组分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磷)、SSP(过磷酸钙)、MAP(磷酸一铵)... 通过土壤培养试验研究施用不同品种磷肥对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组分及土壤有效磷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施磷肥后土壤无机磷组分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试验包括6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磷)、SSP(过磷酸钙)、MAP(磷酸一铵)、DAP(磷酸二铵)、CMP(钙镁磷肥)和APP(聚磷酸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主要转化为Ca_(2)-P和Ca_(8)-P。水溶性磷肥能迅速增加土壤Ca_(2)-P含量,Ca_(2)-P在培养7~15 d左右迅速向Ca_(8)-P转化,之后转化速率降低。CMP和APP施入石灰性土壤后土壤Ca_(2)-P和Ca_(8)-P均表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培养结束,MAP、SSP、DAP、APP和CMP处理土壤Ca_(2)-P和Ca_(8)-P增加量之和分别占施磷量的100.7%、94.7%、80.6%、75.3%和53.1%。磷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水溶性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在培养15 d内土壤有效磷含量迅速下降,之后下降速率减慢。CMP和APP施入土壤后,土壤有效磷在培养过程中均较为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其中APP处理上升趋势显著。本试验中无论施用何种磷肥土壤无机磷组分中Ca_(2)-P均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无机形态 有效
下载PDF
施磷对灌耕草甸土无机磷形态和有效磷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宇莹 龚会蝶 +4 位作者 王雪艳 涂永峰 宋海英 陈波浪 盛建东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为探讨磷肥品种和施磷方式对灌耕草甸土无机磷形态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设置重过磷酸钙基施(TSP-B)、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聚磷酸铵滴施(APP-D)和不施磷肥(CK)6个处理,室内培养120 d分别测... 为探讨磷肥品种和施磷方式对灌耕草甸土无机磷形态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设置重过磷酸钙基施(TSP-B)、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聚磷酸铵滴施(APP-D)和不施磷肥(CK)6个处理,室内培养120 d分别测定各土层无机磷和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磷肥基施处理显著提升5~20 cm土层无机磷总量以及0~20 cm土层有效磷和Ca_(2)-P含量,而Ca_(8)-P含量仅在5~1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P<0.05)。TSP-B和MAP-B处理显著增加了0~5 cm和10~20 cm土层中Fe-P含量以及5~10 cm和10~20 cm土层中Al-P含量(P<0.05)。与MAP-B和APP-B处理相比,MAP-D和APP-D处理均显著增加了0~5 cm土层中无机磷总量及有效磷、Ca_(2)-P和Ca_(8)-P含量,且APP-D处理无机磷总量、有效磷含量和Ca_(2)-P含量均显著高于MAP-D处理(P<0.05)。灌耕草甸土无机磷中Ca_(10)-P和O-P占比最高,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37.6%和35.7%,Ca_(8)-P、Al-P和Fe-P分别占14.0%、6.2%和4.8%,Ca_(2)-P仅占1.7%。Ca_(2)-P、Ca_(8)-P、Al-P和O-P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贡献顺序为Ca_(2)-P>Ca_(8)-P>Al-P>O-P。研究表明,磷肥基施可明显提高灌耕草甸土耕层(0~20 cm)中无机磷总量和有效磷含量,而滴施仅能提高其表层(0~5cm)无机磷总量和有效磷含量。无机磷中Ca_(10)-P和O-P含量最高,其后依次为Ca_(8)-P、Al-P、Fe-P和Ca_(2)-P。对于深根系作物,磷肥应以基施为主,宜选用价格相对较低的酸性的TSP;对于浅根系作物(<5 cm),可采用磷肥滴施方式,且聚磷酸铵滴施效果优于磷酸-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品种 方式 灌耕草甸土 无机形态 有效
下载PDF
磷肥品种和施用方式对灌耕灰漠土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会蝶 王雪艳 +2 位作者 王宇莹 盛建东 程军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4-752,共9页
为了灌耕灰漠土合理施用磷肥,通过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施磷(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一次性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一次性滴施(APP-D)6个处理,研究磷肥品种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 为了灌耕灰漠土合理施用磷肥,通过土壤培养试验,设置不施磷(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一次性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一次性滴施(APP-D)6个处理,研究磷肥品种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磷肥基施处理(TSP、MAP-B和APP-B)的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随培养时间显著降低,MAP和APP一次性滴施处理(MAP-D和APP-D)的5~1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随培养时间呈现增长的趋势。不施磷处理灌耕灰漠土中无机磷以Ca 10-P和O-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47.94%和23.76%。3种磷肥基施处理均提高0~20 cm土层灌耕灰漠土有效磷含量、无机磷总量以及Ca_(2)-P、Ca_(8)-P、Al-P、Fe-P的比例,但以上含量和比例在三者之间(TSP、MAP-B和APP-B)均无显著差异。与MAP和APP基施处理相比,二者一次性滴施处理只显著提高灰漠土0~5 cm土层有效磷含量、无机磷总量和Ca_(2)-P、Ca_(8)-P的比例,显著降低Ca 10-P的比例,提升了0~5 cm土层的供磷能力。综上所述,3种磷肥基施处理均提升了0~20 cm土层的供磷能力,MAP和APP一次性滴施处理仅显著提升了0~5 cm土层的土壤供磷能力,因此生产实践中建议选择价格较低的重过磷酸钙基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品种 施用方式 有效 无机形态 灌耕灰漠土
下载PDF
湘南丘陵区水田改旱地后土壤磷的有效性及淋失风险
12
作者 杨昌富 张璐 +2 位作者 陈波浪 文石林 蔡泽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改旱地后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红壤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种母质(石灰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及相邻的水田改旱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 【目的】研究不同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改旱地后土壤有效磷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红壤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集3种母质(石灰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和砂页岩)发育的水稻土及相邻的水田改旱地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和无机磷组分(Al-P、Fe-P、Ca-P和O-P)的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随机森林分析,探究水田改旱地后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水田改为旱地后,石灰岩、砂页岩发育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0.48和17.60 mg/kg (P<0.05),但水溶性磷含量均低于磷素环境阈值;土壤磷活化系数分别提高了2.67和2.22个百分点;Al-P含量分别增加了46.07和51.28mg/kg;石灰岩发育的土壤Fe-P含量增加了62.11 mg/kg。相关分析表明,水田改旱地后,Fe-P、Al-P与磷活化系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CA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Fe-P、Al-P是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论】湘南红壤丘陵区水田改为旱地后,第四纪红色黏土发育的红壤磷素有效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石灰岩和砂页岩发育的土壤磷素有效性由于铁磷和铝磷在全磷中比例的增加而显著提升。3种母质发育的水田改旱地后,其水溶性磷含量均低于环境磷阈值,引发磷淋失的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成土母质 水田改旱地 活化系数 无机组分 淋失风险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硫素对稻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魏晓璠 徐博 +8 位作者 刘悦 陈绪祥 李虹颖 熊启中 景建元 柴如山 马超 王智 叶新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90-696,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硫素对水稻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壤模拟培养试验,共设4个处理:淹水(YS)、淹水+硫磺(YS S)、干湿交替(GS)以及干湿交替+硫磺(GS S),通过测定土壤pH、Eh、Fe^(2+)、Olsen-P、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 为了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硫素对水稻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壤模拟培养试验,共设4个处理:淹水(YS)、淹水+硫磺(YS S)、干湿交替(GS)以及干湿交替+硫磺(GS S),通过测定土壤pH、Eh、Fe^(2+)、Olsen-P、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和磷酸酶活性,并对各数据进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Olsen-P含量在30 d时达到峰值,培养60 d时,YS S处理Olsen-P含量最高,相较于YS提高10.65%;培养60 d时,YS S处理和GS S处理中Fe-P含量均高于未添加硫磺处理组;淹水条件下添加硫磺能够降低土壤pH值,较空白处理降低0.05个单位;同时能显著降低土壤Eh值,较空白处理降低12.85%,即淹水条件下硫磺的添加促进S向S~(2-)还原;YSS处理中LOP和MLOP含量显著提高,而MSOP含量显著降低;淹水条件下添加硫磺增加土壤中酸性磷酸酶活性。本研究表明,在淹水处理条件下添加硫磺更有利于土壤中Ca-P和O-P向Fe-P有效转化,有效提高土壤LOP和MLOP含量,提高水稻土的供磷能力,以此提高水稻土中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 水分管理 硫磺 无机转化 有机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土壤解磷菌的分离筛选及其解磷机制
14
作者 周晓倩 冯薇 +2 位作者 贺斌 秦树高 张宇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8,共10页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土壤中可培养解磷细菌的种类、解磷能力和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磷酸三钙为磷源的培养基,从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林地土壤中分离出61株解磷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seudomonadot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类群。...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土壤中可培养解磷细菌的种类、解磷能力和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磷酸三钙为磷源的培养基,从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林地土壤中分离出61株解磷细菌,其中变形菌门(Pseudomonadot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优势类群。最终筛选出4株高效解磷菌(命名为R1、R4、NR1和NR3),磷增量分别为501.24、67.78、55.48和800.28 mg/L。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R4和NR1为假单胞菌属,R1和NR3分别为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和泛菌属(Pantoea)。这些菌株的解磷能力与其分泌的草酸、乙酸、酒石酸量及pH值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具有较强耐盐碱性的4株高效解磷菌,通过分泌有机酸和调节pH值显著提升了有效磷含量,显示出其作为微生物菌剂在干旱地区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能力 无机 有机酸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多次低剂量应用草酸促进芹菜减磷生产
15
作者 孙项欣 牛明芬 +1 位作者 马建 黄斌 《土壤与作物》 2024年第3期348-358,共11页
针对蔬菜作物生长期一次性低剂量应用草酸土壤磷素活化作用时效短和一次性高剂量应用草酸风险较大的缺点,选用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的方法,以期持续、安全地活化设施菜地土壤盈余磷素,推动设施蔬菜减磷生产。选用速效磷含量分别为88.6... 针对蔬菜作物生长期一次性低剂量应用草酸土壤磷素活化作用时效短和一次性高剂量应用草酸风险较大的缺点,选用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的方法,以期持续、安全地活化设施菜地土壤盈余磷素,推动设施蔬菜减磷生产。选用速效磷含量分别为88.6和46.1mg·kg^(−1)的两个设施菜地土壤(分别简称土壤A和土壤B)开展室内浅层土壤(深度为1 cm)培养试验、无植物和种植芹菜的盆栽土壤(深度17 cm)温室试验,探究多次低剂量应用草酸活化土壤磷素及促进芹菜生产效果。土壤培养试验揭示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每次草酸应用0.36 g·kg^(−1),共5次,每次间隔10 d)均可以持续、平稳地提高土壤A和土壤B的水溶性无机磷(DIP)的含量。无植物的盆栽土壤试验则显示在土壤A中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的土壤磷素活化作用集中在0~10 cm土层,特别是0~5 cm土层。盆栽芹菜试验多次应用草酸(芹菜定植30 d应用草酸4次,每次0、0.18或者0.36 g·kg^(−1),每次间隔10 d)的结果显示,土壤A和土壤B施磷分别减量70%和54%的前提下,两个草酸应用剂量均提高芹菜收获时两个土壤0~5 cm土层的DIP含量,在土壤A中增幅显著(分别为92.0%和165%),在土壤B中仅较高草酸剂量下显著增加64.5%;较高草酸剂量的芹菜增产效果不明显,较低草酸剂量的增产效果显著(20.0%~33.6%,P<0.05),在土壤B中更为明显。多次低剂量灌溉应用草酸在其它土壤-蔬菜系统中的效果及风险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无机 土壤素盈余 土壤素活化 土壤深度 须根蔬菜 小分子有机酸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公园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周方 蒋科毅 +5 位作者 叶兰华 沈庆华 童冉 朱念福 苗永朝 吴统贵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7,共11页
【目的】探究林分类型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揭示调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关键无机磷组分,为百山祖国家公园人工林土壤肥力维持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百山祖国家公园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 【目的】探究林分类型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揭示调控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关键无机磷组分,为百山祖国家公园人工林土壤肥力维持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百山祖国家公园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毛竹混交林为对象,测定0~10、1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基本性质、无机磷组分和有效磷含量等,分析全磷、有效磷和无机磷组分含量在林分类型间的差异,揭示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的关键驱动因素。【结果】4类林分0~40 cm土层土壤的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0.14~0.24 g·kg^(-1)和0.73~1.72 mg·kg^(-1),平均值分别为0.19 g·kg^(-1)和1.11 mg·kg^(-1),4类林分0~40 cm土层土壤的磷素活化系数为0.42%-0.72%,平均值为0.59%,且均以杉木毛竹混交林最高;4类林分0~40 cm土层土壤的各无机磷组分含量均表现出差异,杉木毛竹混交林均高于其他3类林分;除闭蓄态磷酸盐含量外,磷酸铝盐、磷酸铁盐、磷酸钙盐、可溶性磷含量等均与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标准化主轴分析表明,磷酸铝盐含量与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异速增长指数显著低于1.00(P<0.01),磷酸铁盐含量、磷酸钙盐含量和可溶性磷含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异速增长指数均显著大于1.00(P<0.01);随机森林分析表明,磷酸铝盐、水解性氮和全氮含量是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最主要调控因子;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林分类型通过影响土壤基本性质(全氮和水解性氮含量)、计量比(碳氮比和氮磷比)和无机磷组分(磷酸铝盐和磷酸铁盐含量)等对土壤有效磷含量起间接的正向调控作用。【结论】本研究区内,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效磷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调控氮素水平、养分计量特征和无机磷组分等产生显著的间接效应。磷酸铝盐是土壤磷素有效性变化中最主要的调控因子。营建针阔混交林是提升百山祖国家公园人工林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有效 无机组分 酸铝盐 百山祖国家公园 人工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陇中旱农区小麦田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17
作者 刘生忠 王林林 +1 位作者 司佳昂 李玲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旱农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研究四种耕作措施[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T)]对小麦农田0~60 cm土层Resin-P、NaHCO_(3)-P... 【目的】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为旱农区磷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2年研究四种耕作措施[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传统耕作(T)]对小麦农田0~60 cm土层Resin-P、NaHCO_(3)-P、NaOH-P、HCl-P和Residual-P磷组分含量。【结果】随着土层加深,各处理磷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残留磷含量变化不明显。0~20 cm土层NTS处理土壤总磷含量和有效磷含量较T分别显著增加了9.95%和22.14%,但在20~60 cm土层土壤总磷和有效磷含量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结论】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土壤总磷和有效磷的积累与提高,秸秆覆盖还田可能通过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水分和pH,促进土壤磷的活化,提高作物对磷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组分 有机 无机 有效
下载PDF
5种芽孢杆菌对水体中无机磷的去除效果
18
作者 李文敏 关阔 +2 位作者 李国强 殷蕊 宫春光 《河北渔业》 2023年第9期1-3,共3页
在蒸馏水+KH_(2)PO_(4)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对水... 在蒸馏水+KH_(2)PO_(4)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对水中无机磷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基本不具备除磷能力,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有一定除磷能力且除磷效果相近,均是从10^(4) CFU/mL开始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除磷效果逐步提高,在10^(7) CFU/mL浓度组达到最佳除磷效果;同时除磷效果与水力停留期间随时间的演化规律相似,都是在处理6 h时基本达到最佳除磷效果,而6~8 h期间除磷效果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
下载PDF
腐殖酸浓度对土壤中磷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清俊 田艳艳 +2 位作者 李任丰 郭景丽 任荣魁 《肥料与健康》 CAS 2024年第2期26-29,33,共5页
为探索腐殖酸浓度对土壤中磷素转化的影响,以磷酸一铵为唯一磷源,开展了25℃人工气候箱中恒温连续培养的试验。试验共设9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处理,T1~T8处理依次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5%、1%、2%、5%、7%、10%的腐殖酸,分别... 为探索腐殖酸浓度对土壤中磷素转化的影响,以磷酸一铵为唯一磷源,开展了25℃人工气候箱中恒温连续培养的试验。试验共设9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处理,T1~T8处理依次添加质量分数为0、0.1%、0.5%、1%、2%、5%、7%、10%的腐殖酸,分别在培养后的第5、15、30、55、80、105、130、155、180天取土样测定pH、速效磷及各形态无机磷(Ca_(2)-P、Ca_(8)-P、Al-P、Fe-P、O-P、Ca_(10)-P)含量。结果表明:磷酸一铵+腐殖酸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腐殖酸添加量为7%时,对磷的转化和活化影响最大,Ca_(2)-P、Ca_(8)-P的含量最高,较单一磷酸一铵处理的分别提高79.30%、6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转化 腐殖酸 无机 有效
下载PDF
含磷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0
作者 廖文强 吴京 +2 位作者 刘霄雯 丁睿 史静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24-26,共3页
水体中大量磷的存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用水安全。含磷废水中的磷可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无机磷的去除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处理相对容易且较为简便。有机磷去除技术主要是利用高级氧化技术... 水体中大量磷的存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用水安全。含磷废水中的磷可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无机磷的去除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处理相对容易且较为简便。有机磷去除技术主要是利用高级氧化技术或复合工艺来氧化降解有机磷,处理相对困难且成本高。针对水体中有机磷和无机磷的去除工艺,对其去除效果及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各种除磷工艺的主要原理,并为含磷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 有机 高级氧化 水处理 高级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