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机构

共找到50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有机-无机超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书泉 陈颖 +1 位作者 程云龙 曹若雨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紫精衍生物的有机-无机超分子光致变色材料,观察了其可逆的光致变色现象,并通过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与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深入研究了其光致变色机理。
关键词 紫精衍生物 光致变色 有机-无机超分子材料 水热合成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2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3
作者 曾德华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无机材料主要以海泡石、蒙脱土以及骨粉为主,而有机材料主要包括菌渣、鸡粪。经过研究发现,无机-有机复配材料能够有效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最多... 利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无机材料主要以海泡石、蒙脱土以及骨粉为主,而有机材料主要包括菌渣、鸡粪。经过研究发现,无机-有机复配材料能够有效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最多增加0.96个单位。并且对不同的受污染土壤进行检测,土壤中的TCLP提取态Cd含量都降低。其中骨粉+有机材料对修复土壤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效果最佳。因此,利用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修复Cd土壤可以获得预期效果,可以在当前的Cd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配材料 CD污染土壤 修复效应
下载PDF
镶嵌钨硅酸的新型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焱 潘庆谊 +2 位作者 程知萱 张雯 夏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将超分子自组装技术与 Sol-gel过程相结合 ,制备了镶嵌 Keggin结构钨硅酸的 MAAM/VTEOS/TEOS纳米复合薄膜 ,并采用 IR,XRD和 TG-DSC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复合薄膜光照变蓝后 ,通过 UV-Vis和 ESR光谱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 将超分子自组装技术与 Sol-gel过程相结合 ,制备了镶嵌 Keggin结构钨硅酸的 MAAM/VTEOS/TEOS纳米复合薄膜 ,并采用 IR,XRD和 TG-DSC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复合薄膜光照变蓝后 ,通过 UV-Vis和 ESR光谱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钨硅酸在复合网络中仍保持 Keggin结构 ,与有机 -无机复合基体中的— NH2 通过氢键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 ,经紫外光照后发生电荷转移 ,[Si W1 2 O4 0 ]4 -被还原为 [Si W1 2 O4 0 ]5- ,同时产生氨基自由基 .褪色过程则与氧气存在与否有关 ,实验结果表明 ,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对光有较快的响应恢复速度和良好的可逆重复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自组装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变色 钨硅酸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物:合成·表征·光致变色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滕春霖 张建斌 +3 位作者 阳志军 薛连 李理 邓谦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66-73,共8页
用溶液法合成2种新型结晶化的有机-无机杂化物La2K(PMo12O40)(EDTA)4(1)和Ni(PW12O40)(EDTA)2(2).利用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循环伏安(CV)、固体荧光光谱(FL)、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能谱分析(EDS)、X-射... 用溶液法合成2种新型结晶化的有机-无机杂化物La2K(PMo12O40)(EDTA)4(1)和Ni(PW12O40)(EDTA)2(2).利用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分析(TG-DTA)、循环伏安(CV)、固体荧光光谱(FL)、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能谱分析(EDS)、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杂化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光致变色性能进行系统研究.2种杂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紫外光照射下杂化物1由黄色变为墨绿色,杂化物2由蓝绿色变为灰黑色.暗处室温下保存,变色后的杂化物1稳定,光致变色不可逆,而杂化物2空气中避光4h能恢复到原来的颜色,温度升高该逆反应速度加快,无氧条件下该逆反应不发生,即杂化物2在有氧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光致变色可逆性.2种混配物都对光响应速度快,是潜在的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乙二胺四乙酸 氨三乙酸 有机-无机杂化物 合成 表征 光致变色
下载PDF
一例铋基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光电开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庞久强 窦元鑫 +2 位作者 王超 李荣 高云 《合成化学研究》 2020年第1期16-24,共9页
光开光在很多光化学和光物理应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将BiCl3,4,4’-联吡啶,甲醇和浓盐酸混合,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例铋基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对其光电导和光致发光调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照前后,电... 光开光在很多光化学和光物理应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将BiCl3,4,4’-联吡啶,甲醇和浓盐酸混合,采用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例铋基光致变色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并对其光电导和光致发光调制性能进行了研究。光照前后,电导率由0.43 &#215;10?5 S&#183;cm?1 减小到0.21 &#215;10?5 S&#183;cm?1 ,并且获得了高达4次的循环稳定性,同时,光致变色过程实现了高达8倍的发光对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电导率 光致发光
下载PDF
有机-无机光致杂化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玉才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克尤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12,共4页
由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特性,这为获得新颖的"智能型"、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拓宽,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扩展现有的光致变色材料,制备光敏器件及探索新的光致... 由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特性,这为获得新颖的"智能型"、优异性能的新材料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拓宽,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扩展现有的光致变色材料,制备光敏器件及探索新的光致变色材料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简要回顾了金属氰化物、多金属氧酸盐、金属硫化合物及金属有机配合物类杂化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 光致变色 金属配合物
下载PDF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启华 刘健 +1 位作者 钟华 王培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1-649,共9页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 介孔硅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PMOs)是一种分子水平上有机组分与无机组分在孔壁中杂化的材料,这类材料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有机官能团均匀分布在孔壁中且不堵塞孔道,有利于客体分子的引入和扩散;骨架中的有机官能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物化性质,如机械性能,亲/疏水性;可以同时实现对孔道和孔壁功能性的调变.正因如此,PMOs已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PMOs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其合成方法、表征及其在催化、吸附、分离、光电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该类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 杂化材料 介孔材料 应用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健 杨启华 +1 位作者 张磊 郭亚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9-817,共9页
有机基团可以通过嫁接或共聚的方法引入到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孔表面或材料的骨架中,形成表面结合型和桥键型两大类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本文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应用及潜在... 有机基团可以通过嫁接或共聚的方法引入到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孔表面或材料的骨架中,形成表面结合型和桥键型两大类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本文综述了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应用及潜在的应用领域,详细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种类,展望了桥键型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介孔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基材料 介孔材料 合成 应用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10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1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 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phen)_2Eu/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丰祎 符连社 +5 位作者 林君 张洪杰 王淑彬 徐庆红 丁红 邹永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3,共4页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 合成出了担载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无机 -有机杂化中孔发光材料 ( phen) 2 Eu/MCM-4 1 ,用 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紫外 -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 ,并与相应的纯稀土配合物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所得杂化材料具有典型的中孔材料 MCM-4 1的结构 ,且经组装后孔结构保持不变 ,在紫外光照射下 ,发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谱线 ,但与纯稀土配合物相比 ,其激发光谱发生蓝移 ,稀土 Eu3+ 所处的格位对称性降低 ,荧光寿命延长 .另外 ,对光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稀土有机配合物 中孔材料 MCM-41分子筛 光谱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Ⅰ.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运法 金联明 +1 位作者 张国昌 谢裕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9-451,455,共4页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制日益引起材料科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它的性能决定于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微观网络结构。本文综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主要途径和产物的结构特点。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 溶胶-凝胶 制备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体 粒级 养分
下载PDF
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C_3H_5N_2)_4·PMo~ⅤMo_(11)^(Ⅵ)O_(40)·4DMF·2H_2O的合成、结构及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韩正波 常雅萍 +2 位作者 栾国有 李娟 王恩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60-1663,共4页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制备了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C3H5N2 ) 4PMo Mo 1 1 O4 0 · 4DMF· 2 H2 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 ,该晶体属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1 .2 42 3 (3 ) nm,b=1 .2 666(3 )nm,c=1 .3 3 41 (3 ) nm,V=1 .742 3 (6) nm3,α=70 .5 6(3 )°,β=71 .1 6(3 )°,γ=64.1 8(3 )°,Z=1 ,R1 =0 .0 5 85 ,w R2 =0 .1 885 .结构解析表明 ,十二钼磷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咪唑分子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相互作用 .采用 MTT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咪唑 晶体结构 抗前列腺癌活性 毒性
下载PDF
具有双螺旋链的新型二维无机-有机骨架晶体材料Ni(PDC)(H_2O)_2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歌 朱广山 +4 位作者 方千荣 辛明红 郭晓丹 薛铭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0-1022,共3页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Ni(PDC)(H2O)2] was synthesiz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elemental analysis,IR analysis,TG(analysis.)...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Ni(PDC)(H2O)2] was synthesiz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XRD) analysis,elemental analysis,IR analysis,TG(analysis.) Crystal data for(C7H7NO6Ni) were obtained,(i.e.,) monoclinic(P21/c(No.14),)(a=)(0.720 2(3)) nm,b=0.917 2(4) nm,c=0.128 79(4) nm,β=90.46(3)°,Z=4.The compound was a 2D layered coordination polymer with helical chains.In the compound,there are two helical Ni-O-C and Ni-pdc chains in one layer,and the opposite orientation of the helical chains in the adjacent layers.The layers are connected via hydrogen bonds into 3D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链 吡啶类羧酸 无机-有机骨架晶体材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邵鑫 田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马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下载PDF
紫外辐照同步合成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郝凌云 周勇 +2 位作者 朱春玲 胡源 陈祖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采用紫外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聚丙烯酰胺(CdS-PAM)、Ag-聚丙烯酸胺(Ag-PAM)等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辐照过程中,无机相纳米粒子的生成和聚丙烯酰胺(AM)单体的有机聚合反应同步发生,使得... 采用紫外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聚丙烯酰胺(CdS-PAM)、Ag-聚丙烯酸胺(Ag-PAM)等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辐照过程中,无机相纳米粒子的生成和聚丙烯酰胺(AM)单体的有机聚合反应同步发生,使得生成的无机相纳米微粒均匀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质中。实验发现,无机离子的存在可促进有机单体的聚合,而有机单体的聚合又可阻止无机相纳米粒子的团聚。这同时也为制备其它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同步合成 无机-有机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负载钯催化苯酚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英文) 被引量:13
19
作者 范国枝 李涛 +1 位作者 朱大建 李光兴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5-62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IH),通过与PdCl2(PhCN)2反应,制备了固载化PdCl2/OIH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在苯酚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均相PdCl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IH),通过与PdCl2(PhCN)2反应,制备了固载化PdCl2/OIH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在苯酚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均相PdCl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均相体系相当.当使用Cu2O和四氢呋喃分别作无机助剂和溶剂时,PdCl2/OIH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碳酸二苯酯的产率基本保持不变,钯流失量仅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非均相催化剂 苯酚 氧化羰化 碳酸二苯酯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20
作者 符连社 张洪杰 +2 位作者 邵华 孟庆国 倪嘉缵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9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介绍了溶胶-凝胶法的基本过程,对无机/有机杂化材料进行了分类,描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常用方法,对杂化材料进行了评述,并预测了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无机 有机 杂化材料 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